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

廈門港

廈門港(Port of Xiamen)開港於1843年,地處福建省東南的廈門市和漳州市,位於九龍江入海口,面向東海,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澎湖列島隔水相望,為我國東南海疆之要津,入閩之門戶。廈門港包括廈門市和漳州市的十大港區,自然海岸線總長約899公里,規劃形成碼頭岸線總長約94公里,主要港口資源分布在環廈門灣和環東山灣。

廈門港是廈門經濟特區的一部分,海域面積達275平方公里,分為內港和外港兩部分,主要擔負廈門市和福建省內外貿運輸任務,也承擔江西省某些物資的中轉任務。

廈門港由東渡、海滄、翔安、招銀、後石、石碼、古雷、東山、雲霄和詔安等10個港區組成。2010年,廈門港“環兩灣轄十區”的新格局正式形成。2013年,廈門、漳州港口一體化整合完成,廈門港進入新階段。根據《廈門港總體規劃(修編)》,未來,廈門港全港規劃可形成碼頭岸線總長約94.3公里,規劃泊位379個,規劃可形成通過能力約5.8億噸/年,其中貨櫃通過能力2020萬標箱/年。

廈門港具有港闊、水深、不凍、少霧、少淤、避風條件好等優點,萬噸巨輪不受潮水影響可以隨時進出,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天然良港。2017年,廈門港全年吞吐量1038萬標箱,居世界第14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港
  • 外文名:Port of Xiamen
  • 地理位置: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漳州市
  • 開港時間:1843年
  • 吞吐量:1038萬標箱(2017年)
  • 港區組成:10個港區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交通狀況,港區組成,東渡港區,海滄港區,翔安港區,招銀港區,後石港區,石碼港區,古雷港區,雲霄港區,東山港區,詔安港區,

歷史沿革

宋代,廈門作為泉州大港的外圍輔助港,島上設五通、東渡兩處官渡
元時設立“嘉禾千戶所”,軍港地位初步建立。
明時,廈門港和漳州月港成了海上走私貿易的主要口岸,海上交通初具規模,已有10條通洋航線。
在明隆慶五年至萬曆八年(1571~1580年)的10年間,由廈門港和月港開往菲律賓的中國商船每年有30~40艘,每年進出口價值150萬金元左右。
清順治七年至十八年(1650~1661年),廈門港是鄭成功海路“五商”(以仁、義、禮、智、信五字為5家商行之代號)通台灣、日本、呂宋及南洋各地的中心。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統一後,廈門設“台廈兵備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閩海關設立,廈門為其正口,成為“凡海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出入官司徵稅”之地。雍正五年(1727年),清王朝規定所有福建出洋之船,均須由廈門港出入,廈門港為福建省出洋總口。
嘉慶元年(1796年),成為“通九譯之番邦”,“遠近貿易之都會”,與廈門往來的東西洋國家和地區達30多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廈門闢為5個通商口岸之一。
光緒六年(1880年),英商太古公司在島美路頭北側建造太古躉船碼頭,碼頭前沿設有棧房式躉船1艘,靠泊能力500噸;後方陸域建有太古棧房6間,總倉容1066.3萬斤,成為近代較為先進的綜合性碼頭。海後灘築堤工程,填平拆毀古老渡頭和“路頭”,重新建造了大小碼頭28座。
1~8號碼頭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竣工,民國二十年又竣工3座,其餘於民國二十一年完工。新建碼頭為石砌或混凝土結構,分為斜坡或梯式兩類,都需要乘潮作業。其中最大靠泊能力為水仙碼頭500噸級,其餘均為100~200噸級之間,最小的僅10~20噸。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荷蘭治港公司承建的太古碼頭全部竣工,碼頭設有2艘躉船,各長64米,寬9米,引橋2座各長21米,寬4.8米,可同時停靠2艘3000噸級的貨輪。新建的太古碼頭岸線長1865米,前沿水深為-7米,建有2層倉庫1座,共7464平方米,可供件雜貨裝卸。
30年代中期是廈門港的最盛時期。民國25年,進出船達千餘艘次。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廈門淪陷,港口為日本軍商控制。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港口航運貿易開始復甦,港口貨物吞吐量僅為2.69萬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海峽兩岸軍事對峙的緊張局勢,在近20年的時間裡,進出廈門港的船舶都要利用夜間靠近大陸繞道航行;加上管理體制不斷變更,以航代港的管理局面,使港口的生產和建設發展緩慢。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和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迅速發展,廈門港的航線不斷擴大,客貨運量大幅度增長。
1984年,東渡新港一期工程2個5萬噸級和2個萬噸級泊位正式投產。1988年,東渡港二期工程4個萬噸泊位動工興建。廈門港的建設已有相當規模,1990年,已有大小泊位100多個,其中港務局生產用碼頭40個,總靠泊位能力為144950噸,泊位總延長2217.30米;浮筒10個,其中萬噸級浮筒5個;現有倉庫39915平方米,堆場265012平方米,各種裝卸機械300多台(套);港務船舶27艘,4872.48總噸位。1990年,廈 門港貨物吞吐量達530萬噸,並發展了貨櫃運輸和大宗散裝貨物運輸。貨櫃吞吐量已達4.5萬標準箱。貨運業務通往境外51個國家和地區的139個港口;客運業務除沿海內河外,還直通香港、新加坡、日本和我國的上海、廣州、溫州等港,年旅客進出量達200多萬人次。
在2006年之前,廈門港擁有5個港區,分別是東渡、海滄、嵩嶼、劉五店、客運港區。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內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由新組建的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理廈門灣內的東渡、海滄、嵩嶼、劉五店、客運、招銀、後石、石碼8大港區。
2010年8月31日,漳州的古雷港區、東山港區、雲霄港區、詔安港區併入廈門港。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廈門港地處金門灣和九龍江出海口,介於我國上海與廣州之間,東北距福州港200海里,南距廣州389海里,東距台灣省基隆港222海里。港口面向東南,由青嶼水道與台灣海峽相聯,港外有金門、大擔及浯嶼等島嶼為屏障,周圍多山丘,避風條件好,各種船舶進出港不受潮水限制,為我國對外貿易港口之一,亦是華僑進出內陸的主要門戶。

