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鎮(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樟樹鎮(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樟樹鎮位於江西省樟樹市。原為清江縣治,1988年撤清江縣,設樟樹市(縣級)。歷史上與景德鎮河口鎮吳城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有“藥都”之稱。處在全省以京九為主幹、浙贛為兩翼的大十字型生產力布局的交匯點,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樹鎮
  • 位置:江西省樟樹市
  • 原為清江縣治
  • 又稱:藥都
  • 總面積:1286.77平方公里
  • 氣候:亞熱帶季風區
簡介,歷史沿革,民風民俗,經濟建設,發展優勢,旅遊簡介,

簡介

樟樹鎮位於江西省樟樹市。原為清江縣治,1988年撤清江縣,設樟樹市(縣級)。歷史上與景德鎮河口鎮吳城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有“藥都”之稱。處在全省以京九為主幹、浙贛為兩翼的大十字型生產力布局的交匯點,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市境最大橫距58公里,最大縱距31公里。全市總面積1286.77平方公里,耕地62.7萬畝(其中水田51.5萬畝,旱地11.2萬畝),可養水面6.6萬畝,林地34萬畝。
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樟樹礦物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岩鹽、煤、鐵土、瓷土、耐火泥、石灰石、青石、花崗石和砂礫石等。岩鹽是最具崐優勢的礦物資源,目前已探明儲量103.7億噸,工業可開採量為98.38億噸;礦床面積130.12平方公里,深度600──1100米,礦層累計高度40─60米,最大厚度10.8米;岩鹽品位中,氯化納含量一般為93.13%,最高達97.7%,水溶性雜質在1.5%以下,是一個規模大、質量好、有害成份大大低於國家允許標準,可供食用及工業用的岩鹽礦。另外,煤炭儲量比較豐富,開採潛力較大。樟樹屬鄱陽湖平原與贛中丘陵的過渡地帶,境內以平原低丘為主,構成從東南到西北呈馬鞍形的傾斜走向。境內有贛江、袁河、肖江、蒙河等八條河流,總長263.65公里,其中境內贛江長28.4公里;水庫、湖泊星羅棋布,水域總面積24.2萬畝,其中河流4.3萬畝,池塘、湖泊7.3萬畝,水庫3.1萬畝,溝渠、灘涂等9.5萬畝。
樟樹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年均氣溫17.5℃,年均日照總時數1522.7小時,年均降水量1564.9毫米,年均無霜期272天,適宜農作物生長。
1998年,全市總人口52.93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10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占99.9%以上。全社會共有勞動力29.74萬人,占總人口的56.2%,其中社會從業人員為25.2萬人。

