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
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因為“大江南旋而東注,諸峰北環而西顧,山川形勝極佳”,唐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從漳浦李澳川徙至龍溪縣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現址。宋鹹平二年(999年),漳州挖掘濠溝環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年)又對古城進行改造擴建,加設西濠,又於西南隅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豎木柵,圍長15里。嘉慶四年(1211年)開始用石塊砌東門牆,高17級台階,長約500丈。紹定三年(1230年),再砌西、南、北三面牆,石階20級,高約1.7丈,總長2500多丈,並築譙樓、哨所,共設7個城門。元至正二年(1366年),拆除舊城牆,將東、西、北三面城牆縮入,重新砌石築牆,周長縮至2173丈。明初,再度修復時加築女牆、譙樓。隆慶五年(1571年)重修城牆,再建敵台、望樓和城頂譙樓,接著又建起了一直作為古代漳州標誌性建築的威鎮閣(俗稱八卦樓)。清順治、康熙年間又先後多次重修。
歷史上漳州城是閩西南汀漳龍的區域性政治經濟中心,粵廣往來京畿必經漳州,因而城市發展較為迅速,明清時民間有城內“九街十三巷”的說法。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龍海海澄)開設“洋市”,在月港的輻射帶動之下,漳州城經濟繁榮,成為“百工鱗集”、“機杼爐錘”交響的商業和手工業城市。
民國七年(1918年)五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奉孫中山之命興師援閩,主政漳州並建立“閩南護法區”。按照三民主義的建國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設新社會”的口號,成立工務局,1919年4月起歷時一年半,進行了拆城牆、拓街道、辟公園、築堤岸、建碼頭、修新橋、開公路等大規模市政建設,使漳州城邁入了現代城市的門檻。漳州舊府衙及後花園闢為“漳州第一公園”,1927年1月更名中山公園,成為福建省歷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中山公園。當時共有35條街道進行了拓寬取直、鋪設路面,始興南路(古稱新府路)就是拆古城牆的石料鋪砌而成,是現存唯一的百年石板路;共和路(古稱舊府路)、博愛道等一些具有現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稱就是由那時起命名並保留至今。在改造道路的同時,沿街兩側建築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層的樓房,整齊中富有變化,並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等還建成了“五腳距”(騎樓)式“竹篙厝”,賦漳州城市面貌以強烈的地域特徵。時至今日,漳州古城的建築和人文底蘊還都集中展示出早期民國的風貌,給人一種時光倒流回到民國時代的“錯覺”。
建築結構
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存老城區面積約0.86平方公里,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台、襟兩河”的自然風貌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
漳州古城在開發布局上將突出打造“三城”,明確漳州古城整體“以保護性開發為主,在開發中保護”的思路,堅持以“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台僑緣”為核心特色,以建成集文化、旅遊、生活、創業於一體的國際文化旅遊綜合體。
一是以北京路區塊為重點的“溫泉城”:面積300多畝,主要依託古城內北京路片區所擁有的溫度高、儲量大的地熱田資源,結合東宋河景觀帶及商業街建設,重點開發溫泉度假酒店、溫泉民宿、溫泉休閒等特色業態。
二是以台灣路、香港路等歷史文化名街為重點的“文化城”:面積500多畝,突出文廟、比干廟、明代石牌坊和簡大獅避難處等國家保護單位,並融入傳統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八寶印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具有古城特色文化產業園。
三是華僑新村老別墅群為重點的“休閒城”:面積100多畝,主要依託僑村48幢建於1956年左右、具有明顯南洋建築風格的華僑老別墅區,同時結合龍眼營、萬道邊、芳華里等民居改造,植入咖啡館、酒吧、藝術家工作室等創意和休閒產業,打造新興時尚業態。
古城新貌
堅持以“科學規劃、綜合保護、有機更新”的指導思想,漳州積極推進古城保護建設,打造具有傳承歷史、展示文化、延續生活等功能的新型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是關鍵,建設是體現,業態是成效。漳州在推進古城保護建設過程中,注重多種“業態”的打造,讓廣大市民、遊客充分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古城慢生活。在不斷提升老街美食業態,努力做足“漳州味”的同時,結合民居修繕,古城已陸續植入咖啡館、酒吧、藝術工作室等創意和休閒產業。
九龍江穿漳州城而過,漳州古城屹立北岸,南山古寺坐落南岸。漳州還將以修文西路、鐘法路交叉口西側為開始節點,架設天橋至西宋河,再通過廊道連線至鐘法路水閘及南山橋,同時把南山橋改造提升為廊橋,使漳州古城與南湖片區無縫連線,實現業態持續拓展,古城“慢生活”範圍不斷串聯擴大。
