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服務業在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共阜新市委關於制定阜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阜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遼寧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特編制《阜新市“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闡明了“十四五”期間阜新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發展方向、重大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我市服務業發展的行動綱領,也是編制服務業領域其他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一、“十四五”時期發展基礎與環境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巨觀環境,特別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市上下堅持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穩增長、促轉型的戰略舉措,聚焦重點產業抓發展,突出重點項目和載體建設,加強規劃引領、政策引導及組織推進,全市服務業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
——總量規模持續增長。“十三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206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59.9億元,5年年均增長3.2%;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41.2%,提升到2020年的51.5%,占比提高10.3個百分點。居然之家、萬達廣場、順吉上河灣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竣工運營,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8.9億元。
——貢獻份額大幅增加。全市服務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50%以上,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服務業稅收收入占全市稅收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51.4%提高到2020年的53.4%,提升2個百分點;全市工商註冊服務業企業戶數由2015年的12117戶增加到2020年的19699戶,5年新增加7582戶,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占全市就業比重達到45%。服務業成為吸納社會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重點產業實現跨越。營口銀行阜新分行等6家金融機構落戶阜新,海州金融街區建設初見成效,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雙雙突破千億元。意通物流園建成投入運營,遼寧(東北)國家智慧物流園等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加快建設,全市道路貨物周轉量年均增長2.6%。全域旅遊創建全面展開,寶地斯帕溫泉度假區成功創建國家五星級溫泉旅遊企業,寶地斯帕溫泉度假區、黃家溝旅遊度假區晉升省級旅遊度假區,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晉升4A級景區,永靈珍奇博物館、福宇博物館、毛領溝紅色景區、御龍灣休閒度假景區晉升3A級景區,黃家溝村、佛寺村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市旅遊業總收入由2015年的69.2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7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積極培育消費熱點,成功舉辦瑪瑙節、籃球節、全民購物節、阜新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海州興順夜市、萬達廣場等區域性夜消費集聚區成為“夜經濟”新亮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3.9%,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4.2%,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5%。
——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培育。創新新邱露天礦治理,建設百年國際賽道城,發展汽車賽事產業和汽車後市場。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阜蒙縣列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彰武縣列入國家“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豪德飛天、浙江大廈等6個電商發展基地先後建立,食品農產品類、瑪瑙類等自建電商平台不斷湧現,直播帶貨、“雲”游阜新、滴滴打車、共享腳踏車、微代駕、網路培訓等服務廣泛開展,電子商務在一、二、三產業中的套用和普及率逐年增高,全市各類電商企業達到500餘家。
“十三五”期間,阜新服務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偏低,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還不強,生活性服務業質量有待提高,農村服務業基礎比較薄弱,服務業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服務業企業競爭力不強,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湧現不多,品牌創新能力偏弱,研發設計、文化創意、供應鏈管理等新興服務業發展亟需加強。
(二)發展環境
從國際層面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世界經濟整體進入低速增長期,存量零和博弈更加突出。自由全球化轉向有管制全球化,製造業回流與低緯度轉移並存,大規模的服務業國際轉移將難以再現。同時全球供應鏈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重整,對於流動性更強的服務業,保鏈、補鏈、強鏈任務更加艱巨。整體形勢對服務業衝擊較大。另一方面,在科技進步驅動下,服務業內涵更加豐富、分工更加細化、業態更加多樣、模式不斷創新,在產業升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已經成為支撐發展的主要動能、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
從國內層面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成為主題,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提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特別是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消費需求將加快升級調整。這種升級調整表現在結構上,高質量生產資料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需求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生存型消費逐漸轉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消費者用於發展型、享受型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對品質、品牌、高質量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在消費理念上,將更注重消費的健康、環保、綠色、安全;在消費方式上,智慧型消費、數字消費、智慧型支付、智慧型購物成為主流,時尚、品質、節能、智慧型等升級類產品愈加受到青睞,消費市場朝著品質化、品牌化、定製化等高端方向升級的步伐持續加快。
從省市內層面看,“十四五”時期,遼寧將進一步聚焦科技創新和金融、貿易、航運、文化、高端製造等城市核心功能,推動產業發展錯位競爭。我市被列入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瀋陽現代都市圈、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在資源環境緊約束下,勞動密集型、土地擴張型、一般附加值產業持續從京津冀地區、瀋陽向周邊轉移,對接京津冀、瀋陽機遇與挑戰並存。阜新要充分發揮毗鄰京津冀地區、瀋陽的區位優勢,與京津冀地區、瀋陽等周邊發達地區實現產業、人才、基礎設施、創新環境等方面的連線互通,更加注重在服務業各個行業把握細分領域和細分環節的錯位機遇,更加注重集聚具有創新活力的企業,更加注重“阜新服務”品牌培育,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三)機遇和挑戰
1.服務業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持續提升。從服務業占比看,全國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4.5%,全省14個城市中,瀋陽市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超過55%。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需求側管理進一步升級,服務業占比還將進一步上升。從就業貢獻看,全球服務業吸收勞動力比重持續穩步上升,其中已開發國家約為60%-75%,中等收入開發中國家約為45%-60%。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占就業比重不斷上升,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層次要求也不斷提高。
