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是為了規範非銀行支付機構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風險,促進非銀行支付行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法律,制定的條例。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經2023年11月24日國務院第19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
  • 外文名:Regulations on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Non-bank Payment Institutions
  • 頒布時間:2023年12月17日
  • 實施時間:2024年5月1日
  • 發布單位:國務院
  • 通過時間:2023年11月24日
國務院令,條列全文,政策解讀,解讀一,解讀二,各方表態,

國務院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6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768號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23年11月24日國務院第1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強
2023年12月9日 

條列全文

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非銀行支付機構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風險,促進非銀行支付行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非銀行支付機構,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依法設立,除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取得支付業務許可,從事根據收款人或者付款人(以下統稱用戶)提交的電子支付指令轉移貨幣資金等支付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以下簡稱境外)的非銀行機構擬為境內用戶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的,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在境內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業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遵循安全、高效、誠信和公平競爭的原則,以提供小額、便民支付服務為宗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四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應當貫徹落實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統籌發展和安全,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實施監督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第五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遵守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反電信網路詐欺、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打擊賭博等規定,採取必要措施防範違法犯罪活動。
第二章 設立、變更與終止
第六條 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取得支付業務許可。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名稱中應當標明“支付”字樣。
未經依法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支付業務,不得在單位名稱和經營範圍中使用“支付”字樣,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支付業務許可被依法註銷後,該機構名稱和經營範圍中不得繼續使用“支付”字樣。
第七條 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並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註冊資本
(二)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財務狀況和誠信記錄良好,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公司的,其股權結構應當清晰透明,不存在權屬糾紛;
(三)擬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具有履行職責所需的經營管理能力,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四)有符合規定的經營場所、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
(五)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退出預案以及用戶權益保障機制;
(六)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八條 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億元,且應當為實繳貨幣資本。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業務類型、經營地域範圍和業務規模等因素,可以提高前款規定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股東應當以自有資金出資,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出資。
第九條 申請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申請書和證明其符合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規定條件的材料。
第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決定。決定批准的,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並予以公告;決定不予批准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支付業務許可證應當載明非銀行支付機構可以從事的業務類型和經營地域範圍。
第十一條 申請人收到支付業務許可證後,應當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非銀行支付機構設立後無正當理由連續2年以上未開展支付業務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註銷支付業務許可。
第十二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主要經營場所應當與登記的住所保持一致。非銀行支付機構擬在住所所在地以外的自治區直轄市線下經營的特約商戶提供支付服務的,應當按照規定設立分支機構,並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本條例所稱特約商戶,是指與非銀行支付機構簽訂支付服務協定,由非銀行支付機構按照協定為其完成資金結算的經營主體。
第十三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辦理下列事項,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
(一)變更名稱、註冊資本、業務類型或者經營地域範圍;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變更住所;
(三)變更主要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
(四)變更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
(五)合併或者分立。
非銀行支付機構申請變更名稱、註冊資本的,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書面決定;申請辦理前款所列其他事項的,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書面決定。經批准後,非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擬終止支付業務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註銷支付業務許可。非銀行支付機構申請註銷支付業務許可或者被中國人民銀行吊銷支付業務許可證、撤銷支付業務許可的,應當按照規定製定切實保障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的方案,並向用戶公告。非銀行支付機構解散的,還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清算過程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
非銀行支付機構辦理支付業務許可註銷手續後,方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或者註銷登記手續。
第三章 支付業務規則
第十五條 非銀行支付業務根據能否接收付款人預付資金,分為儲值賬戶運營和支付交易處理兩種類型,但是單用途預付卡業務不屬於本條例規定的支付業務。
儲值賬戶運營業務和支付交易處理業務的具體分類方式和監督管理規則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
第十六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按照支付業務許可證載明的業務類型和經營地域範圍從事支付業務,未經批准不得從事依法需經批准的其他業務。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支付業務許可證,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
