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閽人
- 【拼音】:hūn rén
- 釋義】:後世通稱守門人為閽人。
- 示例:《禮記·檀弓下》
詞語介紹,級別對照,官職對比,官職制度,官職,夏商時期,春秋時期,戰國至清末,國君,宰相,
詞語介紹
【詞目】閽人
【拼音】hūn rén
【釋義】後世通稱守門人為閽人。
【示例】
《禮記·檀弓下》:“季孫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與子貢吊焉,閽人為君在,弗內也。”
唐 韓愈 《後二十九日復上書》:“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
級別對照
古代有九品官,分為“正,從”十八級,九品以下稱為“不入流”。
古時候的縣官是6-7品,現在的縣官是13-16級,也是基本相當。
官職對比
古今的中間級別有點差別。
說到官職,古代的宰輔,相當於現在的總理。
古代的副相,如不是首輔的大學士,“參知政事”,各個朝代名稱不一,相當於副總理。
古代的“六部尚書”相當於部長,由於古代的編制小,比現在的部長威風些,許可權也大些。
古代的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地區專員,或者地級市的市長。
古代“皇權不下縣”,就沒有現在的鄉長、鎮長了,更沒有村官。
官職制度
所謂官職,是指在國家機構中擔任一定職務的官吏,這裡面有職官的名稱、職權範圍和品級地位等方面的內容。科舉是以考試為主要方式的一種選官制度,與職官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是我國古代國家制度中的一項重大發明。
官職
我國古代職官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夏商時期
春秋時期
大約六、七百年。國君稱“天子”、“天王”。王位繼承人稱“太子”、“東宮”。王妻稱“後”。(《詩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國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職務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管理軍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職,以太史為首的教育文化部門管理神事、教育、秘書、曆法等職,金文並稱之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馬掌管軍賦和車馬,司空掌管築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內史、御史、太卜、宗伯、樂師等職,內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檔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禮儀,樂師掌管音樂與教育。臨時設定的輔導君主禮儀的稱“相”,總管王家事務的稱“宰”或“太宰”、“冢宰”,負責王宮警衛並教習武藝的稱“師氏”或“師”,王宮的衛士稱“虎賁(bēn)”,王的近臣稱“小臣”。地方政府設定大約與中央政府相同,不過,執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並世代相襲,只能稱“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稱“卿士”。
戰國至清末
時間長達兩千三百多年。此時期的特點是:①君主的地位極大地提高了,權力高度集中;②在國家機構中,巫史和宗室貴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僕和侍從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統治的地區越來越遼闊,機構也越來越龐大,職務上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變化複雜
國君
夏、商、周稱“後”、“王”、“天子”、“天王”。
戰國開始稱“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稱號,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開始稱“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結束。
匈奴稱“單(ch_n)於”、單于妻稱“閼氏(yānzhī)”,烏孫稱“昆莫”,高車稱“候婁訇(f_)勒”,鮮卑、柔然、突厥、回紇(h_)、契丹、蒙古等稱“可汗(k_h_n)”,簡稱“汗”;土蕃稱“贊普”。
宰相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戰國以後是宰相。
明代廢除中書省及宰相等職,設立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格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後來這些入閣大學士成為實際上的宰相,號稱“輔臣”,首席大學士稱“元輔”、“首輔”,職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