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走向
主線
支線
贛深客專增城支線: 東莞支線,也稱松山湖支線或增城支線,是贛深高鐵的聯絡線之一,從贛深高鐵塘廈站引出,接入規劃廣汕客運專線
增城站,沿途在東莞境內預計設定2個站點,具體線路和站址仍在研究中。
2018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適時啟動寮步高鐵始發主站規劃,擬規劃的寮步高鐵始發主站選址位於
莞惠城際軌道寮步站附近,即龍勝路與松沙路交匯處。 贛深客專東莞支線及寮步高鐵始發主站規劃方案已納入《東莞市軌道交通一體化規劃研究》成果,東莞市正就贛深客專增城支線規劃方案與廣州、深圳兩市開展進一步的溝通,爭取達成一致意見。
贛深客專南沙支線:
根據之前市發改委發布的《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6—2030年)》可知,贛深客專至南沙支線,將接入京九客專,連線廣州-北京-哈爾濱。
南沙樞紐:定位為銜接珠江灣區的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城際網重要的樞紐站點,其中南沙站擬建於廣州市南沙開發區的萬頃沙鎮東南、南沙港快速公路東北側。規劃銜接深茂鐵路、南沙鐵路、肇順南城際、中南虎城際、廣中珠澳城際。
延長線路
粵西延長線:
2018年3月3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潘明向大會提交的第一份提案,關注的是廣東西部發展問題。在這份《關於將贛深高鐵向廣東西部延伸打造粵西高鐵經濟帶,支持廣東西部加快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中,潘明建議將將贛深高鐵西延線納入國家高鐵網規劃,並儘快啟動伶仃洋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
對於線路走向,潘明建議,珠海段利用伶仃洋通道往西延伸,將深圳與珠海高新區和西部生態新區連線。在此基礎上,西北方向可通過江肇高鐵連線江門、肇慶,東南方向通過延長線連線澳門;江門段跨越崖門水道,將
珠海西部生態新區與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連線,並往西與陽江接駁;陽江段經陽江濱海新區、
陽江市區、陽西,往西北接入廣湛客專(
廣湛高鐵)。
建設贛深高鐵西延線,必須要依託珠江口跨海通道的建設。潘明還建議,儘快啟動伶仃洋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他分析稱,
粵港澳大灣區現狀及規劃(“十三五”期間)共有5個跨海通道,其中只有深茂鐵路是軌道交通通道(但靠近灣區北部);而聯繫灣區南部兩岸地區的均為公路交通通道。因此,之前多作為遠期(2020年以後)考慮的伶仃洋軌道交通通道就顯得十分重要,某種程度上說是建設贛深高鐵西延線的唯一通道。
伶仃洋通道往東可接深圳西麗,往西經珠海向江門、肇慶、陽江等地延伸至廣大的粵西地區,還可在珠海通過延長線連線澳門,既彌補了珠海、澳門不通高鐵的短板,也串聯了珠中江陽等地,同時聯通全國高鐵網,打造
粵西沿海高鐵經濟帶,從而帶動灣區西岸乃至整個粵西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杭深高鐵近海內陸線:
2018年全國“兩會”上,由浙江省衢州市全國人大代表發起,浙江、福建、廣東三省八市的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了提案——將杭深高鐵近海內陸線列入國家“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發展規劃修編和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杭深高鐵近海內陸線,擬自杭州西經衢州西-江山-武夷山-南平-三明-龍巖-梅州-龍川至深圳,總長約1200公里,較杭福深客運專線距離1495公里短近300公里。
“這條線路已基本成型,並非一條全新的線路,只需要合理串接沿線三省已建、在建及納入規劃的相應路段即可。
“深圳至杭州只有一條高鐵是不夠的!”這是許多全國人大代表的共識。一方面,作為一個擁有逾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圳高鐵線路少,不符合深圳城市定位,也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杭福深客運專線往裡的廣大內陸腹地,離沿海線普遍在200公里以上,最遠在500公里,沒有高鐵通道的布局與帶動。這片腹地涵蓋浙西北、閩北和粵東北等廣大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旅遊區、革命老區。
“這片區域長期以來承接發達地區經濟和產業輻射較弱,需要通過高鐵通道的連通與帶動,而杭深高鐵近海內陸線恰恰可以發揮這一作用。”代表們說。
對接線路
作為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線網布局的重要線路,莞惠城際是東莞、惠州等城市及沿線城鎮的快速城際軌道交通,2018年3月惠州市發改局在回復網友時稱,為實現贛深高鐵與莞惠城際軌道站房的無縫對接,惠州已組織開展莞惠城際延長線(莞惠城際
小金口站——贛深鐵路
惠州北站)前期研究。接下來,惠州將積極推動莞惠城際延長線實施工作。
前期工作
項目提議
昌九城際是江西省的高鐵項目,
昌九城際能否南延到贛州甚至深圳,將關係到贛粵兩省的民生實際。2011年,江西省鐵路局明確表示將推進昌吉贛客專、贛深客專5個前期工作項目。
廣東省公布的“2011年重點建設預備項目”就寫上了“贛深客運專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公示的《城市交通白皮書》提出,要打通至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的鐵路八大通道,提高對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的鐵路交通輻射能力。深圳方面還提出:“積極推進贛深客運專線前期研究工作,增強深圳對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
長三角地區的輻射。”
2012年1月,在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分組審議會上,深圳市長許勤也呼籲加快贛深客運專線的建設,得到了省人大代表的重視。深圳代表團表示,希望廣東省有關部門能在爭取贛深高鐵客運專線建設給予支持。