第十七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按照審慎經營要求,建立健全並落實合規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業務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及用戶權益保障機制。
第十八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具備必要和獨立的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相關網路、數據安全管理要求,確保支付業務處理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支付業務的連續性、安全性、可溯源性。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業務系統及其備份應當存放在境內。
第十九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為境內交易提供支付服務的,應當在境內完成交易處理、資金結算和數據存儲。
非銀行支付機構為跨境交易提供支付服務的,應當遵守跨境支付、跨境人民幣業務、外匯管理以及數據跨境流動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與用戶簽訂支付服務協定。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按照公平原則擬定協定條款,並在其經營場所、官方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等的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支付服務協定應當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與用戶的權利義務、支付業務流程、電子支付指令傳輸路徑、資金結算、糾紛處理原則以及違約責任等事項,且不得包含排除、限制競爭以及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非銀行支付機構責任、加重用戶責任、限制或者排除用戶主要權利等內容。對於協定中足以影響用戶是否同意使用支付服務的條款,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採取合理方式提示用戶注意,並按照用戶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非銀行支付機構擬變更協定內容的,應當充分徵求用戶意見,並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顯著位置公告滿30日後方可變更。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以數據電文等書面形式與用戶就變更的協定內容達成一致。
第二十一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持續有效的用戶盡職調查制度,按照規定識別並核實用戶身份,了解用戶交易背景和風險狀況,並採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將涉及資金安全、信息安全等的核心業務和技術服務委託第三方處理。
第二十二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自行完成特約商戶盡職調查、支付服務協定簽訂、持續風險監測等業務活動。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未經依法設立或者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商戶提供服務。
第二十三條 從事儲值賬戶運營業務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用戶開立支付賬戶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付賬戶管理的規定。國家引導、鼓勵非銀行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開展合作,通過銀行賬戶為單位用戶提供支付服務。
前款規定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支付賬戶開立、使用、變更和撤銷等業務管理和風險管理制度,防止開立匿名、假名支付賬戶,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支付賬戶安全,開展異常賬戶風險監測,防範支付賬戶被用於違法犯罪活動。
本條例所稱支付賬戶,是指根據用戶真實意願為其開立的,用於發起支付指令、反映交易明細、記錄資金餘額的電子簿記載體。支付賬戶應當以用戶實名開立。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買賣、出租、出借支付賬戶。
第二十四條 從事儲值賬戶運營業務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將從用戶處獲取的預付資金及時等值轉換為支付賬戶餘額或者預付資金餘額。用戶可以按照協定約定提取其持有的餘額,但是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向用戶支付與其持有的餘額有關的利息等收益。
第二十五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將收款人和付款人信息等必要信息包含在電子支付指令中,確保所傳遞的電子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跟蹤稽核和不可篡改。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偽造、變造電子支付指令。
第二十六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以清算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非銀行支付機構認可的安全認證方式訪問賬戶,不得違反規定留存銀行賬戶、支付賬戶敏感信息。
第二十七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根據用戶發起的支付指令劃轉備付金,用戶備付金被依法凍結、扣劃的除外。
本條例所稱備付金,是指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用戶辦理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借用備付金,不得以備付金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擔保。
第二十八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淨資產與備付金日均餘額的比例應當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將備付金存放在中國人民銀行或者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商業銀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存放備付金的賬戶申請凍結或者強制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清算機構處理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非銀行支付機構之間合作開展的支付業務,遵守清算管理規定,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清算業務。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向清算機構及時報送真實、準確、完整的交易信息。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按照結算管理規定為用戶辦理資金結算業務,採取風險管理措施。
第三十一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妥善保存用戶資料和交易記錄。有關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用戶資料、交易記錄及其持有的支付賬戶餘額或者預付資金餘額,或者凍結、扣劃用戶資金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二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用戶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公開用戶信息處理規則,明示處理用戶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取得用戶同意,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和雙方約定處理用戶信息,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用戶信息,不得以用戶不同意處理其信息或者撤回同意等為由拒絕提供服務,處理相關信息屬於提供服務所必需的除外。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對用戶信息嚴格保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以及用戶信息泄露、篡改、丟失,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用戶信息。
非銀行支付機構與其關聯公司共享用戶信息的,應當告知用戶該關聯公司的名稱和聯繫方式,並就信息共享的內容以及信息處理的目的、期限、方式、保護措施等取得用戶單獨同意。非銀行支付機構還應當與關聯公司就上述內容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等作出約定,並對關聯公司的用戶信息處理活動進行監督,確保用戶信息處理活動依法合規、風險可控。
用戶發現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有關規定或者雙方約定處理其信息的,有權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刪除其信息並依法承擔責任。用戶發現其信息不準確或者不完整的,有權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更正、補充。
第三十三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相關網路設施、信息系統等被依法認定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或者處理個人信息達到國家網信部門規定數量的,其在境內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的處理應當在境內進行。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並取得用戶單獨同意。
