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瀋陽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瀋陽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報告
  • 外文名: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enyang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in 2008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in 2009
  • 時間:2008年
  • 地點:遼寧省瀋陽市
  • 性質:檔案通知
一、2008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08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世界經濟成長放緩、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複雜情況下,堅持好字優先、好中求快、穩中求進,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響,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2008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855億元,增長16.3%,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8%、18.3%、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7億元,增長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增長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0億元,增長22%;實際利用外資60億美元,增長19%;出口總額40.5億美元,增長2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0.9億元,增長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0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8080元,增長18.7%;城鎮登記失業率3.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4%。主要指標均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計畫目標。
(二)“最佳化結構年”活動取得成效,經濟結構繼續最佳化。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預計8個郊區、縣(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84億元,增長2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2億元,增長4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24億元,增長3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2億元,增長36.3%。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912.8萬畝,糧食產量達到35.9億公斤,比前五年平均年產量高5.3%。畜牧業發展態勢良好,畜牧業產值189億元,肉、蛋產量分別達到67.7萬噸、44.9萬噸,增長12.3%和14%。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達到870個,全市新增“一村一業”專業村200個,高效特色農業種植面積達到208萬畝。
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步伐加快。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6430億元,增長34.1%。裝備製造業等優勢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機械裝備、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航空航天產值分別增長46%、49%、41%、35%和17.1%。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建設取得新進展,東部汽車產業聚集區發展壯大,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迅速展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R0110天然氣重型燃機研製成功,沈變百萬伏特高壓變壓器通過驗收,中科院瀋陽科技創新園、IC裝備園等科技創新示範園區初具規模。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640億元,增長25.3%。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預計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752億元,增長15%。金融業穩步發展,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5220億元,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3750億元,增長27%;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實現174億元,增長6.2%。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商品房銷售面積1320萬平方米,增長1.3%。旅遊業保持活躍,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20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10億元,增長25.4%。物流業穩步發展,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實現175億元,增長5.8%。軟體服務業大幅增長,全市軟體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0億元,增長50%。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增強。預計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生產總值2486億元,增長17.3%,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64.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20億元,增長27.9%,占全市比重達71.1%。固定資產投資2189億元,增長30.6%,占全市投資的73%。
(三)投資、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拉動作用持續增強。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0億元,增長27%。投資拉動經濟成長10.6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投資60億元,增長38.9%;第二產業1150億元,增長24.5%,其中工業投資1100億元,增長22.4%;第三產業1790億元,增長28.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000億元,增長36.9%。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開工建設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804個,其中工業項目790個,服務業項目858個,全市竣工項目911個。重點產業聚集區建設取得新突破,25個工業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新東北電氣(凱迪)、上通北盛二期、航天三菱60萬台小排量發動機一期等項目投產;煤炭綜采設備基地、北方重工新基地等續建項目正抓緊建設。重點服務業項目比重進一步提高,投資3000萬元以上在建服務業項目占全部項目比重47.6%,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龍之夢亞太中心等百億元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等50億元以上的服務業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預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00億元,增長22%。消費拉動全市經濟成長5.9個百分點。糧、油、肉、蛋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求保持總體平衡。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城市人均消費支出14632元,增長30%;農村人均消費支出4579元,增長19%,同比提高8.9個百分點。城鄉消費同步發展,城市增長22%,縣及縣以下增長23%,同比分別提高4.6和4.8個百分點。
(四)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生態市創建工作取得新成績。預計全市城建投資284億元,增長24%。捷運工程完成投資30億元,22座車站完成主體工程,19個區間實現貫通,1號線鋪軌工程開工,2號線積極推進。五愛隧道、三好橋工程竣工通車,長白、道義等4個公交樞紐建成投入使用,新開、調整公交線路54條,黃河大街、北陵大街等31條主次幹道整修工程結束。50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哈大客運專線加快推進。康平電廠一期工程兩台機組已試運行,金山熱電“以大代小”供熱工程開工建設。114處二次加壓泵站及185公里給水管網完成改造。新建燃氣高壓外環管線100公里。