2.服務業結構調整將成為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任務。隨著服務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內部結構調整需求日益突出,要為提升城市功能、引領產業發展的細分行業留出空間。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能夠超越本地人口數量制約,在更大範圍內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取代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引領地區經濟和服務業發展。與此同時,低端服務業在新興業態衝擊下也將面臨過剩風險,帶來經濟波動和社會不穩定因素。阜新緊鄰京津冀地區和瀋陽市,服務業結構調整迴旋餘地較大,需要進一步把握京津冀、瀋陽城市群溢出效應,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比重和能級提升。
3.全球科技革命和國內消費升級將持續創造更多機遇。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全球科技革命持續引領全球產業加速、跨界融合發展,促使服務業模式和業態日新月異。具體來看,一是旅遊休閒產業將成長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遼寧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休閒遊逐步取代觀光旅遊成為主要出遊方式,特別是京瀋高鐵開通運營,將促進康養、休閒、度假、體驗、購物等主題旅遊持續升溫,阜新在這些領域具有獨到的資源優勢。二是全球加速進入大數據時代,信息服務直接受益,當前信息服務80%的需求來自服務業,信息安全、金融財稅、工業控制、地理信息、虛擬現實等新興信息服務蓬勃發展。據統計,科技服務每創造1個單位的收益,能為服務對象帶來5個單位以上的收益增加,形成對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三是文化產業體現城市綜合競爭力,動漫遊戲、數字音樂、數字電影、網路視頻、網路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90後和00後相繼引領文化消費新潮流。四是健康產業正成為我國戰略性產業。老齡化、疾病圖譜變化、消費升級、醫療改革等多因素疊加推動國內健康產業起跑,健康概念從以往疾病治療向預防和整體健康轉變,注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平衡(全程化);在不同的年齡段,生出有側重的產品服務需求,激發出廣闊的細分市場(全齡化)。阜新要積極把握細分行業和細分領域的發展機遇,敢為人先,率先爭奪服務業增量市場的發展機遇。
二、“十四五”時期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精神和“11.21”重要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圍繞“五城二市三基地”發展定位,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服務業“五大提升工程”,支持傳統服務行業改造升級,大力培育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持續推進服務領域改革開放,努力構建優質高效、布局最佳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不斷滿足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實現阜新“高質量轉型、全方位振興”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人才為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擴大服務業供給,更好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壯大人才隊伍,提供職業素養,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經濟性和創造性,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堅持市場主導、質量至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服務品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市場作用,在公平競爭和提升服務業競爭力。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健全服務業質量治理和促進體系,打造以標準、質量、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效率。
3.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增強服務經濟發展新動能。推進服務業與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不同領域之間的深度融合,形成有利於提升製造核心競爭力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
4.堅持重點突破、特色發展。瞄準供需矛盾突出、帶動力強的重點行業、集中力量破解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發展難題,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鼓勵各縣區發揮比較優勢、培育競爭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各具特色的服務業,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引領區域產業升級和分工協作,提升區域經濟整體實力。強化小城鎮綜合服務功能,更好服務農村和農業發展。
5.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改革推動服務業發展,打破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順應服務業發展規律創新經濟治理,推動制度體系和發展環境系統性最佳化,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穩步擴大服務業領域開放,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在開放競爭中拓展空間、提升水平。
(三)總體目標
到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規模不斷擴大,吸納就業能力持續加強。服務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和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效率和專業化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性服務業滿足人民消費新需求能力顯著增強,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公共服務領域改革不斷深入。服務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對外開放領域和範圍進一步擴大,支撐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的功能進一步增強,功能突出、錯位發展、網路健全的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三、“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
(一)實施“創新引領”工程,增強服務業發展新動能。營造激勵服務業創業創新發展的寬鬆環境,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著力提升服務業文化軟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培育壯大多元化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1.增強大數據發展引領力。
(1)發展數字型服務經濟。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推進數據開放、套用引領、業態融合、眾創共享,形成協調發展的大數據產業生態。基於“阜新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完善政務數據資源融合共享機制,打造全市統一的政府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引進培育雲平台運營企業,鼓勵企業套用數據進行運營和商業模式創新,有序推動交通出行、房屋租賃、教育醫療、物流快遞等生活服務和社會服務資源共享。
(2)促進服務業智慧型化。推動大數據與工業、農業、服務業深度融合。開展以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民生等為主要內容的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信息化、智慧型化技術和設備在服務領域的廣泛套用。支持物聯網、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發,圍繞車輛、商品和人員流動建設物聯網套用平台。在醫療、教育、食品安全等領域推進民生服務業信息化平台建設。
