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是指管理運作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管理不善、判斷失誤等影響管理的水平。這種風險具體體現在構成管理體系的每個細節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管理者的素質、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管理過程。若管理出現問題,將會給企業與管理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理風險
  • 性質:體系
  • 特徵:具體體現在構成管理體系
  • 優點:個人和群體的管理層
具體構成,如何規避,防範,

具體構成

1.管理者的素質
管理者因素包括單個的個人和群體的管理層。管理者個人素質因素包括品德、知識水平和能力三方面。品德是推動管理者行為的主導力量,決定其工作願望和努力程度及外界對他的價值評價,影響著人際關係,對管理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響。技術創新對中小企業是一項艱難的活動,一方面管理者的任務更艱巨,另一方面參與創新的人員更需要多方面激勵;鑒於中小企業資源方面的劣勢,道德環境——管理者品德對這兩方面影響就十分重要。知識水平體現在管理者對創新過程的理解和進行組織管理上,影響著他與創新的人員交流和溝通。能力反映管理者乾好本職工作的本領,包括應具備的心理特徵和適當的工作方式。法約爾依據不同規模的企業狀況對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結構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表明,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領導人在技術能力、商業能力上要求更高,中小企業領導人往往是技術創新的發動機,往往更多地直接參與創新過程;作為能力的另一因素,他的創新意識直接決定著整個企業的創新發展。管理層的素質因素主要是指管理者年齡、知識、能力的結構搭配及互補;在中小企業發展和上升時期 管理層應偏重於中青年 創造銳意進取的氣氛,對企業技術創新持積極的態度。
2.組織結構因素
組織結構是指組織內部各級職務職位的權責範圍、聯繫方式和分工協作關係的整體框架,是組織得以持續運轉、完成經營管理任務的體制基礎。組織結構制度制約著組織內部人員、資金、物資、信息的流,影響著組織目標的實現。因此,組織結構決定著技術創新的各個環節 對技術創新成敗有著決定意義。曹洲濤等從五個方面分析了組織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1)信息流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技術創新是一項貫穿整個企業的系統工程 企業技術創新過程涉及創新構思產生 研究開發 技術管理與組織 工程設計與製造 市場行銷與用戶參與等一系列活動 在創新過程中,這些活動相互聯繫 甚至需要循環交叉或並行操作,而這些活動是由企業多個部門分別承擔的,要求企業不僅要擁有完成各項活動的職能部門,而且需要有一個完善高效的信息溝通網路,包括研究開發部門內部及其與行銷、生產製造等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它將直接影響企業研究開發的內容、時滯和成效。
(2)靈活性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企業組織結構的剛柔性決定了該組織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靈活性大的企業在縮短技術創新時滯、不斷適應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進行技術創新與其它企業競爭創新等方面均有著較大優勢。
(3)開放程度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組織的開放程度大小,反映了接受外部各種信、經驗和知識能力的大小。由於技術創新過程無特徵性,開放程度大的組織能充分利用這一點加快技術創新速度及降低創新成本。
(4)經驗積累程度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企業經驗積累程度即企業擴展技術知識能力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活動的速度。
組織效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企業組織結構的組織效率,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技術創新中的信息流、物流以及創新各階段和各部分的整合效果。
中小企業由於其組織結構層次較簡單、等級制度不嚴、人員相對較少,因此信息流動與溝通較為順暢,技術創新的內容和方向容易迅速達到一致,但負面信息起作用也迅速;由於其組織靈活性較強,“船小好調頭”, 但當創新方向因此而多變時,往往導致:“東邊不亮, 西邊也不亮” 的後果;由於其高的開放程度和較快的經驗積累速度,利用技術創新成長具有“後發優勢”,但可能造成“飢不擇食”甚至“飲鴆止渴”的後果;而其組織的高效率也會產生正反兩方面的實行效果。所以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對管理風險具有根本性影響。
3.企業文化因素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較長時間形成的共同價值觀、信念、態度和行為準則,是一個組織持有的傳統和風尚,制約著全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企業文化不同於組織結構的剛性影響,是以其文化對管理活動產生柔性影響。管理的中心是對人的管理,而人是由文化塑造的受到一定文化價值觀指向的主體;因此企業文化能夠通過尋找觀念共同點和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強化組織成員之間合作、信任和團結,使之產生親近感、信任感和歸屬感,實現文化認同和融合,使組織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形成共同行動和齊心協力。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管理中,這種凝聚力可以使企業集中有限資源,群策群力進行創新活動,而如果企業沒有發展與其相適應的朝氣蓬勃的企業文化,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則成為技術創新巨大障礙。因此,中小企業在創立之日起應著力於塑造積極向上、鼓勵創新的氛圍。
4.管理過程因素
管理過程直接影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敗,一般有相互關聯的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四個因素
(1)計畫因素的影響.計畫是對未來的安排,應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科學、準確的預測,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它是組織技術創新活動的指南,保證創新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小企業管理者應具備專業能力和一般業務知識,遵循科學的方法和流程,制定正確、有效的計畫,合理安排和組織人員,激發員工創造性,為計畫實施創造宜人環境。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計畫,統一協調十分重要,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所有相關計畫,要協同一致,避免打亂仗,以使相互促進,密切配合,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務,達到預期目標。對於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經濟性格外重要,要講究計畫的經濟效果,以求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收益,避免投入巨大的計畫實施以後可能得不償失。
(2)組織因素的影響。計畫制定後。企業技術創新目標和如何實現目標已經明晰。必須嚴密組織、孔茨指出:“為了使人們能為實現目標而有效地工作,就必須設計和維持一種職務結構,這就是組織管理職能的目的。”組織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上文已經論述,不再贅述。組織結構要為創新活動的運行提供基本框架,必須有相應的合適的人員配備,才能有效地運作。中小企業由於人才較為缺乏,因此,在人員配備時,要充分把握因事擇人和因才起用的原則。因事擇人需要管理人員根據技術創新過程中各個環節和專業的具體職位要求,選擇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的人員。因才起用則要求管理人員充分利用本企業有限的人力資源,深入了解員工的能力和素質 為其安排相應的工作,做到人盡其才,既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又提高了企業人力資源利用率,保證技術創新的效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企業組織成長的過程,所以組織結構也應動態地適時調整,這樣企業才能充滿活力,一步步走向壯大。
(3)領導因素的影響。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領導十分關鍵.他要指揮、引導、支持和影響參與人員為實現特定目標而努力。在技術創新中,領導的作用體現在兩方面:協調作用和激勵作用。技術創新活動是一個有多種因素構成的系統,每個因素的狀況都對它產生著影響,領導者在明確的目標下,必須協調好各種因素,促使組織所有的活動協同與和諧,具體包括思想協調、目標協調、權力協調、利益協調、信息協調等方面。同時,領導者應創造滿足參與創新人員各種需要的條件和建立激勵機制來激發大家的創新動機,善於調動員工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創造力,鼓舞士氣,不怕失敗 振奮精神,使參與技術創新的人員都自覺地融入到創新的工作目標中去,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工作。
(4)控制因素的影響.技術創新的控制是監視創新的各項活動,保證它們按計畫進行,並糾正各種偏差的過程 並在必要時調整計畫。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不但在企業外部面臨著多種不確定的因素;在內部也隨著活動的逐步深入和擴展而發生部分環節與目標偏離的可能性變大。所以要及時調控來保證技術創新活動目標的最終實現。管理層應該關注以下幾方面的監控 信息的準確及時,標準的合理可靠,關鍵環節的控制:注意例外處理,保持靈活有效,適時組織糾正行動,講究經濟效益,注重培養員工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規避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抗風險能力弱,應根據自身特點,從四方面對創新中的管理風險進行規避:
(1)在管理者方面:首先要加強領導者自身的品德修養,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激勵力,同時著力彌補其他方面如資源劣勢等方面的不足,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時要擴展知識,對技術創新涉及的知識方法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增強與技術創新人員的溝通,從而對創新活動的組織更為科學;還要全面提升管理層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在管理人員中尤其要注重協作構通能力的提高,刻意培養管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在組織結構方面:中小企業應在組織效率和靈活性上充分發揮自身先天優勢;積極利用多種渠道與社會組織加強內外信息溝通和交流;注重知識經驗的有效識別和積累,加強企業知識管理,建立知識儲備庫;擴大企業開放程度,利用各種社會力量,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關係,增強組織對創新方向的把握。
(3)在企業文化方面:要致力於良好的企業文化的培養,除了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和培養,尤其應該塑造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真正把創新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樹立朝氣蓬勃、齊心向上的企業精神,為一切創新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
(4)在管理過程方面:應該遵循對技術創新管理的科學性,減少管理人員的隨意性。首先要設立正確的創新目標,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計畫,其中包括對風險的預測及建立相應的防範規避機制;同時,組織的過程管理要以計畫為依據,充分挖掘企業各種資源,使現有資源的效用發揮到最大,注意組織結構的適時調整。領導過程要以現有目標為前提,加強對參與創新人員的適當激勵,保持創新團隊的士氣;最後,控制環節除了一般的信息準確及時、控制關鍵環節、注意例外處理等方面,應突出關注控制的經濟效益,要關注採取行動的效率和效果。

