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江(福建省第二大河流)

九龍江(福建省第二大河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龍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僅次於閩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營江”,因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於龍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故名。

九龍江由幹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匯合,過漳州廈門港對岸注入台灣海峽,下游漳州平原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寬水穩,可通航。九龍江幹線長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

九龍江流域範圍的坐標為東經116°47′~118°02′,北緯24°13′~25°51′,流域面積14741平方公里,約占福建省陸域面積的12%,涵蓋12個縣(市、區)。流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總數的17%,經濟總量約占福建省的 26.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龍江
  • 外文名:Chiu-lung River,Chiu-lung chiang
  • 別名漳州河
  • 所在地區:福建省南部
  • 源頭:連城曲溪鄉黃勝村
  • 幹流:北溪
  • 支流:西溪、南溪
  • 幹線全長:258公里
  • 流域面積:14741平方公里
  • 流量:446立方米/秒
  • 河長:黃琪玉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乾支水系,幹流,支流,水文特徵,徑流,潮汐,泥沙,鹽度,水災,生態環境,水質污染,水土流失,工程建設,水利水電,防洪大堤,神話傳說,

乾支水系

幹流

  • 北溪
正源是萬安溪,發源於玳瑁山中心地帶的連城曲溪鄉黃勝村。北溪幹流長度274千米,流域面積9640平方千米。北溪河谷形態和地質特點是:中上游(華安以上)岩層種類比較複雜,有砂岩、頁岩、石灰岩、花崗岩、流紋岩等。河谷盆地和峽谷相間,如龍巖市區盆地,漳平市區盆地、華安縣城盆地和新橋鎮盆地等。華安以下至河口則以花崗岩占優勢,磹口以下已進入下遊河段,河谷逐漸開闊,河岸也漸低,河流的堆積作用也逐漸加強。到了浦南(距出口約43千米)一帶,開始進入全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這裡堆積占絕對優勢。到漳州盆地東南邊緣的江東橋一帶,河谷形態變狹窄,寬度不到200米,出峽谷後與西溪相匯,注入廈門港。九龍江出口處為溺谷型河口,江面寬闊。

支流

  • 西溪
正源是船場溪,發源於龍巖市適中鄉南部適方山,支流有花山溪、黃溪、永豐溪、龍山溪等。花山溪與船場溪在靖城附近鄭店匯合後稱西溪。西溪流經漳州平原,至福河與北溪匯合,然後東流入海。靖城至福河河長35千米;福河至入海口距離為11千米。西溪水系呈扇狀,中、上游流域面積占全流域總面積的86.8%,下游流域僅占全流域總面積的13.2%。鄭店上下,西溪的河谷形態和河道坡降有明顯差異。鄭店以上,西溪各支流均屬山地性河流,河谷狹窄,河道坡降大,可達15‰以上;鄭店以下為平原性河流,河谷寬廣,河道坡降小,僅3‰。鄭店以上,西溪以沖刷作用為主,鄭店以下,西溪以堆積作用為主。西溪全長172千米,流域面積3940平方千米,約為北溪流域面積的40%。
九龍江九龍江
  • 南溪
九龍江河口注入,南溪主河道全長88公里,總流域面積660平方公里。正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平和縣紅婆石山溝,二是平和縣太極峰。
  • 其他支流
北溪在與西溪合流之前還有小池溪、小溪、雁石溪、豐城溪、新橋溪、寧洋河、新安溪、感化溪、坑子口溪、至溪、赤溪、西江溪、溫水溪、仙溪、南房溪、坪溪、竹溪、林墩溪、龍津溪馬洋溪仙都溪等支流。
九龍江九龍江

水文特徵

徑流

九龍江北溪發源於玳瑁山,西溪發源於博平嶺。北溪源地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徑流深在14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徑流等深線圖分布的特點是,西部山地大於東部沿海平原,從1000毫米減少到600毫米。
北溪年均流量為260立方米/秒(浦南站),徑流模數為30.6升/平方千米·秒,徑流深度為963毫米,徑流係數為0.636,年徑流總量為82.2億立方米,是屬於豐水帶河流。
徑流量年際變化大,CV值在0.35~0.4之間,最大年平均流量440立方米/秒(1975年),最小年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1963年),相差2.75倍。實測最大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1960年6月26日),最小流量21.1立方米/秒(1963年5月27日)。
九龍江九龍江
徑流年內分配不均,春季占全年30.1%,夏季43.1%,秋季17.8%,冬季9.0%。最大水3個月為5~7月,占48%。最大水月份為6月,占21.7%。最小水月份為1月,占2.6%,最大水月份與最小水月份之比為8∶35。
西溪情況與北溪大致相同,僅是由於流域面積小,因此年均流量不及北溪。西溪(鄭店斷面)年平均流量為117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與最小年平均流量之比為2.95倍。實測最大流量為6140立方米/秒(1960年6月10日),最小流量為2.78立方米/秒(1963年5月25日)。
西溪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北溪相似,6~8月為大水月,流量占全年45.0%;汛期為4~9月,9月流量比年均流量多;最小水月在冬季的1月,其流量平均占全年的2.9%。西溪流程短小,整個流域又靠近沿海,受颱風影響較大,流量變化大,最大月平均流量和最大洪峰流量都可能在春季或夏秋兩季之間出現。

