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脫媒化

脫媒”(disintermediation)一般是指在進行交易時跳過所有中間人而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在金融領域,脫媒是指“金融非中介化”,因為存款人可以從投資基金和證券尋求更高回報的機會,而公司借款人可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削弱了銀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脫媒化
  • 外文名:disintermediation
  • 歸屬金融領域
  • 目錄:商業銀行應對脫媒的三大思路
目錄,應對思路,發展,促進經濟,造成原因,問題,

目錄

概述
商業銀行應對脫媒的三大思路
“脫媒”的發展
“脫媒”促進經濟成長
造成“脫媒”的原因
“脫媒”帶來的新問題

應對思路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金融脫媒成為一種趨勢,我國商業銀行會由此受到巨大挑戰,這種挑戰主要表現在:首先,其資金來源的總量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同時其負債結構也將呈現出短期化趨勢;其次,隨著優質客戶的不斷分流,商業銀行要想增加貸款,就必須加大對風險相對較大的中小企業貸款的投入力度,這就對商業銀行貸款風險定價和信用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在金融脫媒背景下,商業銀行傳統的優質大企業客戶貸款將被資本市場迅速分流,大中型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度逐漸減弱。
當然,在遭遇到挑戰的同時,金融脫媒也給商業銀行轉型帶來重大的機遇:首先,同業存款、企業機構大額存款業務面臨發展機遇,特別是金融機構同業存款的增長與資本市場發展具有較明顯的相關性,資本市場發展越快,同業存款的增長也越迅速,規模越可觀。其次,融資融券、證券質押貸款等支持金融市場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資業務將獲得發展契機。此外,根據投資者在交易中對流動性和資金的需求,銀行將有機會延伸其傳統信貸業務優勢,為企業收購兼併、企業和券商承銷業務、基金公司融資、機構的新股申購業務等提供過橋貸款等其他融資服務。第三,在傳統信貸業務被直接融資所替代的同時,金融脫媒的發展也催生了新的資產業務,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為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提供了廣闊空間,改變商業銀行依賴傳統存貸業務的經營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業務轉型。第四,面對資本市場發展和投資渠道豐富的全新經營環境,商業銀行在利用傳統網點吸收存款和繼續發展傳統信貸業務的同時,可以通過金融債券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手段滿足大規模融資需求,最佳化資金來源結構,改變高度依靠存款支持業務發展的現狀。
在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下,我國銀行業需要更新理念,加強中間業務創新,提升對大型企業綜合服務能力,逐漸降低對信貸業務的依賴等,多方面尋找解決之道。
一是加快調整經營模式,著力解決好體制機制和人力資源兩大關鍵問題。商業銀行要成功應對金融脫媒,關鍵是在體制機制和人力資源兩方面採取實質性的舉措,使內部運作的體制機制能很好地適應金融脫媒背景下銀行轉型的需要,同時造就一支能在新形勢下成功進行市場競爭的人才隊伍。
“金融脫媒”改變了銀行的資產結構,使銀行的無貸款客戶的比例大量增加,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經營增長的方式。商業銀行應實施經營體制的創新,從以“部門銀行”為主向“流程銀行”轉型,實現高效運營服務與有機管理風險的統一,實現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行政級別導向型向戰略導向、業績導向和技術導向型的轉型。
金融創新產品固然重要,但商業銀行應對策略中的關鍵因素是體制機制和人力資源。要迅速適應證券市場變化,大量引進資本市場人才是必由之徑。
二是調整現有客戶結構,大力發展零售客戶和中小企業客戶。目前,中資銀行的信貸集中度非常高,一旦大企業信貸市場萎縮,商業銀行貸款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從國際經驗看,最後信貸市場將集中在中小企業和個人零售客戶,而不是現在的大企業。我們將來的信貸業務要逐步壓縮到中小企業和零售客戶;而對大企業的服務,將來發展以投行、企業風險管理業務為核心的固有業務。
縱觀國內競爭態勢及未來發展趨勢,適時調整戰略發展定位,把握最佳調整階段和發展時機,進入高貢獻度的個人金融業務領域,實現個人金融業務突破性發展是國內商業銀行現實生存和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另外,具備一定規模、實力和潛力的中小企業,對銀行來講是優質客戶,通過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贏得企業的信賴,鞏固銀企關係,取得雙贏效果。
三是推進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產品創新。長期以來,國內銀行主要依靠貸款拉動經營規模的擴張,屬於一種典型的外延粗放型、高資本消耗、高風險積累的發展模式。近年來,銀行傳統發展模式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一是金融脫媒趨勢加快,優質企業的融資渠道日益多元化,銀行間競爭激烈,客戶選擇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的餘地大大增強;二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差空間收窄,傳統盈利模式受到嚴峻挑戰。
雖然中國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三大銀行的市值進入世界十大銀行的行列,但是盈利能力總體還是比較低的。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產品,特別是非利息收入產品;產品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是今天中國銀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從對客戶群體的粗淺分析提供無差異產品,轉到精細分析提供差異化產品,是中國銀行業未來業務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首先重點開展零售銀行業務,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的。拓展零售銀行業務不僅是應對脫媒的手段,而且也是應對外資銀行競爭,確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次面對金融脫媒給公司業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商業銀行要積極拓展中間業務,擴大非利息收入。第三積極開拓網路銀行業務,應對非金融機構競爭。商業銀行依靠傳統的營業網點很難應對電子金融帶來的挑戰,只有積極發展網路銀行業務,才能應對無處不在的電子網路。第四要積極創新,強化管理、鞏固傳統商業銀行業務。