防範

1.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特別是加強風險投資機構對企業的參與和監管權利。新的《公司法》完善了公司治理的要求。如董事會的組成,董事會的召開,舊法規定公司的董事會必須由董事長召集,如果董事長出於個人目的不召開時,其他人也無權召開。新的《公司法》對這個規定很明確,首先董事長應當履行職責,如果其不盡職,則副董事長、監事會可以履行,這樣就有效避免不合理的情況發生。其次新《公司法》對於監事會、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應盡的義務也都做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
法人治理結構實際上就是通過制定好章程和規範公司的行為正確理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者的關係,強化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義務和責任。新的《公司法》對於公司治理的規定更加明確、詳細,使違反規定所面臨的責任更加明晰、嚴格。從而達到防範管理風險的目的。
2 .股東權益保護。資源的有效配置,表現在股權結構中就是各方股東如風險投資企業自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股份如何分配。也即這些資源如何在企業當中行使權利,獲取回報。從法律層面上說,首先應完善公司運行過程中股東權益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機制。新的《公司法》對股東權益的維護做了明確的規定,股東有知情權、股東會議召開的請求權、對股東大會的質詢權。其次,在與管理層的僱傭契約中增加懲罰性條款,包括解僱、撤換管理層及回購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再次,給予管理層期權安排,允許管理層在實現未來管理目標時可按事先約定的較低價格或無償增持股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