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新鑒:中國古代政治家決策得失》是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海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治新鑒:中國古代政治家決策得失
- 作者:劉海藩
- ISBN:9787507319279
- 頁數:1422頁
- 定價:380元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資治新鑒:中國古代政治家決策得失》是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海藩。
《資治新鑒:中國古代政治家決策得失》是2006年1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海藩。內容簡介長孫無忌、曹操、張良、孫臏、孫武、安祿山、李鴻章、曾國藩……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對推動在...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對中國歷代政治家及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客觀描述,並對他們的決策得失及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進行評點。走近政客紅人們的思想與靈魂,感悟真正的政治人生。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名臣伊尹囚禁商帝太甲 管仲平戎於周 管仲諫止齊桓公封禪 管仲去世 ...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華夏五千年文明締造了無數傑出的政治家,他們安邦定國、造福百姓、改革發展,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了解歷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對中國歷代政治家及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客觀描述,並對他們的決策得失及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進行評點。走近政客紅人們的思想與靈魂,感悟真正的政治人生。作者簡介 李默,...
《資治通鑑》是中國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展示了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分集劇情 第十一集 樂毅伐齊 燕昭王為了報仇雪恥...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典藏:資治通鑑》是2014年7月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宋]司馬光。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公元前403...
《資治通鑑》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全書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自成...
《國學名著系列-資治通鑑》是2016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古典名著 精選精譯)》全書共294卷,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知名學者梁啓超評價《資治通鑑(古典名著 精選精譯)》時說:“司馬...
《資治通鑑全譯本》是司馬光等編纂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
明太祖朱元璋更對此書倍加推崇,他每天清晨早起研讀《資治通鑑》,認為“習聞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鑑》原則”,並常常以此訓誡左右大臣。清聖祖康熙對《資治通鑑》更是達到了痴迷程度,經常翻閱,認為《資治通鑑》“事關前代得失,甚有裨於治道。”曾國藩生前多次閱讀此書,並稱:“竊以先哲經世之書,莫...
王叔文是唐朝中期頗受爭議的政治人物,曾官至翰林學士(時稱“內相”),是“永貞革新”集團的核心領導者,其主政期間,密交名士、廣結朋黨。憲宗即位後,王叔文被賜死,其餘黨羽被貶為邊遠諸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在《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二》中,王叔文集團的興起與覆滅占了較大篇幅,成為唐德宗末期、...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第九節 士風矯激:東漢士大夫政治 第十節 董卓進京:東漢末年變局 第十一節 官渡之戰:為什麼輸家是袁紹 第十二節 人性的弱點:成敗得失話曹操 第十三節 寬容與狹隘:曹操的“名士”心結 魏紀·晉紀(《資治通鑑》卷六九至卷一一八)第一節 折而不撓:劉備這一輩子 第二節 東吳偏霸:孫權及其父兄的事業 第...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
”《資質通鑑》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質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數不勝數,毛澤東晚年曾講,他將《資質通鑑》讀過“一十七遍”。“鑒於往事,資於治道”,以歷史的得失作為借鑑來進行現代管理,是本書最想呈現給讀者的智慧。作者簡介 宋守山 青年...
選自《資治通鑑·唐紀》,講述從討論弓箭的品質好壞得出治理國家的得與失的故事。故事由情至理,由理入情,發人深思!原文 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始(15)悟向⑾者辨...
城郊古時尚有陸宣公讀書台、鶴渚、放鶴處等古蹟。實際上,陸贄的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唐書》的論贊中說他的思想“可為後世法”。司馬光非常推崇陸贄,在《資治通鑑》中引用陸贄的議論,達三十九篇之多,長者近千言,基本上把《陸宣公文集》的主要內容都概括了。像這樣連篇累牘地記錄一個...
19.《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點校、獨著),中華書局 2014年;20.《君臣——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獨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再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21.《近世中國——從唐宋變革到宋元變革》(獨著,《王瑞來學術文叢》之一),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22.《知人論世——宋代人物考述...
而在太宗與大臣論治過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思想和君臣一體的政治局面,更是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代政治家多把唐太宗作為自己效法的楷模,把貞觀之治作為自己追求的政治目標。晚年得失 到貞觀中晚年,唐太宗自認為在武功、文治和懷遠三方面都大大超過了古人,驕傲自滿的情緒因而大大地滋長,不...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中國古代通史II》2、《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3、《敦煌學概論》4、《資治通鑑研讀》5、《中國古代政治得失》6、《中世史研究》7、《貞觀政要》研究生 1、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 2、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3、中國古代斷代史研究 個人著作 1988年度 論文:《試論劉邦用人》,《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4期,88~...
”新任知州在獻策平定交人之後,這位心繫黎庶蒼生的州官,毅然為民請命,向宋神宗“又疏軍民得失五十事,”以救民於水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七十七記載,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七月癸亥,“知廉州李時亮言:‘邕、廉州見今重建州縣,除邕州已有廂軍充役,其欽廉二州須藉民力,欲乞持免搬運糧草,止從本...
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