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泉州古城古稱溫陵、刺桐、鯉城。位於福建泉州市鯉城區。素有“海濱鄒魯”“文獻之都”美譽,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城市,首屆東亞文化之都。6.41平方公里的古城範圍內,共有8處世界遺產點、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等傳統風貌建築。列入福建省級旅遊度假區。

自盛唐起,泉州古城開始興建,五代及宋、元、明,隨著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繁榮與興盛不斷擴大。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帆檣林立,梯航萬國,留下了“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華圖景。千年後,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古城仍保有豐富的歷史遺存、較完好的古城肌理等,這些“活記憶”讓世人能夠回望曾經燦爛的歲月,感受千年古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古城
  • 外文名:Zayton 
  • 別名:溫陵、刺桐、鯉城 
  • 古城面積:6.41平方公里 
  • 位置:福建泉州鯉城區 
歷史沿革,泉州古城位置,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泉州府文廟,泉州元妙觀,泉州府城隍廟,泉州開元寺,泉州東西塔,清淨寺,泉州德濟門遺址,泉山門,泉州威遠樓,泉州定心塔,泉州承天寺,各個時期,泉州唐故城,泉州舊羅城,泉州新羅城,歷史文化,鋪境文化,古城街巷文化,古泉州八景,泉州戲曲文化,文物保護,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文化遺產,世界級非遺項目,國家級非遺項目,其他世界文化,世界文化遺產點,遺產名稱,遺產點數量,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泉州唐時原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豐州屬內陸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狹窄,不利於經濟發展。同時,因地理形勢變化,今泉州城區處陸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沖積,水澤變為陸地,交通方便,範圍寬廣。因此,唐·久視元年(700年)及景雲二年(711年),州治向東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區。

泉州古城位置

泉州古城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鯉城區,以古城6.41平方公里為核心,拓展筍江公園、接官亭等綠地,總面積計8.37平方公里。
泉州古城

主要建築

文物遺存

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的古城範圍內,共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等傳統風貌建築。
泉州古城內有173條街巷,其中包括西街、裴巷、金魚巷等36條一類歷史街巷,台魁巷、通政巷、米倉巷等104條二類歷史街巷,以及東街、塗門街、講武巷等33條與歷史格局相似的街巷。縱橫交錯的老街巷,就像從歷史延伸至今的脈絡,較完好地保留泉州古城的格局風貌,見證了“刺桐城”的繁忙與富庶,也在煙火氣中傳承著千年歷史文脈。

泉州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及學宮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現存建築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時的基本格局,構成一個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築形式、較為完整的府文廟建築群,建築規模為中國東南七省之冠。
泉州古城
泉州府文廟及學宮
建築群坐北朝南,整體布局為左學右廟,由位於西側的儒家祭祀建築府文廟組群和東側的州級地方教育建築學宮組群構成,兩組群均呈中軸線對稱的院落布局,此外,兩組群周邊還分布有明清以來祭祀泉州歷史名人的鄉賢名宦祠。較好地保存著宋代建築風格。
西邊的院落是祭奠孔子的廟宇,包括大成門、泮池、泮橋和大成殿等建築。作為府文廟建築群核心的大成殿,始建於10世紀,1137年重建,基本保存了宋代結構。面闊七間,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龍紋柱身、殿內通飾彩繪等建築做法。
泉州府文廟建築群東面的一組建築,是泉州古代官方學校,包括照壁、育英門、學池、學橋、東西書齋、明倫堂。
泉州府文廟內還有一組特色建築,即奉祀當地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和本地出身的著名官員和地方紳士、知識界等社會名流的鄉賢、名宦祠,現存蔡清祠、李文節祠和莊際昌狀元祠三座。

泉州元妙觀

泉州元妙觀始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初名白雲廟,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觀,被譽為“八閩第一道觀”。歷代以來幾經修葺、擴建,數易其名,先後有中興觀、龍興觀、天慶觀、元妙觀、元妙觀。歷史上元妙觀規模宏大,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有照壁、山門、玄壇祠、康王祠、三清殿、老君祠、南天門、靈霄殿、文昌府、長廊、七星井、戲台等建築。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元妙觀
元妙觀歷來是閩南道教的活動中心,明、清兩代管理道教事務的道紀司均設在觀內,閩南地區道士授籙升職和道教徒皈依傳度也在觀內舉行,是泉州道教傳播海外的祖庭之一。

泉州府城隍廟

泉州府城隍廟,祀韓琦為城隍神,坐落於泉州市區模範巷與縣后街交界處(今新村國小),俗稱“大城隍”,府城隍廟始建於北宋嘉祐二年(1057),初名明烈王廟,原址在明代泉州衛西側(今泉州六中附近)。明洪武三年(1370)改稱城隍廟,洪武四年(1371)重建。明永樂、正統、正德年間相繼修葺。嘉靖二十三年(1544),城隍廟遷建於資壽寺廢址(即今所)。清乾隆年間(1736—1795),修建中殿、前殿、東西兩廡及六賢祠、山門。道光十年(1830),邑中士紳因廟宇朽蠹,乃募捐重修,使整個城隍廟形成了山門、前殿、中殿及後殿的龐大建築群,占地十餘畝。其規制同府衙,甚為雄偉壯觀。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府城隍廟
泉州城隍廟為泉州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歷來廟內常常舉行降雨、祈晴等齋醮法事,清代官方增加春、秋兩祭,城隍信仰深入民間。此外,泉州府屬各縣城隍廟,每年均要到泉州府城隍廟內謁祖請香。
1992年經市政府批准登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成立管理委員會。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泉州子城西門外,南臨城內東西向主街道。是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始建於公元7世紀,10世紀奠定主體格局,保存著中國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發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軸院落的東西兩側另建塔院,14世紀後少有出現,非常珍貴。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主要建築包括自南向北依次為紫雲屏、天王殿與拜亭、拜庭及東西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及其東側檀越祠。東、西兩側矗立著鎮國塔、仁壽塔兩座宋代石塔,整體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