歷史沿革

樟樹鎮,原江西省清江縣治,1988年撤銷,現為樟樹市城區。
樟樹鎮歷史悠久。距今四千五百多年前,先民們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生活和繁衍。活躍在樟樹一帶的早期居民,是古三苗族的一支,叫做“越族”。他們從原始人群中走了出來,度過了漫長的母系氏族時代,在贛江兩岸的丘陵岡阜地區依山傍水建立居民點,或架木為巢,或掘地為穴。他們利用山上的青石和麻石,磨製成斧、錛、鑿、網墜等簡陋工具,在莽莽森林中打獵,滔滔贛江邊捕魚,並開始了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過著共同勞動、共同享受的生活。後來,他們學會了制陶、冶銅和紡織,有了陶製的鼎、罐、豆和青銅澆鑄的戈、矛、鉞、鏟等,也出現了專門從事手工業勞動的人。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先民們已經使用了文字元號。出土的144個刻劃符號和陶文中,有數詞、名詞和動詞。一件泥質灰陶缽的底部就刻著“八土村田”四個字,據專家們考證,這是表達祭祀田神,翻犁土地的意思。名聞中外的吳城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銅碳渣、石港和大量青銅器表明先民們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打破了商文化不過江的定論;龍窯和瓷器的出土,表明已有原始制瓷業。那鋪著陶瓷片的迴廊和象徵權利的列鼎,又可見這裡決非一般村落,而是分封的都邑。大批青銅武器的出土,又使人想像到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的雄姿。
樟樹鎮周圍,分布著自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戰國的遺址達120餘處,可見這裡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村落祺布,經濟繁榮。這為秦漢建立淦陽鎮、瀟灘鎮、吳平鎮等城鎮奠定了基礎。據傳,早在秦之前,東屏闔皂山,西臨贛江古渡口的地方,就有彭、劉、喻、杜四個古村落。那時,這裡樟樹成林,濃蔭蔽日。有位老者在渡口的樟樹蔭下擺茶攤,人們逐漸聚在一起交換些產品。後來,陸續發展起一些手工業作坊和店鋪,遂出現一條小街把四個村落聯了起來,俗稱"土街仔"。這便是樟樹鎮的雛形。口碑傳說和考古發現都打破了舊志上關於樟樹鎮是"古荒服之地"的說法。
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樟樹一帶,春秋屬吳、屬越,戰國屬楚。《通鑑綱目》記載,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秦滅楚,俘虜了楚王負芻。第二年,秦統一天下後,廢封建,立郡縣,把天下分為三十六個郡。當時,樟樹一帶屬九江郡新淦縣。樟樹鎮是新淦縣縣治所在,名叫“淦陽”。這是因為有淦水發展驪嶺,流經紫淦山,蜿蜒向西北,於樟樹之南注入贛江,水以山名,縣以水名,而縣治在水之陽之故。此後,淦陽作為新淦縣縣治810年,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崇禎《新淦縣誌》記載:隋開皇九年(587年)置洪州總管府,改廬陵郡為吉州,省巴山郡,新淦縣改隸吉州。縣令李子樂以縣城遠離州治,將縣治遷到南市村,即今金川鎮。縣治南遷後,淦陽改稱清江鎮。因鎮臨袁河與贛江合流之後的江段,這裡江水波流澄澈,古稱清江。
明崇禎《清江縣誌》記載,南唐升元二年(938年)8月,清江鎮西南三十里的瀟灘鎮(今臨江鎮),有位巡使吳鸞,以"瀟灘之地,當南粵、虔、吉、洪之沖,舟車輻輳,有倉廩兵戈之積"為由,奏請置縣。南唐主李升準其所奏。據《南唐書》載:“升元二年八月戊戌,升洪州瀟灘鎮為清江縣,不隸州,謂直隸於節度使也,割高安之建安、修德,新淦之崇學合三鄉為縣”。當時,清江鎮地處新淦之崇學鄉,因而劃歸清江縣。清江鎮與清江縣名同而非縣治,容易產生混淆。而清江鎮歷來俗呼樟樹。至此,便更名樟樹鎮。
明吏部左侍郎熊化在《樟樹鎮記》中稱之為“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
清道光《清江縣誌》記載:“木之屬有樟,諸材獨此為最,故古稱豫章地,以材著也”。樟樹鎮得名的由來,本是鎮在樟樹林中,以樹名鎮,俚語俗稱。直至清初,鎮內還有八棵被視為樟樹鎮命名依據的古樟樹。解放初期,仍有一株枯樟樹殘存。清代詩人查慎行的《樟樹鎮》詩云:瀟灘流下棹歌聲,一曲清江見底清。老樹不知生意盡,尚憑古社占村名。還有一些神話傳說,如《搜神後記》、《豫章記》、《太平御覽》、《宣室志》等,都記有三國對東吳大將聶友"夜射白鹿,中樟滅怪"的故事。大意是聶友打獵,逐白鹿至此,矢中大樟,滅了樟樹精。由此,樟樹鎮又有"鹿江"、"鹿渚"的別稱。
自南唐升元二年清江建縣以來,樟樹鎮一直屬清江縣。樟樹雖非縣治,但地位重要。明代熊化曾評論說:"樟鎮於邑治,股肱也;以奉腹,則禁喉也。"它與設過軍、路、府、縣治的臨江鎮在地勢上互為犄角,在經濟上互相抗衡,在文化上也相互頡頑。
1949年6月19日,清江解放,縣人民政府治樟樹鎮,7月15日遷臨江鎮,1950年3月27日又遷回樟樹鎮。1988年10月26日,撤銷清江縣及樟樹鎮,設樟樹市及鹿江、淦陽等街道。
樟樹鎮地處贛江袁水之交,交通便利,商貿發達,尤以其傳統的藥材交易市場和精湛的藥材炮製技術聞名全國,被譽為“江南藥都”,有“藥不過樟樹不靈”一說。歷史上曾與景德鎮、吳城鎮、河口鎮並稱為江西四大名鎮。

