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英文解釋,成語出處,成語示例,成語典故,歷史典故,原文,註解,按語,出處,解析,探源,故事,運用案例,北魏案例,三國案例,西漢案例,戰爭案例,商場案例,管理套用,棋局套用,
成語解釋 【詞語解釋】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引證解釋】
1. 表面上聲言攻打東面,其實是攻打西面。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的一種戰術。語出《
通典 ·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宋
張綱 《乞修戰船札子》:“況虜情難測,左實右偽,聲東擊西。”《水滸傳》第十八回:“這 雷橫 亦有心要救 晁蓋 ,以此爭先要來打後門;卻被 朱仝 說開了,只得去打他前門,故意這等大驚小怪,聲東擊西,要催逼 晁蓋 走了。” 袁廟 等《辛亥革命徵信錄》:“是夜革黨擬於十二句鐘,由 漢口 起事,聲東擊西,使 武昌 不暇籌備。”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經常要採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騙、引誘和迷惑敵人,例如聲東擊西,忽南忽北,即打即離,夜間行動等。”
聲東擊西 2. 形容動作、說話、行文等
變化莫測 。 清
李漁 《
玉搔頭 ·講武》:“一任他聲東擊西,藏頭露尾,俺自有應八面的雄捍蔽。”
孫犁 《
澹定集 ·讀作品記》:“他的語言,採取了長段排比,上下駢偶,新舊辭彙並用,有時寓莊於諧,有時寓諧於莊,聲東擊西,真假相伴,
抑揚頓挫 ,變化無窮的手法。”
【字詞解釋】聲:聲張。
【同韻詞】瓜代之期、
懸壺行醫 、勸百諷一、淡飯黃齏、政令不一、心口如一、走漏天機、良莠不一、蒼翠欲滴、
嬌嬌滴滴 ……
英文解釋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An attack is made in one direction to divert attention from the quarter where the real attack is to be made.; conceal (their) intentions and strike where (they) will; feint and pretend to go east while in reality attacking west
例句
1.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聲東擊西。
2. With lightning feint, one after another pair finally seized hold and began to grapple. 一對對摔跤手採取聲東擊西的佯攻手法,使對方猝不及防,終於揪住了對方,開始搏鬥起來。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唐·
杜佑 《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元·脫脫等《
宋史 ·高敏傳》:“兵家之事,聲東擊西。”
成語示例 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
班超 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
匈奴 。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
莎車 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
龜茲 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
于闐 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訊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
胸有成竹 ,趁
夜幕 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
猝不及防 ,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
請降 。龜茲王
氣勢洶洶 ,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聲東擊西 歷史典故 原文 敵志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
註解 ①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料,未預料。③坤下兌上:
