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是2020年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徐子蒙,本書重在系統分析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量的時空分布特點和流動變化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 作者:徐子蒙
- 出版社:測繪出版社
- ISBN:9787503043031
《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是2020年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徐子蒙,本書重在系統分析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量的時空分布特點和流動變化特徵。
《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是2020年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徐子蒙,本書重在系統分析長江經濟帶水源涵養量的時空分布特點和流動變化特徵。內容簡介建立基於水源涵養空間流動和區域發展差異的生態補償核算模型,提出...
《長江經濟帶水資源生態補償協同機制研究》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明確要求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深度剖析長江經濟帶水資源生態補償問題,以長江經濟帶11省市水資源...
《水源涵養與保護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是 2010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耿雷華。內容簡介 《水源涵養與保護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以生態補償為主線,總結了國內外生態補償的研究進展與相關實踐經驗,根據水源涵養保護區的類型、要求及劃分範圍,評價水源涵養與保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範圍與程度。由於水源...
長江上游位於中國大陸腹心區域,區情特殊,地位重要。特殊在於,既是資源富集區、又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養區,又是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區。重要在於,中央政府在“十五”計畫中明確提出,要把建設長江上游經濟帶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將其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三大典型區域之一,承擔西電東送、...
《中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實踐與政策設計》是2010年7月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孔凡斌。內容簡介 《中國生態補償機制:理論、實踐與政策設計》以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政策因素為基礎,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歷史和現實必要性;全面系統地分析生態補償機制國內外理論研究進展和主要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關於加強長江經濟帶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 編輯 語音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為主攻方向,以增強森林水源涵養功能、防治水土流失為重點,以...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區域發展規劃以及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規劃等開展水資源論證,從嚴核定建設項目許可水量。推進農業取水許可管理,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水源相對集中的重點中型以上灌區取水許可證發放。全市用水總量2020年控制在23.9億立方米,2030年爭取控制在26.9億立方米。(市...
在長江、黃河等重要河流探索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繼續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對口支援、新安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推動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廣西廣東九洲江、福建廣東汀江—韓江、江西廣東東江、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西江等開展跨地區生態保護補償試點。(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生命河,山水林田湖渾然一體,形成獨特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涵養水源、繁育生物、釋氧固碳、淨化環境功能,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和生態安全螢幕障。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必須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近日,記者就如何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列出負面清單,設定禁止開發的岸線、河段、區域、產業,強化日常監測和問責。要抓緊研究制定和修訂相關...
七是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區域互動合作機制,推進一體化市場體系建設,加大金融合作創新力度,建立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治理機制,建立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協調機制。政策全文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發〔2014〕3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長江是貨運量...
7.2.3 新安江流域實施生態補償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7.2.4 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意義 7.3 水資源與納污能力利用程度評價 7.3.1 區域可用水資源的耗用係數 7.3.2 水域納污能力利用係數 7.3.3 流域水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遞進規律及啟示 7.4 水源涵養與保護的共建共享範圍與測算 7.4.1 新安江流域水資源...
2019年7月16日、9月5日,經魏某某與胡某某事先聯繫,魏某某、劉某某駕駛的“三無”采砂船與胡某某駕駛的“聯順1078”貨運船在長江B7水域會合後非法采砂2次,盜採江砂1414.38噸。本案中,侵權人非法采砂行為位於崇明島西南側,毗鄰水源生態涵養紅線、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及長江刀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該環境侵...
二、三江源區生態補償的方式 三、三江源區生態補償的內容 參考文獻 附錄l 社會經濟特徵列聯表分析數據 附錄2 青海省三江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調查問卷 後記 作者簡介 孫發平,漢族,1962年生於甘肅省夏河縣,大學本科學歷。曾任青海省委黨校經濟學部主任、教授,現任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青海省第九屆、第十...
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補償機制建設。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就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問題作了專門闡述,要求研究設立國家...
既要努力構建與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相適應的司法工作體制機制,又要促進環境資源聯防聯治,推進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五是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既要針對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通篇布局、統籌規劃,又要弘揚工匠精神、愚公精神,堅持不懈,持續妥善審理...
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對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水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出新要求。三是長三角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跨省界水體聯保共治等探索實踐,為全面構建區域水生態環境保護開放合作、深化流域共保共治共享體制機制增加新...
“四位一體”推進中央第一輪環保督察及“回頭看”、長江警示片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成效位居全國前列。環境經濟政策不斷完善,統籌安排約20.8億元用於流域和環境空氣生態補償,80個縣(市、區)初步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累計3504家企業完成排污權交易,交易總額4.7億元,分別...
2014年9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分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培育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建設綠色生態廊道、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8部分47條。 《意見》指出,長江是...
第二,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大江大河的水源發源地,歷史遺留的原因使得我國對西部地區的欠賬過多,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成果理應由西部地區共享。承擔大量生態服務功能的地區往往生態脆弱和環境敏感,而這些地區基本是貧困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能力差距巨大,形成這樣的悖論:一方面財力充足的經濟發達地區,免費搭車享受著...
次年,根據簽訂的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定規定的考核目標完成情況,對預撥資金進行清算。扣減的資金繼續用於下一年度的引導支持。引導資金按照資金來源,根據相關資金管理辦法,統籌用於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資源保護、水源涵養等方面,並向重要水源涵養地、水生生物保護區、小...
發揮安徽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推進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加強區域合作聯動。推動長三角中心區一體化發展,帶動長三角其他地區加快發展,引領長江經濟帶開放發展。加強長三角中心區...
發揮安徽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推進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加強區域合作聯動。推動長三角中心區一體化發展,帶動長三角其他地區加快發展,引領長江經濟帶開放發展。加強長三角中心區...
以長江為依託的開放型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是當今中國最寬廣、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帶,為東部"兩個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注入了動力和活力。長江流域提供了中國36.5%的水資源、48%的可開發水電資源、52.5%的內河通航里程,是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路等中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水源地、中國水電開發的...
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發揮水土保持涵養水源和改善生態的重要功能。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求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要求堅持生態優先,強化人為水土流失監管。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突出抓好中游水土保持,積極開展小流域...
自然保護地在生態旅遊和科普教育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省建設的重要引擎。 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謀篇新格局。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我省“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戰略。自然保護地在構建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
率先在長江經濟帶建立赤水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統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妥善處置各類矛盾衝突,全省生態系統連通性、完整性和生態保護格局更加最佳化。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建成2502處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點,安裝各類專業監測設備1.3萬餘台(套),“人防+技防”的監測預警預報...
自然保護地在生態旅遊和科普教育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省建設的重要引擎。 長三角一體化建設謀篇新格局。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我省“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戰略。自然保護地在構建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
必須把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生命體,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全過程治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2﹒服務新發展格局,要求大力完善江蘇水網。江蘇地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國家...
1.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加強與上下游地區協同治理,與南京長江南岸地區統籌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探索沿江流域生態補償區域協作機制,支持創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聯動打造長江水災害監測預警、災害防治、應急救援體系,共建安瀾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