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鄧子龍是江西豐城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武舉,後江西有強盜肆虐,搶劫
樟樹鎮,鄧子龍應官府徵召,討平賊兵。此後累積戰功,升任廣東把總。
萬曆年間,鄧子龍跟隨大帥
張元勛先後討平了山賊、巨盜
賴元爵、陳金鶯、羅紹清等,其中賊首黃高暉逃跑被鄧子龍從深山中生擒,因此,鄧子龍又升任
銅鼓石守備,隨後又被提拔代理都指揮僉事,掌管浙江都司。結果有好事者聲稱要剝奪他的官職,
萬曆皇帝認為鄧子龍罪行較輕,正好
麻陽民金道侶等結夥作亂,於是讓鄧子龍前去征討,子龍不負眾望,將其擊破並解散金道侶團伙,接著五開衛士兵胡若盧等人率眾叛亂被鄧子龍以“
聲東擊西”之計策消滅。
萬曆四年(1576年)夏,鄧子龍奉江西巡撫
潘季馴、兵巡金事周恩敬命,會同八地軍隊,取兵進五路、步步為營的戰爭策略,將李大鑾起義軍壓縮至黃崗山地區;當義軍需要供給之時,鄧子龍又密令數十騎,假扮商人,混入義軍老營,實行中間開花,迫使義軍轉移,然後殲擊。
萬曆五年(1577年)11月,在鄧子龍的指揮下歷時三年多的李大鑾起義被平定,李大鑾、楊青山戰死。
抗擊緬甸
萬曆十一年(1585年)二月,緬甸木邦部落侵犯雲南,萬曆皇帝派鄧子龍駐兵永昌。時緬甸首領
莽應里勾結灣甸土知州景宗真兄弟四處劫掠,攻打姚關。鄧子龍率領軍隊於攀枝花和緬甸軍隊激烈戰鬥,成功擊退緬甸軍隊,此後趁勝追擊,直搗敵巢,活捉緬甸軍一眾首腦,因此升任副總兵。隨後鄧子龍又協助高國春擊敗進犯猛密的緬甸人,使得邊境蠻人歸附明朝。
兵變剝職
在緬甸入侵後,
永昌、
騰衝二地開始招兵,但新兵多是流氓地痞,以這些新兵組成騰衝營和姚安營,由同樣抗緬有功的
劉綎統領騰衝營,鄧子龍則管轄姚安營。
結果鄧子龍、劉綎互相不服,兩營發生暴力衝突,萬曆皇帝因二將皆有功而視之不見。後來劉綎被罷免,騰衝營新首領
劉天俸又被抓捕,於是鄧子龍兼管兩營。但鄧子龍偏袒自己老部下姚安營,苦的累的騰衝營做,吃飯時姚安營是騰衝營的兩倍,結果姚安營養成驕奢的習慣,因索要軍餉不成而造反,叛軍畢竟是職業軍人,一路直打省城,一路燒殺搶掠,最後由巡撫
蕭彥調土漢兵夾擊之方才平定。不過鄧子龍卻因此被剝職入獄。
鄧子龍入獄期間,猛廣土官思仁跟他的嫂子甘線姑通姦,想娶她做妻子,沒有成功,後來思仁跟他的同夥丙測一起叛逃緬甸,多次引導緬甸進犯內地。
戴罪立功
萬曆十八年(1590年),鄧子龍被審訊時,
孟養賊思箇叛亂,巡撫
吳定讓鄧子龍戴罪立功受到
萬曆皇帝的允許。隨後鄧子龍在吳定的統領下大敗
普應春、霸生叛軍,以此為戰功官復原職。然而不久之後鄧子龍又被彈劾罷官回家。
萬曆二十年(1591年),思仁領導緬甸軍隊進攻孟養、蠻莫,鄧子龍親自率軍擊退了軍隊。
萬曆二十二年(1593年),鄧子龍建元戎第,日以詩書自娛。
抗倭殉國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丙辰,兵部上書讓鄧子龍任副總兵、統帥水軍出征朝鮮,經明神宗同意後,鄧子龍跟隨
陳璘東征。時
麻貴、
李如松等人已將日軍擊潰,日軍準備渡海逃回日本,鄧子龍和朝鮮將領李舜臣率水軍千餘人在釜山海面上迎擊日軍,這就是著名的
露梁海戰。
戰鬥中,鄧子龍精忠耿耿,雖已年過七十,仍領二百人向日軍衝鋒,想奪得首功,殺敵無數。然而別的船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因船起火,日軍趁機反撲,鄧子龍力戰而亡,前來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死亡。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明神宗對東征朝鮮的將士論功行賞,贈鄧子龍都督僉事,有一子因此為官,朝鮮還修建廟宇紀念他。
