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寧-克魯格效應
  • 外文名:Dunning-Kruger Effect
  • 別名鄧克效應
  • 屬性:心理學名詞
  • 所屬學科:心理學
研究由來,研究實驗,成因,常見人群,

研究由來

1995年的一天,一個大塊頭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匹茲堡的兩家銀行。他沒有戴面具或任何偽裝,在走出銀行之前,他甚至還對著監控攝像頭微笑。晚些時候,在警方給被捕的麥克阿瑟·惠勒看當天的監控錄像時,惠勒難以置信地說:“可我塗了果汁。”他咕噥著。
原來,惠勒認為把檸檬汁塗在皮膚上會使他隱形,這樣攝像機就拍不到他。檸檬汁可以被用作隱形墨水,用檸檬汁寫下的字跡只有在接觸熱源的時候會顯形。所以惠勒覺得,只要他不靠近熱源,他就應該是完全隱形的。
最後警方的調查認為,惠勒既沒有瘋,也沒有嗑藥,他只是很誇張地“搞錯了”檸檬汁的隱形用法罷了。
這個傳奇故事引起了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的注意,他與研究生賈斯廷·克魯格(Justin Kruger)想來研究這一現象。

研究實驗

1999年,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和賈斯廷·克魯格(Justin Kruger)做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們先讓受試者完成“沃森四卡片選擇作業”以區分出受試者在邏輯推理能力上的差異,然後再選取一半的受試者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而另外一半則在相同時間內完成一些無關任務作業。最後,鄧寧和克魯格要求受試者評價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並預測答對題目的數量及百分位排名。
通過4個實驗設計,系統地針對個體對其能力的自我評價問題進行研究。他們首先讓被試完成一套標準能力測試題目,然後讓其預測自己答對題目的數量,並預測相較於其他被試,自己的能力排名情況(用百分位數表示)。隨後,研究者根據能力測試標準進行評分,把被試的成績從低到高排列,並分為四個部分(用四分位數表示)。
結果顯示,經過重複實驗,個體能力的實測得分排名與預測能力排名(即實際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在對自己的實際表現作出評價時,實際測試中處於第四四分位數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表現優於第三四分位數位置的人,處在第三四分位數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表現優於處在第二四分位數的人,以此類推。這表明個體對自己的絕對能力水平的評價比較準確。在比較個體的實際表現與預測表現的差異時,研究者發現處於成績排名各個位置的被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那些處在能力排名最底端的人表現出的偏差最明顯,甚至認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過了平均水平,而處在能力排名最頂端的人卻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偏差。
實驗結果說明:邏輯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試者對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計過高,甚至超過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邏輯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試者則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
此外,Kruger和Dunning還通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成因

1、低能力者的雙重困境
Kruger和Dunning(1999)指出,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具備能力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個體在此領域中的表現出眾,其二是指個體能認識到自己在這一領域的能力水平,這種認知包括對自己以及他人。在某一領域能力低的個體缺乏一種認知心理學家所說的元認知能力。這種能力使個體既能知道自己表現得怎樣,也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準確的評價。俗語中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指這種元認知能力。低能力者在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評價時,面臨了雙重困境,即他們既不能呈現高水平的績效表現,也無法正確認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還會產生對自己能力的無端自負。
2、元認知能力缺陷理論
Kruger和Dunning(1999)通過實驗來探索個體對自己能力評價的不準確性與其元認知能力的關係。實驗者讓被試完成沃森的“四卡片選擇作業”測試(該測試能較好的區分出個體在邏輯推理能力上的差異)並對自己的能力排名進行估計。之後,隨機選取一半的被試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另外一半的被試在相同時間內完成一些無關任務作業。最後,要求被試評價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並預測答對題目的數量及百分位排名。結果顯示,邏輯推理能力最差的(在能力測驗上得分最低)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計過高,甚至超過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邏輯推理能力最好(能力測驗得分較高)的個體則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另外還發現,經過能力訓練的、排名最低的個體調整了對自己能力的評價,顯著降低了自己的排名估計,而經過能力訓練的、排名最高的個體也調整了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估計,但沒有達到顯著水平。總之,經過能力訓練的個體對其能力的自我評價都更準確地接近於他們的真實水平。而那些未經能力訓練的個體,不論其能力高低,都沒有改變對先前的排名評價(Kruger & Dunning,1999,研究4)。
該實驗說明,元認知能力是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客觀的能力水平與自我評價之間的一個中介變數。儘管個體能在能力測驗中取得好的成績,但他們仍然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那些本身就無法取得能力測驗好成績的人更加無法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元認知能力存在缺陷。
3、虛假一致性效應
處在能力排名最低端的被試往往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過高評價,這不難理解,而處在能力排名最高端的被試卻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較低評價。這些能力表現較高的個體本應該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但事實卻非如此,那他們為什麼會對自己能力的認知產生偏差,其來源與能力低的個體有什麼區別呢?
Festinger(1954)指出人們可以通過社會比較來增加認識自己能力的能力,於是實驗者通過增加社會比較環節來探討認知偏差的來源。即在完成第一次能力測試並做出預測後,隔一個較短的時間(幾周),讓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試重新回到實驗室參與一項後續實驗。實驗者給每一個被試其他5人的測試答卷,讓他們給這些答卷打分,並預測這些完成答卷的被試的能力排名,之後又重新對自己第一次完成的測試進行排名及答對數目的預測(Kruger & Dunning,1999,研究3)。
實驗結果顯示,那些在能力排名處於最低端的個體在看到了比自己表現好的答卷後,不但沒有改變對自己的排名評價,反而提升了已經過高的自我評價(沒有達到顯著性水平)。而能力排名最高端的個體則提高了對自己能力水平排名的評價。這說明那些能力低的人在社會比較後還是無法認識到自己的拙劣表現,其自我評價的不準確來源於對自己的錯誤評價,而能力高的人經過社會比較後能調整自我評價,其先前的不準確來源於對他人的錯誤評價。
研究者用虛假一致性效應(false-consensus effect, Ross, Greene, & House, 1977)來對能力高者產生的自我評價偏差進行解釋。虛假一致性是指人們常常會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能力高的人在能力測試上表現得不錯,就錯誤的估計其他人也是這樣的,而對自己能力突出的這一特徵並不敏感。在實驗中能力排名處在最高端的個體認識到他們後來看到的5份答卷比自己表現得差後,就會調整自己的判斷,因而變得更準確。

常見人群

達克效應實際上是自滿心理的一種,往往能力欠缺的人在錯誤的認知基礎上得出對自己錯誤的評價,認識不到自身不足的同時也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往往只看到他人能力的不足。這種情況會主要發生在兩大類人群中:
第一種:倚老賣老型
比如,工作中總會有一個門外漢會對他人的工作指指點點,這種門外漢通常會是上司或者年齡較長者,也就會成為我們常說的倚老賣老。
第二種:半瓶子型
研究表明:一知半解的新手最會有過度自信的情況,也就造成了“新手泡沫”(The beginner bubble)。一項關於醫生診斷失誤率的調查中得出:在最開始,新手醫生是謙虛的,對自己診斷正確率有比較正確的認識。但是在診斷了一些病人之後,這些有一定診斷經驗的新醫生高估了自己的診斷準確率,他們認為診斷準確率為73%,可實際上正確率還沒有到達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