“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台同輝。”漳州古城,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仍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唐宋以來“枕三台、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型制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是漳州這座千年古城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入選第二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建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文保星羅棋布,古韻撲面而來。目前,漳州古城內擁有漳州府文廟大成殿、“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廟)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簡大獅避難處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府衙舊址、東西橋亭及宋濠等1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與此同時,漳州古城內非遺集中,僅國家級非遺項目就有漳州木偶頭雕刻、
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
薌劇、錦歌、蔡福美制鼓、八寶印泥等7項。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古城保留了約1.萬名原住民,這些原住民本身就是古城的活文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文
九龍江,亦名
漳州河,是
福建省僅次於
閩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營江”,因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於龍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故名。
九龍江由幹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匯合,過漳州在
廈門港對岸注入
台灣海峽,下游
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寬水穩,可通航。九龍江幹線長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
氣候條件
漳州古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位於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四季濕潤,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21℃左右。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3至6月的汛期,汛期有冬春之交。有梅雨、秋雨等雨期,5~6月雨季期間,需帶傘出門。
概況
漳州古城文物古蹟眾多,現有文廟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廟)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簡大獅避難處以及府衙舊址、侍王府、東西橋亭及宋濠等14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世界最小的空中廟宇——伽藍廟,以及楊騷故居、徐氏家廟、小姐樓、番仔樓(小洋樓)、教堂和僑村等古街特色建築,完整地保存了騎樓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築、閩南風格民居等三大類古民居建築。古城內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八寶印泥等7項,占全市約一半,也是民俗用品和傳統曲藝薌劇(歌仔戲)、錦歌、燈謎、廟會等民間傳統文化的薈萃之地。
漳州古城內歷史人文氣息濃厚,自唐代建城以來曾留下眾多名人足跡。宋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任漳州知州時非常重視教育,“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下州學,視諸生,講國小,為正其義”,創賓賢齋廣泛邀請名人學士到此講學;鄭成功、黃道周曾到漳州府文廟祭祀,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曾捐款重修文廟;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撰寫《漳州府進士題名錄》;康有為書並撰文“重修漳州學宮碑”現還完整保存於文廟偏廳。此外,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後,毛澤東等人在中山公園仰文樓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著名詩人、作家楊騷,與林語堂、許地山並稱漳州現代文壇三大家,被譽為“抗戰詩星”,其故居位於香港路二巷7號;台灣抗日名人簡大獅(原名簡忠浩),起兵失敗後於1899年前後到漳州避難,在簡氏僑館被清兵捕獲送日寇後遭殺害,簡氏僑館因簡大獅曾在此地避難而成為具有重要紀念意義與涉台意義的建築;知名學者葉道淵,早年留學德國獲博士學位,歷任集美高級農林學校校長、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廣西大學林學系教授兼主任,以專家身份被選為國民黨中央立法委員和參議員,其故居位於振成巷,是一座具有德國式建築風格的老別墅;清代台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被稱為“公車上書第一人”,其故居也位於振成巷。
