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其前身是西南農學院植物保護系,始建於1952年, 2002年成為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05年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後組建了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 創辦時間:2005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生物
  • 所屬地區:重慶市
  • 知名校友葉輝
  • 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安全,製藥工程,植物保護
學院介紹,學科建設,科研建設,學院領導,主要領導,組織機構,師資力量,專業介紹,科研平台,傑出校友,

學院介紹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其前身是西南農學院植物保護系,始建於1952年, 2002年成為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05年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併後組建了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現有教職工55名,客座教授12名。其中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名,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崗位傑出人才1名,重慶市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4名,巴渝學者特聘教授1名,重慶市名師1名;博士生導師7名,教授、研究員13名,副教授、副研究員17名,高級實驗師1名。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學科建設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現有植物保護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下設植物保護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涵蓋植物病理專業、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農藥學專業、生物安全專業4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院設有植物保護、生物安全製藥工程(農藥方向)3個本科專業,4個教學實驗室和6個教學實踐基地,實驗辦公面積達6000平方米。有重慶市精品課程3門,1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個重慶市高校級重點實驗室。已經培養本科生3600餘名、碩士研究生270餘名、博士研究生60名、博士後10名;同時為國內外培養套用技術人員1000餘人次。

科研建設

2005年以來,共承擔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項目以及省部各級項目84項,獲部省級以上科研成果56項,獲部省級以上獎勵的有42項,其中一等獎14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11項;出版專著和全國統編教材42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分別有2篇博士和3篇碩士學位論文獲重慶市優秀學位論文,其中1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學院領導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王亨洪
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院黨委工作,負責教職工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事工作,統戰工作,保密工作,安全工作,院工會工作,辦公室工作,學院檔案工作,學院網路工作,校友工作。
【黨委副書記】吳俊平
分管本科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並指導團委工作。
【副院長】(主持工作)劉懷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財務工作,研究生教學工作,外事工作,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副院長】何林
負責本科生教學工作,學科建設工作。

組織機構

行政管理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研究生秘書、教務秘書、黨務秘書
學生管理辦公室:團委書記、輔導員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49名,其中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名,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崗位傑出人才1名,重慶市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4名,巴渝學者特聘教授1名,重慶市名師1名;博士生導師9名,碩士生導師20名,外籍客座教授7名;教授、研究員19名,副教授、副研究員12名,高級實驗師1名。