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境內收集和產生的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依照有關價格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理確定並公開支付業務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進行明碼標價。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以及業務辦理途徑的關鍵節點,清晰、完整標明服務內容、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限制條件以及相關要求等,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第三十五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及時妥善處理與用戶的爭議,履行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切實保護用戶合法權益。
國家鼓勵用戶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之間運用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糾紛。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六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遵守非銀行支付機構股權管理規定,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或者委託他人持股等方式規避監管;
(二)通過違規開展關聯交易等方式損害非銀行支付機構或者其用戶的合法權益;
(三)其他可能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經營管理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同一股東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持有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類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10%以上股權或者表決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類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支付業務信息、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經營數據報表、統計數據,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報送的與公司治理、業務運營相關的其他資料。
第三十八條 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規定對非銀行支付機構進行分類評級,並根據分類評級結果實施分類監督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制定系統重要性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認定標準和監督管理規則。
第三十九條 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履行職責,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非銀行支付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督管理;
(二)進入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發生場所調查取證;
(三)詢問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其對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事項作出說明;
(四)查閱、複製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的相關檔案、資料和業務系統;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檔案、資料和業務系統,可以予以封存、扣押;
(五)經中國人民銀行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查詢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賬戶信息。
為防範風險、維護市場秩序,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向社會發布風險提示等措施。
第四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履行職責,進行現場檢查或者調查,其現場檢查、調查的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出示合法證件和執法文書。現場檢查、調查的人員少於2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證件和執法文書的,被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
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履行職責,被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檔案、資料和業務系統,不得拒絕、阻撓和隱瞞。
第四十一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對其經營發展、支付業務穩定性和連續性、用戶合法權益產生重大影響事項的,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主要股東擬質押非銀行支付機構股權的,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質押的股權不得超過該股東所持有該非銀行支付機構股權總數的50%。
第四十二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實施壟斷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妨害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中國人民銀行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非銀行支付機構涉嫌壟斷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應當將相關線索移送有關執法部門,並配合其進行查處。
第四十三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風險事件的,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將風險情況通報非銀行支付機構住所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做好相關風險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第四十四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風險事件影響其正常運營、損害用戶合法權益的,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區分情形,對非銀行支付機構採取下列措施:
(一)責令主要股東履行補充資本的監管承諾;
(二)限制重大資產交易;
(三)責令調整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限制其權利。
第四十五條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管理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第四十六條 中國人民銀行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完善非銀行支付機構行業風險防範化解措施,化解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未經依法批准,擅自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支付業務的,由中國人民銀行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單處或者並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予以配合。
第四十八條 以欺騙、虛假出資、循環注資或者利用非自有資金出資等不正當手段申請設立、合併或者分立非銀行支付機構、變更非銀行支付機構主要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未獲批准的,申請人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相關許可。申請已獲批准的,責令其終止支付業務,撤銷相關許可,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並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申請人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相關許可。
第四十九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限制部分支付業務或者責令停業整頓:
(一)未在名稱中使用“支付”字樣;
(二)未建立健全或者落實有關合規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業務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或者用戶權益保障機制;
(三)相關業務系統、設施或者技術不符合管理規定;
(四)未按照規定報送、保存相關信息、資料或者公示相關事項、履行報告要求;
(五)未經批准變更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或者第四項規定的事項,或者未按照規定設立分支機構。
第五十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並處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限制部分支付業務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支付業務許可證:
