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流

道家流

道家流 以先秦老子、莊子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流派

古書系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家流
  • 拼音:dàojiāliú
  • 中心:先秦老子、莊子的學說
  • 引證:《新書
道家流,提要,

道家流

dàojiāliú
[Taoist school] 以先秦老子、莊子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流派
古書系年。道家流
漢志道家流多為漢初黃老之學,因自漢武獨尊儒術,其道不傳,乃皆亡。

提要

《鬻子》鬻熊(前11世紀)殘缺過甚,今存六篇。
引證:
新書》:粥子曰。(今本無)
漢志》:鬻子二十二篇。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
列子》:粥子曰。(今本無)
註:
唐逢行珪
概要:
《管子》管仲(前X—前645)。殘,亡十篇。非出於管仲手,或出於戰國至西漢初年。
引證:
《韓子》:管子曰。(引修權)
《史記》: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
《別錄》:九十六篇
《七略》:管子十八篇,在法家
漢志》:筦子八十六篇。入道家流。
注本:
舊題唐房玄齡注。
晁公武曰:注頗淺薄,恐非玄齡,或雲尹知章也。
《老子》:老聃(與孔子同時)。司馬遷以
李耳,概非,先秦稱子者,皆舉氏,若老
子為李耳,當名為李子。或老子以李為姓,
司馬遷時已模糊不清,然莊子稱老聃,而不
稱老子,亦有可疑不能明辨。而名曰耳,或
即因聃而訛。
引證:
《韓子》:《老子》曰。
《史記》: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五千餘言。
《七略》:劉向校中老子書二篇,太史書一
篇,臣向書二篇,凡中外書五篇,一百四十
二章,除重複三篇六十二章,定著二篇,八
十一章,上經第一、三十七章,下經第二、
四十四章。”
注本:
周:
尹喜-老子道德經內節解-亡-偽-宋書
河上丈人-注-亡-高士傳-漢志不載,高士傳
雲即河上公
韓非-解老,喻老-存-韓子
西漢
鄰氏經傳-亡-漢志
傅氏經說-亡-漢志
徐氏經說-亡-漢志
劉向說老子-亡-漢志
河上公注-存-高士傳-依託之作
毋丘望之-老子章句-亡-高士傳
後漢
張道陵注-亡-廣弘明集
想爾-老子注-殘-英藏敦煌
李奇-老子注-亡-古本集注
張系師老子內解-亡-道德經義疏
巨生-內解老子-亡-經典釋文
三國:
鐘繇-老子訓-亡-三國志,世說新語
虞翻-老子注-亡-三國志
孫登-老子注、老子音-亡-隋志-
葛玄老子節解、序決(解亡,經典釋文。序
決殘,英藏敦煌)
何晏老子道德論、雜論-亡-隋志
王弼-老子注、老子微指例略-存
王蕭-玄言新記道德-亡-新唐書
阮籍-通老輪、道德論-亡-太平御覽
阮鹹-老子注-亡-古本集注
荀融-老子義-亡-三國志注
楊孚-老子注-亡-古本集注
董遇-老子訓注-亡-三國志
范望-老子訓注-亡-經典釋文
西晉:
羊祜-老子道德經解釋-亡-隋志
皇普謐-老子道德經簡要義-亡-舊唐書
王倫-老子例略-亡-世說新語
郭璞-老子注-亡-文選注
李軌-老子音-亡-隋志
佛圖澄-老子注-亡-廣聖義序
袁真-老子道德經注-亡-隋志
張憑-老子道德經注-亡-經典釋文
鄧粲-老子注-亡-晉書
劉黃老-老子注-亡-晉書
劉黃冠-老子注-亡-江南通志藝文志
楊羲-張鎮南古本道德經-亡-茅山志
戴逵-老子音-亡-隋志
韓伯-老子注-亡-古本集注
其他:
楊樹達-老子古義
朱謙之-老子校釋
劉笑敢-老子古今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
古本:
北齊時項羽妾墓(葬於前210,見於傅弈
老子序解》)
郭店楚簡(早於前27
《文子》文子(X-前472),作者姓名漢志已不詳,晉李暹,以為姓辛,恐非。其書本先秦古書,該散失嚴重,唐王復興道學,因而編撰殘本,並古注為正文,而成今本文子。
引證:
漢志》:文子九篇。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託者也。
註:
《提要》:
《莊子》莊周(前365-前290),經萬惡的郭象刪減,今存三十三篇。一般認為內篇七篇為莊子所作。外雜篇為莊子後學所作,但各篇基本為先秦道家所作,秦簡亦可證。
引證:
《呂氏春秋》:《莊子》曰。(莊子達生,又引《山木》)
《史記》: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
漢志》:莊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註:
晉郭象。唐陸德明釋文(集魏晉多家注,以郭象注為主。)
提要
列子》列禦寇(前450-前375)。
引證:
漢志》:列子八篇。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劉向序:內外書凡二十篇。定著八篇。
註:
晉張湛
提要:
《鶡冠子》鶡冠子(X-前221),司馬遷未見,而漢志有。
引證:
漢志》: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註:
唐陸佃
提要:
《黃帝四經》漢初(前168之前)成書,漢初黃老之學的代表作。其書本已久佚,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老子》後附佚書四種,即黃帝四經
引證:
《漢志》:黃帝四經四篇。
有輯錄者:
提要:
《伊尹》伊尹(前17世紀),若如劉向所言,則本書當不偽,惜盡失。雖有佚文,亦非原貌。
引證:
《周書》:伊尹朝,獻商書
《史記》: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別錄》:九主者,有法君、專君、授君、勞君、等君、寄君、破君、國君、三歲社君,凡九品,圖畫其形。
《伊尹》五十一篇。湯相
《辛甲》二十九篇。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
《老萊子》十六篇。楚人,與孔子同時。
《黔婁子》四篇。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
《黃帝銘》六篇。(路史,尚存其二)
純亡者: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述老子學。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劉向說老子》四篇。
《蜎子》十三篇。名淵,楚人,老子弟子。
《關尹子》九篇。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長盧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一篇。
《宮孫子》二篇。
《周訓》十四篇。
《黃帝君臣》十篇。起六國時,與老子相似也。
《雜黃帝》五十八篇。六國時賢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六國時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黃帝相。
《孫子》十六篇。六國時。
《捷子》二篇。齊人,武帝時說。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
《郎中嬰齊》十二篇。武帝時。
《臣君子》二篇。蜀人。
《鄭長者》一篇。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