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豐臣秀吉(日語:豊臣秀吉/とよとみひでよし;英語:Toyotomi Hideyoshi;1537年3月17日-1598年8月18日),幼名日吉丸,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公卿、天下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天正十三年(1585年)擔任關白,敘從一位,天正十四年(1586年)兼任太政大臣,獲賜豐臣氏,後將關白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太閤”。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確定士農工商的身份。獎勵新興工商業,扶植城市的發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頒布刀狩令,收繳民間武器,實行兵農分離,使武士集中居住於城市。宗教方面,保護佛教寺院,壓制天主教的傳布,迫害西班牙傳教士,開日後禁教鎖國之先河。

豐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劃時代意義,對日本社會由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幕藩體制轉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後期逐漸變得昏庸多疑,並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慶長三年(1598年)8月18日病逝。他死後,家臣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全名:從一位羽柴藤吉郎關白太政大臣豐臣朝臣秀吉   
  • 別名:日吉丸、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藤原秀吉、豐臣秀吉、平秀吉 
  • :朝臣 
  • :豐臣 
  • 所處時代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 民族族群:大和族
  • 出生地尾張國愛知郡中村
  • 出生日期:1537年3月17日(太閤素性記記載生於天文五年1月1日(1536年2月2日)) 
  • 逝世日期:1598年8月18日
  • 逝世地伏見城
  • 安葬地豐國神社
  • 在位時間:1585年7月11日 至 1591年(關白任期)
  • 前任織田信長(天下人)
  • 繼任豐臣秀賴(豐氏長者)
  • 主要成就:結束戰國亂世,完成日本再統一
    實行兵農分離,穩定社會秩序
    建立統一封建領主政治,整頓土地制度
  • 最高官職:從一位·關白、太政大臣,贈正一位 
  • 綽號:猴子、禿鼠、木綿藤吉、豐太閤 
  • 神號:豐國大明神(後被德川幕府褫奪)
  • 法名:國泰佑松院殿靈山俊龍大居士
人物生平,貧苦出身,流浪江湖,出仕信長,炙手可熱,中國大返還,樹立政權,統一日本,征伐朝鮮,晚年逝世,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歷史評價,自評,日本評價,其他國家評價,軼事典故,長相奇偉,六指秀吉,擴張野心,接見明使,冊封國王,主要作品,人際關係,父母,妻妾,同輩,子女,家臣,人物爭議,後世紀念,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貧苦出身

天文六年二月六日(1537年3月17日)(《太閤素性記》記載生於天文五年一月一日,即1536年2月2日),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愛知郡中村的一個貧苦農家(今愛知縣名古屋中村區),初名藤吉郎。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是織田信秀的親兵,本為一貧困農戶(有說法是下級武士),母親阿仲是後來的大政所。父親木下彌又衛門曾是織田信長父親織田信秀的鐵炮足輕。因在一場戰鬥中受傷致殘,無法再上戰場而回家務農,但不久就因傷重去世。無法生活的母親帶著七歲的豐臣秀吉和姐姐阿友改嫁給同村的男人竹阿彌。生下了弟弟豐臣秀長與妹妹阿旭(朝日姬)。繼父竹阿彌性情粗暴,又因為秀吉生來瘦小,常被人稱為“猴子”,因此對豐臣秀吉非常厭惡,叱罵之餘還經常拳腳相加。因與繼父不和而離家出走。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誕辰地
豐臣秀吉出身無法冠姓的下層階級,和寧寧結婚後才自稱“木下”。幼年時期取名為日吉丸(ひよしまる),仕於織田信長成為武士之後改名木下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綽號猴子(見於《太閤素生記》,據說因其自幼生活艱辛、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瑣,酷似猿猴,因此被稱為猴子)、禿鼠(見於織田信長給寧寧的書信),《繪本太閤記》記載秀吉的出生日期是天文五年1月1日(1536年2月2日),但是豐臣秀吉實際的出生日期是2月6日(新曆1537年3月26日)。

流浪江湖

由於豐臣秀吉的出身並非顯貴,有關於他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少年時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方活動。青年時代的豐臣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豐臣秀吉的出生地尾張介於京都與偏辟的東國之間,是塊肥沃的平原,可說是僅次於京都的先進地帶。這個地方商人熙來攘往,因此可以接觸各地來的訊息。在這種環境下,豐臣秀吉當然也得到一些商業的資訊,而且他天生聰慧,在旅途中,他將永樂錢換成便於攜帶的商品“木綿縫針”,然後再將縫針賣掉,獲取利潤成為旅費。在豐臣秀吉離家出走期間,他在美濃結識了土豪蜂須賀小六(蜂須賀正勝),此人後來成為豐臣秀吉的重要將領。
最後,豐臣秀吉終於如願以償,進入遠江國(今靜岡縣)的松下嘉兵衛家中幫傭。豐臣秀吉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幫主人拿拖鞋。由於去武士家工作是他的最大願望,因此豐臣秀吉工作勤奮,沒多久即受到嘉兵衛的重視,將他提拔為出納管理員。然而好景不長,豐臣秀吉的能幹與勤奮受到同事的嫉妒,一大群人經常在嘉兵衛的面前中傷豐臣秀吉,儘管嘉兵衛再三保護他,但阻止不了眾人的誹謗,終於在嘉兵衛善意的說明原委之後遭到解僱。豐臣秀吉在松下嘉兵衛家裡工作四年,雖然遭受解僱,但是他仍然感謝嘉兵衛對他的提拔與呵護。後來,豐臣秀吉稱霸天下之後,他派人去尋找松下嘉兵衛,在遠江國久能地方賜給他三萬一千石的領地,並任他為大名