(一)未按照規定與用戶簽訂支付服務協定,辦理資金結算,採取風險管理措施;
(二)未按照規定完成特約商戶盡職調查、支付服務協定簽訂、持續風險監測等業務活動;
(三)將核心業務或者相關技術服務委託第三方處理;
(四)違規開立支付賬戶,或者除非法買賣、出租、出借支付賬戶外,支付賬戶被違規使用;
(五)違規向用戶支付利息等收益,或者違規留存銀行賬戶、支付賬戶敏感信息;
(六)未按照規定存放、劃轉備付金;
(七)未遵守跨境支付相關規定;
(八)未按照規定終止支付業務。
第五十一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萬元的,並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限制部分支付業務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支付業務許可證:
(一)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支付業務許可證,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
(二)超出經批准的業務類型或者經營地域範圍開展支付業務;
(三)為非法從事非銀行支付業務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支付業務渠道;
(四)未經批准變更主要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合併或者分立;
(五)挪用、占用、借用備付金,或者以備付金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擔保;
(六)無正當理由中斷支付業務,或者未按照規定處理電子支付指令;
(七)開展或者變相開展清算業務;
(八)拒絕、阻撓、逃避檢查或者調查,或者謊報、隱匿、銷毀相關檔案、資料或者業務系統。
第五十二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處理用戶信息、業務數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五十三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未按照規定建立用戶盡職調查制度,履行相關義務,或者存在外匯、價格違法行為的,以及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買賣、出租、出借支付賬戶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進行處罰。
非銀行支付機構未經批准從事依法需經批准的其他業務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進行處罰。
第五十四條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一)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或者委託他人持股等方式規避監管;
(二)通過違規開展關聯交易等方式損害非銀行支付機構或者其用戶的合法權益;
(三)違反非銀行支付機構股權管理規定。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主要股東違反本條例關於股權質押等股權管理規定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五十五條 依照本條例規定對非銀行支付機構進行處罰的,根據具體情形,可以同時對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單處或者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可以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擔任或者終身禁止其擔任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五十六條 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規定審查批准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申請等事項;
(二)泄露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信息;
(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其他行為。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八條 支付清算行業自律組織依法開展行業自律管理活動,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和監督。
支付清算行業自律組織可以制定非銀行支付機構行業自律規範。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按照有關規定設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的過渡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政策解讀

解讀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非銀行支付行業發展和風險防控。近年來,我國非銀行支付機構快速發展,對於活躍交易、繁榮市場有著重要作用,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制定專門行政法規,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及其業務活動進一步納入法治化軌道進行監管,旨在促進非銀行支付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切實保護用戶合法權益,更好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滿足用戶多樣化支付結算需求等作用。《條例》共6章60條,重點規定了以下內容:
一是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定義和設立許可。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定義為除銀行業金融機構外,根據用戶提交的電子支付指令轉移貨幣資金的公司。規定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明確設立條件並嚴把準入關。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以提供小額、便民支付服務為宗旨,未經批准不得從事依法需經批准的其他業務,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清算業務。
二是完善支付業務規則。適應支付業務發展需要,將支付業務分為儲值賬戶運營和支付交易處理兩類,並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具體規則。明確支付業務管理要求,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健全業務管理等制度,具備符合要求的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確保支付業務連續、安全、可溯源。明確支付賬戶、備付金、支付指令等管理規定,要求支付賬戶以用戶實名開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備付金,不得偽造、變造支付指令,防範非銀行支付行業風險。
三是保護用戶合法權益。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與用戶簽訂支付服務協定,其條款應當按照公平原則擬定。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不得將相關核心業務和技術服務委託第三方處理;妥善保存用戶資料和交易記錄,建立有效的盡職調查制度,加強風險管理;採取有效措施保障支付賬戶安全,防範支付賬戶被用於非法集資、電信網路詐欺、洗錢、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
四是明確監管職責和法律責任。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應當貫徹落實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統籌發展和安全,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明確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職責、監管措施及風險處置措施等,地方人民政府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做好風險處置工作。《條例》還規定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解讀二

答記者問
2023年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第768號國務院令,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法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條例》的背景和總體思路。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非銀行支付行業發展和風險防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及時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法務部、中國人民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部門、機構、專家等各方意見,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形成了《條例》草案。《條例》起草過程中,主要把握以下思路:一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推動非銀行支付行業良性競爭和規範健康發展。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將非銀行支付行業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納入法治化、規範化軌道,防範支付風險。三是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更好保護用戶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其繁榮市場經濟和便利人民生活等積極作用。
問:非銀行支付行業發展情況如何?出台《條例》對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有哪些積極意義?