自然條件

廈門港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154公里,適於建港的岸線31.6公里;現有錨地面各18.99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52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40.3公里,水深達到-14米,10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
風況:常風向為東北、東南風次之,強風向為東南東及東北,每年5-10月為颱風季節,平均每年在廈門登入的颱風有1-2次,受其影響的有3-4次。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1181.0毫米,5-10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9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20.8℃,最高的7、8月,月平均氣溫28.3℃,最低的2月份,月平均氣溫12.5℃。
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66米,平均低潮位1.74米,平均潮差3.96米。
潮流:屬往複流,落潮流大於漲潮流。漲潮流最大流速0.46-0.57米/秒方向333度。落潮流最大流速0.61-0.93米/秒,方向137度。洪水季節鼓浪嶼南面的落潮流速可達2.57-3.08米/秒。
廈門港圖片廈門港圖片
廈門港
廈門港

交通狀況

廈門港交通發達,形成了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鐵路運輸有鷹廈鐵路為幹線,省內與外福線、漳龍線、漳泉等鐵路支線連線。廈門的公路通過高集海堤廈門大橋海滄大橋等與全省公路連網,形成了以福廈、廈漳主幹道為骨幹的運輸網,並通過319國道324國道以及多條高速公路等與全國公路網相連。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已擁有國內外航線75條,距東渡、海滄等主要港區僅半小時車程。水運航線可通我國沿海、長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內河可通九龍江乾支流和鄉鎮碼頭。
廈門港擁有便捷的集疏運網路,直達碼頭前沿的鐵路專用線通過鷹廈線與全國鐵路網相連。沿海航線北距上海561海里、福州201海里;東距台灣省基隆222海里、高雄165海里、台中130海里、澎湖102海里;南至廣州389海里、香港287海里。客運有通過香港、上海、廣州、溫州、海口、汕頭等航線。
廈門港