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預計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減少6.7%,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3.7%,超額完成減排3%的目標。重點耗能企業節能工作全面展開,組織116戶年耗能3000噸以上標準煤的企業開展“百家企業節能行動”。關停淘汰瀋陽白清水泥廠等150家高污染落後產能企業,搬遷改造31家重污染企業,全市主要電廠和100台10噸以上鍋爐實施了脫硫改造。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全市新增地源熱泵面積1618萬平方米,累計達到3458萬平方米。循環經濟取得新進展,瀋陽再生資源產業園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老虎沖垃圾填埋沼氣發電工程併網發電,利用鐵法煤層氣項目進展順利。
生態市環境建設成果顯著。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各區縣(市)全面開展生態區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鐵西區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適宜人居城區,東陵區率先通過國家生態區技術核查,瀋北新區、棋盤山國家生態區創建工作通過省級驗收,創建了26個國家環境優美鄉鎮,完成鄉鎮、村31個污水處理設施和15個垃圾中轉站建設。開發建設渾河瀋陽城市段,啟動“環城水系改造工程”。設立33個生態保護地,受保護地區覆蓋率達30.9%。
(五)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改善,財政收入、企業效益和居民收入穩步提高。預計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90.9億元,增長26%。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03.8億元,增長25.2%;非稅收入完成87.1億元,增長28.1%。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70.1%。
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380億元,增長30%;實現利潤230億元,增長40%;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48%,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企業產銷銜接水平有所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7.7%,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預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0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8080元,增長18.7%。
(六)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重點國企股份制改造繼續推進,市煤氣總公司與市供暖集團聯合重組,捷運集團與港鐵公司合作全面展開,商業城改制工作進入公開掛牌轉讓階段,組建水務集團,瀋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政策性破產取得重大進展。清理和規範了一批政府議事協調機構,進一步清理簡化了行政審批事項,對縣(市)全面下放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積極穩妥實施供暖價格改革。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領導相繼帶隊赴美加、韓日等國家和地區招商,洽談推進了241個重大項目,美國通用電氣、加拿大龐巴迪等超千萬美元重大項目已經落戶。預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60億美元,增長19%。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39.5億美元,增長12%,占全市利用外資總額的66%。對外貿易穩步發展,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3.5億美元,增長21.1%,其中出口40.5億美元,增長22%。機電產品出口27億美元,增長3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6億美元,增長24%。“走出去”戰略實施取得新突破,全市新簽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契約額11億美元,增長2.8倍;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3.7億美元,增長85%。
對內開放與區域經濟合作取得新成果。預計全市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內資項目1820個,調入資金405億元。瀋陽經濟區建設步伐加快,鐵阜高速公路、遼寧中部環線本遼段竣工通車。沈本公路、瀋撫2號公路和瀋撫城際鐵路開工建設。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在各市設立分所,公積金貸款業務跨市辦理,區域金融債權交易平台初具規模。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全市民生投入200.2億元。改擴建70所城鄉幼稚園,新建22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計算機、化工、汽車工程學校主體工程完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繼續深化,參合農民231.04萬人,參合率達97.7%,人均籌資標準達120元。社區衛生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已建成10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8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市四院眼科大樓竣工,七院、奉天醫院建設項目完成主體工程。藝術中心啟動建設,棋盤山旅遊開發區被國家授予文化產業示範區。奧足賽瀋陽賽區的籌辦和賽事運行工作平安順利、圓滿成功,實現了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足賽”的目標,得到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國家有關部門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市開發就業崗位12.3萬個,開發公益性崗位3104個,實名制就業23.3萬人。培養扶持創業帶頭人2715人,帶動就業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7.6萬人。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簽訂集體契約2.3萬戶、100餘萬人。
城鄉居民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市企業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71.5萬人,職工醫療保險人數274.3萬人,失業保險人數122.8萬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完善,6.8萬被征地農民納入養老保障體系。17.5萬名國有破產、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了住院統籌醫療保險。
城市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取得成效。實際落實保障性住房150萬平方米,為計畫的103.6%。農村貧困戶建房工作有序推進,實際建房達到1580套。
街巷路和老舊小區道路改造力度加大。街巷路和老舊小區道路改造一、二期工程完工,占全部工程的70%。城市快速路隔音屏建設和小巷路燈完善工程竣工。
市場物價得到有效控制。加強市場價格監管,保障重要商品市場供應,實行低保家庭和大學生臨時價格補貼。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4%。
過去的一年,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但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增幅回落,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明顯加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和融資困難,訂單減少,利潤下降,市場環境趨緊;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工作壓力不斷加大,一些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急需解決。對於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要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2009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關鍵一年。做好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於確保瀋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加快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至關重要。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既面臨著嚴峻挑戰,也面臨著難得機遇。從不利因素看,全球金融危機的擴散和蔓延已導致世界經濟成長明顯減速。在國際金融危機、外部環境趨緊的影響下,我國經濟下行風險比預想的要嚴重,投資增速下滑,工業生產增長放緩,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就業壓力增大。日趨複雜嚴峻的形勢,將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壓力。