萃卦 為
異卦 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坤,坤為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既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進的方向和攻擊目標,全句譯為:敵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進方向,對我方有利,應乘機進攻、打擊敵人。
聲東擊西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 西漢,七國反,
周亞夫 堅壁不戰。
吳兵 奔壁之東南陬,雅夫便備西北;已而
吳王 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漢末,
朱雋 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
土山 以
臨城 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志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出處 《聲東擊西》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
兵書 ,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
南朝 宋將
檀道濟 (?—公元436年),據《
南齊書 ·
王敬則 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
惠洪 《
冷齋夜話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解析 這則按語通過使用此計的兩個戰例,來提醒使圖此計的人必須考慮對手的情況:敵方指揮確可擾亂,用此計必勝,如果對方指揮官
頭腦冷靜 ,識破計謀,此計就不可能發揮效力了。黃巾軍中了
李雋 佯攻西南方之計,遂丟失
宛城 (今河南南陽)。而周雅夫處變不驚,識破敵方計謀。
吳軍 佯攻東南角,周雅夫下令加強西北方向的防守。當吳軍主力進攻西北角時,周雅夫早有準備,吳軍無功而返。
聲東擊西之計,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探源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
假象 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故事 鄭成功計畫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蕩蕩,裝作從南航道進攻。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
赤嵌 城。荷蘭殖民軍
狼狽逃竄 ,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航線 運用案例 北魏案例 聲東擊西破命案
北魏時,有兩個充軍到楊州的逃犯,一個叫解慶賓,一個叫解慶安,他們是親兄弟。解慶安逃脫在外,為了掩人耳目,解慶賓誣告是曾與他們結仇的當地人李蓋、蘇顯甫二人殺了解慶安。李蓋、蘇顯甫大呼冤屈,連忙辯解道:早晨二人才看到解慶安匆匆往城外出走,怎么轉眼間解慶賓就把血肉模糊的解慶安屍體搬回了家?而證人是一位巫婆,她是根據算卦推算出來的。楊州府又經嚴刑逼供,李、蘇二人屈打成招,此命案被草率地結案,上報到河東太守
李崇 處。
李崇仔細查閱案情,認為該案疑點重重,他又是個不信鬼神的清官,為了查明真象,他使出一計:不久,楊州傳出上面的訊息,說李、蘇二人被判死罪,待
秋後問斬 。一天,從州郡下來二位公差,直接找到解慶賓說:“你是不是有個兄弟叫解慶安,他在外地殺了人。”,解慶賓忙說:“我兄弟被人打死了,現在已結案了,你們一定搞錯了。”;公差說:“解慶安曾告訴我們,他有個兄弟在楊州,很有錢,他苦苦向我們求情:讓他兄弟出筆錢,來救他的性命。今天既然認錯了,那就算了。”。二位公差欲走,解慶賓急忙把他們拉住說:“那真是我兄弟,他其實沒死,是逃遁在外,為了不讓別人懷疑,我找了個
替死鬼 ,不巧又被李蓋、蘇顯甫發覺,他們與我有仇,就乾脆說是他們殺了我兄弟的。”。二位公差以“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為由,把解慶賓叫進當地的一個茶館,李崇與楊州府衙等正等在那。原來,判李、蘇死罪,二位公差說情等事端都是李崇聲東擊西的計謀。解慶賓見事情敗露,只得俯首認罪。
三國案例 司馬懿來到,先搞調查研究,問前線部將
郭淮 與
孫禮 :“前線情況如何”。郭、孫二人答說:“尚未與蜀軍交鋒”。司馬懿又問其它各路情況。郭淮說只有
武都 、陰平尚未得到訊息。司馬懿經過思考,指示郭淮和孫禮:“明日我親自領兵與