出仕信長

主詞條:桶狹間合戰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おだ のぶなが)麾下。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最初豐臣秀吉也只是打雜的僕役,但他的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深得織田信長喜愛,在織田家的地位不斷提升。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織田信長
永祿三年(1560年)左右,豐臣秀吉成為織田家的足輕組頭(足輕是臨時徵集的農民兵,組頭相當於小隊長),並參加了著名的桶狹間合戰(おけはざまのたたかい)。據說戰後因其功績信長將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ねね)許配給他。永祿四年(1561年),豐臣秀吉與寧寧結婚。討滅今川家督今川義元後,織田信長與從今川獨立的松平元康(後來的德川家康)結盟,以穩定東部防線,而後回過頭來向北攻略美濃國齋藤義龍
永祿九年(1566年),在多次進攻齋藤義龍失利後,織田信長決定修築墨俁城,但猛將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先後失利。豐臣秀吉臨危授命,他在取得蜂須賀正勝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任務,傳說墨俁城一夜築城,進一步得到織田信長賞識,為後世所稱道。修築墨俁後,織田信長將居城遷往離美濃更近的小牧山城(此前在清洲城)。不久美濃髮生竹中半兵衛以十七騎輕取稻葉山城(齋藤居城)的事件,事後半兵衛放棄稻葉山城。得知此事後,豐臣秀吉以“三顧”之禮將半兵衛召至麾下,並借半兵衛之力招降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氏家卜全)。次年,織田信長出兵稻葉山城,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齋藤龍興兵敗被俘。此後信長遷居岐阜城(即稻葉山城),並開始在“天下布武”的名義下開始了統一日本的戰爭。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秀吉修建的墨俁“一夜城”

炙手可熱

主詞條:金崎殿後
永祿十一年(1568年),前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被三好氏殺害)之弟足利義昭來到美濃國尋求援助,於是織田信長便以援助將軍家為名出兵上洛(意指進京)。同年,豐臣秀吉改藤吉郎為木下秀吉。元龜二年(1570年),在打敗三好家之後足利義昭被擁立為將軍。隨後織田信長又以違抗將軍命令為由出兵越前國朝倉家,織田信長征朝倉義景淺井長政突襲被迫撤退時,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淺井長政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淺井軍攻擊,此戰豐臣秀吉負責殿後,保護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安全撤離。歷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
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了淺井長政,淺井長政自盡,淺井的舊屬歸織田家所有。三十七歲的豐臣秀吉因軍功受封近江國今濱城城主,領淺井故領北近江二十二萬石,將城改名為長濱城,開始躋身於戰國群雄之列。同時他取織田家名將柴田勝家丹羽長秀名字中各一字創造出一個新苗字——羽柴,稱羽柴筑前守秀吉(筑前守是官位)。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長濱城
天正四年(1576年),豐臣秀吉支援北陸柴田勝家對抗上杉氏,豐臣秀吉見勝家占下風立即撤離,結果勝家在手取川之戰中大敗,使柴田勝家和織田信長有所不滿。在織田信忠的指揮下,豐臣秀吉參與攻擊松永久秀的戰鬥。天正五年(1577年),赤松則房、別所長治、小寺政職臣跟從織田信長之下,豐臣秀吉受命攻略中國地方,任播磨國國主,根據城為姬路城,受命後不久別所長治及荒木村重背叛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他們戰鬥。
天正七年(1579年),豐臣秀吉使宇喜多氏完全臣服於織田氏,天正八年(1580年)別所長治和荒木村重戰敗,別所被捕,切腹自盡;荒木逃離,全家被織田信長誅殺。豐臣秀吉開始與毛利氏山名氏交戰,攻下了鳥取城、三木城、高松城等重要據點,豐臣秀吉在此發揮了長時間包圍戰城池戰法——斷糧,使敵軍提早開城投降。“鳥取斷糧”、“水淹高松城”等著名戰役不僅遏止了毛利的東進而且迫降宇喜多直家,甚至毛利也難以招架。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手取川