泉州東西塔

泉州東西塔位於泉州開元寺內,有東西二塔巍然對峙,相距約200米,東塔即鎮國塔,西塔稱仁壽塔。這雙飛塔,堪稱閩南塔中明珠。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東西塔
東西塔分別建於唐末和五代,最初都是木塔,後相繼更築為磚塔。南宋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西塔改建石塔),十年乃成。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東塔才開工改建,歷時十二年,始告竣工。東塔高48.24米;西塔高44.06米。結構緊湊完善,科學合理。雖經七百多年來的幾次大地震和風災,仍不傾斜變形,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

清淨寺

清淨寺位於市區塗門街中段北側,又名麒麟寺,,或音譯為艾蘇哈卜寺,,俗稱清真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在伊斯蘭世界也是有數的古寺之一。寺北以八卦溝為界,南臨塗門街,占地2078.36平方米,1961年3月列為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軍於北宋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伊斯蘭教寺之一。主要建築有大門、奉天壇、明善堂三部分。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清淨寺
大門通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米,朝南,全用花崗岩和輝綠岩砌疊而成。穹形頂,由三個層次四個高大相連的尖拱門組成。第一尖拱門高10米、寬3.8米,全用輝綠岩築砌;頂部為蛛網穹形結構,門楣上嵌有浮雕阿拉伯文古蘭經橫額。第二尖拱門高6.7米,頂部用花崗岩刻制,拼成蜂窩狀穹窿形如藻井的石構圖案。第三尖拱門高4.3米,與相距4.5米、高4.03米的第四尖拱門連成一體,門頂作半個純圓形穹頂,粉抹白灰。整個大門由四門三室重疊相連組成,結構獨特。大門屋頂作半個平台,名望月台,是伊斯蘭教齋月用以望月、決定起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圍三面築回字形垛子。
奉天壇又稱禮拜殿,在門樓西側,坐西朝東,尖拱形大門,高4.45米,寬2.25米,門楣頂刻有阿拉伯文經句,屋頂已倒塌,殿內尚存石柱礎7個。壇的四周圍牆均為白色藥崗岩石砌成,南圍牆全長23米,高6米,厚1.02米。牆高1.82米處並排開設八個長方形大石窗,窗孔高2.85米、寬1.8米,窗頂楣各嵌一方阿拉伯文古蘭經摘句的石刻。西圍牆為朝向聖麥加的正向牆,呈凸字形。正中突出寬4.54米,深4.31米,中間嵌一尖拱形寶蓋龕,刻有阿拉伯文古蘭經句,兩旁各設一門,門龕頂有浮雕阿拉伯文經句。突出部分以外的兩過牆壁各砌三個尖拱寶蓋狀壁龕,龕與龕之間開設高2.95米、寬1.60-1.65米的長方大門,龕中及尖拱頂石板均雕有阿拉伯文經句。
明善堂位於奉天壇北側,坐西朝東,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為伊斯蘭教徒禮拜之所。堂前置精雕石香爐一座(原為奉天壇舊物,後移此),堂的南側有小樓,樓下為接待室及伊斯蘭教陳列室。在門樓的東側“祝聖亭”內立有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重修清淨寺的碑記,是研究泉州伊斯蘭教的重要物證。寺內有明成祖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頒發保護清淨寺和伊斯蘭教的《敕諭》石刻一方,極為珍貴。

泉州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遺址位於泉州中心市區天后路天后宮前,這一經由科學考古清理出來的城門遺址,包含有宋、元、明、清不同時期建築遺存。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是中國現存使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的石構古城門遺址之一,德濟門遺址亦是泉州古城經考古發掘出土的古城門遺址,該遺址內各時期建築遺存疊壓清晰、內容豐富,且城牆不斷向外延伸的痕跡明顯。其地基完整保存了宋代以來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區拓建、發展、演變的歷史印跡,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
德濟門遺址面積約2500平方米。宋、元、明、清幾代的文化層累次疊加,每個朝代的堆積物也被發掘出土,比較完整保留了11世紀到20世紀城市拓建、重修的歷史印記。遺址由北向南,可見南宋城牆遺蹟、內壕溝及古拱橋、元明城牆及城門、明代瓮城、外壕溝等遺蹟,整體呈現出由北向南擴建的趨勢,各時期建築遺存疊壓清晰、內容豐富。

泉山門

泉山門始建於唐朝,為唐代泉州子城的北城門,位於市區威遠樓和中山公園北側,2002年底動工重建,是繼朝天門、臨漳門之後,泉州的第三座復古城門。與一般的閩南紅磚白石建築不同,泉山門牆體採用青磚壘砌,搭配仿古灰瓦,唐風古韻,宏偉壯觀,在泉州城門中獨樹一幟。城樓為三開間,四面環繞木欄。門洞過道西側牆間嵌有唐子城、宋羅城修城古磚。城匾“泉山門”,集蘇東坡墨跡而成。門樓有匾,北為“三台拱秀”,南為“萬井煙景”。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山門