孔明 交戰,你二人可急從小路前往增援武都和陰平,並從背後偷襲蜀軍,我軍可勝。”
郭淮於路謂孫禮曰:“仲達比孔明如何?”禮曰:“孔明勝仲達多矣。”淮曰:“孔明雖勝,此一計足顯仲達有過人之智。蜀兵如正攻兩郡,我等從後抄到,彼豈不自亂乎?”正言間,忽哨
馬來 報:“陰平已被
王平 打破了。武都已被
姜維 打破了。前離蜀兵不遠。”禮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
陳兵 於外?必有詐也。不如速退。”
郭淮 從之。——方傳令教軍退時,忽然一聲炮響,山背後閃出一枝軍馬來,旗上大書:“漢丞相諸葛亮”,中央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於上;左有關興,右有
張苞 。孫、郭二人見之,大驚。孔明大笑曰:“郭淮、孫禮休走!司馬懿之計,安能瞞得過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戰,卻教汝等襲吾軍後。武都、陰平吾已取了。汝二人不早來降,欲驅兵與吾決戰耶?”郭淮、孫禮聽畢,大慌。忽然背後喊殺連天,王平、姜維引兵從後殺來。興、苞二將又引軍從前面殺來。兩下夾攻,
魏兵 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蜀軍大勝。
司馬懿本想給諸葛亮來個聲東擊西,打亂蜀軍的
大營 ,不料此計被孔明識破,反給司馬懿來個聲東擊西。
西漢案例 韓信木罌渡黃河
韓信的“木罌渡河”一役也可以稱為戰爭史上的經典之作。不僅渡河的方式奇特,不是用船,而是用“
木罌 ”。其戰略步驟更為奇特,先是“聲東擊西”,然後擊西之後還要擊東,讓敵人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當韓信到達平原(今山東平原南)時,齊王
田廣 聽從酈食其的勸說,背楚降漢,於是韓信就想停止前進。時值齊國說客
蒯通 來投,對韓信說:“將軍奉漢王之命去攻齊,今漢王又暗中派人去勸降,既無漢王命令,將軍怎能按兵不動呢?再說酈食其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說降了齊國70多座城池,而將軍數萬人馬征戰一年,才攻下
趙國 50多座城池。你一個堂堂大將軍,尚不及一白面書生嗎?”一席話終於使韓信下了最後的決心,於是下令大軍渡河,繼續向齊地迸發。
齊王田廣聽從酈食其勸降之後,對韓信的行動毫無戒備,天天同酈食其飲酒作樂。漢四年十月,韓信率大軍突襲齊國在
歷下 (今山東濟南西)的守軍,直逼齊國都城
臨淄 (今山東淄博)。齊王以為受了騙,一怒之下將酈食其烹死在
油鍋 里。之後,勿忙領兵逃到
高密 (今山東高密西南),同時派人向項羽求援。項羽立即派大將尤且率軍20萬,與齊王會合,齊、楚聯軍準備迎戰韓信。
尤且手下謀士獻計說:“漢軍長途奔襲,遠斗窮戰,銳不可擋;齊軍在本土作戰,牽掛家室,容易潰散。因此,最好的辦法是令軍士挖溝
築壘 ,讓那些已丟失了城邑的人知道齊王還在,楚王發了救兵,這樣他們就會紛紛起兵反攻韓信。漢軍處處受敵,斷絕給養,定會不戰自退。”尤且不以為然,他有自己的算盤。此番率軍前來,名為救齊,實則是想趁機奪占齊地。他對其心腹說:“我軍此番前來是為了救齊,如漢軍不戰而降,我還有什麼功勞呢?現在我戰而勝之,齊國大半疆土豈不垂手可得?”但是,尤且做夢也沒有想到,韓信正連夜為這位驕傲的將軍準備墓地。幾天以後,兩軍在
濰河 兩岸擺開陣勢,尤且在河東,韓信在河西,準備交戰。
韓信仔細觀察戰場地形,決定再用水戰破敵。他連夜秘密派人裝滿1萬多個沙袋,將濰水上游堵起來,這樣下遊河水變淺了。次日上午,韓信率軍過河進攻尤且。尤且見狀,毫不示弱。親率大軍迎敵。雙方未戰幾合,韓信佯敗退兵。尤且不知是計,以為漢軍無能,得意地說:“我早知道韓信膽小。”於是,傳令全軍渡河追趕,想一舉消滅韓信。當齊、楚聯軍剛剛衝到河心,韓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漢軍扒開沙袋,飛奔而下的大水將正在渡河的齊、楚聯軍截為兩段,被大水捲走的士兵不計其數。韓信回兵掩殺過去,一舉全殲了已過河的齊、楚聯軍,齊王逃跑,尤且戰死,留在東岸尚未渡河的齊、楚聯軍見主帥已死,紛紛
棄甲曳兵 ,落荒而逃。就這樣,漢軍一舉占領了齊國全境。
韓信平定齊國,楚漢之間已勢均力敵,誰勝誰負,韓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劉邦 為爭取韓信,採納
張良 、
陳平 的建議,封韓信為齊王。項羽也派說客
武涉 往見韓信,勸韓信絕漢和楚,三分天下,為一方之主。韓信義正辭嚴地說:“臣侍項王,官不過
郎中 ,位不過執戟 (執戟侍衛),言不聽,畫(謀劃)不用,故背楚而歸漢。漢王授我
上將軍 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言聽計用 ,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背之不祥,雖死不易。”使者回稟項羽,項羽嘆口氣道:“想不到韓信這個跨下小兒,居然如此忠信,悔當初未能重用他!”
