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

西魏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

八大柱國分別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于謹獨孤信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楊廣外祖父),侯莫陳崇。他們創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輝煌的歷史。史曰:今(唐)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其中,宇文泰首創府兵制,為柱國之首,元氏則是因地位尊崇而掛名,實際上是為六柱國,正合周禮治六軍之意。 六柱國,各督四位將軍,所以有雙十二(二十四開府)大將軍了。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每個開府各領一軍,共24開府軍。包括淮安王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泰侄兒)、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楊堅之父)、豆盧寧賀蘭祥(宇文泰外甥)、王雄、鄖國公韋孝寬、宿國公辛威、東平郡公梁椿、褒中郡公韓果、長廣郡公劉亮(侯莫陳亮)、雁門郡公田弘、樂川郡公赫連達、永城郡公常善、樂陵郡公怡峰、長樂郡公若干惠、河北郡公王德、懷寧郡公蔡佑皆世之名將,此二十四(開府)大將軍都參與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役等重大戰爭,戰功顯赫。

關隴集團中,其它後起將才如宇文憲(宇文泰第五子)、梁士彥、尉遲迥(宇文泰外甥)、長孫晟(唐長孫皇后之父)、梁睿梁彥光、賀若弼、韓擒虎、李靖、侯君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將,在西魏時期以豐富的人才打下的基礎,乃是後來北周統一北方,以至隋唐統一全國的地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魏八大柱國雙十二大將軍
  • 外文名:Double Twelve generals or Eight pillars of WesternWei Dynasty
  • 時期:西魏→北周
  • 作用:鹹推八柱國家
  • 分類:歷史人物
  • 集團:(宇文泰)關隴集團
  • 軍制:府兵制
史料記載,八柱成就,集團有兩大特徵,八柱國之宇文泰,八柱國之元欣,八柱國之李虎,八柱國之李弼,八柱國之趙貴,八柱國之于謹,八柱國之獨孤信,八柱國之侯莫陳崇,雙十二大將軍,

史料記載

中國在魏晉時期有過許多政治貴族,幾乎壟斷了當時的政治權力,到了南北朝時期,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世族們,隨著東晉的滅亡,劉宋的興起而逐漸衰敗,王庾桓謝這些貴姓也已經不復當年,眼看中國貴族的黃金時代就要結束,這時,一個新興的貴族集團橫空出世,一飛沖天,延續了中國貴族時代的壽命,並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這就是縱橫中國近二百年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他起源於代北武川,初建於關中,共創造出四個王朝,分別是西魏,北周,隋,唐,這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奇蹟。八柱國和他們的子孫們締造了君主專制社會的第二帝國(第一帝國為漢朝),將中國的封建社會推向了最高峰!其發端便是盛極一時的西魏八大柱國。
西魏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
八柱國家與雙十二大將軍

八柱成就

其中,宇文泰首創府兵制,雖說是柱國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則是因地位尊崇而掛名,實際上是為六柱國,正合周禮治六軍之意。 六柱國,各督二個大將軍,所以有十二大將軍了。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每個開府各領一軍,共24軍,這就是府兵的系統了。  府兵制由宇文泰首創,初唐時完善,高宗、武后時衰落,玄宗時徹底瓦解。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北朝隋唐曾盛極一時,皇室與其將相大臣幾全出於同一之系統及階級。而太宗時期,權力漸衰,與新興的山東豪傑頗有爭鬥。而長孫無忌出任顧命大臣,是關隴集團最後的閃光,武后欲消滅唐室之勢力,遂開始施行破壞此傳統集團之工作,如崇尚進士文辭之科破格用人及漸毀府兵之制等皆是。至玄宗尤稱李唐盛世,然其祖母開始破壞關隴集團之工事竟其身而告完成。
西魏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
隸屬關係

集團有兩大特徵

1.“融治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2.此集團中人“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故此,研究隋和初唐史,有必要對於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發端——西魏八柱國家有所了解。