從2014年12月31日召開的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2015年,建成合福客專、武九客專、
九景衢鐵路等;力爭開工建設合安九客專、贛深高鐵、皖贛擴能等鐵路。
可行性研究及公示
2015年1月18日,贛深客運專線預可研評審會在
江西省
贛州市舉行,中國鐵路總公司評審組初步同意,該專線全長420公里,設計時速350Km/h。根據報告,速度目標值的選擇必須有前瞻性,同時符合我國客運專線發展體系。我國已運營多年的
京滬高鐵、
京廣客運專線等多條鐵路均採用350公里/小時的速度目標值。因此,
贛深客運專線作為
京九客運專線重要組成部分,推薦採用350公里/小時的速度目標值。評審會上,這一推薦方案得到粵贛兩地相關方的認同。根據中鐵四院預可研報告,建議項目全線同步施工,2015年開工,2020年建成,工期為54個月。
2015年11月23日至26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深圳市組織召開了新建贛州至深圳客運專線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
環評公示
2016年2月,贛深客運專線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示;5月30日,贛深客專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信息發布,這意味著距離年內開工的目標又近了一步;7月28日,贛深客運專線環境影響報告書發布;10月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建設贛州至深圳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建設贛州至深圳鐵路。
項目招標
2016年10月21日,贛深客運專線廣東段先行工程在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站招標。
項目批覆
2016年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建設贛州至深圳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發改基礎2016(2016)2128號),同意建設
贛州至
深圳鐵路(
贛深客運專線)。
徵集方案
2017年9月4日,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官網掛出公告,擬開展對贛深高鐵(廣東段)
和平東站等九個站點開展設計方案徵集活動。
相關報導
2014年5月23日,《鳳凰網》援引《人民鐵道報》的最新訊息,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強衛指出,確保昌吉贛客運專線等一批新的鐵路項目開工建設,以推動江西境內北聯合肥、南接深圳的南北高鐵大通道的建成,造福子孫後代,為江西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2017年8月9日在東莞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塘廈鎮代表團提交了《關於贛深高鐵的交通配套問題的建議》贛深高鐵塘廈鎮設定東莞南站,並將做好多層面軌道交通線路銜接,未來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將打造為集高鐵、城際、城市軌道、常規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其規模由之前規劃的2台4線調整為4台8線(台指站台、線指軌道線),參照
佛山西站的規劃經驗,規劃城際站廳與贛深高鐵東莞南站站廳都在地面,實現平行換乘。
2017年8月17日
東莞軌道交通第二輪建設規劃(調整)及線網規劃(調整),在建的
東莞捷運1號線增加一條新支線連線贛深高鐵,1號線支線起點位於東莞捷運1號線富民南路站(新增),途經贛深高鐵東莞南站,終點為塘廈南站,線路全長約31公里,設站9座。
項目進展
2016年
12月22日,贛深客專廣東段在
河源動工建設。省委書記
胡春華、省長
朱小丹前往開工現場,看望慰問一線參建人員,並見證項目開工。
2017年
9月4日,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官網掛出公告,擬開展贛深高鐵(廣東段)
和平東站等九個站點設計方案徵集活動。
10月27日,新建
贛州至
深圳高鐵江西段全線開工建設。
2018年
3月20日,塘廈站高架橋開展地基施工,
塘廈站特大橋開建。
3月31日,位於廣東省
和平縣的贛深高鐵重點控制性工程——
林寨雙線隧道正式動工。
4月2日,贛深高鐵(廣東段)最長的隧道——
和平縣松崗山隧道,正式進洞施工,這標誌著贛深鐵路(廣東段)全線第一長大隧道主體施工已全面展開。
8月5日,位於廣東省和平縣
東水鎮境內的稈維隧道順利貫通,該隧道也是贛深高鐵廣東段首座貫通的隧道。
截至2018年底,贛深客專江西段工程征地累計完成總量的95.74%,房屋拆遷累計完成總量的13.11%;路基土石方累計完成總量的96.1%,橋樑累計完成總量的33.1%,隧道累計完成總量的45.7%。
2019年3月6日,在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義都鎮,贛深鐵路長興、寨里兩座隧道相繼實現貫通,為全線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設意義
贛深客專是位於京九客專南段的線路之一,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建成通車後將成為廣東又一條陸上出省大通道,並將加強粵贛經濟文化交流,推動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溝通粵北、
贛南地區經濟文化交流通道,結束
河源市不通高鐵的歷史,實現廣東“市市通高鐵”目標,是回響國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贛深客專建成後,將大大縮短沿線各地之間的時空距離,為“
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以及“對口幫扶”注入活力,還將帶動沿線各地區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