韓信連克魏、代、趙、燕、齊五國,占領了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和山東的大部分地區,取得了北面戰場的全部勝利,完成了對
成皋 楚軍的戰略包圍,有力地支持了
劉邦 在正面戰場上的作戰,為劉漢政權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對魏、趙、齊的作戰中,韓信因宜用兵,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採取了聲東擊西、背水列陣和
斷水 塞流的戰法,顯示了這位歷史名將善於先計後戰和出奇制勝的作戰特點。
戰爭案例 台灣被荷蘭殖民者統治數十年,民族英雄
鄭成功 立志收復台灣。1661年4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將士順利登上澎湖島。要占領台灣島,趕走殖民軍,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道港闊水深,船隻可以暢通無阻,又較易登入。荷蘭殖民軍在此設有重兵,工事堅固,炮台密集,對準海面,另一條是攻北航通,直通
鹿耳門 。但是這條航道海水很淺,礁石密布,航通狹窄。殖民軍還故意鑿沉一些船隻,阻塞航道。他們認為這裡無法登入,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鄭成功又進一步了解到,這條航道雖淺,但海水漲潮時,仍可以通大船。於是決定趁漲潮時先攻下鹿耳門,然後繞道從背後攻打赤嵌玻。
鄭成功計畫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蕩蕩,裝作從南航道進攻。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赤嵌城。荷蘭殖民軍狼狽逃竄,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商場案例 在日本的機車生產行業中,
本田 、
鈴木 和
山葉 是最大的3家生產企業,它們的產品占據了日本機車產品市場的98%以上的份額,號稱日本機車“
三巨頭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本田和山葉之間爆發了一場爭奪日本機車市場“霸主”地位的商業戰,在這之前,本田已是老大,日本街頭行駛的機車差不多有一半是本田的產品。但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本田由於將注意力轉移到開發、生產轎車和向海外擴展上面,導致市場份額節節下降。而此時的山葉感到擴展市場時機已到,便頻頻發起攻勢,意欲奪取日本機車市場的“冠軍”寶座。可惜的是,由於山葉對市場判斷多次失誤,結果不但奪冠無望,連“老二”的位置也沒有保住。本田同山葉打得難解難分,為鈴木的擴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其重新坐上第二把交椅(1967年,鈴木曾因忙於開發輕型汽車而被山葉奪去“老二”的寶座),山葉再次淪為日本機車三強之末。
這場本田—山葉之戰的導火線是
輕便機車 。在這之前,機車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一種是警察或體育比賽用的大氣缸運動型機車;第二種是當作交通工具的實用型機車;第三種是純粹用於消遣玩樂的娛樂型機車。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的機車生產企業發現,一種造型小巧、啟動方便、適宜於女性或白領人士通用的輕便機車很有發展潛力,便爭相開發,生產。 最早發現這一市場並推出產品的是本田。早在1956年,本田就推出了歐味十足的“小本田”,以後又陸續推出了“查利50”、“
羅密歐 ”等多款小型機車。1976年2月,本田推出的售價僅為63000日元的輕便機車,別出心裁地借義大利著名影星
羅蘭 的喝彩聲大做廣告,結果廣受女性消費者的歡迎,十分暢銷,從而成功地迎來了一個所謂的“輕便機車時代”,一如我們眼下上海的助動車大流行。
本田機車 山葉對這一市場的判斷卻稍遜一籌,直到本田的輕便機車已經成為日本女性消費者的“寵兒”時,才猛然醒悟。在1977年3月推出了一種“並步式”輕便機車,穿裙子者不用跨腿即能騎乘,售價為6萬餘日元,顯然是衝著本田來的,從此,本田和山葉的機車市場爭奪戰拉開了序幕。