民風民俗

"藥王會"為清江醫藥界緬懷"藥王"而組織的民間行會。
藥王府
舊時,中醫或中藥店中多敬奉"藥王"。"藥王"神案正中貼一紅紙條,上書"藥王會上十三代名醫先師神位"。神台上供奉有藥王--孫思邈塑像,其前安放香爐,早晚安裝香敬神。有歌訣口傳十三代名醫先師云:"一代開教伏羲氏(一說為"一代開科是老君")、二代神農替藥名,三代先師軒轅氏,四代醫師岐伯神,五代盧醫名扁鵲,六代徐文理得精,七代秦王通醫道,八代名醫是漢神,九代華陀醫術妙,十代叔和王先生,十一代長沙張仲景,十二代名醫即巢君,十三代真人孫思邈,舉凡動靜念師尊。"藥王會的活動,常從四月廿七日開始,一直延續到五月初五。孫思邈(581-682年),京兆華原(即今陝西耀縣)人,唐代傑出的醫藥學家。相傳農曆四月廿八日,是藥王孫思邈生日。四月廿七日晚,各中藥店即開始進行藥王"慶壽"活動,吃壽麵,擺酒席,宴請藥店夥計及學徒。廿八日,藥店夥計、學徒放假休息,老闆親自站櫃檯檢藥。中午繼續設宴慶賀,還要延請本地中醫及老闆親朋赴宴,席間由老闆娘提壺,向藥店夥計(先生)等一一敬酒。晚間仍須設宴,並請戲班唱戲,招待賓朋。五月初一至初二日,各地會館常會組織老闆集會,洽談生意,飲酒看戲,紀念藥王生辰。五月初五日,民間有採挖草藥習俗。 相傳藥王菩薩於端午日下界,此日採挖的草藥最靈,故用端午日採挖的草藥如車前草、串竹青、夏枯草、淡竹葉等中草藥煎成的"午時茶",最受民眾歡迎。
樟樹版畫樟樹版畫
飲湯漿被子
贛中一帶,鄉下人洗被子時,都喜歡用飲湯(也叫米湯)漿被子。
飲湯漿被子就是把被子在清水河、塘里洗乾淨,擰乾,置於盆中,倒進飲湯,反覆搓揉,使被子裡每個地方都沾上飲湯,再擰乾,即可晾曬。
飲湯的做法也很簡單:早上煮稀飲時,多摻入一些水,待稀飲快要煮糊之前,將上面的液體撈出,澄清,即可。
這種用飲湯漿洗過的被子,既保暖,又耐髒,而且睡得很舒服。
元宵之夜處處點燈
正月十五夜,是每年第一個月圓的時刻,叫元宵。一到元宵,各家各戶,樓上樓下,廳堂房,豬欄灰舍,雞柵牛棚,到處都要點上燈。
有的用桐油或茶油點燈,但大多數用從店鋪里買來的油燭點燃。那時再加上耍龍燈的,挨家串戶演出,屋裡屋外,一片燈火。
這日半夜的燈叫"光明燈"。它預示著新年的光明。
現在,農村還流傳著這一習俗。
正月初七吃"八寶飯"
八寶飯
樟樹鎮每年正月初七早上都要吃"八寶飯","男的吃了拿扁擔,女的吃了拿車擔"。原來,在舊時,人們的生活很貧困,正月初七一過,就要開始幹活。那時,男的一般都在外耕種或挑腳,女的家裡紡織。他們為了吃飽肚子,幹活勁頭大,就把各種食物混合起來煮了吃,這些混合物有八種東西,因此叫"八寶飯"。至於"男的好進行耕作(耕作也離不開肩挑背扛),女的吃了,好進行紡織(車,指紡紗用的車)。 現在這個風俗還在流傳,不過吃的這種飯,不一定八種食物,大約在八種左右,但還是管它叫"八寶飯"。吃了這種飯,表示年過完了,不要沉溺於嬉遊之中,要開始工作了。
樟樹版畫樟樹版畫