(3)加強大數據套用服務。面向重點行業和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大數據重大套用示範,提升大數據套用服務能力。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現代物流、商貿流通、益民服務等,研發麵向服務業行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鼓勵創新商業模式、服務業內容和服務形式。推動大數據與服務貿易融合,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等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鼓勵企業面向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等需求,拓展大數據套用服務領域。
2.提升科技服務推動力。
(1)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產品生產全周期的科技服務體系,重點培育發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智慧財產權、檢驗檢測、安全生產等一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提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遼寧工大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科技大市場等重點產業創新平台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套用推廣能力,促進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發及其在服務領域的轉化套用。支持企業通過收購、併購、合作等方式,建設各類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重點工程實驗室、企業檢驗檢測平台、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拓展面向社會的研發和檢驗檢測服務,開拓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新空間。
(2)加強技能工藝創新。適應服務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發展要求,支持服務企業研發套用新工藝,提升設計水平,最佳化服務流程。加大“阜新工匠”培育力度,深入實施“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加快發展與技術創新和社會需求相適應、與“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3.提升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加快阜新市創業孵化基地、海州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寶地易創創業孵化基地、圓夢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重點發展技術諮詢和科技成果轉化、“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中心、動漫及影視製作、多媒體影音創作、人力資源及外包服務、服裝設計及生態旅遊、瑪瑙創意設計、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持創新創業活動,鼓勵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重點群體數字創業,精準扶持一批與大數據關聯的中小微企業。
4.厚植服務文化軟實力。豐富服務業文化內涵,將傳統文化、工業遺產、民俗風情和區域特色注入旅遊休閒、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健康養老等服務,一個縣(區)打造一個文化品牌。提升服務文化創意含量,推動文化創意與“玉龍故鄉”“世界瑪瑙之都”“中國籃球城”等特色文化融合發展。提升服務文化影響力,積極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走出去”,擴大阜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實施中國文化網紅孵化基地(阜新基地)等項目建設,促進文化資源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形成以數位化內容、數位化生產和數位化傳輸為特徵的文化藝術新業態。
5.塑造“阜新服務”影響力。加強對三溝酒業、化石戈小米、彰武明水地瓜等“阜新老字號”、地理標誌產品品牌培育和保護,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加強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健全品牌管理體系。做專做精一批溫泉養生、醫養結合等大健康品牌;做大做強一批民族歌舞、瑪瑙工藝、節慶會展、動漫創意等文化品牌,一批民族、鄉村等旅遊品牌,進一步擴大品牌區域影響力,唱響“阜新服務”品牌。
(二)實施“融合聯動”工程,培育協同化發展新模式。發揮服務業對新型城鎮化的促進作用,強化服務業對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全產業鏈的支撐能力,推動城鄉、區域、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構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網路化新格局,形成交叉滲透、互動作用、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體系。
1.促進服務業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圍繞“一核、一軸、兩區、兩帶”空間布局,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城區調整最佳化產業布局,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支持利用存量房產和工業用地轉型發展服務業,煥發老舊城區活力。加快新城區商務服務、金融保險、健康醫療、文體休閒、教育培訓等發展,提升新城區服務能級,增強新城區發展活力。依託生態、文化、區位等比較優勢,以大旅遊、大健康為切入點,打造十家子瑪瑙小鎮、佛寺溫泉康養小鎮、百年賽道小鎮、航空運動小鎮、麥飯石特色小鎮、張三豐太極小鎮、排山樓黃金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引領、人居功能聚合、文旅元素鮮明的“產、城、人、文”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特色小城鎮。
2.推動建設多層次網路化服務經濟格局。發揮中心城區資源要素密集、規模經濟顯著、專業分工細化和市場需求集中的優勢,構建以海州區-細河區-太平區-高新開發區為核心,阜蒙縣縣城、彰武縣縣城、新邱區、清河門區為區域服務經濟中心,阜新鎮、哈爾套鎮、韓家店鎮等重點鄉鎮為發展支撐的“一核、四心、多點”的多層次服務經濟空間網路架構,發揮規模效應、帶動效應和網路化效應。完善阜蒙縣、彰武縣生活性服務業體系,加強旅遊、健康養老、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發展。發揮海州區處於城市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和商貿發達的傳統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商貿和金融業,加快推動中心城區的規劃和建設。發揮細河區傳統商貿發達、教育旅遊資源豐富、城市向北發展、高鐵經濟集聚突出等優勢,把細河區打造成市區中部的亮麗名片。支持太平區合理利用海州露天礦工業遺存,發展旅遊與文化、創意融合產業;支持新邱區以模式大力推進百年國際賽道城高水平建設,發展賽事、汽車後市場等相關產業;支持清河門區鞏固河西鎮邢家屯村採摘文化節、烏龍壩鎮邊門風情民俗文化節、扶貧淘寶店等豐碩成果,發展民宿經濟、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新業態、新模式。
3.推動服務業與農業融合發展。
(1)延伸農業產業的服務鏈。充分發揮高效特色旱作農業和草食畜牧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資供應配送、農業生產技術服務、農機作業及維修服務、農產品行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市場信息諮詢等專業化服務,不斷完善農業產業服務體系,到2025年建成10個雜糧產後服務中心,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20家。推動農業與旅遊、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積極探索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發展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社會生態農業等新型業態。
(2)推進“大數據+農業”深度融合。以大數據為引領,實施遼西北農牧交錯帶阜新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示範工程,實現農業生產標準化與智慧型化管理。探索建立智慧農業、智慧農莊等項目,推進數字農業發展。推進農科研院所、農業高校在我市建立農業科技研究中心,建立產學研用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強化農業科學技術套用,打造農科資訊、農資供需、技術培訓等公共服務平台,逐步實現信息服務農村全覆蓋。
(3)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實施遼西北農產品物流交易市場工程,建設集檢驗檢疫、倉儲、物流、會展、結算、交易等為一體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和冷鏈物流重要節點。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動電子商務平台落地農村,支持建設一批農產品交易平台和三農服務平台,提高農產品上行效率。以阜蒙縣列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彰武縣列入國家“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為引領和示範,積極推進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合作,形成產地直銷模式,打造一批電商村、電商鄉鎮。依託大型電商企業以及供銷、郵政等傳統渠道,參與構建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加快完善具有購物服務、信息發布、同鄉配送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布局,暢通“最後一公里”,促進“農產品”上行與“工業品”下行雙向流通。