答:非銀行支付業務隨著我國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興起而快速發展,在小額、便民支付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支付機構年交易量超1萬億筆、金額近400萬億元,分別占全國電子支付業務總量的約8成和1成,日均備付金餘額超2萬億元,服務超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移動支付居世界領先水平,有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推動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斷開其與商業銀行直接連線,督促大型支付平台企業支付業務整改,防範風險隱患,取得積極成效。但同時,一些支付機構違規經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如:違規挪用用戶資金,泄露或者不當採集、使用用戶信息;個別支付機構鋌而走險,為電信網路詐欺、跨境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資金轉移通道等。
出台《條例》,將監管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為行政法規,進一步夯實支付機構規範健康發展法治基礎,有利於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穩定各方預期,激發市場活力,也有利於保障用戶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風險,促進非銀行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
問:《條例》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強化監管,保護用戶合法權益等作了哪些安排?
答:《條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將防範化解風險、保護用戶合法權益擺在突出位置,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一是堅持持牌經營,嚴格準入門檻。按照“先證後照”原則實施準入管理,明確支付機構註冊資本、主要股東、實控人、高管人員等準入條件,對其重大事項變更也實施許可管理,同時建立健全嚴重違法違規機構的常態化退出機制。二是完善支付業務規則,強化風險管理。規定支付機構應當健全業務管理等制度,具備符合要求的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強化支付賬戶、備付金和支付指令等管理制度,明確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客戶備付金,不得偽造、變造支付指令。壓實支付機構用戶盡職調查、風險監測等責任。三是加強用戶權益保障。規定支付機構應當按照公平原則擬定協定條款,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加強用戶信息保護,明確信息處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等有關要求。要求支付機構對所提供的服務明碼標價,合理收費。明確支付機構應當履行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四是依法加大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對於《條例》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中國人民銀行可依法對有關支付機構實施罰款,限制部分支付業務或者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支付業務許可證等處罰措施。同時,明確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對負有直接責任的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和其他人員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問:《條例》將支付業務重新劃分為儲值賬戶運營與支付交易處理兩類,有何考慮?
答:2010年以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按照交易渠道和受理終端,將支付業務分為網路支付、銀行卡收單和預付卡業務等三類。隨著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出現了條碼支付刷臉支付等新興方式,現有分類方式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發展和監管需要。《條例》結合多年監管實踐,借鑑其他國家和地區支付業務分類經驗,堅持功能監管理念,從業務實質出發,根據其能否接收付款人預付資金,分為儲值賬戶運營和支付交易處理兩類。
新的分類方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良好的擴展性,有利於防範監管空白。新的分類方式下,無論支付業務外在表現形式如何,均可按照業務實質進行歸類和管理,能較好地適應行業發展變化,將各種新型支付渠道、支付方式歸入兩大基本業務類型。二是避免監管套利,有利於促進公平競爭。新的分類方式基於業務實質和風險特徵,穿透支付業務表面形態,有利於統一資本等準入條件和業務規則要求,消除監管窪地,形成公平的制度環境。同時,《條例》附則明確,已按照有關規定設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的過渡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將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做好新業務類型與原有分類方式的銜接,推動平穩過渡。
問:《條例》出台後,中國人民銀行下一步將開展哪些工作?