泉州威遠樓

泉州威遠樓古時亦稱“譙樓”也又叫“北樓”,唐宋年間為泉州州署古地,是古城城標,見證了古刺桐港的繁華鼎盛。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威遠樓
原先它在洲署應門(第二門)以南90步,元代重修時,才有了“威遠樓”這個名字。明朝正統年間,遭火災焚毀,向北推移至州治應門處重建。清朝三次重修,至清末民國初已頹墜不堪。1958年全面重修後,“文革”期間又被嚴重破壞,最後夷為平地。一直到了1986年,泉州市政府決定重建威遠樓,樓址向北推移百米。

泉州定心塔

定心塔又名城心塔,在萬厚鋪郡城之中,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造,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定心塔
為五層五檐八角樓閣式磚塔,高約4.5米,邊長約0.75米,塔身由紅磚砌築,外塗白灰,頂部裝以紅陶罐疊成且塗以白灰的葫蘆剎。塔下有花崗岩砌築的須彌座,一側刻有“南無阿彌陀”五字,另一側刻有“乾隆十四己巳(1749)年重興”的字樣。
1983年1月,定心塔被評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於崇陽門東南、南俊巷東側。承天寺屢修屢廢,歷經千年,建築規模卻越來越大,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承天寺
承天寺原系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園故地。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全寺占地七十餘畝,方位坐北朝南。總體布局為三路。中路為寺院主要殿堂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東路有圓常祠、光孝寺、毗戶殿等。西路有功德祠、留公祠等建築。
承天寺環境清幽,頗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鬧市難得的一片園林緣地。被稱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別是:偃松清風、方池梅影、捲簾朝日、榕徑午蔭、塔無棲禽、瑤台明月、推蓬雨夜、嘯庵竹聲、鸚歌暮雲、石如鸚鵡。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將這十景加以總結,寫有“十奇”詩七律十首,後明書法家張瑞圖將這十景書刻於碑文,傳之後世。但也有人認為“月台倒影”、“一塵不染”、“梅石生香”各為十景之一。

各個時期

1000多年前的唐朝,泉州還是個小城,稱為“子城”,後來至清代年間,泉州城共進行大規模擴城、修城27次,最多的時候城門達8個。
盛唐時,泉州城(即故城)有4個城門:東門、西門、南門、東南門。至唐末,“開閩三王”中的王潮、王審知在故城裡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4個門,東門叫“行春門”(相公巷以西、門樓巷口以東的東街路中);西門叫“肅清門”(舊西菜市附近);南門叫“崇陽門”(承天巷口至花巷口間的南街處);北門即“泉山門”。
南唐保大年間,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對泉州外城,即羅城進行加固,開闢了7個城門,包括:東門仁風門(現崇福路);西門義成門(現甘棠巷口);南門鎮南門(即中山中路泮宮口附近);北門朝天門(與今同);東南門通淮門(現塗門街尾);西南有兩門,一是通津門(今傅府山南麓),一是新門(今臨漳門)。這期間,留從效又築一衙城。   
元朝至正十二年,泉州路達魯花赤(蒙古語,意為“鎮守者”,相當於地方長官)偰玉立擴城,叫新羅城,把原來的通津門移徙水門巷處,南門從塗山街移至天后路,叫德濟門,其他不變。到了明朝,又開了一個新門,叫小東門,在今兒童醫院附近。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至遲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泉州已有夯土板築的城牆。隨著泉州社會、經濟、人口等繁榮發展,自唐初築城後,經唐·天佑三年(906年)王審知築子城,唐·天佑間(904~907年)王延彬拓城西地至至清·道光的九百多年間,羅城先後修築27次。泉州古城從無到有,“屢廣而大,屢增而高,屢培而厚,屢易而堅”,從3平方華里,擴至20平方華里,最終達到30平方華里。
泉州城有護城河、外濠七條,城內河支溝(今稱“八卦溝”)五條,構成密如蛛網的排水、交通系統。古城內外,大小橋樑不下百座。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時,留從效重加版築,繞植刺桐。”故稱刺桐城。
清·順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馬得功、興泉道葉灼棠、泉州知府陳秉直依關東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東北、東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區東西寬而南北短,從清源山俯瞰,形肖鯉魚,故稱“鯉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