山葉推出輕便機車雖然比本田晚了一步,但由於其產品的獨特性,再加上借日本名演員大做廣告,打開局面還是成功的,在激烈的競爭中,雙方針對自己產品的安全性能大肆宣傳。本田說它的產品是跨腿騎乘,剎車時能立即用腳著地,十分安全,暗指山葉的並步式輕便機車缺乏安全感;而山葉亦不示弱,強調自己的產品“重心低,所以更放心”。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這時,由於本田開始注意力轉移到同美國合資,在
俄亥俄州 建立本田工廠以及在義大利
貝盧諾 建立銷售中心上面,從而牽制了輕便機車開發的精力,使得山葉產品長驅直入,在日本機車市場上的占有份額節節上升。1981年,本田和山葉在日本的機車市場上的占有份額分別是近40%,相差無幾。
“再緊一步,我們就能趕上並超過本田,”山葉社長小池久雄
胸有成竹 地說。
山葉機車
輕易獲勝使山葉決策層出現了輕敵思想,不顧實際地提出了“建立年產400萬輛生產體制,奪取市場首位”的口號,意欲擠走本田,獨霸日本的機車市場。1982年,山葉一舉投入300億日元,建成袋井第二工廠,為建立年產400萬輛生產體制打下基礎。
山葉機車 正當山葉全力以赴、大規模地擴建工廠、提高生產能力、以實現年產400萬輛機車的目標時,本田已不再
袖手旁觀 ,白白拱手相讓日本的機車市場了,而是重整旗鼓,實施反擊,不斷開發新產品,強化銷售網路,意在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本田畢竟是日本的機車之王。1982年,本田機車的市場份額又回升到近50%,山葉則降至32.8%,進入1983年,一升一降,兩者的差距更大。
本田的實力之強還體現在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上。1981年,本田推向市場的新品機車為27種,1982年和1983年都是45種,每月總有3至4個新產品“亮相”。而山葉1981年、1982年和1983年推出的新品種分別為21種、27種、24種,明顯不及本田。這點連山葉的技術開發人員也
甘拜下風 ,“本田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建立“年產400萬輛敘利雅產體制”實屬有勇無謀之舉,山葉決策者沒有認真分析市場形勢,以及競爭對手本田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下降的原因,在順利的形勢下缺乏冷靜的思考,一味追求產量,以致鑄成大錯。
80年代初期,
日本經濟 進入低靡時期,社會購買力開始下降,山葉提出增產口號不久,便出現過剩現象,但山葉仍未醒悟。1980年至1981年間,山葉的機車增產數量為43萬輛,大大高於其他機車生產企業,大量的機車賣不出去積壓在工廠倉庫里,工廠倉庫滿了怎么辦?機車不同於汽車,可以置放露天,外露的儀表、發動機等日曬雨淋,極易生鏽。於是有人想出了借用農家的水果倉庫來堆放的辦法,一時成為一大新聞。當時人們估計積壓在工廠、銷售中心和農家倉庫中的山葉機車將近100萬輛,這對年產220萬輛機車的山葉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機車是時麾品,流行的季節賣不出去,待過了流行期後,其命運就可想而知了。更糟糕的是,山葉並沒有從產品嚴重積壓現象引起警覺,沒有斷然採取大幅度減產措施,1982年的產量僅比1981年減少12萬輛,仍達200多萬輛,且削減的重點放在海外工廠。
當年日本的企業界評論說:“實際上在1981年底已見勝負了,可是山葉覺得面子上掛不住,還是硬挺,反而加重了創傷。”
這場市場爭奪戰以山葉的失敗而告終,山葉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根據山葉1983年4月做出的年度決算,當年的利潤只有2億日元,而上年同期是189億日元,已到了借債度日的地步,倉庫中堆積如山,多達上百萬輛機車最後亦只能作降價處理。
1983年5月,山葉終於作出減產、裁員和調整庫存的決定。當年削減產量30%,年產量降至150萬輛;解僱300個臨時員工;從生產流水線上調離700個員工充實到銷售第一線去;停止招工兩年並開始削減管理層幹部。
當年日本企業界評論山葉的這次慘敗為“一將無功萬骨枯”。當時,山葉集團的最高決策者是會長川上源一,該人獨斷專橫,有“濱松的阿明”之稱,阿明是非洲的一位大獨裁者。雅本之戰結束後,他沒有主動承擔責任,反而將責任全怪罪到下面的職員,他大量裁員也未能改變山葉的危機,最後,在1983年8月1日,他也只得發表一紙“引退宣言”,戀戀不捨地讓出大權。
本田和山葉的機車市場爭奪戰已過去多年,但留給人們的教訓卻是深刻的,那就是:企業經營行為要以市場變化為嚮導,正確判斷市場的需要,正如著名的行銷學家