潮汐

九龍江下游屬於感潮河段。50年代,河口感潮區,北溪在龍海郭坑篁渡鐵橋,西溪在漳州市東新橋。自從修建北引左乾渠,北引右乾渠和西溪船閘後,潮區界已下移。馬崎以下的河段,潮位變化明顯,枯水大潮差在2.5~3米,小潮差1~1.5米,平均潮差2米左右。石碼月最大潮差一般為3.5~4.6米,年最大潮差超過4.1米。外海潮波傳入九龍江口,兼有前進波和駐波性質,以駐波為主;漲落潮最大流速分別出現在高潮前3~4小時和高潮後1~2小時。潮汐屬非正規半日淺海潮,由於淺水效應,往上遊方向漲落潮歷時差增大,潮差減少。如廈門潮位站漲落潮歷時分別是6時13分和6時26分,而石碼則是4時01分和8時41分。九龍江口潮流為非正規半日潮淺海潮流,屬於往複流,一般落潮流速大於漲潮流速,江口斷面流速大於江內斷面流速,南岸大於北岸。

泥沙

九龍江年平均輸沙量為246.1萬噸,5~7月來沙量占全年的58%,10月至翌年2月僅占4%。北溪(浦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1公斤/立方米,年均輸沙率53.5公斤/秒,年輸沙量169萬噸,最大464萬噸(1961年),最小61.6萬噸(1958年)。西溪(鄭店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2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2.54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77.1萬噸,最大183萬噸(1961年),最小21萬噸(1958年)。60年代以後,由於森林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有明顯上升趨勢,如浦南站1952~1959年平均含沙量0.121公斤/立方米,1962~1970年為0.206公斤/立方米,1971年~1978年為0.226公斤/立方米。鄭店站1952~1959年平均含沙量0.122公斤/立方米,1962~1970年為0.189公斤/立方米,1971~1978年為0.6282公斤/立方米。由於含沙量增大,造成下遊河道淤積相當嚴重,1935~1966年間河道平均淤高2米左右,局部河段4~5米,造成比降減少,水深變淺,水位抬高,對防洪、航運帶來不利因素。加上西溪橋閘建成和北溪郭州頭引水閘修建,加速了河床淤積。

鹽度

九龍江河口區由於徑流量小,但潮差大因而納潮量大,河口鹽度較高。根據1981年枯、豐水期不同潮時表、底層鹽度分布表明,由灣內(西南)向外(東偏北)鹽度逐漸增高。低、中潮時,海門島與雞嶼之間的鹽度梯度最大,這說明河海水在此混合強烈。河口區水體鹽度的分布除有東西方向的縱向梯度外,還存在著由南向北遞增的橫向梯度。海門島附近鹽度情況如下,枯水期低潮表層為14‰,底層為20‰;高潮表層26‰,底層為30‰。豐水期低潮表層為6‰,底層為20‰;高潮表層24‰,底層30‰。

水災

九龍江洪水主要由北溪和西溪洪峰匯成。西溪流域面積雖比北溪小,但因兩岸土地肥沃,人口和耕地多,經濟發達,所以災害大於北溪。洪水可淹沒漳州、龍海、南靖等大片耕地;北溪洪水對長泰及龍海縣內的內林、角美等地有很大威脅。洪峰在閩西或閩西南山區形成,且多發生在颱風季節。九龍江下游洪水主要發生在西溪,其上源支流琯溪(花山溪)、船場溪、薌江、永豐溪等,河流短,坡降大,集流快。這幾條的支流洪水,在南靖縣靖城鎮附近匯集後,洪峰幾乎同時到達鄭店,再歷經4小時,可傳播至漳州市區中山橋。洪水峰形高尖,突發性強,暴漲迅落,歷時短暫,其中單峰型洪水占80%,持續天數3~5天;雙峰型洪水占20%,可持續5~9天。暴雨中心經常出現在南靖縣船場溪中部,鄭店水文站的最大洪峰,由船場溪與花山溪洪水相疊起決定性作用,其多年平均五天洪量最大可達3.5億立方米左右。北溪洪水系由鋒面暴雨引起,洪峰多呈雙峰形。
民國27年(1938),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從廈門港入侵漳州、石碼等地,在九龍江下遊河口沉船拋石,共設定四道水上封鎖線,從而破壞和改變了原有水流運動的規律,並且由於歷年水土流失等原因,導致河床大量淤積,洪水位逐年提高。如30年代初期,漳州至石碼之間,枯水時期的航運水深可達2米,全年可通航吃水1.8米,載重50噸的木帆船。如今在鎮頭宮封鎖線上游50米處已浮起一塊1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漳州至龍海已不能通航。自有紀錄以來,在宋嘉定九年(1216)、明成化十年(1474)、明隆慶四年(1570)、清康熙七年(1668)、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9、1960、1961、1963、1976、1981、1984、1985、1986年間,西溪洪水均超過危險水位2米以上。
九龍江西溪在宋鹹平二年(999)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910年間,共發生較大洪水44次,其中1668、1794、1904、1908年發生的洪水,洪峰流量均在7500~10000立方米/秒;九龍江北溪歷史上最大洪水發生在民國31年(1942),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龍江西溪超過3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已有8次,而最大洪水發生在1960年,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北溪最大洪水發生在1964年,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