(4)激發鄉村振興服務動力。完善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引導村集體通過物業經營、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等方式,壯大鄉村集體經濟,推動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和利益分配機制,讓農民分享農村服務業增值收益。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權、要素、資源的市場化流轉服務功能。培育多元服務主體,推動服務業主體聯合融合發展,改造傳統生產經營模式,提高鄉村經濟效益。增強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提升服務水平。
4.推動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1)加強融合平台建設。積極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與融合套用,實施“企業上雲”工程。支持“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園區建設,鼓勵引進國際國內頂尖數位技術企業,完善數字經濟產業鏈條,優先利用氟產業開發區、皮革開發區等公共服務平台,配套建設技術結構智慧化、自身管理智慧化、管理功能智慧化、服務功能智慧化等數字平台。
(2)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持“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工廠建設,鼓勵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布局數位化智慧型工廠天翼雲分析系統,建設智慧工廠、數字車間,重點推進阜新德邇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力達智慧型鑄造、遼寧廣廈安全指揮平台、新時代民爆數碼電子雷管等一批智慧型製造項目竣工投產。
(3)推進企業服務化轉型。引導製造業企業的產業價值鏈由產品驅動升級為“產品+服務”雙輪驅動。優先選擇裝備製造、石化、冶金、建材、消費品工業等領域,實施服務型製造示範項目,培育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創建服務型製造示範平台,挖掘“阜新製造+阜新服務”組合效應,推動全市服務業型製造加速發展。到2025年,實施20個服務型製造示範項目,培育10家市級以上服務型製造企業。
5.推動服務業內部融合發展。
(1)支持多業態融合發展。支持服務業企業拓展經營領域,加快業態和模式創新,構建產業生態圈。順應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趨勢,促進文化創意、設計、物流、旅遊、養老等服務業跨界融合發展。加強海州中央商務服務業集聚區、阜新溫泉旅遊度假區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打造,以集聚區為載體,促進研發設計、檢驗檢測、信息、人力資源等各類業態在集聚區內融合聚集、共生互促。
(2)培育融合發展新載體。發揮平台型、樞紐型服務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創新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打造“平台+模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一批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大型企業集團或產業聯盟,推動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整合經營。
(三)實施“轉型升級”工程,最佳化服務供給結構。聚焦服務業重點領域和發展短板,創新服務業新供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1.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1)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以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融入“京津冀”發展戰略為牽引,加快打通北接蒙俄、南聯環渤海的物流通道,推進東北亞物流園、白玉都物流園、沈彰新城物流園區等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建設,發展以煤炭、農產品、矽砂等大宗商品為基礎的黑色物流、綠色物流、白色物流。圍繞遼西大宗交易平台及配套倉儲工程等建設項目,逐步完善貨運場站體系,促進物流企業集聚、物流功能集成。
——推動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圍繞瑪瑙、特色農產品、皮草、休閒食品等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專業市場,量身定製“網際網路+商貿物流”個性化方案,加快拓展面向全省、服務全國專業化電商物流服務網路。加快“快遞進廠”,推廣定製化服務、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等服務模式。最佳化城鄉配送網路,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大力培育“金銀銅牌”特色項目,鼓勵快遞企業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項目,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快遞+農產品”項目。
——加強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以服務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為牽引,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農產品供應鏈物流服務網路。暢通從“地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物流服務,做大特色農產品物流,做強大宗農產品物流。支持遼西農產品等批發市場建設,完善農產品產地預選分級、綜合加工配送、包裝倉儲、冷鏈物流、產品追溯等物流服務設施,強化農產品全程可追溯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物流服務水平與效率,確保“餐桌上的安全”,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提升冷鏈物流水平。依託小東北食品、意通物流等大型冷鏈食品生產企業、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和快遞企業,逐步構建覆蓋全市主要產銷地區的全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路。建設規模適度的預冷、貯藏保鮮等初加工冷鏈設施,加強先進冷鏈設備套用,鼓勵冷鏈共同配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冷鏈物流新模式發展,補齊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里”。改造升級冷鏈物流中心,開展農產品低溫加工處理和冷鏈配送業務,支持電商平台與線下社區店開展合作,暢通農產品進城“最後一公里”。
——培育物流業發展新動能。積極支持基於“網際網路+”的物流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網際網路+”車貨匹配、運力最佳化、運輸協同、物流企業聯盟、無車承運等物流新模式。加強在電商物流、供應鏈物流、冷鏈物流等領域探索創新,提升物流業整體效能和效率。推動物流智慧化發展,大力發展以無線射頻識別、感測器、雷射掃描等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物聯網+物流”,加強機器人與自動分揀、二維碼、免提掃描等技術設備的研發套用。
(2)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完善商業性、開發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服務體系,推進金融市場寬化、深化、國際化,促進股權、債劵等市場健康發展,提高市場效率,到2025年打造5家上市公司。發展高效安全、綠色普惠、開放創新的現代金融服務業,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推動海州區金融集聚區建設,建立產業引導基金,提升服務中小微企業水平。穩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放寬金融機構準入限制,穩妥推進金融業綜合經營。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消費金融、科技金融、貿易金融、普惠金融等,鼓勵發展“不見面”金融,引導金融機構強化線上服務能力和數字風控技術水平,提升網點服務線上化水平。積極發展融資租賃。推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探索區塊鏈等金融新技術研究套用。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到2025年末,計畫引入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家、保險公司5家、證券公司1家,設立或引進地方類金融公司3家,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700億元以上,貸款餘額達到1150億元以上。