經濟建設

樟樹鎮原名清江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經濟繁榮。早在明清時代,樟樹就因"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而列入江西四大名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樟樹又以"藥都、酒鄉、商埠、鹽化城"的新姿再現輝煌。
1998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19億元,工農業產值完成27.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6870.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城鄉人民儲蓄存款餘額14.2億元。
歷史悠久的藥業
樟樹素有"南國藥都"之稱,歷史上有"南樟北祈"之說,與河北安國齊名,自古為中國藥材集散地,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藥業始於漢晉,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三國時設有藥攤,唐代闢為藥墟,宋代形成藥市,明清為"南北川廣藥材之總匯"。50年代以來,樟樹藥業中興。每年秋季,海內外成千上萬名藥界同仁雲集樟樹,舉行盛大的全國藥材交易會。到1998年已成功舉辦了29屆,每年到會代表達2萬餘人,最多時代表實破3萬人,交易藥材2500餘種,成交額達18億元以上,各項指標均列全國各大藥市之首。樟樹地道藥材800餘種,其中商洲枳殼、陳皮等藥材曾被列為貢品,進入皇宮內苑。目前,全市已開發形成了枳殼、黃梔子、崐杜仲、銀杏等一批中藥材種植基地,面積7萬餘畝,產品暢銷東南亞諸國。 樟樹中藥材專業市場是經國務院有關部局批准的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已初具規模。市場占地4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90平方米,有中藥材店面560間,倉儲面積7880平方米,可容納1.2萬人同時交易,在場內經營的藥商來自全國各地,從業人員達1200餘名,輻射國內21個省(市)、132個縣(市),年成交額超過1億元。
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酒業
樟樹釀酒始於商周,宋代詩人陸游曾有詩讚道:"好酒來清江,嫩色如新鵝"。清代樟樹婁源隆酒店釀出好酒,以四個"特"字相標,遠銷鄰省,故名"四特酒"。1958年周恩來總理品嘗四特酒後贊道:"清香醇純,回味無窮"。1988年,著名白酒專家周恆剛等八人又給四特酒定出"特香型"新酒種。崐1989年,四特酒獲國家銀獎,產品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及港、澳、台地區。1989年,四特酒廠被批准為"國家二級企業",隨後榮獲國家"大二型企業"稱號,近年來,四特酒廠根據市場行情,在保留"清香醇純"特香崐型的基礎上,開發出十五年陳釀、四特春、五年陳釀、麒麟四特崐等高、中檔四特酒,一上市便供不應求,被列入全省首批36個名牌產品之一。 食品工業
樟樹是全省食品工業的重點市,食品工業是樟樹工業的主要支柱。現有食品工業企業68個,糧油加工企業20個,形成了以釀酒、糧油、肉類、禽蛋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白酒、飲料酒、飲料、大米、麵粉、油脂及飼料等,其中特二、標一、標二、雙竹粘等大米遠銷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化學工業
主要是鹽化工業、磷化工業及精細化工。江西鹽礦在原來10萬噸真空製鹽的基礎上,1999年5月又完成30萬噸真空製鹽技改,已形成40萬噸生產規模,是江西最大的真空製鹽企業。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興建年產5萬噸綠鹼工程,形成年產燒鹼5萬噸、液氯44000噸、鹽憘鹵31.5萬立方米的生產能力,成為全省製鹽和鹽化工基地。樟樹化工廠是全省化工行業重點廠崐家之一,產品有磷肥、高濃度複合肥、磷酸、黃磷、五硫化二磷等十多個磷系列產品,其中工業磷酸獲部優,五磷化二硫、飼料磷酸氫鈣獲省優。精細化工主要有維生素E,高科技項目尼龍─崐11和日用、食用香精香料,產品有芳樟醇、乙酸芳樟脂、樟腦油、崐BPC柏木油、佳樂麝香等50多個品種,其中二氫芳樟酯被國務院生產辦定為重點開發項目。
機械工業
全市現有金屬製品及機械工業企業31家,主要生產活塞環、起重機械設備等。江西活塞環廠是全省唯一的活塞環專業生產廠,主要產品有鑿岩機環、柴油機環、輕微型汽車環、機車環等活塞環系列產品。江西樟樹起重機械廠是國家機械工崐業局定點生產起重設備、國家水利部定點生產水工機械的專業廠,有單雙梁起重設備系列、電動葫蘆、環鏈電動葫蘆、LD---A型電動單梁、ZQD型吊鉤橋式起重機、水利起閉機等,系省級先進企崐業。
建材工業
全市建築材料及非金屬礦製品企業共有26家,主要生產油氈、水泥、建材玻纖布、玻璃鋼製品、耐火材料等,其中贛江牌350#油氈連續三屆獲省優稱號。
贛中糧倉
建華孵化廠:
樟樹鎮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農業在全區占有崐十分重要的地位。1998年糧食總產達7.08億斤,享有"贛中糧倉"的美譽。1996年,列入全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紅薯、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棉花、茶葉等。柑桔基地樟樹的水果生產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尤以柑桔聞名。南宋宰相范成大曾賦詩"芳林不斷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綠",描繪樟樹柑桔生產之盛況。其中,柑桔優良品種"大紅袍"是江西的傳統特產,因其色紅、皮薄、汁多、味甜而遠銷國崐內外,歷史上曾獲省政府"果樹生產第一"紅旗,並獲國務院嘉獎。此外,還盛產桃、李、柿、梨、板栗、柚、瓜、棗子等水果。林業全市林業總面積46.9萬畝,占土地總面積24.13%。全市有樹種54科175種,主要種類有:杉樹松樹楊樹。1995年始,列入中外合作江西省工業原料林基地。 養殖業
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江西省樟樹市樟樹鎮
樟樹養殖業發達。在傳統養殖業基礎上,近年來逐步向特種養殖、規模養殖發展。肉用畜飼養以生豬為主,是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市之一。1998年,生豬出欄58.7萬頭,水產品產量2.5萬噸,家禽出籠356萬羽,甲魚鰻魚等生產形成一定規模。