在正視挑戰和困難,增強憂患意識的同時,更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發展趨勢沒有改變,國內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內在動力仍然較強,市場需求潛力仍然較大。特別是國家相繼推出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將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市城市空間格局已經拉開,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全面加速,民生得到明顯改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具備良好的基礎。
基於國際國內環境和我市經濟發展走勢分析,2009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安排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堅持好字優先、好中求快、穩中求進,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立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瀋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發展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
——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
——出口總額增長1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5%;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3%。
三、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及措施
為確保完成2009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工業最佳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工業經濟整體實力。突出抓好鐵西裝備製造、東部汽車、航高基地三大聚集區建設。推動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向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目標跨越,加快數控工具機、重礦機械、輸變電裝備、現代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發展,力爭在基地與體系建設、骨幹企業培育壯大和重大裝備自主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積極爭取將聚集區發展規劃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以東部汽車城為載體,抓好北盛二期雪佛蘭轎車、廣汽日野大客車、華晨寶馬F18新產品、華晨金杯A級車及新海獅、航天三菱4A9發動機等增長點項目,開發經濟型轎車市場及海外市場,著力打造產出雙千億元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加快完善航高基地的建設規劃和道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與中國一航、加拿大龐巴迪、中國南航的戰略合作,加快C系列飛機轉包、南航A320飛機大部件等建設項目開工建設,確保Q400飛機大部件、賽斯納輕型運動飛機總裝項目投產。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動漫產業基地、現代通訊基地等10個重點產業基地建設,引導工具機、輸變電、汽車等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加快產品適應性調整。深入推進自主創新,重點推進IC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重型燃氣輪機等13個重大科技專項。認真幫助解決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切實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引導企業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強化內部管理,大力開拓市場。積極搭建融資平台,推進銀企對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堅持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方向,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發展。一是推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加大於洪大工業區、蘇家屯雪松、瀋北道義等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做大做強法庫陶瓷、遼中泵閥等產業集群,推進城區企業向縣域延伸和梯度轉移。二是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紮實推進茨榆坨等一批重點城鎮建設,加快人口、資源、產業和基礎設施向重點鎮集中。三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推進13個農業經濟區和20個主導產業區發展。形成10個農業品牌生產基地。重點扶持產值超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100個。積極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做大做強生豬、肉牛、肉羊等畜牧業六大產業鏈條。四是抓好農民專業化合作組織和農村社會服務組織。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個。積極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和技能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五是加快新農村建設。重點實施14箇中心鎮排水主幹線、主要街路改造等設施建設。發展戶用沼氣9000戶,建成3座垃圾處理場、10座垃圾轉運站和10座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基本解決9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推進沈西北邊界防風阻沙帶、遼河綠洲、蒲河景觀帶等重點工程和“綠色村莊”建設。建設160箇中心村村內道路500公里。
(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增強消費的拉動力。調整最佳化業態布局,全面推進全市18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進一步完善鼓勵消費升級的政策措施,改善消費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等服務性消費,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推進新型流通業態向農村延伸,改善農村購物環境,活躍農村市場。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物流業,支持研發、檢測、金融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充分利用閒置樓宇進行二次招商,積極引進國內外集團總部和區域性總部。認真貫徹落實25條房產新政,進一步讓利購房民眾,實行貨幣補貼,激活低收入群體住房消費。大力發展縣域房地產市場,積極辦好多種形式房交會,進一步創造條件,努力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確保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5%,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5.5%。
(四)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進一步擴大投資需求。一是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鐵路、公路、機場、捷運和城市道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快哈大客運、沈西工業走廊鐵路建設的基礎上,開工建設瀋丹客運專線、鐵路客專瀋陽新客站、沈鐵城際鐵路。新建桃仙國際機場10萬平方米航站樓,實施老航站樓改造、機場跑道蓋被和停機站坪擴建工程。加快捷運1、2號線建設,確保1號線試運行,積極爭取國家批准3、4、5號線開工建設。瀋陽至撫順城際鐵路實現通車。做好沈西熱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二是推動工業重特大項目建設。加快富士康瀋陽工業園、東藥集團新區等24個重大工業結轉項目實施,抓好台灣聯電LCOS電視生產基地、中鋼廢舊金屬加工基地、米其林搬遷擴建等一批重特大工業項目落地開工。開工建設產業集群(工業園區)項目800個,完成投資450億元。三是加快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步伐。重點圍繞服務業集聚區,推進龍之夢亞太中心、華府天地二期等324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服務業在建項目建設,推動香港嘉里中心等104個新開工項目建設。四是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夥房輸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完成農村綠化和植樹造林40萬畝,重點推進五味子科技產業園、運達生豬飼養基地等一批設施農業、養殖小區重大農業項目建設,加快縣城及小城鎮、農村沼氣、飲水、道路等工程、糧油儲存設施建設。五是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市婦嬰醫院搬遷新建門診病房綜合樓、市第一醫院翻擴建門診和病房綜合樓等一批項目建設。