中國大返還

主詞條:本能寺之變中國大返還
天正十年(1582年),發生了本能寺之變(ほんのうじのへん),46歲的秀吉偶然及早獲知織田信長死訊,實行“中國大返還”(ちゅうごくおおがえし)。當時織田家有力重臣均不在信長身邊,豐臣秀吉則率三萬兵力進軍備中,正在水攻毛利軍高松城。高松城是天然要害,四周都是沼澤。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建議引水灌城。豐臣秀吉以破格高價動員鄰近村民,花了十二天在高松城沼澤地帶四周築起一道三公里長、七公尺高的堤壩,再引進河水,讓高松城成為浮在湖中的水城。水攻十天后,吉川元春毛利元就次男)、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就三男)率領一萬五千援軍趕到,卻只能在俯望羽柴軍的山上布陣,無法動彈。因為只要羽柴軍搗壞堤壩一隅,濁流很可能吞噬整座城。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秀吉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
當時舉旗造反的明智光秀於當天寫了一封機密檔案,派人送至毛利軍,要毛利軍千萬不能投降。不料密使不知道高松城已陷於水攻,西下抵達高松城時根本無法進城,並誤闖豐臣陣營被捕。豐臣秀吉於6月3日夜晚十點左右便得知本能寺事變,之後聽從軍師黑田官兵衛的建議,決定隱瞞噩耗,立即和毛利軍講和。毛利軍擔憂織田信長會帶援軍趕來,早就派來使者,只是彼此條件談不攏,講和暫時觸礁而已。豐臣秀吉暗中托毛利軍的講和使僧安國寺惠瓊單獨進城去說服城主,結果城主以不殺害城內諸人為條件,答應切腹自殺。這些都是背著毛利援軍私密進行。
4日下午三點,在豐臣秀吉派去的檢官面前,據說城主搭船出城後,在湖中進行切腹儀式。交換誓約後,豐臣秀吉立即撤陣。豐臣秀吉當時大概也擔憂毛利軍會隨後追擊,所以並未直接趕回姬路城,他於6月6日下午率兵撤離高松城,當天夜晚先在織田勢力範圍內的備前(岡山縣東部)沼城過夜。7日夜晚抵達姬路城;9日早上自姬路城出發,夜晚抵達明石;10日早上自明石出發,夜晚抵達兵庫;11日早上自兵庫出發,下午抵達尼崎;12日早上自尼崎出發,夜晚抵達富田;13日上陣山崎,下午四點在雨中與明智光秀軍開戰,兩小時後擊敗明智光秀軍。
豐臣秀吉於山崎之戰大敗明智光秀。最終明智光秀逃走時被獵殺落難武士的村民殺死,秀吉乘機控制京都一帶,不過無法阻止織田氏內部出現派系分裂。主要分裂為柴田勝家、織田信雄織田信孝以及羽柴秀吉等派系。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水淹高松城

樹立政權

主詞條:賤岳合戰小牧長久手之戰
同年,羽柴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洲城開會商議織田的繼承問題,結果豐臣秀吉在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支持的情況下壓制了勝家實際成為織田家的掌權人。豐臣秀吉在清洲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擁立尚在襁褓的織田信忠長男三法師(元服後稱織田秀信)繼任織田氏家督。但為此得罪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導致其擁立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豐臣秀吉。隔年(1583年),雙方決裂,豐臣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後來羽柴與柴田軍在賤岳決戰,最初柴田勝家占盡優勢,中川清秀遭到突擊陣亡,但是豐臣秀吉率兵衝上前線使形勢急變,最終豐臣秀吉取得勝利。跟著羽柴軍包圍北之莊城,柴田勝家與妻子阿市自焚而死,另一重臣瀧川一益則被迫蟄居,織田信孝不久被逼切腹,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大致上平定了織田家內反豐臣秀吉勢力。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於小牧·長久手之戰對陣秀吉的德川家康
天正十一年(1583年),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當時到訪的大友宗麟將它稱為“戰國無雙的城”,但城堡在防禦上亦有缺點,在大阪冬之陣中,真田信繁進行了修築加強防禦。這大坂城在慶長二十年(1615年)被德川軍燒毀,今之大阪城天守則是在1931年11月以鋼筋混凝土重建而成的。
天正十二年(1584年),與其合作的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豐臣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こまき・ながくてのたたかい)的戰事。此戰之初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雙方對峙於小牧山。為打破僵局,豐臣秀吉派池田恆興等率部偷襲德川家康領地三河國,但途中卻遭到德川軍伏擊,池田恆興以及有“鬼武藏”之稱的大將森長可戰死,在戰況失利的情況下豐臣秀吉憑藉驚人的外交手腕降伏了織田信雄,家康被迫退兵。德川軍與羽柴軍達成不戰和議,家康派出次男德川秀康作為人質。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賤岳合戰圖