朝鮮正祖後來發現《明史》之中的廟祀朝鮮朝鮮並沒有執行,於是下令將鄧子龍的牌位立於康津誕報廟中,與
陳璘等將一體祭祀。
人物成就
擊緬甸
鄧子龍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在雲南邊境指揮了多次御緬戰鬥。萬曆十一年(1583年),鄧子龍痛擊侵入的緬甸木邦部落,在攀枝花大戰中活捉殺死景宗真、罕虔,活捉景宗材,隨後趁勝追擊,用錢收買
蒲人後知曉小道,從而直搗敵巢,上半夜,活捉招罕、招色、罕老以及同黨一百三十多人,斬首五百多級。萬曆十八年和萬曆二十年緬甸軍隊先後入侵孟養和
蠻莫都被鄧子龍擊退。
鄧子龍在邊境屢次擊敗緬甸人,使得先前依附緬甸的蠻人都投靠了大明王朝。使緬甸侵略者不敢越邊境一步,為鞏固邊疆、建設國防作出了重要貢獻
破賊兵
鄧子龍的主要戰績除了抗擊緬甸那就是討平賊兵,鄧子龍起家便是靠討平江西強盜,隨後更是以羅紹清、賴元爵等大盜為踏腳石當上了把總。萬曆十八年(1590),鄧子龍被允許戴罪立功,跟隨巡撫吳定出討賊兵,鄧子龍統帥右路,游擊楊威統帥左路軍,大敗強盜,斬首一千二百級,招降六千六百人。
萬曆皇帝為此還專門到郊廟告謝。鄧子龍在一生中屢次擊破賊兵,為大明王朝邊境治安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軼事典故
再造大清
相傳清朝皇室在
堂子東南建上神殿,南邊修了座寺廟祭祀鄧子龍,因為鄧子龍曾經救過清太祖
努爾哈赤,所以建廟祭祀。
《
清朝野史大觀》中有一則《迎祭鄧將軍》,寫的是順治帝出
東直門迎鄧將軍神位於大內供奉,
順治帝對如此大張旗鼓迎奉一位前朝將領感到大惑不解,便問手下大臣誰知道這個鄧將軍是何許人也。一位近臣說,這位鄧將軍,就是萬曆年間援朝殉難的副將鄧子龍。
觸舟沉香
萬曆戊戌,副總兵鄧子龍領兵征倭,渡鴨綠江,有一物觸舟,撈起來看,發現是一段沉香木,把完了許久,鄧子龍說:“真像一個人的頭顱。"從此對它非常愛護。鄧子龍做夢時,香木和鄧子龍的頭經常合二為一。後來鄧子龍戰死,其屍體沒了頭,於是用這檀木作其頭,十分逼真。
建立縣城
萬曆十九年(1591年),鄧子龍奉命移師雲南
玉溪,鎮壓了丁苴、白改二寨起事,創建
鳴鼓營,並在此奏請設立一個新縣城,取名“新平縣”。
親屬成員
妻:孟秀、汪氏
外孫:鄧大周、鄧啟亨、鄧大岡
侄:鄧顯魁、鄧顯武
玄孫:鄧繼祖
歷史評價
朱國楨《
涌幢小品》:子龍,南昌人。驍勇善戰。能盡其才。亦一時名將。乃存時僅一偏裨。屢為言者所攻。世之不善容才乃爾。沉香其殆憐而先知。願與作伴作面目乎。
《
明史》:①
播州之役,諸將用命,合八道師,歷時五月,僅乃克之,可謂勞矣。
劉綎勇略冠諸將,勞最多,其後死事亦最烈。鄧子龍始事
姚安,名與綎乾,垂老致命,廟祀海隅。昔人謂“武官不惜死”,兩人者蓋無愧於斯言也夫。②貌魁梧,驍捷絕倫。
明朝兵科給事中
徐觀瀾:鄧子龍漫爾逗留,傅良橋侮師無狀。
朝鮮正祖:天朝副總兵鄧子龍,以七十老將,提二百勇士,縱恣於滄海上,唾手而矢滅狡夷,其氣豪膽麤,可謂大丈夫哉。況欲居首功,躍上忠武之舟,直前奮突,所俘獲無計。偶觸火器,中流延熱,賊乃乘之,而猶力戰;忠武馳救之,與之同死。
朝鮮正祖:桓桓將軍,躬蹈大難。姓憶南陽,名符常山。敦詩說禮,餘事翰墨。樟鎮銅鼓,苗蠻迺服。攄我甲藏,折彼丁改。孰敢嬰者,四曠氣翳。倭奴匪茹,瞰玆東隅。剟釜刲萊,熠嶺毀湖。帝曰咨汝,副摠兵官。汝救屬國,如吾邊關。公拜稽首,投袂而起。誓眾滄海,舳艫千里。矍鑠哉翁,氣蓋溟碣。露梁夜潮,赤球適適。沙蒼一圍,燭龍掀風。水神河伯,後先艟艨。南船頓足,北船其歌。公曰首功,我不讓多。亟提勇夫,踔入東師。幷力而前,強亦不支。火器一擲,非戰之故。烈焰所及,賁育無補.大樹飄零,三軍雨泣。贈以都督,帝亦於邑。千秋南海,尙有怒濤。峒獠溪猓,戢矢爭逃。於乎偉績,莫與為侶。漠然高淸,妥靈無所。惟予夙欽,巨鹿餘思。升而享之,於陳之祠。酹以斗酒,庭有鐃笳。永衛我服,氣作山河
