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韶關客家
- 類型:韶關社會群體
韶關歷史久遠,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影響力強輻射面廣,是古代中原文化向嶺南傳播輻射的主要通道,也是南粵文化、珠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北上中原的通道和基地。民族大遷徙最先在此形成獨特的客家城市和客家文化,在眾多客家歷史名城中地位相...
韶關是廣東的北大門,也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在特殊的地理、氣候、人文環境中,廣府菜、客家菜等菜系融合形成的“韶州客家菜”,是韶關獨有的風味。韶關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客家人勤勞智慧,吃苦耐勞,淳樸好客的特質。韶關創造的韶州...
客家文化普遍存在於廣西、廣東、福建等地,相比之下韶關客家文化的唯一性在於是三省交界處,客家文化的中原文化特徵較多。主要以圍屋形式表現,如嶺南第一大圍滿堂客家大圍等,主要分布於始興縣、翁源縣。韶關作為客家文化歷史名城,為英豪們...
湖心壩客家群樓位於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南塘村,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有著55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共有59座圍樓,除27座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拆除或改建外,有32座古建築的主體結構和藝術特色仍...
糍粑多數地區的人習慣於在臘月打糍粑;在韶關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在中秋節前製作,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
曲江客家話是漢語客家語的一個直系,主要使用於廣東省韶關市下曲江縣的大部分鄉鎮。根據1987年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曲江話被歸類為粵台片韶南小片,而根據2012年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則被歸類為客家語粵台片龍華小片。
韶關客家民居 韶關的客家民居有滿堂圍、八卦圍、興昌圍、靈溪客家大圍、車田圍、紅圍、長安圍、長圍村圍屋、大袁屋圍樓、湖心壩民居群、昆盛圍屋 贛南客家民居 贛南客家民居有栗園圍、漁仔潭圍、烏石圍、東生圍、雅溪圍屋、虎形圍...
客家山歌劇是建國後新興的劇種,用客家方言演唱,流行於梅州、河源、惠州、韶關、賀州等客家方言區。客家山歌劇以客家方言為舞台語。客家山歌劇是地方戲曲劇種,已入編《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客家山歌劇由“線吊戲”(提線木偶劇)的“...
翁源客家織錦製作技藝作為韶關市民間傳統民俗技藝“非遺”項目之一,《客家織錦製作技藝》具有悠久歷史,史傳客家織錦技藝,始於傳統服飾裝飾,由初始的彩色絲線與錦線穿梭編織構成簡單線條圖案,發展至在服裝包括衣帽、鞋襪及兒童穿戴、飾品上...
被譽為“嶺南第一大圍”、“粵北第一民宅”的客家滿堂大圍位於距廣東省 韶關市55公里,距廣州248公里的始興縣城南60公里處的隘子鎮境內,現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客家滿堂大圍建於清朝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竣工於...
“粵菜師傅”韶州客家菜·乳源鄉廚人才培訓交流活動是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人社局在乳城鎮人才驛站舉辦的活動,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該鎮餐飲企業、飯店等行業的15名選手參加,活動分為培訓和實操兩大部分,開展職業技能政策宣講,理論+實操...
河源客家圍屋 蘇家圍、崇興圍、松秀圍、德馨圍、林寨古村、南園古村、德先樓、何新屋、阮嘯仙故居、仙坑八角樓、榮封第、仙坑村 韶關客家圍屋 滿堂圍、八卦圍、興昌圍、靈溪客家大圍、車田圍、紅圍、長安圍、長圍村圍屋、大袁屋圍...
[49]截至2022年末,韶關市常住人口286.1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7.54萬人,城鎮化率58.54%。 [96]韶關市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 [3]、廣府文化的發祥地 [3],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禪宗文化的祖庭、一代名相張九齡的故鄉。 三國兩晉...
翁源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發感情、表達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形式。具有學術價值、人文價值、認同價值。傳承人物 保護措施 2015年被列入韶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5月12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
客家地區(Hakka area),是梅州 [192] [198]、惠州 [191] [199]、河源 [190] [200]、韶關 [189]、深圳 [1] [188] [201] [204]、龍巖 [193]、三明 [194]、贛州 [195]、賀州 [196]、桃園、苗栗、新竹 [197]所轄區域...
“韶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主要文化類型,是嶺南文化在廣東粵北韶關地區的標誌性文化。古代韶州因地理位置顯赫,自古有南粵門戶、廣東北大門之稱。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在此聚匯。“韶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包括了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禪宗文化...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於廣東的深圳 [62-67] [78] [79] [84]、梅州 [80]、惠州 [81]、河源 [85]、韶關 [68-70] [82];福建的龍巖 [71-73]、三明 [74-75];江西的贛州 [86],廣西的賀州 [83]等地及國內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
長安客家圍 長安客家圍,又稱湖心壩客家民居群,位於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南塘村,是一座占地約30萬平方米的客家圍村,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550多年歷史。
滿堂圍,又稱滿堂客家大圍,是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的一處客家圍村,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占地面積13860平方米,投影面積11682平方米,建築面積34010平方米。滿堂圍是始興縣保存良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圍屋中最完整的...
廣東地區即分布於梅州、深圳、惠州、河源、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
興昌圍,也稱九幢十八井,位於潭石村105國道旁,建於1714年,距墟鎮約2公里,現有人口383人,是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的一座清初時期著名的客家圍屋。據溫氏族簿記載,興昌圍從溫中可至其孫溫天水歷經四代人努力方建成就,大屋結構為橫...
採茶戲(粵北採茶戲),廣東省韶關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粵北採茶戲是流傳於粵北民間的地方民間小戲劇種,其源於明清以前流行於閩、贛的“採茶山歌、小調”。在傳承的過程中,其不斷吸收贛、湘南地區的民間花燈、花鼓的歌舞...
粵北採茶戲最早由客家人遷徙傳入並逐漸成為地方習俗,曾有“韶南大茶”、“南雄燈子”及“連陽調子”三大流派。粵北採茶戲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
車田圍 車田圍是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豐城街道城東村的一座客家圍屋。車田圍(Chētiánwéi)在新豐縣城東1.2公里。屬豐城鎮。因地 勢高靠水車提水灌田而得名。昔有“新豐八景”之“車田綠竹”。
紅圍是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沈所鎮瀋北村的一座客家圍屋,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以前叫奠安圍,因用石灰、糯米、蜜糖漿砌的石牆,長年日曬雨淋、風雨侵蝕,牆體呈紅色,就叫紅圍了。紅圍曾作為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辦公舊址為廣東...
2000年6月,在省政府的重視下,韶關開展了以建造蓄水池和改造石化地的“兩大會戰”,在2年內建造了近3萬個蓄水池。在這之前,村民們吃水都需要用水桶走很遠挑回來。然而這個時期建造的水池都是村民們自己修建的,質量差,蓄水功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