統一日本

主詞條: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
小牧·長久手之戰迫使秀吉平定東國,擔任征夷大將軍的權力構想不得不轉換。於是在天正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他升任從三位·權大納言(ごんだいなごん),踏上公卿之路。天正十三年(1585年)三月,豐臣秀吉敘任正二位·內大臣(ないだいじん)。后豐臣秀吉派遣其弟豐臣秀長小早川隆景等將領攻打剛統一四國長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歸降並僅保有土佐一國。另外,豐臣秀吉派遣藤堂高虎為首的部隊,平定了雜賀眾,首領鈴木重意被斬首處死。此外,豐臣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國佐佐成政,開戰派大軍包圍,佐佐成政不戰而降。同年7月11日,豐臣秀吉趁攝家之間圍繞關白職位發生爭執,作為前關白近衛前久猶子藤原秀吉就任從一位·關白(かんぱく)。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
天正十四年(1586年)9月9日,豐臣秀吉獲得正親町天皇賜予的新氏“豐臣”(とよとみし),“豐臣氏”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四大氏之後的第五大氏。不過“豐臣”未能像其餘四大氏那樣發揚光大,因為它只傳了兩代就絕嗣了。在得到“豐臣”之氏,改名豐臣秀吉後,秀吉將其妹朝日姬嫁與德川家康作為正室,並將自己的母親大政所送回德川家康身邊成為人質,德川家康此後臣從豐臣秀吉。12月25日就任太政大臣(だいじょうだいじん)。同年,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向豐臣秀吉請求支援。天正十五年(1587年),進行九州征伐,派遣豐臣秀長率領大軍攻擊島津氏的支城,降服島津氏。戰後島津氏被分配到薩摩和大隅兩國。同年禁止基督教。天正十六年(1588年),豐臣秀吉開始實行“刀狩令”(かたながり),加強了兵農分離的政策。從天正十七年(1589年)到天正十八年(1590年),豐臣秀吉又發動小田原之戰,滅後北條氏,基本上統一日本。
天正十七年(1589年),後北條氏的家臣豬俁邦憲奪取了真田昌幸管轄下名胡桃城,導致豐臣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討伐後北條氏,不服從者將會受到失去領土的處分。豐臣秀吉率20萬大軍向後北條氏攻擊,攻陷北條各個支城,逐漸向小田原城包圍。7月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氏政、氏照兩兄弟切腹自盡,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戰后豐臣秀吉為各大名分封新的領土。
天正十九年(1591年),豐臣秀吉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閤(前關白的尊稱)。後發動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日本國內戰爭——平定九戶政實之亂。派遣了蒲生氏鄉淺野長政石田三成聯同東北地方大名平定叛亂。同年,豐臣秀吉命令茶人千利休切腹自盡,原因不明。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大阪城航路圖

征伐朝鮮

主詞條:文祿慶長之役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後再征服印度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戎裝
文祿元年(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14萬征伐朝鮮,兵員以西日本諸大名為主。其中以宇喜多秀家為元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九鬼嘉隆為水軍指揮官,步兵14萬,水軍8250人,戰艦700餘艘,於文祿元年(1592年)4月跨過朝鮮海峽,在釜山、慶州一線登入,正式拉開侵略朝鮮的序幕。
戰爭初期,久經沙場的日軍攻勢猛烈、勢如破竹,以極快的速度先後攻占朝鮮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並迅速攻占朝鮮境內大量主要城市,直趨明朝邊境。朝鮮國王馬上向明朝求救。豐臣秀吉於5月攻占漢城後便研議要遷都北京,將北京周圍10“國”之地獻為御用,賜公卿以俸祿,賜其部下以10倍於原有的領地,甚至命豐臣秀次為大唐(中國)關白,日本關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擔任,朝鮮則交給羽柴秀勝或宇喜多秀家統治。
文祿元年(1592年),明神宗派遣遼東總兵李如松提督,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為經略率兵四萬餘人於當年12月26日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抗擊日軍。在明軍(4萬餘人)和朝鮮三道水師提督李舜臣等的反擊下,日軍攻勢遇阻。平壤之戰結束後3月20日在漢城集結清點人數為六千五百二十人),豐臣秀吉遂與明朝和談。
文祿四年(1595年),豐臣秀吉將豐臣秀次流放到高野山,然後將豐臣秀次賜死,此外亦令豐臣秀次支持者切腹,包括前野長康等人。賜死的原因可能是當時輿論流傳著“殺生關白”(豐臣秀次的綽號)過去所發生的亂行,加上豐臣秀吉打算以年幼的次男豐臣秀賴作為家中的繼承人,豐臣秀吉決定處死有關人士。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朝鮮征伐大評定圖

晚年逝世

慶長三年(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因病逝世,死於伏見城。豐臣秀吉死前,領五大老輔佐幼子豐臣秀賴(とよとみ ひでより)。其根本目的是要以合議制度來抑制德川家康的抬頭,以確保豐臣政權可以代代相傳。入侵朝鮮半島的日軍在接獲五大老的命令及以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向明朝隱瞞了秀吉的死訊,隨後與明朝議和並逐漸從朝鮮撤軍。可是這場戰役日軍損失巨大,此役也埋下了德川家康日後成為征夷大將軍的一個重要伏因。而日本與朝鮮的關係,到慶長十一年(1607年)才恢復正常。
豐臣秀吉死後,他生前安排的政治均勢很快被打破。五大老以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最具影響力,使豐臣家內部勢力開始有派系分別。不久,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也過世,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開始與家康對立,互相攏絡勢力。最後東軍以德川家康為首,西軍以毛利輝元為首,於慶長五年(1600年)兩軍對決,史稱關原合戰,後來德川方面贏得戰爭,而石田三成則被處死。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即征夷大將軍之位,豐臣家從此日漸沒落。慶長十九年(1614年)至慶長二十年(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冬之陣大坂夏之陣,豐臣家徹底滅亡。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五大老聯名書狀