自2001年始,漳州市、區兩級政府摒棄了“拆舊建新”和“拆舊建假”的舊城改造模式,遵循“保護歷史的真實性、保持風貌的完整性、維護生活的延續性”的名城保護原則,按照“點、線、面逐步深入”的先後順序實施了香港路歷史街區北段片區修繕工程、台灣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台灣路歷史街區(府埕片、文廟片)維修整治工程、芳華南路歷史街區修繕整治工程,使歷史街區環境面貌得到巨大改善。特別是香港路、台灣路等老街區重煥往日風采,再現富有閩南特色的建築風韻,2005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2010年入選第二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5年,被公布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近年來,先後有《雲水謠》《海峽》《劇場》《紅色金融家——高捷成》《我是誰的寶貝》《芳華里》等一批影視劇把漳州古城作為重要取景地,到歷史街區取景拍攝。
主要景點
漳州文廟
漳州文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
薌城區修文西路,系漳州城內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漳州府志》載,北宋
慶曆四年(1044年)建,
政和二年(1112年)移於州左,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復故址。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屢有修葺。
漳州文廟坐北朝南,現有占地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戟門、丹墀、月台、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原有古代建築物,如明倫堂、欞星門等即將恢復,明代泮池已考古恢復,呈罕見的弓弦型。漳州文廟為明代木結構建築,結構特殊,兩家承襲舊制,存有許多宋、元遺構,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一來閩南古代木結構建築特點,並融入北方建築風格。
漳州文廟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歷史文物價值,是漳州文化發展史重要的實證物。今廟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寧道戴璣書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學宮碑》,高1.84米、寬0.78米,青石刻成,刻工技藝高超。康有為撰並書,此乃康有為晚年作品,筆氣雄健。還有明崇禎年間郡守曹荃大書《游聖之門》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廟》碑等碑刻。大成殿內部結構和細部裝飾據專家考評均為宋代遺物,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築的珍貴實例,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築技術水平。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5月漳州文廟大成殿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台灣路
台灣路史上商鋪鱗次櫛比,是商業鬧市主體,經營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湧現出天益壽老藥店、萬圓錢莊、捷祥布店、金可行鞋莊、瑞苑茶莊等名老字號,享譽漳城內外。
台灣路東段是騎樓式的店面,古時是雨傘店最集中的路段,這段路也稱雨傘街;中段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洋溢著南洋風情;西段是閩南風格的民居,醫藥、文具、鞋帽、皮貨等各類店鋪雲集一街,熱鬧非凡。中段中西合璧建築物上那些洋味十足的雕刻,可以讓人回味漳州古代和近代對外開放和貿易交流的繁華情景。
“商務印書館代理處”的牌匾,說明了上個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對閩南古城的深刻影響;“天益壽”、“采芳”、“萬圓錢莊”等字型各異的商家字號,展示了海濱鄒魯的文化底蘊;“莊有元先生牙科、施懿慈女士鑲牙”這副對聯,在民國初期是引來無數牙病患者的品牌;而門牌為16號的民居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則客觀留下時代印痕。
.
香港路
古稱南市街,位於漳州市區南部,形成於唐代,是唐宋至明清時期漳州古城的中軸線。清末至民國初期,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香港路逐漸成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業街,商貿雲集,主營民俗用品、餐具、炊具等。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至民國期間的歷史風貌建築,其中的兩座明代石牌坊“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工藝精湛,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老街兩邊是典型的閩南騎樓式建築,現存有很多民國時期的老字號牌匾。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終是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就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寶地上,在小巷頂上5平方米的小屋內,伽藍聖王俯視了古街的滄桑風雲,默默地保佑著一方平安。
