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介紹
與運河同生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間戰爭頻繁。吳王夫差一心想北上伐齊、稱霸中原。但伐齊遠征需解決軍糧和輜重的運輸問題,靠陸運勞力甚巨且道路不暢,而吳國的優勢是水軍和先進的開河、造船、航運技術。當時長江與淮河之間並無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風狂浪急,風險頗大。
吳國利用長江與淮河之間湖泊密布的自然條件,就地度量,局部開挖,把幾個湖泊連線起來,從此長江與淮河貫通。該運河以南端的古邗城為起點,因此稱為“邗溝”。在北端也興起了北辰鎮(今淮安
河下古鎮),即為淮安前身。
古邗溝的開鑿為中國東部地區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發揮了巨大作用,
淮安、
揚州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因此誕生,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淮安和揚州是運河沿線與
中國大運河結緣時間最長遠的兩座城市。
運河名城
隋代前期,邗溝常淤塞。當時邗溝相當長的河道都是平水不流動,有堰壩控制,自淮安至揚州水程要四五日。邗溝北流河段,河床坡度較陡,流速較大,夏季水大時,逆水船不易上行,因此北端修建北神堰,位置為古末口(位於今
河下古鎮),主要以堰閘調節湖水。
605年,
隋煬帝疏通擴大了邗溝舊道以便行船,改稱山陽瀆,作為
隋唐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漕運自隋唐時期開始興起。漕運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一種現象,也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代重要的制度文明成果之一。封建統治者通過漕運進行持續暢通的糧食和物資運輸,從而實現全國資源的調配。
漕運的興起造就了淮安的繁榮。隋唐宋三代,淮安稱
楚州,境內還有
泗州城,都是
隋唐大運河沿線繁榮的商業都市。漣水鹽場為唐代全國四大鹽場之一,楚州被白居易稱為“淮水東南第一州”。“公私商運充實,四遠舳艫往來”,越商胡賈及日本、朝鮮商人,常到楚州和泗州經營,
新羅人在楚州經營煤炭和水上運輸業,楚州和漣水均設
新羅坊,朝廷在楚州設有接待外國使臣的驛館和接待官員。
北宋,楚州為全國設
市易務的22個城市之一。南宋,設漣水軍鎮撫使、淮東安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撫大使等,均駐節楚州山陽城。元代,
馬可·波羅在其《
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淮安州“是一甚大城市”,且製鹽甚多,供四十城市之用。元代淮安屯田戶數最高達19909戶,屯田畝數達40377666畝(山陽縣、安東州、泗州、海寧州),為全國之最,約為位列第二的
大都路之3倍。
血脈中樞
明清兩代,淮安是中國大運河的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轉運中心、漕船製造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是運河的交通樞紐,與
揚州、
蘇州、
杭州並稱運河沿線“四大都市”、“東南四都”,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都”。
“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這是明朝《永樂大典》主纂
姚廣孝留下的讚美淮安的詩句。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彼德·馮霍姆率領荷蘭使團經過淮安時,其旅行日誌稱“淮安城是中華帝國的第八大城市”。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國
馬戛爾尼使團通過
清江浦時驚嘆:“巨大的城市,多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帆船和百姓。”
漕運指揮中心。淮安一直是
漕運總督的駐地。漕運總督是明清兩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
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始設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駐節於
淮安府城(今
淮安區)。漕運總督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華里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史上著名的漕運總督有
史可法、
林則徐、
張之萬等。
河道治理中心。淮安是
河道總督駐節時間最長的地方(駐淮安總計224年,駐山東濟寧總計210年)。清
康熙十六年(1677年),總河衙門由山東
濟寧遷至淮安
清江浦。
雍正七年(1729年)改總河為江南河道總督(也稱
南河總督),駐
清江浦,管轄江蘇、安徽等地黃河、淮河、運河防治工作。副總河稱河東河道總督或河東總督,管轄河南、山東等地黃河、運河防治工作,駐紮
開封。淮安駐節
河道總督(含河督、總河、南河)的時間幾乎貫穿康熙之後的整個清代,為駐節過河道總督城市中最長久的地方。在淮安留下事跡的著名河道總督有:
潘季馴、
靳輔、
于成龍、
黎世序等。
漕糧轉運中心。淮安的
清江浦有“
天下糧倉”之稱,明清時期是運河漕糧重要的儲存、中轉之地。明代永樂年間,為了便於貯存、轉運糧食,在清江浦設立常盈倉,後被捻軍焚毀,異地改建為