泉州唐故城

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第三次設定武榮州,州治由原來的南安縣豐州城遷址今泉州市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稱:“羅城,相傳為南唐·保大中(943~957年)節度使留從效築也。”實際上,唐故城初築時間應在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玄宗開元六年(718年)晉江建縣之間,為夯土版築。
唐故城垣遺址根據調查報告,勾勒出的泉州唐故城遺址,確定唐故城周圍13.2里,城區面積將近3平方公里,因趨避地勢之故,形狀不規則。
①北垣:
以北樓(南唐·保大中(943~957年)改稱朝天門)為中心點(今北門街孝悌巷口以南),分向東、向西兩段。
北垣東段:從今北門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樓始,城牆依地勢南下接雲榭(今氣象站),利用雲榭天然形勢折東至白狗廟前縣后街東畔,轉南行至米倉巷南泉州衛校,循馬鞍山東北麓坡地,沿江厝池南折東,直趨中營,下接唐故城東垣。
北垣西段:從今北門街孝悌巷口以南的北樓始,城垣往西直線達裴巷北、河嶺巷南(第一塑膠廠大門偏北,宋南外宗新睦宗院舊址)。河嶺以西則沿河嶺巷南高地,直西出富厝埕,過新華北路,轉西南入花棚下培元中學操場接唐故城西垣。
垣濠溝:
北垣中段無濠(故城北部未設治之前原為荒僻地帶,為泉之邙山;北山至北門城口以北乃古河曲之大澤,故無須濠溝)。
東側南行地段以天然溝塹(破柴巷溝、都督第溝、水巷溝)、大池(江厝池、水心亭池)、沼澤為濠,米倉巷南泉州衛校以東則接中營下溝。
西段河嶺至培元中學操場為北部西溝。
②西垣:
西北與花棚下培元中學操場的北垣相接,迤西南行至孝感巷北,循巷南下,橫穿西街入“老鼠尾”,復循崗阜山脊西南行經歐陽詹故居(今一半圈入源和堂蜜餞廠內,在廠區北牆中偏東)西,南下至崎頭廟巷接故城南垣。
西垣濠溝:西北以西姑大池為濠,孝感巷北段西下方即為奇士西界溝,注小督池,匯入素景門舊濠(濠在宣明坊五塔巷口),西南則留從效洗馬池接通舊羅城南濠。
③南垣:
西起新門街崎頭廟巷南口,接故城西垣,沿新門后街經鋪仔巷(又稱報仔巷)、甲第巷南口,接上崎頭巷(在傅府山南,即甲第巷南口折東,今統稱甲第巷),過通津橋北、宏博巷(今巷廢)南口、關刀埕,穿新華南路入金魚巷,沿巷過疊芳橋北、井巷橋北,至鎮南橋(即南門橋,在今塗山街頭崗亭一帶)北,繼續往東達通遠橋(鎮南橋東,原胭脂巷——燕支巷正對面)北,折北循鮑厝巷直接府文廟西牆外藍橋巷,至巷北轉東,沿府學泮池、明倫堂池、百源川池諸池及老河溝(時含今路下溝)北岸,至小菜巷龍宮,復北折至伯府埕泉州五中校門偏東,轉東循鳳池至原漆廠西牆(今名城大廈附近),接故城東垣。
南垣濠溝:西起崎頭廟巷南口下,陪城牆迤東至塗山街頭東鮑厝巷南口下為舊羅城南濠西溝,折北至藍橋巷北則以府學池水域為濠,轉東至小菜巷龍宮以府學泮池、明倫堂池、百源川池及老河溝為濠,伯府埕、鳳池一線以南則以東湖水域為塹。
④東垣:
北起中營下東口,接故城北垣。陪二郎巷溝西岸南下,穿過東街入忠義巷,自忠義巷偏西南下,經萬厝埕尾,翻越釋仔山,至山南麓施琅將軍東園假山殘址,南下趨鳳池巷,至原漆廠西牆北側路中,接故城南垣。
東垣濠溝:北段為二郎巷溝,至六板橋、七板橋處折東入東門大溝;忠義巷一段以東數十米外東門大溝為濠;釋仔山以東、以南,則以煙波浩渺的東湖水域為塹。
唐故城城門
唐故城有四個城門。《紫雲開士傳·文亻冉(“冉”上“孚”字頭)傳》雲,唐·鹹通初(860~861年),文亻冉(“冉”上“孚”字頭)於開元寺東南造木浮圖(木塔)時,“使募施者州四門”。
東門(未詳,疑為“行春門”):在二郎巷口偏西的東街上。
西門(素景門):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據宋志遺文名曰“素景門”,是遺存於志乘中少數唐代泉州地名之一。
南門(鎮南門):位於南街(中山中路)南端、鎮南橋之北。
東南門(舊通淮門):在故城東南,舊通淮橋(即離井橋,後稱登仙橋)北,即今東邊巷南口“坊腳”。
北樓:“北墉之立侯樓”,是供“更人防卒”“登俾擊柝之所”,樓下無門。因城北河曲大澤阻隔,東北溝渠、池塘、沼澤密布,荒無人煙,無路可通。
西南水門(通津門):位於故城西南,初築城時為水門,僅通舟楫。