八柱國之宇文泰

宇文泰是南北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所創建的功業深深的影響到了他以後的中國數百年的歷史走向,他生於亂世,養成了冷靜沉穩,豁達大度的性格,“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幾乎是以非常理智的方式治理國家,他不尚虛飾,崇尚簡樸,這與南北朝眾多荒淫放蕩的統治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這種執政風格也被後來的周武帝,隋文帝所繼承。在數十年的軍事政治生涯中,他勤修內政,建樹頗多,首創的府兵制,後世向稱良法,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影響,可以從隋唐的軍事體制中找到,復古為今的六官制,也成為後世六部制的藍本,是從秦漢以來的三公九卿制演變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轉折點,中國的行政體制由此又更加完善成熟。他率先廢除了流行千年的宮刑,結束了這一不人道刑罰的歷史,在與東魏,南梁的三國鼎立過程中,縱橫捭闔,攻城拓地,先後襲取了蜀地和江陵,大大擴展了西魏版圖,使西魏在軍事政治鬥爭中逐漸轉弱為強,為北周統一北齊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功業若此,盛矣哉!  作為能與高歡抗衡的一世之英雄豪傑,可以說西魏北周的輝煌都出自他的手中,雖說他與另外七人並稱八柱國,但實際上他是府兵乃至整個西魏的真正領導者。宇文氏在這一時期內也是人才輩出,除了後來獨掌大權的宇文護和英明神武的周武帝宇文邕外,在十二大將軍中也有宇文族兩人:宇文導宇文貴。雖然最後宇文氏的北周為隋所滅,而後又代隋以唐,但宇文氏一族早就與楊氏李氏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是當年的並肩共患難,或是後來的聯姻,以至宇文皇族後來雖經隋文帝大量捕殺,但仍有其它同姓旁支以高門大族的形式繁盛不已,其中有許多人也繼續擔任顯貴,如隋朝的宇文慶宇文愷,唐朝的宇文士及等。宇文泰及其子孫較為寬仁,在篡西魏之後並不是像歷代那樣殺儘先朝的皇族,反而與之以高官厚祿,這種寬仁的風格也為隋特別是為唐所沿習,而宇文氏因此在後來被保存下來,可以說也是福報吧。

八柱國之元欣

元欣字慶樂,其父為魏獻文帝之子廣陵王元羽,其弟為西魏節閔帝元恭,是地地道道的魏國皇室近支。元欣為人粗魯率直,素以飛鷹走狗為樂,並不見得有什麼大才,但當魏孝武帝為高氏所迫出逃關中投靠宇文泰時,元欣率先回響,這一步好棋給他帶來了後半生的煊赫榮華,一下子成為西魏皇室諸王之首。“為大宗伯,進大冢宰、中軍大都督。大統中,為柱國大將軍、太傅。”“後拜司徒。恭帝初,遷大丞相。”這一系列高位使他表面上幾乎可與宇文泰平起平座,而這種封賞,大概是宇文泰認為他粗魯率直沒有野心才給予的。事實上,他在長安大置產業,特別愛好園藝,以至當時長安的好果子都是出自他的園中,他對宇文泰也表現得畢恭畢敬,而推薦的人也都是無能之輩。這樣一個皇室首席親王,對宇文泰當然是沒有任何威脅的,他能成為八柱國之一併且後半生享樂而終,可以說是憨人有憨福了。十二大將軍里也有元氏三人:廣平王元贊、淮安王元育、齊王元廓。總體來看,從西魏北周,一方面,元氏諸王甘於置身宇文泰之下,甚至是被篡位也沒作出多大反抗,另一方面,元氏與宇文氏頻繁通婚,所以到了北周,元氏不但沒有衰落反而更加繁盛;而後,大將軍元胄在隋篡周的過程中為楊堅立下大功;到了唐朝,元氏與崔、裴、盧三家並稱四大宰相門第,更見其盛。