豐濟倉,距今已有六百年歷史。清順治初年,順治欽定建造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豐濟倉,當時江淮各地的400餘名木瓦工匠、20餘名技術人員傾力而為,耗時14個月最終建成包括庫房、馬房、住房在內總計500餘間,這不僅是運河沿岸四大糧倉之一,更是全國最大的儲糧庫。此外,當時的清江浦城內還設有常平倉2處、預備糧庫3處、莊倉(即民間糧庫)5處。明、清時期,每當漕運時節,“帆牆銜尾,綿亘數省”,入京漕糧一年達600萬擔,居天下強半。
漕船製造中心。明朝在淮安
清江浦創辦了全國最大的內河漕船廠——
清江督造船廠,造船場地沿清江浦河南岸排開,從淮安板閘到韓城,連綿20餘里,各色工匠牙商逾萬,成年累月地在這裡勞作、經營。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江督造船廠成為唯一的國營漕運造船廠,鼎盛時年產漕船六百多艘,並管轄4個大廠、80個分廠。其他地方造船廠雖仍歸屬地管理,但計料修造要受清江督造船廠監管指導。
鹽榷稅務中心。明清時期,兩淮鹽場是全國最大、稅收最多的鹽場,受到政府高度重視,淮北鹽運分司和淮北批驗鹽引所即駐於淮安河下(今
河下古鎮)。
淮安鈔關是中國“八大
鈔關”之一,向運河上來往的船隻收納國家賦稅,管轄範疇達4萬平方公里地區,至清代中前期極盛之時,號稱“三關十八口岸”,體系相當龐大。淮安鈔關是明清兩朝全國最大的鈔關,尤其清康熙朝開始時全國關稅為100萬兩,而淮安鈔關上繳的關稅占一半之多。為此,淮安
板閘有關稅“居天下強半”、“天下鹽利淮為大”之美譽。乾隆初年唐英執掌淮安關之時,運河四大關(臨清、淮安、揚州、蘇州滸墅關)的平均年稅收為50.5萬兩,淮安關實際稅銀收入多達62.3萬兩,居各關之首。
運河交通樞紐。淮安的
清江浦有“
南船北馬、
九省通衢”之稱。清代以淮安為界,大運河的南北漕運能力是非常懸殊的。江南源源不斷的物資船運抵清江浦後,無法繼續北上,只有改為車馬陸運(乾隆間在淮安設馬號,北達京師,計程“一千八百六十四里,為站有十八”);大量的北方人士乘車馬抵清江浦,換乘船隻優遊南下。清江浦成為轉運的樞紐城市。
水運樞紐
蘇北運河淮安段2014年船舶通過量、貨物運量、貨物周轉量再度創下新高,分別為22.42億噸、3.03億噸和529億噸公里,分別同比2013年增長10%、11.3 %和8.6%。蘇北運河多項水運經濟指標在全國近千座船閘中首屈一指,也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內河航道之一。淮安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蘇北運河的水運樞紐。
淮安港在蘇北運河第一個開通港口貨櫃運輸,已形成淮安新港、南港兩個規模化的貨櫃專用作業區、4個千噸級貨櫃泊位、10萬平米專用堆場。淮安港年吞吐量占據
江蘇省內河貨櫃吞吐量四分之三份額,在全國內河港口中處於領先地位。據統計,2017年底淮安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超億噸,位列江蘇省內河第一。
淮安運河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船閘——西河閘。該閘建於宋代,是船閘中形式較為完備的兩道閘,在淮安
鹽河西畔、
裏運河附近。
世界上最大的河壩——洪澤湖大堤(又稱高家堰)。石堤全長百餘里,始建於東漢
建安年間,至清
乾隆年間方建成。大堤的築堤成庫規劃和直立條式防浪牆壩工程技術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有“水上長城”之稱。現為
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的重要遺產點。
中國最古老的航道——古泗水。在
京杭大運河近1800公里的航道中,大規模通航歷史悠久當首推淮安至徐州的這一段運河。這一段運河儘管有不少變遷,然追溯其前身,還是
淮河的最大支流古泗水。古泗水作為一條自然河道,是典籍記載中最古老的航道之一。而泗水入淮處泗口,以及因泗口而興起的古泗口鎮和淮陰故城,就在今淮安市區。
中國大運河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閘——清江閘。始建於明朝初年,用於控制裏運河的流量和調節水位,以緩解湍急的河水,使
漕運船隻順利通過,是漕糧所必經之咽喉要道,有“南北襟喉”之稱。現為
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的重要遺產點。
運河旅遊
2013年,由
國家旅遊局牽頭,六省市旅遊部門共同參與制定了《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淮揚文化旅遊區段成為規劃中重點突出的六段線路之一。
裏運河文化長廊。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分為“起”、“承”、“轉”、“和”四大板塊,集高端論壇、文化旅遊、生態養生、商務休閒以及特色主題樂園多功能於一體,力爭成為世界運河文化交流中心。沿線景點有:
淮安運河博物館群、清江浦歷史風貌區、清江浦1415歷史文化街區、中國漕運城、錦鯉廣場、世界運河文化博覽園、運河之心、運河長廊、
河下古鎮、
蕭湖旅遊景區、鹽晶堡健康休閒度假區、
淮安鈔關等等。景區
清江浦段已建成開放,其他各大板塊均在建設之中,預計2017年全面建成開放。
淮安府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坐落在淮安老城淮安區東門大街,總督漕運部院以北,是全國僅存的兩處府級衙門之一,是《
竇娥冤》的背景地。其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面積超過500平方米。
清晏園(江南河道總督部院)。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清代江南河道總督部院的後花園,有”江淮第一園“之稱,是中國漕運史上唯一保留下來的官宦園林,是蘇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園林。擬在公園基礎上復建江南河道總督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