為政舉措

政治

在政治方面,從大名中選出最有勢力者組成“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其中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接任)幫助管理國家事務;任命有能力的親信組成“五奉行”(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負責實際工作;另由“三中老”(生駒親正堀尾吉晴中村一氏)負責五大老與五奉行之間的協調與溝通。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時代的大阪城
豐臣政權的統治體制頗為完備,但也存在許多隱憂:德川家康在地方擁有超過200萬石的領地,在中央,德川家康又握有重權,因此最後德川家康取代豐臣秀吉得到了天下。
天正十七年(1588年),豐臣秀吉下達命令,禁止百姓擁有長短刀、長槍、火槍等武器,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雖然在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將實施刀狩令,但不像豐臣秀吉的刀狩令那么徹底,而且是屬於全國性的。當時的農村究竟擁有多少武器,從加賀國江沼郡所沒收的武器即可一窺端倪:武士刀一千七百零三支、腰刀一千五百四十支、長槍一百六十支、耙刀五百支、小刀七百支。另外出羽國仙北郡則沒收武士刀二百五十支、腰刀二千七百三十支、長槍三百三十六支、火槍二十六支、弓七十六把、盔甲十二具、頭盔五頂。在秀吉的“刀狩令”實施之後,農民的武力可以說遭到沉重打擊。

軍事

天正十年(1582年),進攻中國地方,包圍高松城(在今岡山市附近),與毛利氏決戰。同年織田信長被部將明智光秀殺害後,與毛利氏講和,回師討伐明智光秀,並擁立織田信長幼孫織田秀信為繼承人。但織田信長部將柴田勝家欲立織田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天正十一年(1583年),豐臣秀吉經賤岳之戰消滅勝家與織田信孝的聯軍。同年建大阪城,作為統一日本的根據地。天正十二年(1584年),與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和德川家康聯軍戰於小牧,失利後媾和,並與德川家康結盟,確立織田信長繼承人的地位。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率10萬大軍平定四國領主長宗我部氏。翌年控制軍政大權。天正十五年(1587年)興兵30萬進取薩摩國(今鹿兒島縣西部),進而平定九州。天正十八年(1590年)出動26萬大軍滅北條氏,平定奧羽地方,完成日本統一大業。文祿二年(1593年)將北海道正式劃入日本版圖。
文祿元年(1592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布出兵朝鮮的命令。5月,豐臣乘朝鮮李氏王朝黨爭內訌、兵備鬆弛之機,派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率兵14萬餘人入侵朝鮮。日軍在釜山登入後,長驅直入,兩個月內相繼占領漢城、開城和平壤,隨後直奔鹹鏡道,逼近中國邊境。次年1月,明朝總兵李如松率軍3萬餘人赴朝參戰。2月,朝鮮軍民在中國軍隊支援下,經激戰收復平壤、開城。鑒於駐守漢城的日軍兵力較強,明軍圍而不打,在城郊切斷敵供給線,燒毀敵糧庫。5月,日軍被迫退守慶尚、全羅兩道沿海城市,並派使臣要求議和,企圖利用談判之機集結力量捲土重來。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釜山鎮殉節圖
文祿二年(1593年)8月,明日雙方開始"議和"。由於日本提出苛刻的領土要求,致使談判最後破裂。慶長二年(1597年)2月起,豐臣秀吉陸續增兵14萬、戰艦數百艘再犯朝鮮。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兩軍為先導在釜山登入,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連占慶尚、全羅、忠清三道。李舜臣以僅存的14艘艦船和100艘改裝民船為基礎重建水師,於10月在鳴梁海峽迎擊日軍(133艦船、7200人),利用有利地形和潮汐條件撞破敵船30餘艘,擊斃日軍十餘人。(該戰役存在爭議,這裡採取朝鮮說法)慶長三年(1598年)8月,豐臣秀吉病死,遺囑撤軍。至年底,殘餘日軍或逃或被殲,戰爭結束。
除了農民之外,日軍還強押大量的陶藝、印刷、刺繡等師匠到日本來,使得日本的陶藝水準大舉提高。陶活字的傳來,更帶動了日後江戶時代的出版風潮。朱子學者姜沆則帶給日本的朱子學莫大的影響。這是侵略戰爭無意中的文化產物。

經濟

豐臣秀吉的經貿政策多承傳自織田信長,發展南蠻貿易,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振興商業;並利用控制都市及鑄造貨幣等辦法規範經濟。
太閤檢地”是重新測量土地的面積,並調查作物生產量的意思。豐臣秀吉在天正十九年(1591年)開始作全國性的檢地。其實,豐臣秀吉從天正十一年(1583年)起就開始檢地,在這之前,其他的戰國武將為了想要重建業已崩潰的土地制度,因此也曾經做過檢地的工作。“太閤檢地”之所以具有特別的重要性,那是代表豐臣秀吉已經完成了日本的統一工作,同時,也表示他為了將來出兵朝鮮而預先作國力調查。此外,經過豐臣秀吉的嚴格檢地之後,每塊田地的收穫量都統計得很清楚,農民具有耕作權,同時必須擔負繳納年貢的義務,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剝削階級(豪農)從此消失。