(3)培育壯大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加快培育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軟體產品研發和套用,重點推進遼寧排山樓金礦5G+智慧礦山項目、氟化工園區監管智慧平台、阜新市智慧城市項目、阜新市數據中心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支持遼寧航天神坤、阜新盛科、天普科技在5G感測器、線上醫療平台等方面技術研發套用,幫助500家中小企業實施“企業上雲”改造。深化“5G+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積極組織我市軟體企業與重點工業企業開展對接合作,提升軟體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以工業軟體、高端行業套用軟體、新興軟體、信息服務等為主的產業體系,發展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到2025年,全市軟體及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8%,規模以上軟體企業達10戶,引進外資企業1戶。
(4)大力發展科創服務。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產品生產全周期的創業創新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研究開發、工業設計、技術轉移轉化、創業孵化、科技諮詢等服務。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畫”,建設一批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平台,布局一批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和專業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行業領軍企業,為重點產業組建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研發機構,進一步提升域內優勢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到2025年,省級以上專業技術創新中心達到30家,市級科研平台穩定在100個左右,省級以上眾創空間累計達到15家以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達到200項,技術契約交易額累計實現15億元。
(5)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服務。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推進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水平提升。積極構建全鏈條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代理、法律、評估、質押、保險、託管、諮詢、培訓等服務,形成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加強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促進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等智慧財產權信息的傳播利用。加快高校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和運行,助推高校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著力培養智慧財產權服務業人才,加強智慧財產權國際化、智慧財產權運營、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等緊缺人才培養和幹部隊伍建設。到2025年,力爭培育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機構達到10家,地理標誌登記數量達到10項以上,新制定市級地方標準15項以上;商標有效註冊量實現穩步增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持續加強,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和服務能力大幅提高,人員結構最佳化,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明顯提高。
(6)做大節能環保服務產業。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快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進程。發揮各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推動重點環保企業發展,縮小我市環保產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研究制定我市的環保產業優惠政策,支持我市環保產業發展壯大,制定環保市場政策措施,促進環保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抓好重點環境工程建設的各類工程技術、成套設備和產品進步,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國家重點環保實用技術和示範工程,帶動我市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2.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1)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打造“旅遊+”創新發展架構。以京瀋客專全線通車為契機,依託遼西旅遊大環線,促進旅遊業與大數據、文化、體育、健康、教育、農牧、水利、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重點建設彰武草原旅遊區、佛寺溫泉康養度假區、百年國際賽道城“三大景區”,世界瑪瑙之都、北方文化名山、黃家溝全域示範、世界工業遺產、查海遺址、中國籃球城、航空運動小鎮、麥飯石特色小鎮、張三豐太極小鎮、排山樓黃金小鎮“十大文旅板塊”,推動旅遊全域化發展。積極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國家級示範的創建工作,完善文化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打造具有阜新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和核心吸引物,形成具有阜新特色的旅遊模式和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實施旅遊精品帶動戰略。依託本地賽車、賽馬、無人機、瑪瑙節、敖包節、籃球節等賽事節慶展會,謀劃開發沿線游、區域主題游和城市風情游,打造包含佛寺健康之旅、皇家牧場穿越之旅、瑪瑙之都探秘之旅等 9 條特色旅遊線路,打造東北蒙東地區一流休閒旅遊目的地。對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推廣“大眾冰雪季”等主題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冰雪運動場地和配套服務設施,推進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發展,打造冰雪特色文化新高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工業文化,做強文化體驗、商務會展旅遊產品。加大實施旅遊後備箱工程,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後備箱基地,著力培育瑪瑙工藝品系列、三溝酒系列、沙棘系列、麥飯石系列、雜糧系列、特色食品系列,推進瑪瑙等特色商品和花生、雜糧等土特產品進景區、進酒店。
到2025年,力爭創建5A級景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全市4A級景區達到10個,省級旅遊度假區達到3個,3A級景區達到20個,特色民宿重點項目達到50個。
(2)著力構建現代商貿服務體系。
——加快商貿流通全渠道進程。以網際網路為依託,以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手段,促進線上服務和線下體驗深度融合,推廣“無接觸配送”“智慧零售”“網上餐廳”等新模式,推進傳統商貿和實體商業轉變經營模式、創新組織形式、增強體驗式服務能力。推動傳統商業綜合體拓展經營範圍,將商業綜合體打造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體驗中心,加快向現代商貿產業體系過渡。推動商品交易市場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大數據套用和數位化管理,健全金融、結算、會展、設計、檢測等配套服務。積極引導商貿企業規模化、連鎖化、聯盟化發展,鼓勵倉儲、運輸、配送資源的共建共享。到2025年商貿流通全渠道進程成效顯著,形成線上、線下、移動端有效協同的商貿流通體系,全市網路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進一步擴大。
——加快電子商務發展。培育光華科技、雲客科技、阜新線上等一批基礎紮實、成長性好的平台和企業,引進京東、阿里、蘇寧、騰訊、敦煌網、亞馬遜等一批國內知名電子商務領軍企業在阜設立總部,支持縣區利用產業園區、商業樓宇建設並運營1個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業集中電商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到2025年,全市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產業集聚和市場輻射力進一步增強,網路購銷規模顯著提高,平台和園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實現電商交易額達到600億元。
(3)積極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