(五)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引進國際國內戰略投資者,加大資產重組整合力度,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業。推進公用事業企業重組改制,做優水務集團,做強煤氣和供暖集團,推進捷運集團與港鐵公司合作。做大做強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建設東北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積極培育和推進國有企業上市,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出台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和擔保體系建設,鼓勵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的發展,探索小企業貸款擔保抵押方式;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市政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深化金融投資體制改革,積極爭取裝備製造產業投資基金落戶瀋陽,積極促進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做好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實施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做好企業境內外上市融資工作,爭取多家企業實現上市。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健全核准備案制度、企業投資備案項目監督檢查聯席工作制度。繼續做好瀋陽經濟區申報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作。繼續深化農村改革,規範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
繼續堅持開放第一戰略。重點組織好赴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地區招商活動,加大對歐美招商力度。力爭樂天集團系列項目、安川機器人等重大項目的順利引進。全市利用外資超千萬美元的重大項目50個以上。大力引進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的先進技術和高端產品。進一步推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抓住國家調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稅率的時機,扶持工具機、汽車、電器等自主品牌機電產品出口,擴大電子信息、軟體、光電一體化、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強對出口大戶的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落實對重點企業、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流動資金的信保融資支持,加速結匯和退稅流程,對重點出口企業的技改和研發所需貸款給予貼息支持。
強化對內招商引資工作,確保完成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企業(項目)1800個,調入資金 460億元。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為重點,著力引進先進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項目,推動寧波模具與鐵西模具園、泉州建築陶瓷與法庫陶瓷等一批產業集群項目的對接,拉長產業鏈條。
加快瀋陽經濟區建設。重點推進瀋撫2號公路、沈本公路等工程建設。加速瀋撫同城化連線帶的新型產業基地建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六)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快生態市建設。一是加強節能降耗工程建設。加快東藥、紅梅、金碧蘭、煉焦煤氣等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整體搬遷改造,以IGCC熱電聯產、生物質能源基地、中弘再生資源、粉煤灰綜合利用、陶瓷固體廢料再利用等項目為重點,建設一批示範項目。推進30個循環經濟項目實施,重點抓好鐵西區再生資源生態產業園、法庫縣放散煤氣回收利用等項目建設。加強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推廣套用節能新技術、新材料。二是加快減排和污染治理工程建設。實施7家熱電廠減排項目和110台燃煤鍋爐脫硫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於洪新城、蒲河新城道義等14座污水處理廠。對北部、仙女河、瀋水灣、西部等4座大型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三是加大生態城市建設力度。力爭創建1個國家生態區縣和20個國家環境優美鄉鎮。抓好截污活水工程建設,渾河瀋陽段30.2公里實現全面通航。
(七)加大民生工程力度,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增加居民收入。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落實國家和省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保持與國家及省級補貼同步增長。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完善和落實公務員津貼補貼政策,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投入117億元,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鄉低保戶、低保邊緣戶等11類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體共122.8萬人的待遇標準。
加強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實施貨幣補貼,及時發放廉租補貼。基本解決居住危房的農村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和低保邊緣戶的住房困難問題。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大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力度,認真解決新增勞動力特別是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做好失業總量調控和失業人員服務管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從事個體經營人員減免稅收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支持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軍隊退役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自主創業;繼續做好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和回收;認真落實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社保補貼發放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就業援助。實現實名制就業25萬人。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完善養老保險政策,認真落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政策,鼓勵企業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著力推進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不斷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繼續抓好睏難企業退休人員參保工作,研究解決困難集體企業在職職工參保問題。進一步強化失業保險參保擴面的工作力度。
大力發展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重點抓好奉天醫院新建急診病房樓等項目建設,建成130所標準化村衛生室,新建和改擴建22所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改造100所惠民幼稚園,啟動30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質量再提升工程,改造65所鄉鎮中心幼稚園,完善學校配套設備。開工建設少兒圖書館,抓好市藝術中心、瀋陽博物館改建和陳列布展、新樂遺址博物館改造工程等文化事業項目建設。新建鄉鎮文化中心60個,建成100個村級文化活動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