宗教

基督教是於天文十八年(1549年)隨傳教士沙必略傳到日本的,三十三年後的天正十年(1582年),日本的基督徒已經到達十五萬人,可以說是一百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個基督徒,可見基督教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速。然而在天正十五年(1587年),豐臣秀吉卻發出一道命令,禁止基督教傳教士進入日本。其最大的原因是,豐臣秀吉唯恐基督教大名將領地捐獻給教會,再度出現類似一向宗信徒暴動的局勢。在禁令中的第一條提到,日本是神國,這表示日本開始吸收歐洲的文明,已經不在印度、中國的圈子裡。有人說這是最早的“脫亞論”。

歷史評價

自評

日本評價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隨著大名領國的誕生,各地區自然形成的封建秩序開始了制度化,在大名分散林立的基礎上建立了統一政權的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即所謂的“三英雄”。尤其是豐臣秀吉,他實施了“太閤檢地”,一掃莊園制的殘餘,確立了封建的土地制度。……他嚴格定下武士、商人、農民的身份區別,禁止身份變更,並且頒布“刀狩令”,禁止農民持有武器,為下克上導致的新陳代謝畫上了休止符,這些都是以士農工商的身份秩序為基礎,確立武士封建統治體制的劃時代舉措。但是,在進入所謂的“三英雄”時代之前,社會上還保持著前代以來開放的氛圍,國際上也與世界各國進行著頻繁的交通貿易,勇敢進取的精神依然得到強烈推崇,因此在文化領域裡也出現了鎖國以後時代無法見到的潑辣豪放的濃郁特色。
坂本太郎《日本史》:
渡邊世祐:

其他國家評價

[明]徐光啟
[朝]柳成龍懲毖錄》:豐臣秀吉容貌陋,面色黝黑無異表,但微覺目光閃閃射人云。
[民國]戴季陶日本論》:豐臣秀吉打平了國內群雄,戰敗朝鮮,日本的武功,已經到了極盛時代。德川氏承續豐臣氏的霸權以後,政治文物,燦然大備。
詹姆斯·麥克萊恩《日本史:1600-2000:從德川幕府到平成時代》:當1582年繼承織田信長的衣缽時,豐臣秀吉的麾下已經有了25萬多名武士、火槍手、槍兵、射手和足輕,這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之一。豐臣秀吉果斷地率領大軍挺進到四國和九州島,殲滅了一些大名,又通過恫嚇和勸說降服了另外一些。1587年,豐臣秀吉確立了在這兩地的霸權後,又揮師北上,於1590年秋占領了關東各國,之後不久又接受了本州島最北部大名的投降。日本的武力統一至此完成了。
安德魯·戈登:秀吉貌不出眾,出身寒微,原來只屬步兵中的“足輕”,同時代的人甚至譏笑他為“猴子”,傳說他的妻子亦以“禿鼠”稱之。假如不以貌取人,秀吉其實是一個卓越的謀略家。信長的作風是恩怨分明,對敵人趕盡殺絕,對下屬則恩賜土地。秀吉則不同,他採取盟好策略,雖然他對反對者絕不客氣,但只要對方願意投其陣營、宣誓效忠,他都會大度收容。故秀吉擴張甚快,到1591年便掌控整個日本。秀吉一面繼承信長所遺留的制度,一面亦增添新意,將其體系化。為保證各路大名無異心,他建立人質制度。為徹底解除農民武裝,1588年他在治下領地中發出“刀狩令”,命令農民交出武器。他亦先後在1592年及1597年發動大規模戰爭侵略朝鮮,以致損傷無數,並揚言要征服中國。耶穌會教士在1550年前後到日本傳教,徒眾日多,秀吉亦禁止其在日本活動。到1598年,秀吉的權力達至巔峰,其勢力遍及全日本,成為全國大名共主。

軼事典故

長相奇偉

根據比較可靠的史料《太閤素生記》,以及其他傳記的記載,秀吉確實長得像猴子,因此他的綽號叫猴子。這並不只是謠傳,現存的織田信長的信中留有證據。此外,織田信長的信中還透露,秀吉還有個外號叫“禿鼠”。秀吉中年以後,毛髮逐漸稀疏,晚年出征的時候,為了使自己更有威嚴,經常要畫眉毛,裝假鬍鬚。

六指秀吉

在前田利家及弗洛伊斯的記載相關書籍,秀吉的右手有六隻手指,拇指有多一隻手指,但後來秀吉不欲醜聞發生,故意隱藏六隻手指的事情。

擴張野心

以武力統一日本的封建領主豐臣秀吉提出了大陸擴張的構想。天正六年(1578年),豐臣秀吉表明他的“宏大志向”:“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宿志”。天正十二年(1584年),擔任太政大臣的豐臣秀吉提出了一個帶有時間表的擴張計畫:在占領朝鮮之後,於文祿二年(1593年)初占領北京,天正三年(1594年)日本遷都北京,然後再進軍印度。早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豐臣寫信給朝鮮國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文祿元年(1592年),日本首次侵朝初期進展順利,豐臣秀吉就開始籌劃遷都於北京,自己“居守寧波府”,以便“尊聖意,占領天薴印度”。