——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以佛寺溫泉康養度假區為引領,充分整合溫泉資源、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建設溫泉旅遊度假區、健康產業創新區和高端醫療服務區,形成全國一流的溫泉保健療養品牌,打造以溫泉療養為龍頭的國家健康養生勝地。加快中蒙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創建1箇中蒙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建設1箇中蒙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5個示範基地。全面實施醫養結合,推動醫療與養老機構相互融合滲透,到202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養結合(含康復和護理)床位占比達到40%。發展智慧醫療,建設智慧醫院,推廣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超聲、遠程監護等遠程醫療服務。圍繞全生命周期管理,培育發展健康諮詢、康體美容、康復保健、健康保險等服務門類,推動健康服務與旅遊、養老、保險、體育跨界融合發展。到2025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
——鼓勵發展智慧養老。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創新“網際網路+居家社區養老”模式,打造一批智慧微型養老院和智慧養老社區。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人臉識別、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探索開發“網際網路+智慧養老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以及相關公眾號,助力社會力量提供規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居家養老服務,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開發相關智慧型終端產品,建立智慧型養老服務產品展示銷售中心,推廣產品的技術套用。
(4)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土地調控,合理控制房價,支持剛性需求,規範行業秩序,力爭控制我市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存量住房成交價格和住房租金價格年均漲跌幅度合理區間,達到“三穩”預期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合理調節市場化住房供應體系與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間的關係,積極回響國家“租購併舉”政策,針對我市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確保“十四五”期間實現住房供需平衡。
(5)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以阜新市人力資源產業園為依託,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化、專業化、精細化、信息化發展,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多層次、多元化的發展新格局。重點是結合富餘勞動力相對充足、家政服務和工業基礎性技能人才職業培訓資源比較優勢,搭建信息化、智慧型化服務平台,著力打造以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為基礎、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集聚發展的多層次、多元化產業集群,積極培育發展訂單式職業培訓、人力資源服務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等服務業態,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對入駐園區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通過政策扶持、減費降稅、房租補貼,提供人力資源公共服務等措施,培育、引導、扶持其做大做強,孵化一批實力雄厚、影響力大、核心競爭力強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到2025年,新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20家;市人力資源產業園集聚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家,園區年產值5億元。
(6)促進托育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家庭為主、托育補充,政府引導、普惠優先,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屬地管理、分類指導,安全健康、科學規範的原則,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推動建設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幼稚園提供托幼服務,支持增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到2025年,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到90%以上,0-3歲嬰幼兒家長和看護人員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到95%以上,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7)構建教育培訓產業鏈條。以滿足高品質教育培訓需求為導向,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教育,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服務。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發展,鼓勵發展繼續教育、職業教育、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校外教育,創新發展技能培訓、興趣培訓。以遼西技師學院(阜新市高級技工學校、阜新市第三職專)為依託,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推廣“產業園區+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大力推行“廠校合一、人員同訓、設備共享”等校企深度合作,到2025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職業技能培訓人數5萬人。延伸教育培養產業鏈條,加快教育培訓與人力資源服務、知識密集型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教育培訓信息化建設,發展遠程教育、網路培訓、線上授課等,繼續深化“三通兩平台”和智慧教育空間建設,促進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到2025年,教育培訓總體水平大幅提升,“教育+產業”模式對經濟發展形成長效有力支撐。
(8)促進家政服務品質發展。以增加服務業供給,提高服務質量為導向,以職業化、規範化、誠信化建設為目的,進一步拓寬家政服務領域,將親職教育、家務管理、家庭理財、醫療保健、營養配餐、配送和居家養老等新興服務納入家政服務範疇,做強做大月子護理、搬家、保潔、婚介等常規的家庭服務業。支持一批中小專業型月嫂、育嬰、居家養老家政服務企業提高專業技能、增強企業實力,打響“阜新月嫂”“阜新護工”“陽光大姐”等一批“阜新家政”特色服務品牌。
(四)實施“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工程,加快推動消費擴容提質。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1.培育發展各種商業模式、產業形態。
(1)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圍繞“賽道城”“籃球城”發展定位,積極引進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賽事活動,鼓勵利用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創新體驗模式,發展線上線下新型體驗服務,打造具有阜新特色的賽事經濟。發揮重大賽事的集聚效應,以賽車、賽馬、無人機、籃球等賽事為載體吸引新資金、新消費,將巨大的賽事影響力變為城市經濟發展的牽引力;發揮重大賽事的鏈條效應,連結賽事觀賞、體育培訓、體育競彩、體育場館等活動,融通文化、旅遊、教育等業態,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推動力;發揮重大賽事的拉動效應,帶動健身休閒、場館服務、中介培訓、體育傳媒、體育旅遊等體育產業相關業態發展,聯動餐飲、娛樂、交通、住宿、旅遊等關聯產業發展,為城市經濟攀升提供支撐力。
(2)大力發展夜經濟。圍繞夜購物、夜美食、夜休閒、夜旅遊、夜健身等夜間經濟業態,發揮本地區特色資源和產業優勢,著力打造一條中央不夜街、五大夜商圈、31個區域性特色夜街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到2025年,形成3-5個城市消費品牌,年夜消費規模突破500億元。
(3)激活小店經濟。鼓勵面向居民消費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家庭服務、洗染服務、美容美髮、維修、攝影擴印、配送服務等行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和網店創新業態,彰顯特色,吸引消費。開展小店經濟試點,推動小店經濟集聚發展轉型升級,培育一批小店集聚區和賦能服務業企業,打造“吃喝玩樂購看”於一體的一站式消費新體驗,增加城市生活“煙火氣”。
