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櫚獎是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始設定,因其獎盃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棕櫚獎
- 外文名:The Golden Palm Award
- 地位: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
- 所在城市:坎城
- 前身:金鴨獎
- 法語:Palme d'Or
獎項簡介
其他獎項
評審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
僅次於“金棕櫚”的電影節第二高獎,相當於主競賽單元影片的“第二名”。與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是電影界的第二高獎。曾用名“評審團特別大獎”、“評審團大獎”。 |
最佳獎(導演、演員、劇本) |
與奧斯卡獎的設定區別在於: 第一、坎城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坎城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
評審會獎/評審團獎(Prix du Jury) |
不同於上述獎項,評審會獎(評審會特別獎)屬於非常設獎項,地位類似“xx榜中榜”的傳媒推薦獎,頒獎原因往往是個別評審因偏愛而為其爭取的特殊表彰。 |
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
“金攝影機獎”是針對於坎城的所有單元包括“主競賽”、“影評人周”、“導演雙周”和“一種關注”單元展出的長片處女作進行評選的獎項,意味著它其實是坎城的“最佳處女作獎”。 |
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
“費比西獎”不屬於坎城電影節官方頒出的獎項,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辦。該機構1930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立,比坎城的歷史還要悠久,擁有世界上50多個國家地區的成員。不僅是坎城,多倫多、威尼斯和華沙國際電影節上也都常設有“費比西獎”,用來獎勵協會眼中最具有進取心的電影作品。 |
歷屆獎項
歷屆最高獎
歷屆 | 舉辦年份 | 獲獎影片 | 影片導演 |
---|---|---|---|
1946年 | 大衛·里恩 利奧波德林德博格(Leopold Lindtberg) 阿爾夫·斯約堡 比利·懷爾德 費南德斯·埃米里奧 弗朗蒂塞克·卡普 Chetan Anand 羅伯托·羅西里尼 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讓·德拉努瓦 弗雷德里克·厄姆勒 | ||
1947年 | 空缺 | ||
1949年 | 《第三人》 | ||
1951年 | |||
1952年 | |||
1953年 | 《恐懼的代價》 | ||
1954年 | 《地獄門》 | ||
1955年 | 《君子好逑》 | ||
1956年 | 《沉默的世界》 | 路易·馬勒、雅克·伊夫斯·科斯托 | |
1957年 | 《四海一家》 | ||
1958年 | 《雁南飛》 | ||
1959年 | 《黑人奧菲爾》 | ||
1960年 | 《甜蜜的生活》 | ||
1961年 | |||
1962年 | 《諾言》 | 安塞爾莫·杜阿特 | |
1963年 | 《豹》 | ||
1964年 | 《瑟堡的雨傘》 | ||
1965年 | 《決竅,如何得到》 | ||
1966年 | |||
1967年 | 《放大》 | ||
1968年 | 空缺 | ||
1969年 | 《如果》 | ||
1970年 | 《陸軍野戰醫院》 | ||
1971年 | 《幽情密使》 | ||
1972年 | |||
1973年 | 《愛心補晴天》 《稻草人》 | 阿蘭·布里吉斯 傑瑞·沙茨伯格 | |
1974年 | 《竊聽大陰謀》 | ||
1975年 | 《烽火歲月志》 | 穆罕默德拉克達哈米(Mohammed Lakhdar-Hamina) | |
1976年 | 《計程車司機》 | ||
1977年 | 《我父我主》 | ||
1978年 | 《木屐樹》 | ||
1979年 | |||
1980年 | |||
1981年 | 《鐵人》 | ||
1982年 | |||
1983年 | 《楢山節考》 | ||
1984年 | 《德克薩斯的巴黎》 | ||
1985年 | 《爸爸去出差》 | ||
1986年 | 《教會》 | ||
1987年 | 《在撒旦的陽光下》 | ||
1988年 | 《征服者佩利》 | ||
1989年 | 《性、謊言和錄像帶》 | ||
1990年 | 《我心狂野》 | ||
1991年 | 《巴頓·芬克》 | ||
1992年 | 《善意的背叛》 | ||
1993年 | |||
1994年 | 《低俗小說》 | ||
1995年 | 《地下》 | ||
1996年 | 《秘密與謊言》 | ||
1997年 | |||
1998年 | 《永恆和一日》 | ||
1999年 | 《羅塞塔》 | ||
2000年 | 《黑暗中的舞者》 | ||
2001年 | 《兒子的房間》 | ||
2002年 | 《鋼琴家》 | ||
2003年 | 《大象》 | ||
2004年 | 《華氏911》 | ||
2005年 | 《孩子》 | ||
2006年 | 《風吹麥浪》 | ||
2007年 | 《四月三周兩天》 | ||
2008年 | 《牆壁之間》 | ||
2009年 | 《白絲帶》 | ||
2010年 | |||
2011年 | 《生命之樹》 | ||
2012年 | 《愛》 | ||
2013年 | 《阿黛爾的生活》 | ||
2014年 | 《冬眠》 | ||
2015年 | 《流浪的迪潘》 | ||
2016年 | 《我是布萊克》 | ||
2017年 | 《自由廣場》 | ||
2018年 | 《小偷家族》 | ||
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9年 | 阿蘭·德隆 |
兩次獲獎
導演 | 作品/時間 |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 |
今村昌平(日本) | |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 |
比爾·奧古斯特(丹麥) | |
達內兄弟(比利時) | |
麥可·哈內克(奧地利) | |
肯·洛奇(英國) | |
註: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七位(共八人),詳見雙金棕櫚俱樂部詞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