泉州舊羅城

擴建南垣東段
唐·大和三年(829年)前,擴建南垣東段。
清·乾隆《泉州府志·名宦·趙棨傳》載,唐·大和三年(829年),泉州刺史趙棨開天水淮時,通淮門已在舊通淮橋的東南,說明此時南垣東段已自鮑厝巷南口向東延展至兵馬司橋北,而東垣也自原漆廠西牆徑直南延至兵馬司橋北。
擴建西垣
唐·天佑間(904~907年),擴建西垣。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唐·天佑間(904~907年),王延彬權知軍州事,其妹為西禪寺尼,拓城西地以包寺。”
黃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記敘兼談羅城與子城的關係》介紹:“其增築城垣走向,即從今新華北路東側的進賢巷原泉州菸絲廠起,向西北穿過新華北路,到泉州市第一輕機廠的西邊容器車間東南牆邊的小路,西通奉聖巷(原西姑池已被輕機廠填平,西姑寺也於1958年拆除),連線舊環城路西北段,轉向西南到西門路口原義成門所在地;再沿西門城濠東側,南下抵新門外的臨漳橋東畔。該範圍包括唐故城城外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一帶,其中包羅有龍頭山、洗馬池、溪後池、長溝、西姑池等地方。”
王潮兄弟據泉時,泉州州城周圍17.2里,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
五代時,重加版築,正名為“羅城”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時,留從效重加版築,繞植刺桐。”《清源留氏族譜·卷二·留鄂公傳》:“泉州城市舊狹窄,至是擴大仁風、通淮等數門。”
羅城
因“重加版築”時已內有子城,故外城遂正名為“羅城”。
《晉江府志》載,古泉州的羅城由南唐·保大中(943~957年)留從效所築。城牆周圍20里(城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高一丈八尺,有七座城門:
東面是仁風門(取“夫天之道也,東仁而守,西義而成”之義),俗稱東門,位於二郎巷口偏西的東街上唐故城東門處。
西面義成門(亦取“夫天之道也,東仁而守,西義而成”之義),俗稱西門,位於甘棠巷口偏東西街上(時西城牆已西移,原唐故城之西門——“素景門”廢)。
南面鎮南門,俗稱南門,位於南街鎮南橋(藍橋)之北,大概在泮宮口處。
北面朝天門,俗稱北門,位於文勝巷口北門街上。
東南面通淮門,俗稱塗門,已從唐故城向東南推移到兵馬司橋北。
西南面臨漳門,俗稱新門,位於新門水關橋東北。
西南還有一道通津門,因門外大部成陸,航道淤塞,跨濠架設津梁交通城外,亦稱新南門,位於 傅府山南麓、通津橋正北。
黃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記敘兼談羅城與子城的關係》介紹:“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於南唐·保大 年間(943~957年),擴大唐故城的東部、東南部及北部等環半城的外圍之地。即由塗門沿今溫陵西側北上,中經鳳池、釋仔山(舊市農校)至東門;溯向西北,”
拓東北垣
宋·乾德(963~968年)初,拓東北垣。
《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宋·乾德(963~968年)初,節度使陳洪進建崇福寺於松灣,復拓城東北地。”
黃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記敘兼談羅城與子城的關係》介紹:“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因其女出家為尼,建千佛庵(即今崇福寺)於城東北松灣居之,復拓東北垣,至東至北包寺入城。地在虎頭山東側,二郎巷溝以外的東北部,今崇福路(城基路)以西的地方,即今泉州市農機公司倉庫一帶,包羅崇福寺、市委黨校內的大小池,其拓展的範圍較小。”

泉州新羅城

北宋時期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知州陸藻增築泉州羅城,城牆內石外磚,橫2丈,高過之。
南宋時期
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知州葉廷珪復修泉州城,浚八卦溝。
“翼城在羅城外,(南)宋·紹定三年(1230年)郡守游九功築,東至浯浦,西抵甘棠橋,沿江為蔽,成石城四百三十八丈,高盈丈,基闊八尺。”並辟鎮南門外為“番坊”。(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陳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紀要》稱:“紹定三年(原文為“紹興三年”,誤),郡守游九功以以原鎮南門外至晉江北岸一片,商業繁榮,人煙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濫時,盡成澤國。因思應予以有所保障,乃於瀕江一線加建防洪牆一堵,號曰翼城,西起原臨漳門,沿破腹溝北岸,經馬頭塤沿五堡溪北岸,過浯浦橋,轉北沿東魯巷接於原通淮門。《志》雲全長二里有奇,其實倍之。”(《泉州文史》第二期)
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劉淑智建議,建東南翼城,北起仁風門,循東門大溝,外繞釋仔山,迴環草埔尾諸池,南至津頭埔。
元時期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監郡契(亻字旁)玉立拓南羅城以就之,今統為羅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泉州路達魯花赤契(亻字旁)玉立徑就翼城拓建南城垣,與西南、東南兩翼城合,奠定了新羅城的規模。城牆內外皆石,城垣周圍23里,高2丈1尺,城區面積約6.2平方公里。城門還是七個:北門(朝天門)、西門(義成門)依舊址不變;東門(仁風門)沿東街向東移50步;南門原鎮南門廢,改名“德濟門”,移至萬壽路口東側、天后宮正大門對面40米;東南通淮門、西南臨漳門均跨濠溝向東南移近百步;新南門(通津門)移到竹街南畔,曰南熏門。
明時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衛指揮李山修泉州城垣,高增5尺,基廣皆2丈4尺,內外皆石;除南薰門無月城外,其餘6個門加建月城,窩鋪140個;又於仁風、通準二門間開小東門為八個城門。
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兵備萬民英為防備倭寇進犯,自北門城口至城東北今崇福路北口,臨城北晉江古河曲大濠圍以木柵,築羊馬牆。後以輿論謂之壓斷“龍脈”拆除。
清朝時期
清·順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年),福建提督馬得功、興泉道葉灼棠、泉州知府陳秉直依關東式改造泉州府城。因明羊馬牆故址拓翼城4處;復因臨漳門外潮汐漲齧,損壞城牆,令水師運濱海巨石於長溝北右半里,築翼城以捍潮。至是,泉州古城定型。因城西北、東北、東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區東西寬而南北短,從清源山俯瞰,形肖鯉魚,故稱“鯉城”。此時環城周圍24里,城區面積6.8平方公里。
八卦溝
系泉州老城區排水系統,是唐代以來泉州府的子城、羅城遺留的濠溝、池塘,經過宋元時期逐漸連線而成排水渠道,大小溝渠遍布市區,其大動脈即八卦溝大濠,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築的重要史跡。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郡守契玉立南拓羅城以就翼城。原南護城河成為城內濠溝。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童漢臣以御史知泉州,探求八卦溝湮塞原因,而加以疏浚。
經歷次疏浚引金雞北渠水沖灌,與百源川池形成市區主要排水系統。
八卦溝大濠兩岸,皆疊砌筏形堰岸。這種筏形堰岸如同筏形橋墩,是宋代建築特點,能承載、負重,雖年代久遠仍不變形不坍塌
1、八卦溝大濠上橋,自西而東有12座橋。
 