生態環境

水質污染

  • 污染情況
北溪
龍門斷面主要受龍巖市造紙廠污染,雖然污水量不大,但由於該河段水量小(平均流量為3.11立方米/秒),CODMn超標0.1倍,揮發酚超標0.2倍,屬Ⅳ類水質。龍巖斷面受到市區部分污水污染,BOD5超標0.4倍,屬Ⅳ類水質。而龍巖市出口到隔口橋,受到龍巖地區造紙廠等污染,水質繼續惡化,主要污染物為BOD5、CODMn、揮發酚等,屬Ⅴ類水質。麥園、白沙斷面水質較好,屬Ⅱ類水質。漳平斷面儘管受到造紙等行業污染,由於河段水量相對較大(大約是龍門斷面的22倍),故水質尚可屬Ⅲ類水質;黃棗、浦南斷面受到輕度污染,屬Ⅲ類水質。
九龍江九龍江
西溪
平和、龍山、船場、鄭店和漳州(上)斷面水質較好,屬Ⅱ、Ⅲ類水質;漳州(下)斷面,由於受到漳州糖廠等廢水污染,水質急劇惡化,主要污染物為揮發酚、CODMn、BOD5等,屬Ⅴ類水質;下游數千米西溪橋閘斷面,揮發酚仍偏大,屬Ⅳ類水質。
九龍江(福建省第二大河流)
幹流
石碼斷面受輕度污染,屬Ⅲ類水質。
  • 污染原因
一是畜禽養殖污染嚴重。流域生豬養殖基數大,2009年流域生豬存欄總量超過290萬頭,多數養殖場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畜禽養殖污水超標甚至直排現象嚴重。
二是水電站建設密度過大。龍巖和漳州境內,大小水電站超過千座。流域乾支流水電梯級、過度開發導致河流湖庫化現象嚴重,對水質自然淨化產生嚴重影響,湖庫型水源地水體富營養化趨勢明顯。
三是工業結構性污染問題嚴重。造紙、食品加工、化工、製藥、採礦、金屬加工等主要污染行業產值占流域總產值的44%,但COD和氨氮排放量均占全流域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90%以上。
四是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滯後。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數量和規模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

水土流失

局部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情況嚴重。由於部分丘陵低山區果、茶園的過度開發、礦山開採、河砂濫采和大面積種植巨尾桉林等,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工程建設

水利水電

九龍江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有110萬千瓦,可能開發水力資源約有44.2萬千瓦,90年代已開發總裝機容量12萬千瓦。由於北溪水力資源比西溪豐富,開發重點放在北溪。華安水電站建成已併入閩西南電網。具有開發價值的尚有萬安溪4級電站,上游龍頭水庫萬安電站可裝機4.5萬千瓦,新安溪4級電站,上游龍頭大坂水庫壩後裝機3000千瓦。還有華安西浦溪新圩水電站,仙都溪後坂隔水電站等。西溪已建有船場二級水電站,“南一”水庫修後可結合發電,裝機容量2萬千瓦,並可增加下游“南二”、“南三”和“南四”各水電站發電量。
九龍江九龍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九龍江流域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總蓄水量為2.1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1.8萬公頃,保灌耕地面積8.54萬公頃(12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3%左右。九龍江中下游已修建防洪堤約190千米,其中西溪為79千米,可保護耕地約1.27萬公頃、人口40多萬。此外還修建天寶等電力排灌站,總裝機容量12000千瓦,受益面積0.47萬公頃。1980年,建成北溪引水工程,基本上解決廈門長期存在的用水困難。