菲利普科特勒 所言:“市場的勝利者是那些認真分析市場需要,辨別時機和為目標顧客製造超越競爭對手的富有價值的各種產品的人。”
前蘇聯“聲東擊西”獲技術
1973年,蘇聯人在美國放風說,打算挑選美國的一家飛機製造公司為蘇聯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噴氣式客機製造廠,該廠建成後將年產100架巨型客機。如果美國公司的條件不合適,蘇聯就將同英國或聯邦德國的公司做這筆價值3億美元的生意。
美國波音飛機公司、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和
麥克唐納 ——道格拉斯飛機公司三大飛機製造商聞訊後,都想搶到這筆“大生意”。所以,便背著美國政府,分別同蘇聯方面進行私下接觸。蘇聯方面則在他們之間周旋,讓他們競爭,以更多地滿足蘇方的條件。
波音公司為了能夠搶到這筆生意,首先同意蘇聯方面的要求:讓20多名蘇聯專家到飛機製造廠參觀、考察。
在波音公司蘇聯專家被視為上賓,他們不僅仔細參觀飛機裝配線,而且鑽到機密的實驗室里“認真考察”。他們先後拍了成千上萬張照片,得到了大量的資料,最後還帶走了波音公司製造巨型客機的詳細計畫。
波音公司熱情地送走蘇聯專家後,滿心歡喜地等待他們回來談生意、簽契約。豈料這些人有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不久,美國人發現了蘇聯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術資料設計製造了伊柳辛式巨型噴氣運輸機。這種飛機的引擎是美國羅爾斯——羅伊斯噴氣引擎的仿製品,而且有關製造飛機的合金材料,也是從美國獲得。
原來,蘇聯專家穿了一種特殊的皮鞋,其鞋底能吸引從飛機部件上切削下來的金屬屑,他們把金屬屑帶回去一分析,就得到了製造合金的秘密。
這一招,使得一向精明的波音公司人叫苦不迭,有苦難言。
這一例中,蘇聯人為了獲得美國飛機製造商製造巨型客機的詳細材料,故意放風說要挑選美國的一家飛機製造公司為蘇聯建造噴氣式客機製造廠,從而“聲東擊西”。瞞住了波音公司,獲得了巨型客機的製造材料和有關製造飛機的合金材料的秘密。
管理套用 這一策略在於把對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興趣的地方,使對方增加滿足感。這是談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與對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謀得我方利益的同時,使對方也感到最大的滿足。
作為一位成功的談判者,先決條件就要弄清談判的目標,在談判過程中時刻不忘談判的主要目的。
在同對方的談判中,先要把自己的目標隱蔽起來,把一些次要的問題渲染成很重要的問題,而讓對方多占些便宜,你也表示很“勉強”地讓步。
這種策略如果運用得很熟練,對方是很難反攻的,它可以成為影響談判的積極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風險。
在現代企業或洽談人員在與客戶洽談時,一般只談商品質量、數量和價格等雙方交易的主要條件。其它條件如保險、支付、仲裁、索賠以及檢驗等根據以往交易傳統來履行。 在洽談中,洽談人員不要過早地暴露自己產品價格,要避免過早地同對方討論價格問題,因而不論你的價格多么合理,只要對方購買這種產品,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因此,應該在顧客對產品價值有所認識後,才能同他們討論價格問題。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讓客戶首先考慮產品的價格,要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產品的價值上
一方面也可以達到銷售的最終目的。由於這一類的推廣方法,大都是披上“關心社會,回饋社會”的外衣,實際的目的還是銷售商品,所以可以名之為“聲東擊西”。
公共關係的運用,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捐贈贊助成立各式各樣的基金會或社會福利組織,由福利組織出面舉辦各種活動,借活動廣結善緣達到推廣的目的。
目前國內的大企業,像嬰幼兒食品、用品的公司贊助舉辦繪畫、