萬曆皇帝:國威覃布,尚勤鼙鼓之思;武備勤修,永重干城之選。爾雲南永昌等處地方副總兵署都指揮使事鄧子龍,材勇著聞,革鈐嫻習;戎行振飭,見知士伍無嘩;軍政修明,因見拊循有素。捐軀為國,可謂忠矣。欣逢慶典,宜煥溫倫;茲以覃恩,贈爾左軍都督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錫之誥命。於戲!策幕府之勛名,祗承休命,倚天家之光寵,勿替成勞。
後世紀念
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貴州、雲南一帶均有許多鄧子龍的遺蹟保存至今,在他的家鄉,其墓地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少地方和著名品牌均以鄧子龍命名,鄧子龍的英名至今遠揚,深受世代豐城人民的崇敬。
鄧子龍墓
鄧子龍墓,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
豐城市
杜市鎮茂溪獅子鄧家村前“落星橋”地,即鄧子龍世居故里,前有塔水通過。
墓葬為磚石壘砌,水泥鋪蓋而成,高2.5米,長8米,寬6米,樹立有“愛國將軍鄧子龍”墓碑、大理石保護標誌及青石刻說明牌,刻有鄧子龍將軍生平事跡簡介和保護範圍說明文字,並建立墓葬“四有”檔案。墓圍外劃定966平方米麵積為保護範圍,1998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控制地帶,確定墓圍外延30米為建設控制保護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豐城品牌
豐城市為了弘揚
愛國主義精神,正大打“子龍”牌,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了新行政中心的主要道路和花園式商住樓,在楊柳湖景區文化牆設立了大型浮雕。
在他的家鄉
杜市鎮,人們矗立了他的巨型銅像,重修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鄧子龍墓,其紀念館也在設計當中。園藝場、彩瓦廠均以子龍命名,豐城地方特產
凍米糖,更是以“子龍”牌馳名中外;雲南施甸、貴州晴隆也以鄧子龍命名當地名茶,其中“將軍綠”還獲得‘99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鄧子龍已經成為一個海內外共享的一個知名品牌。
石帽山刻
在
黎平縣城西南方向56公里處的肇興鎮皮林村的石帽山上,“過化”二字陰刻在山東面斷壁崖上,書體為直行楷書,每字1.5米見方,左側陰刻“萬曆十一年鄧子龍書”兩行小楷。筆劃均用石灰填白,遠在兩里之遙都清晰可辨。
殉國公園
殉國公園位於還過南海郡,是一座紀念鄧子龍將軍與李舜臣將軍的公園,位於露梁海戰的遺址觀音浦海邊上,占地89869平方米,修建有殉國之壁、慰靈塔、視頻館、摩托野營場等設施
。慰靈塔區域立有鄧子龍將軍與李舜臣將軍的銅像,並在塔周圍鋪設紀念兩位將軍信義與友誼之路,還將在殉國之壁上繪製在露梁海戰中陳璘將軍、鄧子龍將軍與明朝水軍奮勇殺敵的場面,以及李舜臣將軍看到鄧子龍將軍遺體時悲痛不已的場面。
藝術形象
性質 | 名稱 | 演員/作者 |
---|
中韓合拍紀錄片 | 《朝鮮萬曆戰爭》 | 黃劍峰 |
學苑出版社出版書籍 | 《鄧子龍傳》 | 毛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