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南京私家園林)

隨園(南京私家園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隨園位於南京五台山余脈小倉山一帶,原為曹雪芹祖上林園,是著名的私家江南園林,清代江南的三大名園之一,現地面主體建築均已不存,僅存遺址。

隨園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吳應箕焦園,清康熙年間則是江寧織造曹寅家族園林的一部分,曹家的姻親富察明義曾說隨園就是《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後歸於接任江寧織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織造園”、“隋園”。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購得此園,名之為“隨園”,死後即葬於隨園。

隨園在太平天國時期被夷為平地,片櫞無存。後太平軍開荒種糧,拆毀隨園,將園中珍寶運走,天下名園成為了農莊。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學校址永久移至隨園,隨園原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隨園
  • 地理位置:南京五台山余脈小倉山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沿革,經營有道,盛況空前,遺址保護,

歷史沿革

隨園現為南京地名。
隨園,原為曹寅所建,建於1706年前後,後歸江寧織造隋赫德所有,後又為袁枚所有。地點位於金陵小倉山(今南京市廣州路西側)。隨園是當時江南最大的園林。原屬曹家,曹家被抄家後,轉到隋赫德手裡,後隋赫德又被抄家,園子被袁枚買下,取名隨園。曹家的姻親富察明義曾說隨園就是《紅樓夢》里的大觀園
雍正五年(1727)年,曹頫因“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等罪名被抄家,由內務府郎中赫德接替曹家產業,此園歸隋所有。不久隋赫德又因貪污被抄家。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購得此園,寓居於此,改名為隨園,自號隨園老人,並成就著名的《隨園詩話》。
隨園或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

經營有道

隨園如此風光,如此奢華,資金投入是很大的,沒有巨資運營,隨園無法維護40多年獨領金陵宅園潮流。那么,袁枚的巨資從何而來?
其實隨園能夠風光40年,與袁枚持續投入,長期建設分不開,更依賴於他的經營有道,多方面獲利,才保持了隨園建設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乾隆十四年袁枚辭官時,有積蓄3600兩銀子,隨園購買本金只花了300兩銀子,兩年建設隨園初具規模,積蓄也幾乎用盡。因為辭官後,就沒有了俸祿,乾隆十七年袁枚赴陝西任職。
到了袁枚去世時,其遺囑記錄有現銀2萬餘兩,田產價值萬餘兩銀子。如此豐厚的財產實為袁枚重視經營、善於經營的結果。袁枚以地主、文人、出版商、教師、名人的五重身份經營,獲利豐厚。
一是將隨園田地、山林、池塘租給13戶人家,供其種植糧食、蔬菜、瓜果、樹木,坐收地租。二是賣文獲得稿酬。袁枚為“一代騷壇主”,聲望日隆,請他寫傳記、墓誌者甚多,出資不菲。袁枚的潤筆費收入頗豐,一文賣幾兩銀子也不足為奇。三是袁枚自刻小倉房全集銷售,自己寫書,自己印書,自己銷售,袁枚的著作屬於暢銷讀物,收入自然不低。四是袁枚還開賬授課,招收學生,學費收入也非常可觀。五是名人效應,受邀四處免費遊玩,獲得饋贈,獲利多多。
這五種經營渠道與方式,與我們現在流行的經營,利潤較高的五個方面頗為相似——出租房屋,收取房租;寫書拿稿費;題字賣字畫;出版印刷暢銷書;開學堂辦教育;名人廣告效應。

