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原則

遷移原則

遷移原則是學習遷移的原則,即個體是否可以從某種學習遷移到另一種學習的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遷移原則
  • 外文名:Migration principle
背景,原則,總結,

背景

學習遷移到底能否發生 ,怎樣去識別學習遷移的發生給我們研究學習遷移問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 現代認
知心理學家在進行遷移研究的基礎上 ,提出了分析遷移發生的一些原則框架 ,了解這些原則或運用這些原則去
分析學習遷移 ,對樹立正確的遷移研究理念大有裨益 。

原則

第一個原則 :即使最簡單的任務也有許多的任務成分 ,它們在學習過程的作用因不同的學習而表現出差異 ,
因此遷移效應即促進或干擾取決於學習的不同階段 。 這一原則首先是由安吉爾 (1908 年) 提出的 ,在後來關於遷
移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如在配對 — — — 聯想學習任務中 ,運用這一原則分析遷移可以發現學習遷移的存
在 。 遷移的成分觀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
第二個原則 :單一任務成分可能包括多重的知識表征 ,對遷移的影響方式是不同的 。 現代認知心理學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 ,在 ACT 理論中 ,知識的陳述性和程式性表征有著明顯的區別 :通達的非對稱性 。 認為從陳述性知識到程式性知識在本質上發生了轉變 ,一旦知識程式化 ,就表現出了通達的非對稱性 。 如Anderson 的研究曾得出了 :包含相同知識的不同程式之間沒有發生遷移這一結論 。 但是也有 研究發現 :在這樣的不同任務之間出現了部分遷移 。 所以陳述性知識的遷移也是存在的 , 因而ACT 理論的新版本 ACT - R 理論中承認陳述性遷移的存在 ,認為知識的陳述性表征的運用有助於在另一方向上編輯產生式 。 然而 ,這種新的產生式對其他產生式不能帶來任何益處 ,產生式只能通過自身的練習來加強 。 因此 ACT - R 假定 :程式知識有其特定的用途 ,不能概括到其他情境 。 相反陳述性知識的使用是比較靈活的 ,可以在任何方向使用 ,這一原則具體體現在遷移的知識表征觀中 。
第三個原則 :把評價技能模型的價值看作是識別潛在遷移的手段 。 在遷移的共同元素說中 ,沒有告訴我們元素表征的抽象水平 。 識別這種潛在遷移的策略是形成一個技能的任務模型 ,使每一個知識元素達到自己的最高抽象水平 。 遷移既不是 “ 高路的 ( high road) ”即抽象水平的遷移 ,也不是 “ 低路的 (low road) ”即具體水平的遷移 ,而是中路遷移 (middle of the road) ,這樣就可以識別向一般領域遷移的潛在可能性 。 遷移的技能觀反映了這一原則 。

總結

學習遷移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學的核心課題 ,對深入揭示學習的本質及規律 ,指導教學過程 ,提高教學質量 ,促進學生學習效率都有重要意義 。 但是由於學習遷移研究領域的複雜性 ,學習理論對學習遷移的探討之艱難使得人們對學習遷移的信心很不一致 ,悲觀論者與積極論者各持己見 。 我們認為學習遷移是人類學習的普遍現象 ,之所以會出現學習遷移的失敗 ,或者是由於學習者學習的不當 ,教學策略的不當 ,也可能是人們對學習遷移的分析模式基於不同的理論觀點之上 ,對實際發生的學習遷移不能正確的發現 。 通過分析現代認知心理學關於學習遷移的研究 ,特別是較有代表性的幾種新穎的學習遷移觀點對學習遷移的描述 ,使得我們不得不相信 :學習遷移存在 “ 高路”的遷移和 “ 低路”的遷移 ,但更多的遷移應該是一種中路遷移 ,為了恰當發現遷移就得運用正確的分析原則和理論觀點 。 應該堅信有學習的地方就存在學習的遷移 ,否則動搖的不僅是學習遷移的理論和研究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理念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