(1)老先生巷橋:是龍頭山通往新門街的要道。
 
(2)鋪仔巷橋:是甲第巷通往新門街的要道,今存。
 
(3)通津橋:在新華路濠溝西側第一條巷,南通新門街,北通傅厝山。現濠溝之南。有石板六條,長4.4米,寬3.25米,石板厚0.57米。橋南西側民居壁上有石碑一塊,高1.22米,寬0.60米;碑座高0.40米,寬0.73米,碑面塗蓋白灰,內容不詳。該橋是北宋城通津門前橋,北宋城垣城門早已廢,唯此橋今尚存。
 
(4)疊芳橋:傅府山迤東第一道橋,在疊芳巷,南通新門街,北連金魚巷,新門街與塗山街即以此橋巷口為界。橋有七條花崗岩石板,長5.9米,寬3.05米。遂就石板上鋪蓋薄水泥。北岸東側有石階可下濠溝。今存。
 
(5)井巷橋:在井巷,南通新門街,北連金魚巷。此橋已接近鬧市,更是交通要道。橋鋪石板五條,全長5米,寬2.84米。雙側築有扶欄,欄高0.60米,寬0.40米。橋板厚35厘米。現橋面抹蓋水泥。今存。
 
(6)鎮南橋:是北宋城南城門橋,址在今塗山街頭十字路口北側路下。
 
(7)洙泗橋:是進孔廟府學的要道。
 
(8)祖師橋:是後城通塗門街之橋,在祖師巷,巷北有祖師宮。橋南北向橫跨於濠溝上,有七條花崗岩石板,兩岸疊澀出檐以支撐橋樑。橋長6.65米,寬2.93米。兩側有石欄桿,橋南西側有石階可下,階長2.5米。旁有一橋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六月立,碑文有:“泉州府晉江縣為橋溝已經擴清,勒石以志,”。今存。
 
(9)隱居橋:是後城通塗門街之橋,在隱居橋巷,已拆。
 
(10)舍人巷橋:是後城通塗門街之橋,已拆。
 
(11)清真橋:在塗門街清淨寺後,跨濠溝上,始建於宋代,原為石橋,1995年舊城改造時改為水泥橋。現橋雙側為花崗岩石欄桿,橋欄堵上刻有“清真橋”。
 
(12)兵馬司橋:在兵馬司橋巷尾通宜春村處,原為北宋城通淮門前橋,今存。
 
2、四大街上橋
 
東、西、南、北四大街上原來都有橋,多已湮廢。著名如:
 
(1)行春橋:位於東街,已廢。
 
(2)錫雅橋:訛稱竹仔橋,又稱泉山橋,位於北門街,已廢。
 
(3)肅清門橋:位於西街,已廢。
 
(4)奉聖宮橋:位於西街,已廢。
 
(5)花橋:位於南街(今中山南路花橋宮附近),在路下。
 
3、七城門橋
泉州城原七個城門都有水關和大橋,近代多已拆建為鋼筋水泥橋。
 
(1)仁風橋:位於原東門(今仁風街與東街交界處)。
 
(2)義成橋:位於西門。
 
(3)朝天橋:位於北門(朝天門)處。
 
(4)通淮橋:位於塗門。
 
(5)臨漳橋:位於新門,原為北宋城臨漳門前橋,後稱水關橋,已湮廢。今新門前橋(吊橋)舊稱甘棠橋。
 
(6)鵲鳥橋:又稱水門通津橋,俗稱三堡宮橋,位於水門巷尾竹街西,原在水門(南薰門)水關內。橋原為石板橋,東西向,八十年代改為水泥橋。現橋長、寬各5米。橋南緊傍原水關閘門,橋南面濠溝因兩岸民房填岩浸溝,僅寬3米,北側濠溝依舊,寬達6米。
 