發展優勢

一、區位優越
樟樹地處江西腹地,距省南昌不足1小時路程,處昌九工業走廊和京九經濟帶的十字交叉點,可較好地承接和輻射,是襟帶江西東南西北四大門戶的天心地膽之地。 二、交通便利
樟樹自古就是"四會要衝""八省通衢"的水陸交通要津,現代化的立體交通更成了樟樹聯接外部世界的便捷之途,贛粵、滬瑞高速公路在昌傅形成立交,105國道縱穿市區;京九、浙贛鐵路成十字形橫跨10個鄉鎮街道;贛江水道中分全市。
三、通訊快捷
樟樹自秦以來就是江南最重要的驛站,如今的郵政電信更趨現代化。程控交換機容量達7萬門,無線尋呼、移動數據網覆蓋全市城鄉;電報電路自動轉報,並設有短波電台。
四、經濟特色明顯
藥、酒、鹽不僅支撐了全市經濟大廈,還是樟樹的三面"金字招牌"。
樟樹既是承載深厚藥文化的歷史名城,又是蘊藏豐富藥資源的新興城市。
樟樹藥業,素以"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享譽神州。樟樹藥業始於漢晉、成於唐宋、盛於明清,歷1800餘年而不衰,三國時著名道人、醫學家、藥學家葛玄在樟樹城區南的道教名山閣皂山,採藥煉丹行醫修道40餘年,遂開樟樹藥業先河。到清代,樟樹80%以上的人口"吃藥飯",其藥業人員遍及大江南北,成為我國藥界赫赫有名的"樟樹藥幫",居藥界三邦之首。樟樹藥"齊",在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扼江廣之匯","集三巴之異產,采百粵之珍叢"。樟樹藥"靈",在於其特有的炮製方法,不論炒、浸、炮、炙或是烘、曬、切、藏,無不出類拔萃,獨樹一幟。新中國成立後,每年一次的全國藥材交流大會商賈雲集、藥品薈萃,更使藥都名揚四海,其參與範圍之廣、藥商之眾、品種之多、時間之長,成交額之高均為全國藥市之冠,每屆大會成交額均超10億元。
藥王廟藥王廟
五、文化積澱深厚
樟樹,是長江文明的發源地。距今4500多年前的樊城堆遺址,記錄了遠古先民刀耕火種的奮鬥足跡。這裡是江西省縣(市)古化遺址最多的地方,現有墓葬、古建築、石雕、碑刻、革命文物保護點1000餘處,其中築衛城遺址廓宏大,造型奇特;吳城商代都邑遺址打破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定論,被列為"20世紀全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並選入國家文物局"十五"期間50處大遺址重點保護項目之一,排名為第一類共同21處中的第8位。
環境優美
六、自然環境優美 樟樹處鄱陽湖與贛中丘陵過渡地帶,屬無震區。境內以平原低丘為主,構成從東南到西北呈馬鞍形的傾斜走向。中部為沖積平原,海拔20-40米,約占市域面積的41%;市內八水過境,形成灘涂近萬公頃,水庫、湖泊星羅棋布。
樟樹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5℃;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64.9mm;日照充足,全年日照率為43%;無霜期長,年均272天。土壤肥活,植被好,森林覆蓋率在24.1%以上;域內無工業污染,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旅遊簡介