答:《條例》出台後,中國人民銀行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政策宣傳解讀,通過多種方式,向支付機構、清算機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等解讀《條例》,使有關各方充分知曉和掌握《條例》內容,督促各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二是制定《條例》實施細則,做好貫徹落實。細化明確支付業務具體分類方式、新舊業務類型銜接過渡規定等,進一步規範許可、處罰等程式,落實好“清單式”審批,嚴格依法行政。三是抓緊完善《條例》其他配套檔案。對照《條例》規定,抓緊做好非銀行支付領域現有規章、規範性檔案的修改和清理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條例》出台為契機,統籌發展和安全,圍繞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等目標,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支付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非銀行支付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各方表態

截至2023年9月末,全國共有185家非銀行支付機構(下稱“支付機構”),支付機構年交易量超1萬億筆、金額近400萬億元,分別占全國電子支付業務總量的約八成和一成,日均備付金餘額超2萬億元,服務超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透露,《條例》出台後,將制定《條例》實施細則,細化明確支付業務具體分類方式、新舊業務類型銜接過渡規定等,進一步規範許可、處罰等程式,落實好“清單式”審批,嚴格依法行政。中國人民銀行還將抓緊完善《條例》其他配套檔案,對照《條例》規定,抓緊做好非銀行支付領域現有規章、規範性檔案的修改和清理工作。
《條例》發布後,支付市場各主要主體表示,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業務規則,積極做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進一步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更好滿足用戶支付結算需求,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支付清算協會表示,廣大支付機構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工作梳理和準備,全面、紮實貫徹《條例》要求,完善本機構相關制度建設,全面清理不符合《條例》精神的做法;銀行機構、清算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機構等會員單位也要認真學習《條例》精神,在業務拓展、合作協同、合規管控中要同步落實《條例》。
支付寶稱,將進一步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堅持將金融消費者保護納入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和經營戰略中統籌謀劃,紮實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水平。將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安全感融入產品設計,同時深耕創新型消費者宣教工作,打造普惠宣教特色品牌。
微信支付稱,將進一步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堅持小額、便民宗旨,專注主業、提升服務,更好滿足用戶支付結算需求,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價值與活力。
合眾易寶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以預期的是,《條例》強化對非銀行支付行業的全鏈條、全周期監管,有利於發揮法律對行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保駕護航。上述負責人表示,將堅守小額、便民宗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能力,專注主業、加強產品創新,更好滿足抖音集團用戶和商戶的支付結算需求。同時,強化依法合規、審慎經營意識和能力,遵守機構管理、備付金管理、業務管理、風險監測防範等監管要求,保障支付交易數據和資金安全,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並將承擔起打詐反賭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嚴防支付平台被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將秉持合作共贏、包容開放的原則,與銀行業金融機構、清算機構以及其他非銀行支付機構加強合作,促進互利共贏和行業良性競爭。
錢袋寶總經理劉曉東表示,《條例》的正式頒布實施,有利於改善市場預期,增強發展動力,支付行業將朝著更健康、更合規和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劉曉東認為,《條例》從準入退出、業務規則等方面,構建了完善的市場化機制,提高了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了行業良性競爭和規範健康發展。他表示,下一步,錢袋寶將一以貫之堅守小額、便民宗旨,持續提升支付服務質效,不斷探索更安全、更快捷、更穩定及更普惠的支付服務,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百姓民生貢獻力量。同時,堅守合規經營底線,積極維護支付市場公平競爭秩序,與行業各方一起,為支付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實體經濟需要貢獻力量。
“貝寶支付更加堅定了長期服務中國市場的信心,發揮PayPal覆蓋全球的支付網路,與產業各方一道,服務廣大中小企業出海,提升跨境資金融通效率,為跨境貿易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貝寶支付(北京)有限公司執行長邱寒說。嚴把支付機構準入是保證支付行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邱寒看來,《條例》進一步完善最佳化了支付機構準入的條件和標準,使之更加科學規範。這一措施有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實力和服務質量,為廣大用戶和商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務。
易寶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一是補全了我國法律體系中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法律制度,解決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法律層級低的問題,有利於提升監管效能;二是《條例》對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類型按照“業務實質”進行了重新劃分,體現了功能監管理念,有利於提升監管專業性和公平性;三是《條例》對於支付機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業務規則的要求,有利於引導支付機構專注主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真正做到“支付為民”;四是《條例》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原則,對各類型支付機構,不論業務規模大小、國有民營或內資外資,均一視同仁,有利於促進支付行業公平競爭。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易寶支付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合規就是生產力和競爭力的經營發展理念,基於自身行業支付專家的定位,助力商戶數位化轉型,引領支付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謝群松表示,《條例》釐清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業務邊界,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者變相開展清算業務,發起的跨機構支付業務,應通過相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並應向清算機構真實、準確、完整報送交易信息,保證電子支付指令在全流程中的完整性、一致性、可追蹤稽核和不可篡改。有助於推動支付業務回歸以清算機構為中心的四方模式,確保交易資金和信息安全、透明,促進產業各方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支付服務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2023年12月25日訊息,一位外資跨境電商支付服務機構人士透露,上周以來,他們內部正在研究《條例》相關條款。儘管《條例》沒有涉及跨境電商支付領域,但他們內部多位高管認為,要在中國市場開展跨境電商支付服務,需遵守中國相關金融監管規定。根據《條例》相關監管精神,他們應儘快獲取一張境內第三方支付牌照,以落實持牌運營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