(7)水仙宮橋:即南門橋,又稱通橋,在馬坂巷水仙宮南側,橋緊挨著宮。原為石板橋,現石板上鋪抹水泥。橋長4米,寬3米。
 
(8)興橋:在馬板巷西側,原為7條石板,後再增寬4條,橋長4.5米,寬6米。
 
鵲鳥橋、水仙宮橋、興橋三橋之東,乃原宋元市舶司、市舶司倉庫舊址,明中期後,司與倉俱廢,遂於此地通晉江的濠溝上興建這三座石橋。

歷史文化

鋪境文化

鋪境文化是泉州特有的,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城市管理制度,是中原文化慎終思遠的具體體現。鋪境體系由鋪境空間和鋪境信仰兩部分組成;鋪境空間由官方認可的基層行政組織“鋪” 和基於共同信仰和祭祀傳統的民間空間“境”,逐漸整合而成;鋪境信仰是一種活態傳承的信仰體系,民間節慶與信仰儀式仍然活躍,廟宇建造活動延續,是居民認同並自發維護傳承的遺產。
古城範圍內現存鋪境廟40多座。包括希夷古地、小希夷古地、文勝宮、約所關帝廟、白耇廟、執節古地、二郎古地、桂香宮、上乘古地、頂孝友宮、北山宮、通天宮、孝友古地、聯魁宮、奇仕宮、奉聖宮、妙因宮、鐵爐寺、熙春宮、古榕宮、真濟宮、忠義關夫子廟、廣靈宮、聖公宮、上帝宮、凌霄宮、日月太保宮、花橋慈濟宮、通津宮、三義廟、永潮宮、輔德宮、南嶽宮、泉郡溪靈宮、義全宮、龍全宮、天王宮、青龍堂、富美宮、後山宮。
鋪境體系是泉州古城創建擴建年代與邊界之爭的重要佐證、泉州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重要體現和泉州古代海上絲綢貿易、多元文化的寶貴遺產。

古城街巷文化

泉州古城有173條街巷,大多與歷史名人、民間傳說、宗教信仰、風物特產等有關。包括西街、裴巷、金魚巷等36條一類歷史街巷,台魁巷、通政巷、米倉巷等104條二類歷史街巷,以及東街、塗門街、講武巷等33條與歷史格局相似的街巷。這些看似平凡的街巷,構成古城豐富的肌理,承載著泉州千年的歷史和人文積澱,記錄著千百年來的市井生活,亦有許多傳奇故事隨街巷的名稱流傳到今。

古泉州八景

古代泉州八景是小山叢竹、開元寺雙塔凌空、承天寺鸚山暮雲、清真寺清真夕照、崇福晚鐘、靈山聖墓玉球風動、東湖荷香、筍江月色。
小山叢竹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小山叢竹
小山叢竹是泉州舊八景之首,位於泉州城北。因朱熹在此築亭、題字、遍植叢竹而得名。唐代為紀念“閩文之祖”歐陽詹,在此建有祀詹祠堂;南宋以來,古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途經泉州必到此朝拜朱熹;近代弘一大師曾在此講經題字“小山叢竹”由此聲名遠播,成為泉州文脈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小山三叢林有牌坊、書院、晚晴室、不二祠、過化亭、敬亭等建築。
筍江月色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筍江月色
筍江月色是舊時泉州八景之一。傳說中秋之夜三更時分,月亮照在筍江橋中,每一個橋坎都能映出一輪皓月;而午夜時分,在筍江粼粼清波中,可見水中映出清源和紫帽二山的倒影。人們總是在中秋之夜,踏著皎皎月色,迎著融融江風,伴著南音絲竹餘韻,三五成群,相約游江,既給中秋佳節一個好心情,又期盼親眼目睹筍江月奇觀。
崇福晚鐘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崇福晚鐘
崇福晚鐘是泉州老八景之一,自古享譽海內外。《泉州府志》記載:“崇福寺故在城外,宋初陳洪進有女為尼,以松灣地建寺,拓羅城包之,名千佛庵。宋元祐六年,千佛庵改名崇福寺。”古城崇福禪寺素有“松灣古地”之稱,寺內有一口明代“大洪鐘”,每當夜深人靜時,敲響此鐘,鐘聲可傳到洛陽橋畔。
鸚山暮雲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鸚山暮雲
鸚山暮雲地處承天寺後院的鸚哥山上,每到大霧天,鸚哥山上幾株百年古榕上常縈繞著一團團如煙濃霧,情境迷人。鸚哥山上樹木蔥蘢,種植榕樹、龍眼、枇杷等以及還種植了桂花、山茶花、杜鵑、翠竹等。