樟樹處贛中腹地,位於"千里黃金水道"的贛江之濱,素有"八省通衢,四會要衝"之稱,區位條件優越,交通發達,是聞名全國的"藥都、酒鄉、商埠、鹽化城",也是江南著名的旅遊盛地。境內旅遊資源獨具特色,自然、人文景點眾多。吳城商代遺址的發現,否定了長江以南乃"荒蠻之地"一說,打破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為此,郭老欣然為這裡的博物館題寫館名,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國家擬投巨資進行大規模的保護開發。築衛城遺址更是曠世罕見,是京九沿線現存最完整,歷史最久遠的一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土城。閣皂山為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與貴溪龍虎山、南京茅山鼎立,是道教靈寶派發祥地。當年葛玄的煉丹爐、丹井仍依稀可辯,著名宮觀大萬壽崇真宮長年香火繚繞,朝拜者不絕,據此開闢的閣皂山旅遊區為宜春市重點旅遊景區,常年遊人如織。目前正開發的特色旅遊項目――藥都醫藥保健旅遊,適應了現代人崇尚健康,追求生態的心理,深受遊客歡迎,已被江西省作為全省旅遊精品向海內外隆重推出。經過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已開發了26處景點,三條獨具特色的旅遊線路,成為贛江之濱一顆日益升起的旅遊明珠。
藥文化旅遊線簡介"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樟樹藥文化源遠流長,早在三國時期葛玄在閣皂山採藥煉丹開創樟樹藥業先河,唐,形成"藥墟",宋,形成"藥市",明代,川廣藥商"百里環至,肩摩於途",清康、乾年間,藥碼頭千帆林立,"江湖連筏犯驚濤,藥材捆載放征艘。"千百年的藥業相繼,繁衍昌盛,贏得"藥都"美譽,孕育出藥都特有文化景觀。到藥都朝拜三皇宮,祭祀歷代藥界祖先,祈求一生平安,生意興隆;進百年藥店,尋醫把脈,望、聞、問、切,可診百疾;探尋藥都根源,追尋仙人葛玄、葛洪蹤跡弘揚道家醫術;游藥園,廣識百草;觀藥都藥史陳列館,看歷朝中藥材炮製工藝、醫藥成就;街頭觀藥景,中藥材市場逛藥市,購精品藥材,吃食中奇珍、藥中瑰寶之藥膳,品藥茶,喝藥酒,洗藥浴,作藥物美容,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古文化旅遊線簡介
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追溯江南古老的文明起源。觀京九沿線現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土城――築衛城遺址,仰望高達20餘米,經千年風霜洗禮巋然不倒的堅固城垣,再現遠在4500多年前先民的活動生息;訪聞名全國,打破"商文化不過長江"診斷,否定長江以南為"荒蠻之地"一說的吳城遺址,考證具有典型中原文化因素的陶窯、房基、墓葬、窯穴、水井、鑄銅遺蹟,追想3500年前吳城這江南繁榮城邑之貌;在郭沫若親筆題名的博物館中鑑賞包括刀耕火種原始農業階段的石器、漁具、陶器、商代製作清湛,造型奇瑰、紋飾精美的青銅器以及歷代玉器、金銀古幣、牙雕木刻、名人字畫、古籍拓本自新石器至清代的近1萬件展品。了解五千年來樟樹的政治、經濟、文化概況。
閣皂山旅遊區簡介
閣皂山地處江西樟樹市東郊,周圍綿亘二百餘里,史稱清江碧嶂。境內群山環抱,形似雲天樓閣,層巒疊翠,色如青黛墨染,閣皂山就是以其形閣色皂而得山名。她是藥都樟樹藥業的源頭,為中國道教聖地之一,唐高宗御封為"天下三十三福地",元代曾與廬山齊名。以其山川之秀,宮觀之麗,古蹟之異,傳說之神,藥源之富吸引古今墨客文人爭相遊覽,道家羽士歸隱修真。張天師、葛玄、葛洪、顏真卿、孫思邈、王安石朱熹、文天祥、解縉等都曾"躬臨其盛",且多留有題章。飽覽福地仙山,可追仙人蹤跡,上天師壇、太極峰,可聽天下名泉――九龍泉,望唐代巨松――六朝松,看宋代石橋――鳴水橋,賞元代桂樹、明代辛荑在桂宛宮,觀清代石坊――一天門,歷游23處景點,一路聆聽優美動人的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