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是2016年3月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來運。
基本介紹
- 書名:轉型期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 作者:盛來運
- 出版社:中國統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頁數:313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3777578
《轉型期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是2016年3月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來運。
《轉型期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是2016年3月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來運。內容簡介《轉型期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通過大量專題調查、理論研究、實證分析和案例剖析,形成了一批質量較高的研究報告,也從中收穫了一些有價值...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年12月31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2008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
2015年年初召開的那坡縣政協全會上,來自農業界的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加快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案,提出“在政策、資金上加大扶持力度,在擴大規模和提升效益上下工夫,把農業特色產業打造成為農民增收致富、農村經濟成長、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建議。那坡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對委員建議進行專題...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支撐農民增收的傳統動力逐漸減弱,農民收入增長放緩,迫切需要拓寬新渠道、挖掘新潛力、培育新動能。為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1] 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
2010年8月1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10〕67號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分迅速開展農業災後恢復、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大力支持農民創業就業、著力穩定大宗農產品生產、積極促進養殖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業服務業、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加快提升農產品...
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品牌引領、循環利用和三產融合,探索構建產品生態圈、企業生態圈、產業生態圈,推進示範區轉型發展,提升示範引領、輻射帶動能力,使之成為全省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田”、農業科技推廣的“試驗田”、深化農村改革的“突破口”和美好鄉村建設的“加速器”,推進全省農業現代化建設。
基於此,《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轉型與農民增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作品思想 該書回顧了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的發展演進歷程,指出由於中國改革主要聚焦於提高經濟效率,缺少對經濟發展引發人口及勞動力流動等社會問題的前瞻性規劃,未能根據經濟發展及時調整計畫經濟時期形成的二元社會政策,諸多限制損害農民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
2015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 所屬類別 政府性公文 ★1.種糧直補政策 2015年,中央財政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安排補貼資金140.5億元,資金原則上要求發放給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具體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2.農資綜合補貼政策 ...
2022年2月,《西安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印發。《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顯著縮小,走出一條西安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成為全省鄉村振興排頭兵。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 [1] ...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設施農業的重要性,抓住有利時機,切實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和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措施來抓實抓好。二、發展設施農業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目標,堅持市場主導、農民主體與政府引導相...
中國政府網2009年05月11日刊登了《國務院關於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這份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採取更加有針對性、更強有力的舉措,加強市場調控,擴內需、促出口、穩價格,推動農業生產調結構、上水平、增後勁,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穩定農業發展。 意見分為8個部分,22條,約4000字。包括:...
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強化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和標準化生產,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把農民增收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改善農村民生,推動農業農村...
城鄉協調的鎮江現代農業定位,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和政策為支撐,集中培育優勢產業集群,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建設一批“設施水平高、研發能力強、市場行銷優、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園區,打造全市農業主導產業集聚的先行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區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模範區,推動我市農業轉型...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任務繁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強。農村發展存在短板弱項。制約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障礙依然存在,人才服務鄉村振興保障機制仍不健全,防汛抗旱等防災減災體系還不完善,基礎設施仍有明顯薄弱環節,民生保障還存在不少弱項。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面臨較大壓力。城鄉居民...
三農,指農業、農村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的目的是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上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
2009年7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9〕80號印發《關於進一步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該《意見》分切實抓好糧食等農產品生產、著力推進養殖業穩定發展、深入實施農業產業化“532”提升行動、著力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大力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推進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
2009年6月21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9〕44號印發《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意見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抓好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促進以生豬和奶牛為主的畜牧業穩定發展、做大做強以蘋果為主的果業、做好大宗農產品的收儲工作、支...
著力於資源環境約束下轉變中國農業發展方式的多重目標、內生動力、實現途徑、支撐體系等問題研究,以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和“農村信息化示範省”的實踐為實證,以實現國家糧食安全、資源節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增收與農業增效、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農業發展的資源要素...
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激活城鄉要素、鄉村資源和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最佳化提升鄉村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全面推進農產品優質化、鄉村田園生態化、鄉村產業融合化、農業農村數位化、基層治理規範化、農民增收持續化,更好滿足農民民眾對...
到2025年,建成一批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試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占農村能源的比重持續提升,農村電網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發展壯大,綠色低碳新模式新業態得到廣泛套用,新能源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綠色、多元的農村能源體系加快形成。二、鞏固拓展脫貧幫扶成果 (四)...
堅持以農為本、促農增收。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本質要求,立足資源優勢,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著力構建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創新帶動農戶的組織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增強帶動能力,實現農業增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支持。把市場配置資源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取向...
這些文章的跨度從1995年到2010年,其間正是我國社會轉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農村社會處於大變革、大變化、大發展的時期。中國社會的轉型發展,對農村、農業、農民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在推動農業、農村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因此才有了今天大家關注的“三農”問題。圖書目錄 第一篇 農業結構...
轉型緣起 1978年前,中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其經濟狀況處於相當困窘的局面,這裡有歷史的原因。但更突出地暴露出體制自身的弊端。當時,世界已開發國家收入的平均水平是8100美元,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是1160美元,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是520美元;按當時的匯價計算,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30美元,而農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