港區組成

東渡港區

東渡港區包括東渡、和平和五通作業區。擁有泊位53個,設計通過能力3879萬噸/年,其中貨櫃通過能力290萬TEU/年。
規劃東渡港區,主要保持貨櫃運輸,發展國際郵輪、對台客滾,逐步拓展現代物流和航運服務功能。規劃共形成碼頭岸線長9500m,整合後生產性泊位52個,其中深水泊位24個,綜合通過能力近3600萬噸,其中貨櫃通過能力300萬TEU。其中:①東渡港區0-4#泊位規劃為郵輪泊位區,岸線長1401米,可靠泊國際郵輪4-5艘;東渡港區5-20#泊位規劃為貨櫃泊位區,岸線長約3623米,規劃期內調整煤炭、礦石運輸功能,形成10個5萬噸級貨櫃泊位,承擔近、中洋和內貿貨櫃運輸任務;東渡港區21#以及以北泊位為通用泊位區,岸線長約2690米。②和平作業區有3個泊位,主要為城市生活、旅遊服務。③五通作業區規劃岸線2.4公里,主要為廈門與金門之間的客、貨運輸,兩岸三通後的空—海聯運,廈門市的陸—島客運以及旅遊客運服務。
2016年,廈門港 港區 規劃圖片2016年,廈門港 港區 規劃圖片

海滄港區

海滄港區包括嵩嶼、海滄和角美作業區。擁有泊位35個,設計通過能力9417萬噸/年,其中貨櫃通過能力685萬TEU/年。
規劃海滄港區,主要發展貨櫃幹線運輸,兼顧服務臨港產業,積極拓展保稅、現代物流和航運服務功能。規劃形成碼頭岸線長13090m,可建設生產性泊位43個,其中深水泊位38個,通過能力可達0.8億噸,其中貨櫃通過能力760萬TEU。其中:①嵩嶼作業區規劃碼頭岸線3340米,可建泊位11個,通過能力達2290萬噸,其中貨櫃通過能力200萬TEU,除博坦油碼頭和電廠煤碼頭外,重點建設大型貨櫃碼頭,發展中遠洋幹線運輸。②海滄作業區1-8#泊位岸線長度約2400米,規劃建設可靠泊10萬噸級船舶的大型貨櫃泊位區;9-12#泊位岸線長約1060米,為液體散貨泊位區,規劃建設3-5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4個;13#泊位為5萬噸級散雜貨泊位,岸線長298米;14-19泊位岸線長2290米,為大型貨櫃泊位區,規劃6個10萬噸級貨櫃泊位;20-24#泊位岸線長約1164米,規劃建設2-7萬噸級散雜貨泊位5個。③角美作業區規劃岸線2300米,規劃建設10個3萬噸級通用泊位。

翔安港區

翔安港區已建成泊位4個,設計通過能力195萬噸/年,基本建成萬噸級泊位3個,設計通過能力450萬噸/年。
規劃翔安港區以貨櫃和散貨、雜貨運輸為主。規劃形成碼頭岸線長6675m,可建設生產性泊位18個,其中深水泊位18個,通過能力達5600萬噸,其中貨櫃通過能力660萬TEU。

招銀港區

招銀港區擁有泊位15個,設計通過能力1082萬噸/年,其中貨櫃通過能力52萬TEU/年。規劃招銀港區,以貨櫃和散貨、雜貨運輸為主,並服務臨港產業發展。規劃招銀港區共形成碼頭岸線長9180m,可建設各類生產性泊位38個,通過能力達6000多萬噸,其中貨櫃通過能力250萬TEU。
在已建的萬噸級泊位中:0#泊位為諾爾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的3.5萬噸級配套碼頭;1~9#泊位為漳州招商局碼頭公司所有,1、2#為3.5萬噸級貨櫃碼頭,可靠泊15萬噸級不滿載貨櫃船舶,3-5#泊位為3.5~5萬噸級貨櫃和多用途碼頭,7-9#泊位為4~5萬噸級通用和雜貨泊位;10#泊位為惠斯曼碼頭(福建)有限公司的配套專用碼頭,規模為1個5萬噸級雜貨泊位,兼顧特種船舶靠泊需要。

