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字

越南字

漢字在漢朝傳入駱越(越南)並逐步擴大影響,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

漢朝(元鼎六年/前111年)時漢字傳入越南(屬交州),越南獨立於939年,但漢文作為越南官文則是在1010年。

大蒙古國時期,越南人在漢字的基礎上設計出喃字(Chữ Nôm)。

傳教士Alexandre de Rhodes(1591—1660)用拉丁字母依照法文設計出了新的越南文字,政府於1945年廢除漢字和喃字,新越南文成為正式文字並沿用至今,但民間仍有興趣者學習漢字和喃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南字
  • 外文名:Vietnamese characters
  • 地點:越南
  • 時間西漢末年
基本介紹,起源,產生,發展,融合,漢字和越南字,不同點,相同點,延伸,

基本介紹

起源

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越南字

產生

到公元13世紀,出現了越南文字。它是以漢字為基礎,運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創造出的一種新型文字。往往用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即借用一個同越南語音相近的漢字和一個同越南語義相近的雙字,把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例如,越南語中的‘二’,音為“hai”,這種新字寫作“台二”;越南語中“三”,音為“ba”,新字就寫作“巴三’;越南語中的“手”,音為“tay”,這個音又同“西”字的音相近,因而新字就寫作‘手西”,又如新字‘鴆”,讀作“公’字音,意為孔雀,因為越南語中孔雀音為“cong”。新字“聖”,讀作“崖”,意為天上。也有單表音不表“的。例如,“一”字在越南語中讀音為“mot”,新字寫作“沒’;“有”字在越南語中為“co”,新字寫作“固”。這就是喃字,用以區別儒字(即漢字)。喃字同直接借用的漢語字詞(仍用原來的漢字書寫)混合使用。 陳朝阮詮第一次用喃字書寫《祭鱷魚文》。此舉得到陳朝皇帝的賞識,皇帝賜阮詮姓韓,稱為韓詮。從此,喃字得以逐步推廣,喃字的文學作品也隨之出現。阮鷹是以撰寫漢字詩文著稱的。他也著有喃字的《國音詩集》。 閱讀喃字書籍,可以明顯看出用喃字記錄越南語的原則。相當多的是根據漢越音對應的規律直接借用漢字,特別是文學、哲學等方面的詞語;有的是借用與越南語同音的漢字,但字義不同:有的是借用漢字字形,但讀音稍有不同,或者有漢字右上角加兩撇,表示該字可能讀音偏差或字義不同;有的用漢字再加部首偏旁,或將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原則上一部分指音,一部分指義,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組字方式。此外,還創造若干新喃字,也使用漢字的筆劃偏旁,但這些新喃字是漢語中所沒有的,而且這些新字還可以再加部首而成為另一個新字。
越南字

發展

由於喃字的上述組合情況,所以長期借用的漢語漢字仍然大量保留下來。而且喃字也只是在胡朝(公元1400~1407年)和西山阮朝(公元1788~1802年)作為國家正式文字,其他朝代漢字仍占統治地位。實際上在越南漢字漢文一直延用到法國統治越南的整個時期。不過近百年來漢字是跟拼音文字並行的,二者同時合法存在。 1945年8月革命勝利後,漢字才最後退出歷史舞台,代之以完全的拼音文、越南語中稱這種新的拼音文字為“國語字”。 現今通用的越南語“國語字”,是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等國到越南的傳教士開始創造的。不過他們當初擬定的講音方案和讀物,現在在越南已經見不到了,現今能見到的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最早的文獻,是法國人Rhodes編的《越南文~葡萄牙文拉丁文詞典》。葡萄牙人草擬了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方案,法國人Rhodes進行了加工整理,後來又有幾個人(包括越南人張永紀、阮長祚)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如此這番之後,現行的越南語國語字事實際早已不是葡萄牙人的原來的方案了。

融合

文字實行拼音化,不僅帶來了打字、電報和通訊等方面的便利,也大大有利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方言上的差別不大,基本都可以聽懂。實行文字拼音化以後,一經掌握字母,閱讀就是可能的,理解也是容易的。在越南,只需4個月,就可以掃除一個文盲。
雖然使用了拼音化文字,但是在中國文化長期深遠的影響下,漢語辭彙已經進入了越南語詞庫,並且逐步固走下來,大量的漢語借詞成了越南語的辭彙基礎,甚至外國的一些人名、地名寫法,也根據漢字的譯法轉寫成越南語的音節形式,如My(美)、Anh(英)、 Phap (法)、 Nhat Ban (日本)、Laun Don(倫敦)、Hoa Thinh Don (華盛頓)、 No Pha Luan(拿破崙)。不過,在現代越南語中,直接轉寫外國地名,人名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多,而不用漢越音,或者兩者並存。
比如,莫斯科過去按漢越音寫成Mac Tu Khoa,現在直接按原來語音轉寫為Mdt- xco-va,這兩種形式目前都能為人們所接受。

漢字和越南字

不同點

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全部辭彙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的發音,完全按照漢越音對照的規律,受著越南語的影響。在越南語中,除其他外語借詞外,詞的構成都來自單音節詞根,這同漢語有特殊的相似之處。越語、漢語音節有對應的形式,每個漢字在越文中都有固定的拼寫法。同時,越語和漢語又都是以聲調區別詞意的語言。漢語國語四個聲調,越南語有六個聲調。越南語同漢語一樣,其語法功能都是靠辭彙來完成的,所不同的是,漢語的修飾語在前,而越語的修飾語則放在後面。

相同點

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絕大部分保持了漢語詞的原意,如“政府’、“革命”、“人民”、“歡迎”、“偉大”等等。一些漢語同音同轉到越語中成為字母拼寫完全相同的單詞,客觀上這個越語詞成為一個多義詞。例如,越語中的huong,這是從漢音借來的,但是不論從音還是義,它既是“燒香”的“香”,又是“香味”的“香”,還是“家鄉”的“鄉”;越語中的tai,也是從漢語詞借來的,在越語中既是“才能”的“才”,又是“財產”的“財”,還是“材料”的“材”。這種情況在越南語中很多,但是更多的還是一部分保留漢語詞的原意,同時又加以引伸,或增加了其他的詞義。

延伸

例如,越語中的trang,除了漢語詞原義的“村莊”、“裝束”、“莊嚴、“妝飾”等意思外,又增加了“頁碼”、“平整(土地)”、“清理”等詞義;越語中的can,借自漢語“乾”、“肝”的音,在越語中除了漢語詞的原義外,又增加了“乾連”、“關係”、“連線”、“勸止”等意思。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漢語借詞,同原同詞意有很大出入,甚至完全沒有什麼聯繫。如“Bo Y Te(衛生部)”,是借用漢語“醫劑部”的音;“Vu Bao Chi(新聞司)”是借用漢語“報紙務”的音。而漢語“困難”的音借到越南語中則成為“壞蛋、無賴”的意思,跟原詞義已經毫無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