八柱國之李虎

李虎為隴西成紀人,其祖先為晉末的涼武昭王,後為北魏所滅。李虎本人為宇文泰手下大將,後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太尉,尚書左僕射,隴右行台,少師,大都督,隴西郡公。李虎於周篡魏之前去世,其子李炳也隨後早逝,由時年七歲的李淵襲爵。李淵之母與後來的隋文帝楊堅之妻為姐妹,都是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女兒,因此李淵深為其姨母即隋文帝獨孤皇后所喜愛,而且又與隋煬帝為表兄弟,故李淵一族在隋朝的顯赫更盛於周,這也為後來李氏建立唐朝打下了基礎。十二大將軍中的陽平公李遠同樣也出身於隴西成紀李氏,不過這一支與李虎的一支關係較遠。李遠與其兄李賢並為周初大將軍,李遠在後來也被封為柱國大將軍,不過較之早已成名的“八柱國家”晚了許多。另外還有一位名將李穆據言也出自隴西李家,其人最初為宇文泰手下小將,聲望遠不及前述諸人,但長壽確過之,憑著多年積功,在周末時已位居大將軍鎮守一方,楊堅攻滅尉遲迥篡周時李穆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到了隋更加顯赫,隋末煬帝聽信方士的“當有李氏應為天子”這一讖語而盡誅李穆子孫。  八柱國中趙貴成立宇文泰之功,元欣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戰立名,李弼將略能軍,于謹以謀輔事,侯莫陳崇以勇縱橫,獨孤信以德撫民,正是由於這些人各顯其才於宇文泰之下,才鑄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輝煌。這些人能團結於宇文泰周圍,也更顯出宇文泰乃是英雄中的英雄。

八柱國之李弼

李弼字景和,遼東襄平人,為人沉穩,有遠見豪氣,而且膂力過人。最初投於爾朱天光麾下,後來跟隨賀拔岳,在討伐赤水蜀、万俟醜奴万俟道洛王慶雲的戰鬥中樹立了驍勇之名。後來屬侯莫陳悅,當宇文泰侯莫陳悅爭奪關中霸權之時,李弼的率眾投奔宇文泰決定了宇文的勝利。而後李弼作為宇文泰的大將經歷了平定關中、抗擊高氏的諸次戰役,特別是在宇文泰高歡的沙苑大戰中,當宇文泰的左軍遭敵強攻之時,李弼果斷的領輕騎向敵突擊,將敵軍橫截為三段,由此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大統]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討平之。遷太保,加柱國大將軍。”李弼以將略見長,其大將風度在八柱國中鮮有能及。因為上述功勞,他在八柱國中的地位也首屈一指,到了北周之時與于謹並為元老,死後被追封魏國公。李弼之弟李丂也是北周名將,雖不過五尺,但驍勇過人,一度讓宇文泰大為嘆服,後成為大將軍。李弼後代在周為魏國公,在隋世襲蒲山公,其次子李曜之孫就是在隋末亂時間縱橫一時的梟雄自稱蒲山公的李密。

八柱國之趙貴

趙貴字元貴,天水南安人,在戰亂中逃亡到中山,被逼加入葛榮軍,葛榮戰敗後投入爾朱榮麾下,後又跟隨賀拔岳平定關中,以軍功做到了鎮北將軍。侯莫陳悅殺死賀拔岳之後,趙貴詐降於侯莫陳崇,騙取其信任後為賀拔岳收屍,隨後出奔平涼,擁立宇文泰為主帥。平定關中後趙貴又參加了宇文泰高歡在河橋、玉璧、邙山的激戰,而後在廣武大敗柔然,斬首數千。“尋拜柱國大將軍,”“孝閔帝踐阼,遷太傅、大冢宰,進封楚國公,邑萬戶。”宇文泰死後,宇文護輔政,而趙貴自認為當年於宇文泰平起平坐,而今卻要居於宇文護之下,甚為不平,於是與獨孤信密謀殺掉宇文護,但在即將動手之前被獨孤信制止,隨後為開府宇文盛告發,趙貴因此被宇文護誅殺。趙貴初期以德智而成其功名。

八柱國之于謹

于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早年以才名著稱一時。與其它人不大相同的是于謹出身於北魏正規軍,在鎮壓邊鎮大暴動出謀畫策,立下大功,被魏帝封為積射將軍,後一度位至北魏征北大將軍,但他在爾朱天光高歡之爭中站在爾朱一邊,不久爾朱大敗,于謹逃入關中,向宇文泰獻稱霸關中之策。隨後,于謹跟隨宇文泰參加了諸次戰役,並帶領大將軍楊忠攻下了梁都江陵。“俄拜司空,增邑四百戶。十五年,進位柱國大將軍。”宇文泰死後,宇文護受命輔政,而于謹在大多數人遲疑之際,說服大家服從宇文護的權威,化解了分裂傾向。後來北周尊三老,于謹即為三老之一,可見其威望之高。總的來看,于謹八柱國中以謀略為優,凡宇文泰以後大方向戰略的制定都有于謹的參與,而于謹也是以其謀略保自身功名在數次換主時不失。于謹諸子在周隋間皆位重一時,而又以於翼為最,其地位在北周于謹類似,周武帝繼位前於翼甚至受先帝託孤,周武帝滅齊時於翼領一軍獨當一面,滅齊後又主持了長城的修補。最後在楊堅代周之時,於翼李穆一樣起到了影響全局的作用,因而于氏在于謹死後歷周隋兩朝更顯其盛。