後石港區

後石港區擁有泊位2個,設計通過能力870萬噸/年。規劃後石港區,主要為臨港產業服務,並承擔大宗散貨和LNG、石油化工品等液體散貨運輸。規劃形成碼頭岸線7000m,可建設可建設各類泊位19個,通過能力可達1億多噸。
後石港區規劃的19個深水泊位中,包括7個30萬噸級乾散貨泊位、1個30萬噸級和3個10噸級液體散貨泊位,以及2個可靠泊3~26.5萬立方米LNG船舶的泊位。其中:在建項目兩個,分別為1個5萬噸級(預留8萬噸級水工結構)液體化工泊位和1個5萬噸級(預留10萬噸級水工結構)油品泊位,設計吞吐量合計為348萬噸/年;前期項目兩個個,後石港區3#泊位擬以1個15萬噸級碼頭和漳州LNG接收站項目配套的3~26.5萬m3 LNG接卸碼頭。

石碼港區

石碼港區擁有泊位19個,設計通過能力332萬噸/年。
規劃港區功能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和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形成碼頭岸線長約7500m,可建設中小泊位50餘個,通過能力達1500萬噸。

古雷港區

古雷港區由古雷半島古雷作業區和六鰲半島六鰲作業區組成。港區擁有泊位22個,設計通過能力1887萬噸/年。規劃古雷港區,主要為臨港產業服務,以原油、石化產品運輸為主,兼顧散貨、雜貨和貨櫃運輸。規劃六鰲作業區,形成碼頭岸線長2.4km,可見生產性泊位14個,其中深水泊位8個,通過能力約1100萬噸。規劃古雷作業區,規劃碼頭岸線總長24.9km,可建設2~30萬噸級生產性泊位90個,其中深水泊位61個(含30萬噸級原油泊位4個),初步預計總通過能力可達1.4億噸。
規劃古雷作業區由南往北依次布置油品化工碼頭區、通用碼頭南區、綜合服務碼頭區、多用途碼頭區、通用碼頭北區及預留碼頭區等6部分組成。已建成南部油品化工碼頭和通用碼頭南區。已建南1# 5萬噸級石油化工泊位即一德碼頭、南13#力通滾裝泊位和南14#明達建材綜合泊位。在建項目有:南2#液體化工碼頭工程(為漳州PX項目配套),含新建1個15萬噸級(水工結構按靠泊30萬噸級船舶設計)油品泊位、1個3萬噸級和1個1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古雷作業區南-3#、-4#泊位工程(為漳州PX項目配套),新建2個1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古雷作業區南9#泊位工程(為漳州PX項目配套),新建1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古雷作業區南10#、11#泊位工程:新建1個5000噸級通用泊位和1個5000噸級重件泊位(兼顧滾裝靠泊)及相應配套設施。開展前期工作項目有:古雷作業區南3#泊位工程,新建1個30萬噸級公用油品化工泊位1個(水工結構按靠泊45萬噸油船設計);南8#泊位工程,新建15萬噸級通用泊位1個。

雲霄港區

雲霄港區尚未開發。規劃港區功能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和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形成碼頭岸線長5770m,生產性泊位18個,通過能力可達4000萬噸。

東山港區

東山港區包括城垵作業區、銅陵作業區和冬古作業區。港區擁有泊位9個,設計通過能力381萬噸/年。
規劃港區功能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和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城垵——銅陵作業區形成碼頭岸線長3923m,生產性泊位17個,陸域面積192萬平方米,通過能力貨運750萬噸和客運30萬人次。規劃冬古作業區形成碼頭岸線長1824m,生產性泊位8個,通過能力貨運250萬噸和客運100萬人次。

詔安港區

詔安港區基本未開發,僅有1個200噸級碼頭。規劃港區功能定位是服務地方經濟和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形成碼頭岸線長2500m,初步規劃可布置3萬~7萬噸級通用泊位10個,年通過能力約2500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