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是2021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
- 作者:張林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1日
- 頁數:189 頁
- 定價:5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9707588
《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是2021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
《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是2021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林。內容簡介《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是關於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成長關係問題的研...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2014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貫徹落實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巨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創新巨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有針對性進行預調微調,紮實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社會政策等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從著力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等方面部署了具體工作。內容要點 【要點1】“穩”是明年經濟工作核心關鍵字 穩增長被置於更突出...
第四,把點上突破與面上提升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深化改革開放。比如,深入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深入開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降低各領域、各環節的不合理成本。出台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同時,加快推動解決拖欠賬款等問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增強經濟活力,即通過加大巨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方式,釋放企業創新動力和活力,調動各方積極性。防範化解風險,即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改善社會預期,即通過“增強巨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政策合力,同時...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加強和改善制度供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巨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最佳化結構、提振信心...
過去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我市金融系統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在提升服務、防控風險、深化改革上下功夫,金融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金融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末,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3.39億元,是“十二五”末的2.4倍,年均...
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第三,化解房地產庫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推動江蘇金融高質量發展,落實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風險三大任務,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聚焦協同高效、綜合集成,精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調控能力顯著提升。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巨觀和微觀的關係,綜合運用財稅政策工具,創新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同時,注重財稅政策與金融、投資、產業、區域發展等政策的協同,形成政策合力。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穩定了市場預期,...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階段。依據《中共天水市委關於制定天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天水市國民...
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顧;二、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 [25]。報告指出,2025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成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
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最佳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增強巨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巨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
推動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統籌推進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改革化險,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強金融穩定法治建設。(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國家和地方創新體系,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緊緊依靠創新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有效...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面完善產權制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完善競爭政策框架。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提升政府經濟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推動綠色發展,...
深化能源、鐵路、鹽業等領域改革。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財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推行財政預決算公開,構建以共享稅為主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格局,啟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大幅增加、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三分之二。基本放開...
鼓勵有條件的縣建設特色產業聚集區和生產性服務平台,鼓勵發展“飛地”經濟,培育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力推各類市場主體快速成長、培育品牌。堅持抓大扶小,推動大中小企業聯動發展、上下游產業對接共贏。深化行業整合重組,培育龍 頭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順應生產小型化、智慧型化、專業化的趨勢,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政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改革開放,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一是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8%,經濟總量穩居...
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快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懲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實施...
在實際執行中,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就...
(二)全面深化改革紮實起步,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行政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積極推進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經濟領域改革全面推進。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入開展預算管理、轉移支付制度、專項資金管理、政府公共資源公平配置等改革。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
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積極盤活存量 資金。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採取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非對稱降息等措施,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三農”貸款增速比各項貸 款平均增速分別高4.2和0.7個百分點。同時,完善金融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二是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巨觀政策...
全面拓寬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規範發展財富管理行業,鼓勵依法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民眾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產品,支持企業實施靈活多樣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畫,鼓勵上市公司提高現金分紅比例。實施農民致富增收行動,完善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推進鄉村屋頂光伏工程,培育萬名農創客,激活萬幢閒置農房。推進農家旅遊...
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積極盤活存量資金。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採取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非對稱降息等措施,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三農”貸款增速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分別高4.2和0.7個百分點。同時,完善金融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二是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
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作用。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強化服務“三農”功能。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機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做好今年在香港和內地實施“債券通”相關工作。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融資租賃業健康發展。高度警惕不...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601億美元。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多邊雙邊經貿關係繼續深化。我們在民主法制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這是...
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調整改革省級以下財政體制,穩步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建立縣級財政保障機制,激勵型財政政策逐步健全。規範政府投資管理,推行省級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公示和投資項目後評價制度。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化農信社改革和城市商業銀行重組改革。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工作穩步推進。珠...
提高財政收入質量,深化稅費制度改革,完善稅源控管體系,健全非稅收入征管機制,加大資產資源性收入征管力度。大力最佳化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擴大社會信用總量和直接融資規模,深化銀企合作,最佳化信貸結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認真排查化解財政金融領域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