八柱國之獨孤信

獨孤信,出自雲中的鮮卑別部,本名獨孤如願,少年時風度過人,任勇好俠,後投入葛榮帳下。獨孤信在軍中對著裝修飾都非常重視,打扮不同於一般人,因此他又被人稱作“獨孤郎”。葛榮敗亡後獨孤信跟隨爾朱榮征戰各方,因功升至武威將軍,甚得魏孝武帝看重。魏孝武帝入關之時,獨孤信辭別家人單騎追上魏帝相隨,成為一時間美談。而獨孤信宇文泰又是同鄉,自小就十分友善,故入關之後甚見重用。後來獨孤信楊忠攻下了東魏的荊州,隨後東魏高敖曹以大軍來攻,獨孤信不敵,奔入南朝梁,三年後才回歸西魏,其忠心如一得到了梁武帝稱讚。“十四年,進位柱國大將軍。”後來趙貴謀反事泄,獨孤信受到連帶,為宇文護所逼,自盡。獨孤信一生都以德信著稱,儘管戰事非其所長,但憑其德信樹立的威望,即使是偶有戰敗,也不損其名,他的功勞也多在安撫各方,深得民心,在隴右、荊襄地區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宇文泰因此命他將名字由“如願”改為“信”。獨孤信死後也因此常為時人所懷念,加之北周的皇后和隋文帝的皇后及李淵之母都是獨孤信的女兒,因此他的名譽隨後就得到了恢復。

八柱國之侯莫陳崇

侯莫陳崇字尚樂,代郡武川人,其祖先出自鮮卑別部。自十五歲起侯莫陳崇便隨賀拔岳征討葛榮邢杲元顥,在征討万俟醜奴時,侯莫陳崇單騎沖入敵陣,於馬上生擒万俟醜奴,因功被封安北將軍。賀拔岳死後侯莫陳崇歸入宇文泰麾下,隨後“三年,從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增邑二千戶。四年,從戰河橋,崇功居多。七年,稽胡反,崇率僸討平之。”“十五年,進位柱國大將軍,轉少傅。孝閔帝踐阼,進封梁國公,邑萬戶,加太保。歷大宗伯、大司徒”,在宇文護掌權時因說出晉公宇文護必死之言被勒令自盡。侯莫陳崇三子皆為周將,而其兄侯莫陳順更是十二大將軍之一。侯莫陳崇一族以武猛而享威名,故能成一時之盛,而陳崇最終以言語魯莽喪身,乃是脫不了輕率之道,一世英名也轉眼雲散,足以讓人嘆息。

雙十二大將軍

淮安王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泰侄兒)、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楊堅之父)、豆盧寧賀蘭祥(宇文泰外甥)、王雄、鄖國公韋孝寬、宿國公辛威、東平郡公梁椿、褒中郡公韓果、長廣郡公劉亮(侯莫陳亮)、雁門郡公田弘、樂川郡公赫連達、永城郡公常善、樂陵郡公怡峰、長樂郡公若干惠、河北郡公王德、懷寧郡公蔡佑皆世之名將,此二十四(開府)大將軍都參與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役等重大戰爭,戰功顯赫。
此外另有梁覽梁御梁昕王思政梁台宇文深,王羆等名將,其詳細事跡不再一一列述,關隴集團中,其它後起將才如宇文憲(宇文泰第五子)、尉遲迥(宇文泰外甥)、梁士彥長孫晟(唐長孫皇后之父)、賀若弼韓擒虎李靖侯君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將,這么多豐富的人才,乃是北周統一北方,以至隋唐統一全國的基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