(4)鼓勵支持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發展。適應平台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加強電商普及套用,鼓勵商戶藉助社交平台,通過國外代購、代理加盟、自營推廣等組織貨源,發展微商。支持光華科技、團異科技、點到電商等平台型企業發展壯大,帶動農產品、瑪瑙等阜新特色產品拓展線上快銷渠道。建立健全適應分享經濟發展的企業登記管理、靈活就業、質量安全、稅收征管、社會保障、信用體系、風險控制等政策法規,妥善協調並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引導企業依託現有生產能力、基礎設施、能源資源等發展分享經濟,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個性化、柔性化、分散式服務。
(5)探索發展通航產業。發揮阜新地理位置優越、空域優勢明顯、氣候條件良好等優勢,搶抓與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合作機遇,全力推進航空產業園(通航機場)、141飛行培訓學校、航空運動運營示範區等項目建設,發展通用航空專業培訓教育和空中跳傘、滑翔機、滑翔傘、動力三角翼、熱氣球、航空模型等航空體育消費市場。
2.加快發展新型消費。
(1)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力實施“數字服務業”三年行動計畫,推動網際網路和各類消費業態緊密融合。有序發展線上教育,推廣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等網路學習模式,推動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網際網路診療、電子處方流轉、藥品網路銷售等服務。深入發展線上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台。鼓勵發展智慧旅遊,提升旅遊消費智慧型化、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智慧型體育,培育線上健身等體育消費新業態。進一步支持依託網際網路的外賣配送、網約車、即時遞送、住宿共享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培育打造5G條件下更高技術格式、更新套用場景、更美視聽體驗的高新視頻新業態,形成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創新無接觸式消費模式,探索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
(2)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支持網際網路平台企業向線下延伸拓展,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位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發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推動線上線下消費高效融合、大中小企業協同聯動、上下游全鏈條一體發展。引導實體企業更多開發數位化產品和服務,鼓勵實體商業通過直播電子商務、社交行銷開啟“雲逛街”等新模式。加快推廣農產品“生鮮電子商務+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服務新模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網路促銷活動,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
(3)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大5G網路、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先覆蓋核心商圈、重點產業園區、重要交通樞紐、主要套用場景等,打造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新一代通信網路。到2022年,全市5G基站保有量達到3000個左右,實現5G網路全域覆蓋。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發展融合,加快區塊鏈在商品溯源、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和電子票據等數位化場景套用,推動更多企業“上雲上平台”。積極開展消費服務領域人工智慧套用,豐富5G技術套用場景,加快研發可穿戴設備、移動智慧型終端、智慧型家居、超高清及高新視頻終端、智慧型教學助手、智慧型學伴、醫療電子、醫療機器人等智慧型化產品,增強新型消費技術支撐。
(五)實施“改革開放”工程,提升服務業供給質量和效率。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大程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以京瀋客專全線通車為契機,加快培育服務貿易發展新業態,積極探索服務貿易發展新模式,促進全市服務貿易對經濟競爭優勢的推動力進一步增強。
1.分類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
(1)加快取消充分競爭性服務業準入限制。堅持寬進嚴管思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破除各類顯性隱性市場準入障礙,對未納入負面清單管理的行業、領域、業務,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對於試錯成本較低的新興服務業態,原則上不新設準入限制,優先採用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支持其規範健康發展。
(2)大幅減少有限競爭性服務業準入限制。按照國家和省相關部門要求,對於教育、醫療、體育、市政等公共服務領域,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兼顧經濟效益的原則有序放開準入限制,對不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領域和競爭性業務可取消準入限制,實行更大力度的開放措施。對於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規範要求較高的服務業領域,在確保風險可控前提下逐步放寬準入限制,積極促進實體經濟與金融、房地產協調發展。
2.消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行政壁壘。
(1)建立公開透明的審批程式。深化服務業領域“放管服”改革,全力推進審批事項“三集中、三到位”,推進“一網通辦”改革,推動服務業企業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一般性企業開辦由3個工作日內辦結縮減為4個小時。加快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建立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最多跑一次”,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機制、一流效率、一流服務”的營商環境阜新品牌。
(2)清理不合理的經營限制條件。按照國家和省相關部門要求,放寬服務業市場主體投資經營活動的資質、股比、註冊資金、從業人員、營業場所、經營範圍等要求,防止以備案、登記、行政確認等名義變相審批。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取消在醫療等服務業態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領域的不合理限制條件,引導企業加大相關服務供給。不得對服務業市場主體在環保、衛生、安保、質檢、消防等領域設定超出保證行業安全有序發展需要的不合理經營條件,確需設立相關條件的應嚴格論證、按程式實施。取消對營利性醫療、教育機構在證照辦理、設備購置、人才聘用和發展等方面不合理限制,實現按市場化原則自負盈虧經營。
(3)維護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全面貫徹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完成存量政策措施檔案專項清理,修改、廢止一批不利於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保障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科技項目、標準制定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今後制定出台的各類財稅、金融、價格、土地等政策應以普惠性政策為主,保障符合條件的各類所有制企業能夠同等享受。嚴格執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不得違反清單規定的外商投資設定額外準入限制。
(4)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嚴格執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違背公平競爭原則的法規、政策措施進行清理,禁止設定服務業企業跨地區發展、跨地區提供服務的規定。政府採購服務不得設立地域歧視性準入規定,不得在信用評級評價、資格審查等環節設定歧視性條件。完善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細化考核評價方案,完善指標細則,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重點工作+社會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衡量各縣區、各部門工作效果,全面準確反映全市營商環境的整體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3.構建高效協同的服務業監管體系。