接見明使

文祿五年(1596年)九月,豐臣秀吉迎接明朝使者,明、朝議和使來日,秀吉宴饗之。然宣讀國書,始知議和實為冊封,大明欲封秀吉為日該國王。秀吉方覺受騙,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且吾而為王,何以對天皇!”,並欲殺明朝使節,為旁人勸止,於是下令驅逐明朝使節。

冊封國王

在萬曆抗倭援朝戰爭結束後的文祿四年(1595年)一月,明朝遣使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詔書內容如下:“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占之隔。當茲盛際,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為日該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于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萬曆皇帝冊封豐臣秀吉的詔書
這封詔書現存於大阪博物館,為慣用的御筆文體寫就,儼然一副中央大國皇帝對蕞爾小邦降恩封賞的口氣。但另一種說法認為儘管豐臣秀吉十分不情願,但表面上仍接受了明朝政府的冊封,沈惟敬歸國途中假造了一道豐臣秀吉的謝恩表由另一使臣遞交朝廷,這道假冒的謝恩表被明廷識破。

主要作品

《辭世歌》:朝露般降臨,朝露般消散,此即吾生。大阪的往事,宛如夢中的夢。(露と落ち 露と消えにし 我が身かな 浪速のことも 夢のまた夢)

人際關係

父母

妻妾

同輩

子女

兒子
養子
養女
猶子

家臣

分類
人員名單
早期家臣
織田舊臣
賤岳七本槍
五奉行
五大老
前田利家(死後由前田利長接替)、德川家康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接替)、宇喜多秀家
三中老
黃母衣眾
青木一重、伊木遠勝、石尾治一、伊東長實、井上道勝、井上賴次、豬子一時、織田信高、小野木公鄉、郡宗保、仙石秀久、津川親行、津田信任、戶田勝隆、友松盛保、中島氏種、中西守之、長原雲沢軒、野野村吉安、長谷川重成、蜂須賀家政、服部一忠、速水守久尾藤知宣舞兵庫(前野忠康)、神子田正治、箕浦勘右衛門、三好房一、毛利吉成、森可政、山內一豐分部光嘉
臣服秀吉重要謀臣、將領
竹中重治
黑田如水(官兵衛)
蜂須賀正勝(小六)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人物爭議

秀吉的死因至今仍是個謎,官方對其死因保密。有不同說法,有腦梅毒、痢病(赤痢、疫痢之類)等說法。明朝人沈惟敬則稱他是被毒死的。腦神經外科醫生若林利光則在2009年提出一種新的觀點,認為他死於腳氣。晚年因為衰老,不復年輕時的出色判斷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這也是豐臣氏滅亡的原因之一。
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之說,除了可在多種朝鮮史籍中看到之外,在江戶時代的日本史籍中也多有印證。香川正矩(1613—1660年)所編的《陰德太平記》中有“太閤公薨去事”一節,其關於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之經緯的記述頗為詳盡。
自六月底以來,太閤公貴體不安,其病漸篤。……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於伏見城薨去,行年六十三歲也。……聞說太閤公之病因,則在前年九月。時游擊將軍沈惟敬來朝奉謁太閤公,於其懷中取出丸藥服用。太閤公問曰:“此乃何藥?”惟敬答曰:“此乃返老還童之良藥。”太閤公又問曰:“吾已老衰,返老還童之藥,縱出日本,亦欲求之,吾可得乎?”惟敬即為奉上。此際輝元卿、利家卿、善乘坊等伺候在座。太閤公將此藥亦賜此三人。利家卿、輝元卿思忖,古來未聞有此等之藥,其事可怪,遂擬作服用,將藥揣入懷中。善乘坊則即吞服,竟與太閤公同年死去。游擊將軍思惟,太閤公若得長生,則其定將征伐大明,一統天下,若此,吾當舍此一身,以救大明國中之人,此乃大忠也,遂偽鴆毒為良藥,吾身亦服,以奉太閤公。所聞如是。太閤公竟陷渠謀……
這段信息其實是豐臣秀吉的妾(山名豐國之女)的侍女(因幡人吉岡質休次子之女)從內部托人帶給作者的祖父相川春繼(時為周防岩國領藩主吉川廣家的執事)的。當時的五奉行雖然封鎖了豐臣秀吉的死亡訊息,但是因為有內線活動,香川春繼很快就獲悉了這一信息,並將之匯報給了主公吉川廣家。
又據江戶時代學者川口長孺(1772—1835年)的考證,當時的《魔釋記》及《武家盛衰記》兩書對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之事亦有相關記載。今轉錄其內容如下:
惟敬侍秀吉,摘夾袋中藥而飲。秀吉問之,惟敬曰:“此延齡奇藥也。”秀吉乞之。惟敬曰:“外邦所齎,何知非鴆毒?”秀吉固乞之,惟敬令試之近臣。經五六日,侍臣覺氣力爽然。秀吉信之服用。利家、隆景亦乞而服。未幾,隆景死,秀吉、利家亦相繼而死。
這段內容與上引《陰德太平記》“太閤公薨去事”多有相似,都講述了豐臣秀吉向沈惟敬索求可以返老還童的“延齡奇藥”,最終卻因之中毒斃命,但多了拿近臣試藥這一環節,在情理上似乎更顯合理。而豐臣秀吉家臣前田利家、小早川隆景亦因服此藥而逝的內容,則與上文的記述稍顯齟齬