盛況空前

隨園的修築頗能體現袁枚的匠心獨運。袁枚在其遺囑中曾說:“隨園一片荒地,我平地開池沼,起樓台,一造三改,所費無算。奇峰怪石,重價購來,綠竹萬竿,親手栽植。器用則檀梨文梓、雕漆槍金;玩物則晉帖唐碑,商彝夏鼎,圖書則青田黃凍,名手雕鐫;端硯則蕉葉青花,兼多古款,為大江南北富貴人家所未有也。”可見與隨園配套的器物、古玩之奢侈,花費之巨大。
隨園的景點建設頗為精緻。“過紅土橋,即隨園。柴扉北向,入扉緣短籬,穿修竹,行綠蔭中,曲折通門。入大院,四桐隅立,面東屋三楹,管鑰全園。屋西沿籬下坡,為入園徑。屋右拾級登迴廊,北入內室。順廊而西,一閣,為登陟樓台勝境之始,內藏當代名賢投贈詩,謂之曰詩世界……北折入藤畫廊,秋藤甚古,根居室內,蟠旋出戶而上高架,布陰滿庭。循廊登小倉山房,陳方丈大鏡三,晶瑩澄澈,庭中花鳥樹石,寫影鏡中,別有天地。……東偏簃室,以玻璃代紙窗,納花月而拒風露,兩壁置宣爐,冬炭,溫如春,不知霜雪為寒。……齋側穿徑繞南出,曰水精域,滿窗嵌白玻璃,湛然空明,如游玉宇冰壺也。拓鏡屏再南出,曰蔚藍天,皆藍玻璃。……上登綠曉閣,朝陽初升,萬綠齊曉,翠微(亭)白塔,聚景窗前。下梯東轉,曰綠淨軒,皆綠玻璃,掩映四山,樓台竹樹,秋水長天,一色暈綠。”單就隨園窗戶的裝飾,採用了當時國內還非常稀少的玻璃,其色彩有藍、綠、白等多色,營造出蔚藍天空的藍晶世界,冰晶玉潔的白色世界,綠楊垂柳的綠色世界,讓人稱奇。
袁枚死後,他的子孫繼續經營著隨園,隨園的聲名遠揚,許多人慕名造訪,欣賞隨園的景致,因為參觀者眾多,隨園的門檻都被踩壞了,每年都要更換一兩次。袁枚的孫子袁祖志在《隨園瑣記》中記載:“典試提學以及將軍、都統、督、撫、司、道,或初蒞任所,或道出白門,必來遊玩,地方官即假園中設筵款待。遊園之人,以春秋日為多,若逢鄉試之年,則秋日來游之人,更不可勝計算。緣應試士子總有一、二萬人,而送考者、貿易者,又有數萬人,合而計之,數在十萬人左右。既來白下,必到隨園,故每年園門之檻,必更易一、二次。”

遺址保護

隨園在道光初年開始頹敗,這時距袁枚去世不到30年。到了太平天國進駐南京時,隨園遭到了較大破壞,園林景觀被開墾成糧田。鹹豐三年隨園毀於太平軍的戰火,太平軍之所以要毀掉隨園,據說是因為袁枚的一個孫子曾在蘇州做過縣太爺,與太平軍交過手,讓太平軍銳氣大傷,太平軍嫉恨袁枚的孫子,也就嫉恨袁枚,毀掉隨園。
今天隨園、百步坡的地名還存在,但是物是人非。據說在太平天國時期,隨園就被闢為稻田。黃強表示,上世紀50年代,袁枚墓還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前有石牌坊,上刻“清故袁隨園先生墓道”,並樹立“皇清誥授奉政大夫顯考袁簡齋之墓”石碑一塊,碑文為古文字學家姚鼐所撰。“文革”中全部被毀,僅殘留墓址。1974年3月,建設五台山體育館,對袁枚墓址進行了全面清理。袁枚留在南京的物質遺存也消失了。
袁枚晚年定居南京,修築隨園,為南京打出了一塊享譽中國的文化品牌,包括《隨園詩話》、《隨園食單》等文化著作在內,這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他建議能夠恢復隨園的文化歷史遺存。
“雖然隨園建築早已蕩然無存,隨園老人的墓地也被掃蕩一空,歷史概念的隨園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隨園的原址依然可以找到,即使無法復建隨園建築,至少可以豎一塊石碑,告訴人們隨園的歷史淵源,讓人們記住這裡曾居住過一個文化老人,這塊熱土誕生過《隨園詩話》、《隨園食單》這樣的文化佳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