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地理志》記載,西陵縣是漢高祖始置江夏郡的十四縣之一。《元和郡縣圖志·江南道三》曰:“黃陂縣,本漢西陵縣地”。縣治在今武漢市黃陂區西南。從國家...
漢曰西平,其西呂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可見,西漢時期的“西平縣”本名西陵縣。這裡位於汝水沿岸,西距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約35公里,正是遠古...
河南西平古為西陵記述頗多,史料最早的為漢成帝年間《武威漢簡·王杖十簡》記述:“河平元年,汝南西陵縣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 英頁 部游 徼 吳賞使從...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裡在歷史上先後設定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道仕洑〕道仕洑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裡在歷史上先後設定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洑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裡在歷史上先後設定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李長庚,字酉卿。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明末“西陵三老”(麻城晉代為西陵縣)之首。授戶部 主事、歷江西左、右布政使、山東巡撫、改右副都御史、順天府尹、...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從南郡中又劃出竟陵縣以東的那一部分土地,設定江夏郡,下轄14縣, 郡治就設在西陵縣(今武漢新洲區西), 武漢武昌地面為鄂縣,...
(宋)楊晨《三國會要》說:“西陵有黃城鎮,是石陽縣,及分西陵縣之西南境也。”《元和郡縣圖志》雲:“石陽亦名石梵。”三國時魏吳各置江夏郡,石陽為魏江夏...
西陵縣,討命郎在阿海的碼頭上打工,潮來與阿海的兒子繼信感情甚篤,潮來還時常偷偷溜進戲班子看繼信排戲。此時,少奶奶為劉宗緒生了個兒子。一日,討命郎與阿海正在...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1]出生於西陵(一說今河南省西平縣,[2]一說今四川省鹽亭縣)...
兩漢皆治西陵縣(今武漢市新洲區境內),屬荊州刺史部。亦有前漢治於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後漢治於西陵一說。西漢末年,江夏郡領十四縣:西陵、竟陵、西陽、襄、...
為防止東吳入境,特命黃祖於西陵縣石陽(今黃陂縣)境內築城防禦。城因黃祖所築,故以其姓氏名城,號“黃城鎮”,一名“黃城”.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記...
馮芳。荊州西陵縣(今武漢市黃陂區)人。東漢助軍右校尉。西園八校尉之一,是漢靈帝為分外戚大將軍何進兵權,於中平五年八月(188年),在洛陽西園招募壯丁設立的一支...
漢時,南郡為江夏郡治,稱西陵縣,繼稱西陽縣、邾縣。東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遷徙巴族人於鄂東、皖西南大別山區,因地近“五水”,即巴水、希水(今...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縣置江夏郡,駐西陵縣,本域黃州、蘄春等地屬江夏郡,黃梅、武穴等地屬廬江郡。東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裡在歷史上先後設定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縣置江夏郡,駐西陵縣,該域黃州、蘄春等地屬江夏郡,黃梅、武穴等地屬廬江郡。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年)立蘄春...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縣置江夏郡,駐西陵縣,本域黃州、蘄春等地屬江夏郡,黃梅、武穴等地屬廬江郡。東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
夷陵區,古稱彝陵,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東連遠安縣、當陽,西鄰秭歸縣、興山,南抵枝江、長陽,北與保康接壤,南北長103公里,東西寬約77公里。夷陵區總面積3424平方...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西平縣古為西陵氏徙居地,西陵作為地名在西平被長期襲用,曾叫西陵國、西陵亭、西陵鄉、西陵縣。”在歷史典籍中,西漢以前唯一一處...
秦置邾邑,漢設邾縣,魏晉南北朝時先後易名西陵縣、南安縣、齊安郡、衡州。隋開皇初,改衡州為黃州,於此首建黃岡縣,至唐中和末一直為州、縣治地,歷經3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