後世紀念

墓所 靈廟 神社
豐臣秀吉死後葬在京都東山區阿彌陀峰山山頂(豐國廟)(封號豐國大明神),修建豐國神社予以祭祀。豐臣家滅亡後,徳川家康剝奪了大明神封號,但是並沒有拆毀神社。在豐臣秀吉正室高台院(寧寧)的懇求下,外苑部分被拆毀然而保留內苑和本殿。部分建築物被片桐且元等人移往寶嚴寺和都久夫須麻神社。德川第三代將軍徳川家光時沒收了神社,神社本殿完全被毀壞,豐國神社成了荒地。明治時,在徳川家康的日光東照宮相殿祭祀豐臣秀吉,豐國神社被重新建造。祭祀秀吉的神社除京都豐國神社以外還有大阪豐國神社、長濱豐國神社、名古屋豐國神社。大阪和長濱是秀吉的領地、名古屋是秀吉的故鄉。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國神社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古代文學
江戶時代出版了為數不少的秀吉一代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太閤記》。同樣以《太閤記》為書名的作品很多,但是由於作者不同,因此書名《太閤記》上面再冠上作者的名字。例如,小瀨甫庵的著作稱為《甫庵太閤記》;川角三郎右衛門的作品則稱為《川角太閤記》。若只以《太閤記》為題者,一般指的是《甫庵太閤記》。另外,也有附上插畫的《繪本太閤記》,由竹內卻齋撰寫,岡田玉山繪圖,自然也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無論何種版本的《太閤記》,其內容皆與史實有相當的距離,並且記載著各種有趣的軼事,不過那是史實或是作者捏造的故事,則不得而知。
豐臣秀吉(日本桃山時代天下人)
豐臣氏家紋
小說

影視形象

類型
具體信息
電影
1965年《德川家康》(扮演者:山本圭
1981年《關原合戰》(扮演者:宇野重吉
1988年《德川家康》(扮演者:待考)
2009年《大盜石川五右衛門》(扮演者:奧田瑛二
2013年《清須會議》(扮演者:大泉洋
2016年《信長協奏曲》(扮演者:山田孝之
2017年《關原之戰》(扮演者:瀧藤賢一
NHK大河劇
1965年NHK大河劇太閤記》(扮演者:緒形拳
1971年NHK大河劇《春之坂道》(扮演者:中村之鶴)
1973年NHK大河劇《國盜物語》(扮演者:待考 )
1978年NHK大河劇《黃金的日子》(扮演者:緒形拳)
1981年NHK大河劇《女太閤記》(扮演者:西田敏行
1983年NHK大河劇《德川家康》(扮演者:武田鐵矢
1987年NHK大河劇《獨眼龍政宗》(扮演者:勝新太郎
1989年NHK大河劇《春日局》(扮演者:藤岡琢也
1992年NHK大河劇《信長 KING OF ZIPANGU》(扮演者:仲村徹
1993年NHK大河劇《琉球之風》(扮演者:仲村徹)
1996年NHK大河劇《秀吉》(扮演者:竹中直人
2000年NHK大河劇《葵德川三代》(扮演者:待考)
2002年NHK大河劇《利家與松》(扮演者:香川照之
2006年NHK大河劇《功名十字路》(扮演者:柄本明
2009年NHK大河劇《天地人》(扮演者:笹野高史
2011年NHK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扮演者:岸谷五朗
2014年NHK大河劇《軍師官兵衛》(扮演者:竹中直人)
2016年NHK大河劇《真田丸》(扮演者:小日向文世
2020年NHK大河劇《麒麟來了》(扮演者:佐佐木藏之介
2023年NHK大河劇《怎么辦家康》(扮演者:室毅
其他電視劇
2003年富士電視台《太閤記 稱為猴子的男人》(扮演者:草彅剛
2005年電視劇《國盜物語》(扮演者:岡田益德)
2006年朝日電視台《太閤記:取得天下的人》(扮演者:中村橋之助
2006年《信長之棺》(扮演者:中村梅雀
2013年富士電視台《女信長》(扮演者:伊勢谷友介
2013年朝日電視台《信長的主廚》(扮演者:照屋年之
2014年富士電視台《信長協奏曲》(扮演者:山田孝之)
2016年《信長燃燒》(扮演者:北村有起哉
遊戲
光榮株式會社:《太閤立志傳》系列
光榮株式會社:《戰國無雙》系列(配音:戶北宗寬、石川英郎
光榮株式會社:《無雙大蛇》系列(配音:石川英郎)
光榮株式會社:《信長之野望》系列
Capcom:《鬼武者》系列
Capcom:《戰國BASARA》系列(配音:置鮎龍太郎
KOEI TECMO:《仁王2》(配音:竹中直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