防洪大堤

1959年6月,福建省水利電力廳擬出《九龍江流域規劃報告(草案)》,10月,省水利電力廳勘測設計院編制了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工程的初步設計,由省水利電力廳審批建設,當年10月動工。其設計防洪標準為:正常運行:20年一遇即保證西溪(鄭店站,下同)4200立方米/秒,北溪(浦南站,下同)626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於堤頂0.8~1.0米;非常運行:50年一遇即保證西溪5690立方米/秒,北溪743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於堤頂1.0米。1961年12月建成。
1962年,省水利電力廳根據九龍江在1959~1962年連續3年發生洪災,重新編制《九龍江流域規劃報告(修正稿)》,上報水利電力部審查。同時,確定“以泄為主,以蓄為輔,泄蓄並舉”的防洪方針,以興建下游防洪堤並在船場溪興建南一水庫攔洪發電的治理方案。
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建成後,先後於1964~1965年,對西溪左岸土堤加高培厚,並在石堤外側加做三合土鋪蓋。
1973~1974年,在西溪左岸,北溪保護漳州市區堤段進行擴建、整修,石堤加做防浪牆。1981年“9·22”洪水後,對部分堤段增建了壓載平台。並對滲漏嚴重堤段增建減壓井。1985年漳州市區2.1公里石堤,全部採用高壓定向噴漿,增建地下防滲牆,深16米。至1990年,九龍江下游防洪堤有堤段24段、堤長108.31公里(其中:土堤106.14公里,石堤2.17公里)。主要建築物有:水閘34座77孔,旱閘14座18孔,涵洞14座17孔,減壓井84口,丁壩54條。
九龍江九龍江
九龍江防洪堤經幾年運行,由於河道嚴重淤積,河床抬高,防洪能力逐年下降。經實測計算,保護漳州市區的西溪左岸的康山、石堤、下洲和龍海縣的步文堤段,只能防禦(鄭店站)流量5100立方米/秒,相當於18年一遇洪水,其餘堤段只能防禦11年一遇的洪水。北溪的吳浦、內林可防禦(浦南站)流量8900立方米/秒,相當於50年一遇。
九龍江北溪下游的洪災區,主要在長泰縣龍津溪兩岸及漳州市內林片與龍海縣角尾片。計有洪災面積11萬畝,1960年,興建防洪堤63公里。其中:內林堤防標準較高,堤頂高程可防禦50年一遇洪水;角尾片江東橋以下,堤頂高程基本可防禦1960年6月9日洪水,問題是險工、隱患較多,要加以整修培厚。龍津溪下游堤防,長泰城關堤段及左岸溪東堤段達20年一遇防洪標準,泄洪能力為2320立方米/秒;官板堤段雪美堤段及鶴亭堤段達10年一遇洪水,泄洪能力為1770立方米/秒。

神話傳說

相傳在非常遙遠的時候,北溪江畔住著一對夫妻,他們有個兒子叫“更鼓”。更鼓長得粗眉大眼,腰圓膀寬,樣樣農活都幹得十分出色,養就一股沉默寡言,忠厚倔強的脾性,他有個妻子叫石筍,據說石筍是更鼓屋後紅石竹叢下一株剛出土的石筍變得。更鼓和石筍成了親,並在結婚的第二年春天生下一男一女,日子過得十分美滿辛福。
但是,那一年盛夏連續七十九天沒有下過一場雨。鄉親們跪在太陽下祈求上天降雨,但是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切依然如舊。後來有一天響午,終於出現了下雨的徵兆,然而鄉親們帶來下雨徵兆的是九條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的巨龍。隨著九色巨龍往南方飛去,烏雲也消失了,空中飄下一匹黃綾。黃綾上直書道:“逐日押送童兒童女一對至九龍潭,供九龍受用,否則天將永不降雨。”
為了解救活著的百姓,鄉親們也只好含悲忍痛地丟棄兒女,各村各戶輪流天天送一對童男童女到九龍潭去供奉九龍。但是十天過去了,仍然沒有任何下雨的徵兆。更鼓想要去除掉九龍,石筍聽了雖感到痛苦,但想到鄉親們受害,她還是同意丈夫去為民滅龍除害。石筍從梳妝盒裡取出一支金釵,又從紅石竹從中砍下一支將它燒成灰,然後將兩樣東西交給更鼓,並教他如何使用。第二天,更鼓用籮筐挑起一對童男童女,在鄉親的陪送下,告別了媽媽和妻子到了九龍潭。到三更,隨著潭中衝出幾十丈高的水柱,九條巨龍騰空而起,向籮筐撲去。
更鼓見機從懷中掏出石竹灰—把向九龍撒去,返身挑起籮筐往回跑,頃刻間,九龍中的八條巨龍被石竹灰弄瞎了眼睛,撞死在閩南大山上。青龍躲閃得快,僥倖沒被菸灰所傷,它將更鼓燒成為一塊黑色巨石,但最後仍然被石筍殺死了。相傳九色巨龍變成大江,叫做“九龍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