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建築》是202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南建築
- 作者:曹春平 莊景輝 吳弈德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82773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閩南建築》是202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閩南民居是福建,台灣等地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其他地域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閩南民居古建築按照建築結構可分為“宮殿式”大厝...
”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閩南紅磚建築包括南安蔡氏聚落、廈門大嶝鄭氏聚落。簡介 在泉州、漳州、廈門、台灣長大的人,都對紅磚非常親切。自家的屋頂、外牆、小巷的地板,到處都是紅磚。泉州蔡...
閩南古厝是指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而疏遠記憶的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
泉州騎樓式建築是閩南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泉州南北大街後改稱中山路。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是中國僅有、保存...
閩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歷經500多年傳承而來的土樓,將生土夯築技術發揮到極致,單體建築規模宏大精細,地堡式建築風格堅固無比,既可防火防震,亦可禦敵入侵。基本介紹 閩派建築,閩,即福建,閩派民居即流行於閩南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
《閩南建築》是202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閩南建築》系“閩南文化叢書”之一,書稿較全面地介紹了閩南的建築形式、建築類型、建築技術、建築材料與裝飾、建築習俗、建築特點以及閩南建築文化的輻射與傳播。閩南建築獨特的...
這種現代建築師努力追求的空間私密性層次在古老的福建土樓中早已展現,這是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景點特色 可見無論是客家圓、方土樓還是閩南土樓,基於宗法社會的血緣關係,它們都強調敬宗收族,採取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除了祖堂...
儘管如此,閩南僑鄉及東南亞華人聚居地流傳的這則姑嫂塔的故事卻生動說明古時大量泉州人遠涉重洋、背井離鄉的辛酸。六勝塔、姑嫂塔和林鑾渡同為石獅“海絲三寶”,是泉州港古建築的代表。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泉州港古建築被中華人民...
建築特色 文明塔是平面八角形樓閣式空筒土壁木樓層結構,原塔高13層,建於南宋,已有800多年歷史,經明代和1958年兩次雷電襲擊後塔頂已毀,現存9層,1至7層為土體,8層以上為明代重修後的磚牆體。塔通高23.26米,底層內直徑4.91...
“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築一種獨特的砌牆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的交錯堆疊,構築牆體,交壘疊砌。磚石雖然質地各不相同,以大塊的灰白花崗石與片狀的朱紅色條磚穿插組合,用它築牆、起厝、鋪埕,呈現出方正、古樸、拙實...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惠安縣文化館、南安市博物館、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廈門市湖裡區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傳習中心獲得“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
而且主屋屋頂較傾斜,廂房、下房屋頂較低且緩傾斜,於是大厝屋頂的輪廓就成三段折曲線,即形成中間高,兩邊低的三段脊和高低檐,重疊向兩邊翹起的態勢,使整座建築更具有美感。據史籍所載,屋頂成凹曲線自秦代就形成了,而閩南古民居...
南靖土樓的前身是唐朝陳元光開漳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築,它是閩南地區在“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三明市是福建省內土堡最集中、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三明市的土堡始於隋唐,成熟於兩宋,是福建、江西...
德遠堂的風水建築布局將閩南建築特色發揮到極致。裕昌樓 裕昌樓,位於南靖縣書洋鎮,始建於元至大元年(1308年),是福建土樓現存最古老的土樓。裕昌樓是早期股份制的產物,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資建造,共有五層18.2...
可以說,泉州土樓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一朵“奇葩”。發展史 泉州的每一座土樓,都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說起祖上建樓的榮耀,每一座土樓的後人都無比自豪。這些土樓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是繁華與安全的代名詞。白駒過隙,隨著社會的安定,...
漳州古城,位於“海濱鄒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處商貿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又是歷史建築、傳統文化集中的老...
華安土樓的大地土樓群中還有一個是福建省土樓博物館——南陽樓,裡面有福建所有土樓里保全最完整的土樓文物,並且還有閩南人民的生產生活用具的收藏。二宜樓和南陽樓是圓樓的代表,無論是保存的完整性還是土樓建築的藝術成就都是福建土樓...
“蚵殼厝”是閩南建築的一大奇觀,主要分布於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的蟳埔社區、法石社區、東梅社區和金崎社區一帶,其中以蟳埔社區最為集中。近年來,這些記載著泉州輝煌歷史和“海上絲綢之路”燦爛文化的“蚵殼厝”,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
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南普陀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
歷史上元妙觀規模宏大,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有照壁、山門、玄壇祠、康王祠、三清殿、老君祠、南天門、靈霄殿、文昌府、長廊、七星井、戲台等建築。 元妙觀歷來是閩南道教的活動中心,明、清兩代管理道教事務的道紀司均設在觀內,...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洛陽橋墩端部呈船又形,兩側有扶欄,均有石雕,用於保護行人;橋的兩側建置石塔,用以鎮風, 橋旁扶欄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圖案;橋上築石亭,供率騎休息,橋身及其附屬建築物,有許多藝術...
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大觀園”。(二)李功藏故居池塘湖大厝與番仔樓 李功藏故居池塘湖大厝和番仔樓,位於中國最美休閒...
閩南重地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東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曾經盛極一時,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匯合,形成了獨特的閩南文化。富有特色的閩南建築一向為人們所稱道,那見證“海上絲綢之路”的蚵殼厝;被稱為閩南建築...
坂埔古厝是閩南傳統建築的優秀代表作,雖部分修繕,仍保存清代的建築樣式。白石牆裙,紅磚砌壁,運用平雕、透雕、圓雕等多種技法。部分民居立面以閩南傳統“出磚入石”營造技法砌築牆面,美觀且具有地方特色。坂埔古厝為研究聚落建築空間...
漳州土樓遍布於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山區。它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建築特徵 土樓的前身是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建築,它是閩南地區在“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