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葉莧

針葉莧

針葉莧(學名:Aerva monsoniae)是莧科白花莧屬的植物。分布在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等地,一般生長在海濱砂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葉莧
  • 外文名:Trichurus monsoniae (Linn. f.) C. C. Townsend
  • 屬中文名:針葉莧屬
  • 屬拉丁名:Trichurus
  • 中國植物志:25(2):224
  • 英文植物志:5:426
  • 中文名蕨類植物門
  • 綱中文名:蕨綱
  • 目中文名真蕨目
  • 科中文名:莧科
  • 屬中文名針葉莧屬
  • 種下等級:Aerva monsoniae (L. f.) Mart.
  • :植物界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同類科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50厘米;根質;莖從基部分枝,枝上升或匍匐,有白色綿毛。葉對生或近輪生,鑽狀針形,長1-2.5厘米,寬不及1毫米,灰綠色,基部漸狹,有時成鞘狀,上面疏生白色綿毛,下面無毛;無葉柄。穗狀花序頂生,長卵形至圓柱形,長5-25毫米,直徑3-5毫米,有白色綿毛;總花梗極短或不存;苞片小苞片披針形,長1-2毫米,外面有白色綿毛;花被片4,鑽狀披針形,長2毫米,淡紅色或帶綠色,外面有白色綿毛;雄蕊4-5,比花被片短;退化雄蕊鑽形,膜質。胞果卵形,長1.5-2毫米,頂端橫裂。種子卵形,長1-1.5毫米,褐色,稍光亮,平滑。花期4-8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濱砂地上。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中印半島,越南、印度、斯里蘭卡及泰國有分布。
國內分布:海南省,產廣東(海南島)。

同類科屬

莧科
莧科(Amaranth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的一科。多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攀援藤本或灌木單葉,互生或對生,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為腋生的聚傘花序或排成圓錐花序苞片小,小苞片2,乾膜質,花被片3~5,常乾膜質,雄蕊常和花被片同數且對生,子房上位、1室,具基生胎座,果為胞果、小堅果或蓋裂的胞果。種子小,凸透鏡狀或腎形。胚環形,胚乳粉質。染色體基數 x=6,7,8,9,10,17。
分科地位:
莧科在雙子葉植物系統中的位置,一直同藜科在一起,或屬中央種子目(恩格勒系統),或屬石竹亞綱塔赫塔江系統)。花粉形態也與藜科極為相似。區別在於莧科花粉孔具窄的邊緣和孔的數目比藜科花粉少些,介於藜科和石竹科(散孔類)之間。
莧科分為2亞科、4族、多個亞族、65屬,850餘種:
莧亞科(Amaranthoideae):①青葙族(Celosieae),具5屬。②莧族(Amarantheae),分為莧亞族(Amaranthi-nae)和牛膝亞族(Achyranthinae),約42屬。
千日紅亞科(Gomphrenoideae)有2族和4亞族;③Brayulineae族,④千日紅族(Gomphreneae)分為Froelichiinae 亞族(具5屬)和千日紅亞族,共6屬。
該科有主要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13屬,39種,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01. 漿果莧屬 Cladostachys D. Don
02. 青葙屬 Celosia Linn.
03. 砂莧屬 Allmania R. Br. ex Wight
04. 莧屬 Amaranthus Linn.
05. 杯莧屬 Cyathula Blume
06. 白花莧屬 Aerva Forsk.
07. 針葉莧 Trichurus C. C. Townsend
08. 牛膝屬 Achyranthes Linn.
09. 林地莧屬 Psilotrichum Bl.
10. 蓮子草屬 Alternanthera Forsk.
11. 千日紅屬 Gomphrena Linn.
12. 血莧屬 Iresine P. Br.
13. 安旱莧屬 Philoxerus R. Br.
藥用:
該科有許多屬的植物可供藥用。如牛膝屬、青葙屬杯莧屬、蓮子草屬和莧屬等。牛膝屬全世界共約有15種,分布於兩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產3種,均為藥用。主用根部,其中藥材商品稱為懷牛膝,系牛膝栽培品種的根。其主要成分為皂苷甾類化合物:促脫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並含葡萄糖醛酸和多種鉀鹽及粘液汁。生用散瘀血、消癰腫;酒制補肝腎、強筋骨。本植物野生品種的根,藥材名為土牛膝。其成分和功效同懷牛膝。
同屬植物土牛膝根的藥材名稱也稱為土牛膝,全草名為倒扣草(廣東)。植株外形與牛膝相似。區別主要在於小苞片兩側有全緣的薄膜質翅和退化雄蕊頂端截狀或細圓齒狀、有具分枝流蘇狀的長緣毛。根含皂苷,苷元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C30H48O5)。另含有甜菜鹼糖類粘液質鉀鹽。種子也含皂苷水解生成齊墩果酸和幾種糖類。全草含促脫皮甾酮。性微苦、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柳葉牛膝的根,藥材名稱也稱為土牛膝或紅牛膝。味微苦麻。全株含促脫皮甾酮、牛膝甾酮、紅甾酮(rubrosterone)和表促脫皮甾酮(epiecdysterone)等。
在陝西、四川和貴州等地也作牛膝入藥。中藥川牛膝,為川牛膝的根,又稱甜牛膝。分布於四川、雲南和貴州;野生或栽培。味甜微苦。祛風濕,破血通經。根含甾類化合物:促脫皮甾酮、紅甾酮和杯莧甾酮(cyosterone)。同屬植物頭花杯莧的根藥材名為麻牛膝,根與川牛膝類似,但較短,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錐形。味苦而麻。主要分布於四川省金沙江一帶,雲南、貴州也產。不宜作川牛膝入藥。莧科中另一著名藥材青葙子,系青葙的種子。該植物為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具分枝。花多數,密生,在莖和枝端形成塔狀或圓柱狀穗狀花序胞果卵狀,包在宿存花被片內;蓋裂,上部作帽狀脫落。種子腎狀圓形,黑色,光亮,放大鏡下可見矩形網狀花紋,呈同心圓狀排列。種子脂肪油為青葙子油(celosiaol),並含煙酸和硝酸鉀。味苦,微寒。有清肝火、祛風熱、明目、降血壓之功效。分布幾乎遍及全國,也可栽培。另外,同屬植物雞冠花的種子,也習慣作青葙子用。蓮子草屬中國產4種,其中蓮子草喜旱蓮子草錦繡莧作藥用。全草入藥,有清熱利水,涼血解毒的功效。莧屬的刺莧菜全草入藥。味甘、淡、涼;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另外,莧菜除供作蔬菜食用外,亦可作藥用,為解熱劑,有明目、利水和祛寒熱的作用。
針葉莧屬
簡介:針葉莧屬,莧科,僅有1種針葉莧T. monsoniae(L. f. )Townsend,分布於越南、泰國、印度及斯里蘭卡,中國海南島亦有。
特徵:多年生草本;葉及枝對生,偶有輪生;花兩性,為腋生或頂生穗狀花序花被片4,披針狀鑽形,宿存;雄蕊4,基部稍連合,與三角形或四角形的退化雄蕊互生;花柱極短;柱頭2裂;子房有1垂生胚珠。果為一頂端蓋裂的胞果;種子乾燥時在種臍對面有窠狀凹陷。
所屬科 莧科
分布量 世界:1種;中國:1種
引種狀況 非引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