發展

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脫媒”的發展,因為當公司直接向用戶銷售產品與服務的方式在技術上成為可能時,公司將可以完全跳過批發商和零售商直接將產品與服務送到客戶手中。這樣導致的成本降低將使得製造商和消費者同時獲利。實際上,脫媒在消除一些傳統的工作的同時會創造出更多的職業。而且,在脫媒的過程中往往會創造出來許多各類新的不同形式的媒介。由於技術革新導致的中間商成本的降低,會使得更多的人成為中間商,而不是相反。以國際網際網路為例,由於Internet使得交易成本大幅降低,許多原本由於成本問題而無法開展的零星的、特殊的交易,現在都逐漸地成為可能。這樣,更多的(而不是更少)中介應運而生。
在傳統計畫體制下,國家通過生產資料的壟斷占有,並依託扭曲的勞動力、農產品價格體系,最大限度地占有了社會生產剩餘。在國民財富分配中,國家占有絕大多數份額,是真正地“藏富於國”。
1979年,在國民儲蓄結構中,居民、企業、政府部門儲蓄比重分別為22.55%、33.65%和42.8%,政府掌握著絕大多數社會經濟剩餘,居民儲蓄微乎其微。改革以來,嚴重扭曲的勞動力、農產品價格體系逐步得以調整,“放權讓利”的改革及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由“藏富於國”向“藏富於民”的轉變。
到1995年,居民、企業、政府在社會儲蓄結構中的比重已變為70%、25%和5%,動員居民儲蓄,加快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則成為加快社會資本形成,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轉型以來,中國政府面對國有企業旺盛的融資需求,依託國有銀行的信用壟斷地位,通過利率管制、規模計畫、信貸干預等廣泛的金融管制政策的推行,低成本動員了居民部門的金融剩餘,對國有企業部門提供了龐大的融資支持,這成為影響中國轉型發展績效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在金融管制政策下,國有銀行在社會信用活動中享有壟斷經營權,居民除了將錢存入銀行外,沒有其它的投資渠道,使儲蓄資產在社會金融資產中占有過高的比重。

促進經濟

銀行“脫媒”是調整中國金融業格局,改變金融風險過度集中於商業銀行的現狀,提高資金效率的難得契機。非銀行金融資產及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有利於提高直接 融資比重,開拓企業融資渠道,形成一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直、間接融資比例適宜、風險分散資金使用效率較高的市場化的金融格局。
1996年後,中國政府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直接融資迅速發展。1993-1998年,直接融資比重由12.36%上升到36.86%,間接融資占比例則由87.64%下降到63.14%。到1999年時,直接融資額已超過間接融資額的一半,銀行在資金融通中的地位已顯著下降。
首先,銀行“脫媒”、儲蓄分流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和債市的發展,改變企業資產負債比率過高的現狀。長期以來,由於國有企業對間接融資過份倚 重,資產負債率一直過高。1980年時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僅為18.7%,1999年時則達到86%。銀行“脫媒化”,直接融資的發展有利於進一步降低企業負債水平,減輕財務負擔。
其次,銀行“脫媒化”有助於降低銀行風險。長期以來,國有銀行在政府信貸干預下大量進行的信貸投放成為項目鋪底資金資產流動性、安全性降低。與此同 時,居民儲蓄存款快速增長,形成了“硬負債,軟資產”格局,金融風險向銀行集中。銀行“脫媒化”加快,直接融資發展,減輕了銀行的經營風險,推動了風險的社會化。
[編輯]

造成原因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由“藏富於國”向“藏富於民”、由單獨的間接融資到直、間接融資並重的轉變,兩個轉變是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的客觀要求,銀行"脫媒"既是我國經濟發展、放鬆管制和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對我國貨幣調控、銀行監管銀行業務開展等,帶來一系列挑戰。
隨著資本市場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開發和需求的創造,特別是隨著資本需求的超強勁增長,使得以證券市場為中心資本市場功能日趨凸顯,而傳統銀行媒介金融的媒介作用則趨於萎縮,利潤下降,存放利差收入減少,依靠傳統的存貸業務難以維持生存的狀況。
一是從居民角度說,在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傾向與更高的回報率和更為多樣化的資產形式,信貸、利率、外匯管制加劇了這一動機。
二是企業為尋求更為便利的融資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資成本,通過債券、股票、融資票據等證券直接籌措資金。
三是各類理財機構如基金等,在傳統的直接和間接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方式以賺取收益。
[編輯]

問題

首先,由於銀行利率尚未市場化,在儲蓄分流加快,銀行“脫媒化”發展的同時,不能利用利率手段吸引居民儲蓄,將使各家銀行資金來源銳減,削弱其信貸投放能力。
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紛紛通過加大收回再貸力度,挖掘存量資金潛力。中小銀行由於存量資金潛力有限,資金來源驟減導致資金來源與運用的不平衡,已形成十分強大的經營和支付壓力。如果它們儲蓄少增、貸款多增的趨勢持續下去,勢必加大央行基礎貨幣發行壓力,埋下通貨膨脹的隱患。
其次,在啟動經濟階段,銀行“脫媒化”、信貸投放趨於萎縮將影響央行的貨幣信貸政策與各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行為,使央行貨幣政策反周期操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增大啟動經濟的難度。
1996年以來,央行連續七次降息,銀行利差進一步擴大,試圖以此擴大居民消費及銀行信貸投放,結果均不理想,銀行“脫媒”、資金分流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再次,銀行“脫媒化”使股市風險加大,規範股市運作,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的市場化已成為金融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
90年代後,隨著金融市場化的逐步發展,社會金融資產類型日漸增多。國債、國家投資債、投資公司債、金融機構及企業債券、股票、大額存單等金融資產的出現為中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規範股市運作,防止信貸資金大量入市,已成為當前巨觀經濟政策的重要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