街區的文物保護單位、民居等歷史遺存,是研究閩南建築史、漳州發展史、閩台文化和商業交流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區小廟和民居建築所圍合成的街道空間,尺度親切,歷史文化氣氛濃厚。
中山公園
漳州中山公園占地近60畝,是
福建省內的市級休憩公園之一。曾經在公園建有“中山紀念台”,位置應是在現時“漳州解放紀念碑”之南邊,紀念台是為19路軍進駐漳州時所建,但是在抗戰期間遭日本轟炸機空襲被毀。現時公園建有噴水池﹑七星池﹑梅
崗山﹑解放紀念碑﹑華表六角亭等建築。
中山紀念亭在中山公園舊府署左側,民國8年,粵軍陳炯明立《漳州公園記》碑。民國16年元月,北伐軍廢陳炯明碑文,另鐫何應欽的《漳州中山公園記》和孫中山的《總理遺訓》。
仰文樓,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舊址,俗稱梳妝樓,舊為太守眷屬之住所,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建。1932年4月下旬,漳州地下黨組織在中央紅軍東路軍的幫助下,於仰文樓西側召開閩南工農代表大會。東路軍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和省委特派員鄧子恢以及閩南各界代表共一百多人出席了這次大會。會上宣布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由王占春任主席。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設在仰文樓。
伽藍廟
位於明清古街香港路,是全國最小的廟宇。這座塵封了60年的神秘小廟是古街上一個耐人尋味的看點,面積不到6平方米。伽藍廟雖小,卻樣樣俱全,乾淨整潔。伽藍聖王像前日日香火繚繞,供品也隨著時令更新。深秋時節,正是蜜柚飄香的時候,伽藍聖王也就享用到了香甜的蜜柚。
廟內的蓮花燈台擦拭得乾乾淨淨,鮮花也是水靈靈的。廟小,容不下太多信徒,但也有幾位虔誠的信徒,從早到晚,總是三三兩兩有人前來朝拜,獻上香火、香油以及廟內所需的各種用品,而不留下姓名。信徒們還捐款為小廟整修了電路,添置了錄音機和佛教音樂磁帶,這使小廟具備了“時代氣息”。
府埕
“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門口的廣場。府埕長約50米,寬20多米,是當時漳州府里最寬敞的路,文武官員出入儀式均在這裡舉行。現在,兩邊各是一排二層高的騎樓,是護法時期創辦的新式店面,用於接待來往客商及到訪客人。1920年12月俄共威廉斯基撰寫《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夜》一文,稱“漳州是中國南方革命中心”。“中國革命青年和中國社會主義者的朝聖地”。德國報刊也刊文稱漳州是“東方一顆明星,正在發出光芒”。這個時期的漳州曾被譽為:“閩南的俄羅斯”。現在,府埕仍延續其古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在綻放光芒。漳州多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在這裡開設藝術館、傳習所。如漳州木偶雕刻、漳州木板年畫等。
府埕位於中山公園南門始興北路。歷史上乃古城政治中心,原為漳州府衙前的一個小廣場(“埕”:閩南方言,指空地),供交通、告示、集聚等使用。1919年陳炯明主政“閩南護法運動”時,建成歐式外拱廊的兩排二層騎樓建築,引入經營百貨和藥材的“博通百貨公司”和“采蘩藥局”等。解放後府埕成為漳州傳統小吃的薈萃之地,現為以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展示為主的古城特色文化街區。
修文路
修文路是漳州歷史街區的組成部分。清代府城圖上,古街東西橫貫以城濠為界的城內,是古城的核心地帶。存留下來的廟宇、橋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蹟或遺址,作為歷史見證,最集中地表現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古貌。
漳州文廟、武廟、東西橋亭,這四座古廟均建於唐宋時期,分別位於在這條古街的東西兩側,東橋亭、漳州文廟在東邊,西橋亭、漳州武廟在西邊。東西橋亭,分別位於東西城濠之上,保留了宋代子城的遺蹟;漳州文廟,屢經興廢,見證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漳州源遠流長,成為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德配天地”與“道冠古今”這兩座古牌坊矗立在文廟的大門前,這條古街上,更顯這條古街的古香古色;漳州武廟,是漳州最早建的武廟,廟內保存下來的文物和廟門前的對聯,標示著古廟建築的年代。
這條古街上,歷代也修建了不少的牌坊,並分布著許多名人故居和宗祠,但現在大多數都沒有保存下來,如:為周匡物立的“名第坊”、明景泰間為池州知府郭舒立的“邦伯坊”、為明中丞周起元立的“昭代忠臣坊”、為王升立的“岳伯延尉坊”等,還有一座建於宋代的南市庵,1919年陳炯明修路時,也被拆除了。宗祠也只剩下“王升祠”,保存尚好。
修文路這條古街,雖然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是沿著這條古道,我們仍然可以尋覓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風韻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