夏令營 、趣味競賽、健康寶寶選拔等活動。飲料公司支持青少年的野營登山、體育競賽、歌手大獎賽、舞會等活動。這些活動,名義上是由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主辦,廠商只處於贊助的地位,實際上廠商才是策劃操縱整個活動過程的主角。
所謂“廣告新聞化”,即用新聞報導的方式,介紹經營者的經營觀念、商品的生產過程、優良的管理制度等,以提高企業的形象。此外,還有像慈善義賣、捐款濟助貧困災難、成立球隊等等,都是變相的廣告新聞化的推廣活動。
至於國外一些企業“製造EVENT”,創造熱門話題,則是更高境界的推廣手法。例如:飲料、攝影器材、運動器材、鐘錶廠商和奧運會的結合,化妝品、內衣、泳裝和選美活動搭配,汽車、機車廠商和賽車選手、新聞播報員的配合等等均屬之。
以上這些“聲東擊西”、“像霧又像花”的推廣手法,表面上都不著痕跡的出之以社會公益或慈善的目的,實際上十之八九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商品。由於這種方式的推廣比較不受排斥,也較有公信力,所以未來被採用的機會,一定越來越多,而花樣也會更為別出心裁、推陳出新。
避開敵人的注意,分散其力量,鬆懈其鬥志,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使敵人措手不及,是“聲東擊西”這一計要得逞不可缺少的認識,也就是所謂“明攻無人之地,暗襲有用之城”。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作戰中成敗的鐵律也適用於
商戰 ,所以,除了比財勢之外,也要比權謀、比智慧。因此,不僅自己要施展“聲東擊西”之計打擊競爭者,同時更要處處防範對手以同樣的計策來對付你。
聲東擊西講的是出奇制勝,其目的在於轉移敵人的目標,使其疏於防範,然後再
乘其不意 ,攻其不備。凡是乾任何一件事,為了消除當前人為的阻力,減少本身的損失,一定要設法分散對方的力量,或鬆懈其
意志 ,才可以乘虛而入,達到目的。此計的用法很多,但有一個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本身的企圖和行動要絕對秘密,這樣才能時刻爭取主動,否則就會處處被動,處處受牽制。
棋局套用 棋戰中的佯攻、牽制、頓挫戰術,在實戰中套用較廣,其實就是“聲東擊西”之計的套用。當制定一個具體的組合戰術攻擊對方薄弱環節時,往往採用
迂迴戰術 ,從乙處發起佯攻,牽制住對方一部分子力,然後再全力猛攻甲處,使對方措手不及,已處於無法救援,最終陷於混亂而失利。下面結合棋例介紹“聲東擊西”之計經常使用的幾種方法:
三、老謀深算,以不然為必然,爭而勝之
在棋戰中牽制與反牽制總是層出不窮的,如能把握其中看似不然,其實必然的東西,聲東擊西,則可占據主動。
棋例]1988年12月
天津電視台 快棋賽中,湖北
柳大華 對上海
胡榮華 ,由仙人指路對
卒底炮 布局,弈至第10回合時形勢如圖。盤面上黑多中卒,紅取邊兵,子力相等各有所得。現輪胡榮華走棋,老謀深算,腳踏實地走了一步不以為然的“呆頭”車,這隻車轉向紅方左翼才是必然,與中炮配合打擊防務力量較弱部位,贏得勝局。胡榮華以這種不然為必然,避開對方之長,然後擊其短而取得了勝利。實戰著法如下:
棋局
14.…………車8進1
15.炮八進二炮5平2,可改走車8平2更為有力。
16.馬九退八車8平2。
17.馬八進七馬1進3。
18.炮二平七車2進2。
19.炮七進二卒5進1。
20.車二進三馬7進5。
21.炮七平二馬5進4。
22.
士五 退六士4進5 補士正著。如急於走炮4進7,則車二平六,炮4平1,炮二退四,黑難作為。
23.士四進五車2平6紅方補士軟手,結果被黑車及時搶占肋道,然後塞相腰發動攻勢,由此被動。應改走炮二退四,尚可一戰。
24.車二平八…………
如改走炮二退四,則車6進5,炮二平五(如相五退七,則炮4平3!)馬4進5,馬三進五,馬5進3,馬五退六,炮4平2,黑勝。
25.…………車6進5
26.炮二退六車6平7
27.馬三進二車7平8
28.炮二進一車8進1。
29.仕五退四卒5平6
31.炮二平六…………平炮丟馬敗著。不如改走仕六進五,則卒7進1,伏馬4進6,也是黑勝。
32.…………車8退4
33.車八進六炮4退2黑方多子勝。
[小結]在棋戰中,避實就虛是制勝的要略,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是制勝的手段。本計的“聲”是手段,“擊”是目的,用“聲”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用“擊”實現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