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萬曆六年(1578年)二月,升任河南
僉事。後改任陝西
苑馬寺少卿。
萬曆十年(1582年)正月,升任山西行
太僕寺卿兼僉事,駐寧武湖。
萬曆十二年(1584年)八月,再次升遷為山東右
參政。次年,邢玠被調為陝西參政,仍兼僉事。後升任陝西
按察使,在各地任內均有聲績。
在甘州練兵時,邢玠取得了土窯、水塘之捷,以功加右
布政使,旋即因病告歸。旋即
起復,進官
右僉都御史,受命
巡撫大同,他“力裁火酋舊賞,禽史車二酋”。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八月,升任南京
兵部右侍郎。
措置播事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邢玠被改授為南京兵部
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奉命總督川貴軍務,征討叛亂的播州宣慰使
楊應龍。當時明朝正“東西用兵”,無力窮治楊應龍,故而邢玠力主招撫。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邢玠因功被加授為
右都御史,之後回朝。
援朝御倭
16世紀末葉,日本
關白(宰相)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企圖先吞併朝鮮,次征服中國。
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派兵十四萬,發動第一次侵朝戰爭,明神宗派
宋應昌、
李如松等率軍數萬援朝。日軍在
平壤之戰大敗後撤退,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在
碧蹄館之戰後雙方開始議和。至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初,豐臣秀吉又調集十四萬陸軍和數萬水軍,海陸並進,卷土重犯。三月,明廷再次發兵,委任邢玠為
兵部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
薊遼總督),率師數萬,橫跨鴨綠江,援朝抗倭。
邢玠受命後,首先彈劾使者沈惟敬、兵部尚書
石星誤國,使二人一死一下獄。隨後進入朝鮮,指揮總兵官
麻貴等連挫倭寇,獲稷山、青山大捷,扭轉被動局面。又授計都督
陳璘,前後夾擊,斬首5000餘級。十一月,他指揮蔚山一戰,以輕騎誘日軍入伏,出奇制勝。神宗賜邢玠
尚方劍,“得誅大將以下”。後因缺乏水師支援,在島山失利。
邢玠接受教訓,大量招募水兵。第二年,他“摽劍登壇”,大會諸將,兵分三路,水路與朝鮮名將
李舜臣的水師密切配合,將敵人壓縮在蔚山、泗水、順天3個地區,使其陷入困境。十月,豐臣秀吉的死訊傳來,日軍無心再戰,士氣大減。十一月,日軍調集戰船500艘,企圖掩護逃竄。中朝聯軍立即發動強大攻勢,在露梁一帶海面聚殲撤退的日軍。中朝戰船闖入敵陣,炮矢俱發,敵船著火,煙焰張天。中朝戰士躍上敵船,奮力拚殺,敵人紛紛落海。露梁一役,大獲全勝,擊沉日艦近百艘。陳璘乘勝揮師西進,焚毀日軍準備撤退的船隻數艘,並與陸路劉綎軍夾攻順天日軍。小西行長率餘部逃脫。此後,邢玠遣使向朝廷奏捷。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春,邢玠率軍凱旋迴國,朝鮮軍民擁途相送。朝鮮廷臣盧稷等揮筆題詩:
秉錢青丘春凱旋, 龍旌西拂鴨江煙。
提封依舊三千里, 社稷重新二百年。
遺澤在人緘骨髓, 典刑留畫儼神仙。
擁途無計攀星駕, 父老懷恩凗迸泉。
魚符龍節總東師, 秉羽威風懾海夷。
星隕赤芒沉絕塞, 關浮紫氣壓歸旗。
功高上國山河裂, 名動藩邦草木知。
聽取謳謠聲載路, 金戈包虎凱還時。
歸鄉安逝
邢玠晚年以功累加至
少保兼
太子太保,屢請歸家養母,前後上陳十四道奏疏,神宗方才允準其歸鄉。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授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以功累加至
少保兼
太子太保。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邢玠獲準致仕。
萬曆四十年(1612年)三月八日(4月8日),邢玠逝世,享年七十三歲。臨終前,上遺疏數千言,請神宗“破黨用人、發帑罷稅”等。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
千頃堂書目》收錄有邢玠所著《東征公議》(《東征奏議》)四卷。另有《崇儉錄》等。
人物評價
張惟賢:①玠為人易直,能肩艱鉅,卒以功名終。樹聲海外,殆鮮其儔矣。(《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②玠歷任四十年,強半在邊方,蓋所謂積勞之臣也。播事則議撫,東事則議戰,雖功效不同,而其謀略為世所重雲。(《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谷應泰:況於
沈惟敬以市井而銜皇命,
李宗城以淫貪而充正使,以至風月候節之紿,壺觴好會之詐,邢玠飛捷之書,
楊鎬冒功之舉,罔上行私,損威失重。煌煌天朝,舉動如此,毋怪荒裔之不賓也。(
《明史紀事本末》)
史料記載
《蒼霞續草·卷十一·崐田邢公墓志銘》
後世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