(1)創新完善監管體制機制。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意見》,統籌考慮服務業行業規範管理、監管效率提升、監管力量整合等因素,合理配置行政資源,強化監管保障,著力提高監管隊伍專業化水平。運用省“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平台,實現各部門監管信息與平台互聯互通。依託“網際網路+監管”等系統,有效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投訴舉報信息和網際網路及第三方相關信息,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實現信用監管數據可對比、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對現有的主要監管規則標準進行修訂完善,儘可能消除模糊和兜底條款,並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
(2)建立高質量標準和認證體系。按照國家批准發布的標準,重點加強安全、衛生、節能、環保等領域標準建設,形成以產品和服務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為保障的標準體系,促進各層級標準相協調。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參加國家“百城千企萬業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提升企業標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堅決治理認證行業亂象,繼續開展中小微企業質量認證幫扶,推廣中小微企業質量認證經驗。認真落實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改革舉措,開展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體系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等領域的監督檢查工作。
(3)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監督作用。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定,鼓勵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制定高於推薦性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反映企業訴求、保護企業權益、妥善處理糾紛、加強行業自律、協作企業監督等方面作用,對於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協會商會能夠有效實現行業自律管理的事項,取消行政審批。暢通社會公眾監督渠道,建立碼上維權平台,推進公眾進行參與。大力開展消費投訴公示,規範受理投訴工作程式,做到“生人與熟人一樣、外地人與本地人一樣、態度好與態度差一樣”。
(4)加強違法懲戒機制和企業自律約束建設。以醫療、環保、養老、托幼、城市運行安全等與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服務業領域為重點,嚴格依法執行違法嚴懲制度、懲罰性賠償和巨額罰款制度、內部舉報人獎勵制度等,提高重點監管效能,讓嚴重違法者付出高昂成本。對拒不履行司法裁判或行政處罰決定、屢犯不改、造成重大損失的市場主體及其相關責任人,堅決依法依規在一定期限內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直至永久逐出市場。依託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強化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建立完善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實施失信記錄和失信信息披露制度。推動建立服務業企業和中介機構自律機制,加強對服務業企業職工和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育。
4.依託高鐵經濟助推服務業開放發展。
(1)發展壯大服務貿易。發揮阜新特色服務優勢,推進溫泉旅遊、汽車賽事、瑪瑙設計研發等文旅、體育產業消費性服務貿易出口。加快推動跨境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服務外包等新型服務出口,大力發展“製造+服務”“文化+旅遊”“中蒙醫藥+健康旅遊”等創新業態,推動服務貿易新領域、新業態發展。
(2)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以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吸引外市企業落戶阜新,形成產業發展鏈條。積極培育和引進境內外軟體和信息技術、研發、供應鏈等領域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落戶我市,積極推動會計、法律諮詢、廣告代理、檢測認證、品牌價值評估等專業服務的對外交流合作,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做強做大。
(3)打造服務貿易發展新平台。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大連)國際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中日中韓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境內外服務貿易重點展會,加快發展與美歐、日韓等國家(地區)的服務貿易,推動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的快速發展。
四、“十四五”時期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推動服務業發展的工作合力。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加強服務業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不斷完善推動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加快發展的工作機制。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調度、通報、考核,協調推動相關部門促進服務業重點行業加快發展。各縣區、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抓好本地區、本行業的規劃、實施和管理等工作。
(二)強化要素支撐,夯實服務業發展基礎。一是注重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完善服務業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定期開展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落實好《關於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若干政策》中人才激勵政策,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開闢多元融資渠道,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對服務業的信貸支持,加快開發適應企業需要的金融產品。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機構等各類金融組織對發展前景好、吸納就業多以及運用新技術的服務業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強化用地保障。將全市服務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先保障和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用地需求。在全市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中,統籌規劃服務業用地,合理確定服務業用地規模、布局和範圍,為服務業用地加快發展留出用地空間。四是注重政策保障。破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障礙,消除政策歧視,創新要素供給機制,加快形成公平透明、普惠友好的政策支持體系,引導阜新服務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五是強化企業和項目支撐。選擇一批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服務業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向其傾斜,推動企業做強做大。加強服務業重大項目謀劃和建設,引導要素資源優先支持列入規劃的重點項目。
(三)完善規劃落實機制,推動規劃有效實施。一是加快編制行業發展子規劃,構建完整的服務業規劃體系。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本規劃提出的思路、目標和重點,抓緊制訂或修訂完成各行業發展子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注重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服務業發展規劃體系,提升規劃的指導性、約束性和權威性。二是抓好規劃的分解落實和階段評估,推動規劃有效實施。分解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明確牽頭單位和工作責任,推進規劃的落實。把實施服務業規劃與編制行業年度計畫緊密結合起來,使規劃確定的任務目標,通過年度計畫得到貫徹落實。三是加強統計工作,健全服務業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網路,建立部門聯動、基層核實的服務業基本單位名錄庫季度更新維護機制,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加強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四是加大工作落實和督促檢查力度,完善服務業考核激勵機制。做好服務業規劃和發展目標的落實、督察與考核,對幹得好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幹得不好的要嚴肅問責,確保任務落實、責任到位、目標實現。加強服務業宣傳,搞好示範推廣,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