泉州戲曲文化

泉州素有“戲窩子”和“福建戲曲半壁江山”等美譽,南音、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木偶戲,共同築起泉州靚麗的風景線。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亦稱“泉州弦管”,是歷代積澱、多元形成的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是兩漢、晉唐和兩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閩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樂文化帶入泉州,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體現了不同時期中華古樂南移的歷史積存,是繼承中國古代音樂遺存、保存盛唐血脈最多的古老樂種,是中國倖存的歷經千年、內容豐富的口傳文化遺產。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用於唱曲和演奏大譜,是漢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寶貴遺制;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對應“宮商角徵羽”,旁邊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自成體系,完全不同於常見的“工尺譜”,比“敦煌古譜”更嚴密,為本樂種所獨有,是隋唐以前的遺存;南音曲頸琵琶橫抱、十目九節的洞蕭、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漢唐古樂器的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二千多首,蘊含了晉清商樂、唐大曲、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豐富的內容;曲牌中保留諸多古調、古牌名;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強調“照古音”,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的音韻。
因此,被海內外專家譽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組織大會上,南音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梨園戲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其歷史源頭可追溯到唐五代時泉州的歌舞百戲伎藝,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扮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它以泉音、泉腔、泉調演唱戲文,是個獨立的聲腔劇種。距今已有著800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廣泛流播於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地區以及港澳台和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本文學、音樂唱腔和演出規制。
梨園戲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戲曲的諸多文學與演出形態。在長期的歷史流衍中,梨園戲分為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劇目“十八棚頭”和專用曲牌,保存有傳統劇目70餘部,較多保存了宋元戲文,諸如《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及“荊、劉、拜、殺”等,其中《朱文太平錢》、《劉文龍》等則為南戲軼篇、海內弧本。腳本中類似於《張協狀元》中的“瓜”、“三合”、“淨扮婆”等舞台提示,梨園戲仍存在於舞台表演上,保留了原生態舞台藝術。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高甲戲
高甲戲被譽為“南海明珠”,系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分布於閩南地區、台灣省和東南亞華僑集居地。高甲戲形成於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妝遊行,隨後出現專演宋江故事的業餘戲班,時稱“宋江戲”,這是高甲戲的孕育期。
清中期,“宋江戲”突破局限,與“竹馬戲”或“四平戲”的合流,兼演文武戲、宮遷戲、丑旦戲等,內容及表演藝術逐漸豐富,成為“合興戲”。至清末,經歷初創階段,“合興戲”又吸收本土姐妹藝術品種(如梨園戲、提線木偶、掌中木偶和外來劇種如弋陽腔、京劇、崑劇)的精華豐富自己,藝術上趨於成熟,走向專業化組織形式,並上演連台本戲,形成了有自己的風格和豐富多彩的傳統的地方劇種,始稱高甲戲。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打城戲
泉州打城戲,又名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發端於清鹹豐年間(1851--1862年),流行於泉州、晉江、南安、龍溪及廈門、金門等地,是融合釋、道二教這之法事活動形式而形成的,為全國罕見的宗教戲劇。 “打城”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儀式,叫“打桌頭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扎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於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後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
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頭巾代表亡靈,一男子(由道士裝扮)代表道士對著說唱。後來,發展為“打地上城” ,演員發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劇目,一般在廣場上表演簡單的雜技,如弄鈸、過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沒有故事內容的小節目。再後又增加短小的神怪節目,跳出宗教儀式,開始在民間喪儀、孟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至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形成戲班。班主為道士,俗稱“道士戲” ;班主是和尚,叫作“和尚戲” ,建國後統稱為打城戲。
2008年6月7日,打城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是Ⅳ-11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習所)獲得“打城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泉州古城(世界遺產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泉州提線木偶戲
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今稱提線木偶戲。源於秦漢,晉唐時隨中原士族南遷入閩,至遲於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區流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各代至今,從未間斷。泉州傀儡戲既充分發揮其巫文化潛質和“溝通人神”的獨特功能,與道教等宗教科儀活動相結合,成為泉州乃至閩南語系地區民眾生、老、病、死等人生禮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眾、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至今保存700餘出傳統劇目和由300餘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泉州傀儡戲,以其悠久的傳承史和豐厚的藝術積累,成為中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範本,並成為當今中國提線木偶藝術無可爭議的代表。在泉州傀儡戲傳統劇目中,保存著大量古代泉州地區民間婚喪喜慶及民間信仰、習俗的內容。保存著“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俚語的語詞、語彙、古讀音。並且也保存著許多宋元南戲的劇目、音樂、演劇方法、演出形態等珍貴資料。因而,對“閩南文化學”、“閩南方言學”與“宋元南戲學”等,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2。
2012年12月,包括泉州提線木偶戲在內的“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畫”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文物保護

第一批

1961年3月公布泉州的清淨寺、安平橋入選國家級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批

1982年2月公布泉州開元寺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批

1988年1月公布泉州天后宮、洛陽橋、老君岩、九日山摩崖石刻、伊斯蘭教聖墓入選國家級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批

2001年6月25日泉州府文廟入選國家級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

2006年5月25日德濟門遺址、泉州港古建築於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

2013年5月3號楊氏民居(清)入選國家級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

2019年10月16日公布崇福寺應庚塔、安禮遜圖書樓(鯉城區)入選國家級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遺產

泉州擁有世界級非遺名錄6項、國家級非遺名錄36項。涵蓋了傳統手工藝、民俗文化、民間戲曲等,獨具特色、異彩紛呈。

世界級非遺項目

南音、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閩南民居)營造技藝、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畫、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

國家級非遺項目

國家級“非遺”項目:陳三五娘傳說、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園戲、高甲戲、高甲戲(柯派)、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打城戲、五祖拳、剪紙(泉州〈李堯寶〉刻紙)、惠安石雕(包括影雕、圓雕、浮雕、線雕、沉雕)、木偶頭雕刻(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燈彩(泉州花燈)、竹編(安溪竹藤編)、永春紙織畫、德化瓷燒制技藝、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晉江)、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泉港)、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鯉城)、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惠安)、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南安)、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端午節(安海嗦囉嗹習俗)、端午節(石獅端午閩台對渡習俗)、惠安女服飾、元宵節(泉州鬧元宵習俗)、元宵節(閩台東石燈俗)、燈會(南安英都拔拔燈)、民間信俗(清水祖師信俗)、蟳埔女習俗、泉州刣獅、泉州木雕、傳統香製作技藝(福建〈永春〉香製作技藝)

其他世界文化

世界記憶遺產
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

世界文化遺產點

遺產名稱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7月25日,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英文名: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由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升至56項。

遺產點數量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所獲榮譽

1982年泉州古城成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文化遺產。
2021年9月26日,泉州文化標識“鄭成功”“德化白瓷”“泉州古城”和關聯的“媽祖信俗”等入選“福建文化標識”。
2023年12月18日國家文物局下達《關於同意創建福建泉州鯉城世遺宋元古城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函》,同意鯉城區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