專業介紹

生物安全(學士)
生物安全專業為教育部2005年批准新開專業,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創建於2010年,學制4年,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概述
本專業的特點就是通過開展對生物災害風險評估、預警與控制的研究,通過建立外來有害生物和轉基因生物信息系統、風險分析系統、檢測診斷與標本儲藏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技術培訓與公眾宣傳系統,從而更好的為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生物安全策略和決策,為防災控災,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生物安全
修業年限:四年
學科門類:屬於理學大類,生物科學類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生物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技術,能從事生物安全、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控制、動植物檢疫、農林植保植檢、有害生物檢測分析、轉基因生物及其安全評估等的教學、科研、生產、監督、執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熟知國際生物安全體系和有關標準體系,畢業後主要服務于海關和口岸、動植物檢疫、國家安全部門、動植物疫病防控、環境保護、外貿及其相關部門或單位。
培養要求
素質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正確的人生觀。
知識結構要求
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生物安全基本理論與法規、動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發生為害、檢疫技術與法規、有害生物的檢測與控制、轉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得到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控制技術、動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鑑定、診斷的基本技術訓練,具備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控制、動植物檢疫、監控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知識技能
1.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2.掌握生物科學、生物安全、動植物檢疫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3.掌握有害生物風險評估與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掌握動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鑑定、識別、診斷、監控和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5.掌握生物安全、動植物檢疫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發展動態;
6.掌握科技文獻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較強的研究、組織和管理能力,並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等。
學期與學制
學期:每學年分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個學期,夏季學期為選擇性學期。
學制:標準學制4年,學習期限3-6年。
學分與學位
畢業學分:168學分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相近專業
生物科學(070401)、生物技術(070402)、生物信息技術(070404W)、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070405W)、動植物檢疫(070406W)、動物生物技術(070410W)、生物資源科學(070411S)生物信息學(070403W)、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070407W)、植物生物技術(070409W)等。
核心課程
植物學、動物學、昆蟲學、微生物學、植物病理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導論、農產品安全、農藥學、有害生物檢測與處理原理與方法、生物安全法規與標準、生物化學、生物災害監測與控制、動物檢疫學、植物檢疫學、生態學、環境保護學
主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科研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等,一般安排不少於30周。主要的專業實驗有涵蓋了動物檢疫性病害的診斷、監控與防禦;植物檢疫性病蟲害的鑑別、監控與防禦;動植物檢疫技術、主要作物病蟲草害的鑑別、測報與防治;農藥常用劑型、藥物分析與毒性測定等。
開設院校
四川大學(11901)、南京大學(10284)、西南大學(10635)、湖南農業大學(10537)和福建農林大學(10389)等。
植物保護(學士)
植物保護專業西南大學具傳統特色的優勢學科專業,是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專業。植物保護專業為一級學科,下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三個二級學科,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傳統優勢專業,是以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信息科學為基礎,在識別有害生物基礎上,研究其發生髮展規律,並提出綜合治理技術、決策與方案。學制4年,授農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植物保護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技術,能從事植物保護、植物醫學與技術、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控制、出入境植物檢疫、農林行政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農藥研究開發、套用、生產、銷售及生物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教學、科研、生產、督查、執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畢業後可服務于海關和口岸、動植物檢疫、國家安全部門、動植物疫病防控、環境保護、外貿及其相關部門,各市、區、縣級植保站、植檢站、植物病蟲測報站、環保站、農藥檢測中心、農藥生產、農資銷售部門等眾多單位。
專業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植物保護
修業年限:四年
學科門類:屬於農學大類,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開設時間:1952年首次開設,迄今培養學生60屆
培養目標
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植物保護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技術,能從事植物保護、植物醫學與技術、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控制、出入境植物檢疫、農林行政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農藥研究套用、開發、生產、銷售及生物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教學、科研、生產、督查、執法、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具有遵紀守法的觀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開拓創新、團結合作、艱苦奮鬥的精神和聯繫民眾、嚴謹務實的作風;具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責任感和為實現現代化而獻身的精神。
知識技能
1. 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基礎知識,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具有實事求是,勤于思考,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具有愛崗敬業、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 具備紮實的高等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實際套用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順利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從而為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 掌握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農業生產與植物保護學科的前沿和發展趨勢;較系統、紮實地掌握植物保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農業生產中常發性病蟲草鼠害的識別、診斷、一般生物學特性、發生消長規律、調查測報與綜合防治技術;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試驗設計和科研工作能力,能獨立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新的病蟲草鼠害問題;了解農業生產及植物保護工作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能夠適應農業領域其他部門或行業的相關工作。
4. 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
專業核心課程:
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病害流行學、植物檢疫有害生物綜合治理
學期與學制
學期:每學年分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個學期,夏季學期為可選擇性學期。
學制:標準學制4年,學習期限3-6年。
學分與學位
畢業學分:168學分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學位
深造情況
本專業設有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3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與國內外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聯合培養研究生。每年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國深造。
開設院校(共50餘所)
植物病理(碩士)
有植物病原真菌、細菌、病毒、線蟲等多個研究方向。現有教師13名,其中教授、研究員3名,副教授、副研究員8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5名,8人獲得博士學位,5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年齡在40歲以下的14人,研究領域涉及植物病原真菌、細菌、病毒、線蟲等多個研究方向,已基本形成了職稱、年齡、學歷及知識結構合理的、學風嚴謹、業務素質高、年輕化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近5年來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20餘項,發表論文100餘篇。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碩士)
有五個穩定的且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這五個方向分別為昆蟲系統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農作物害蟲災變預警及可持續治理研究;城市昆蟲、傳毒昆蟲的理論及調控研究;昆蟲生理生化、毒理及分子生態學研究;昆蟲資源、信息技術及植物保護劑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其中在鞘翅目、直翅目昆蟲系統分類、昆蟲對環境脅迫的適應、農業蟎類及儲藏物害蟲研究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本專業現有教授(研究員)9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實驗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另外還有國內外講座教授、兼職教授3人。有重慶市學術帶頭人3名,後備人選1名。農業部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名,重慶市首批骨幹教師1名,重慶市骨幹教師資助計畫入選者3名。學科帶頭人王進軍教授為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首屆巴渝學者特聘教授。
農藥學(碩士)
有農藥毒力與有害生物抗藥性、天然產物農藥、農藥殘留與環境毒理、農藥製劑加工與使用技術、農藥行銷與管理五個主要方向。現有教師8名,其中教授4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3名,4人獲得博士學位,2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擁有農藥學碩士、博士授予權。
生物安全(碩士)
為我院自設專業,現有入侵有害生物預警、生物入侵風險分析與評估、入侵有害生物控制、轉基因生物奉獻評估、危險性有害生物的監測與調控和植物檢疫六個方向。目前我院生物防治專業主要依託於其他三個專業,同時又獨立進行招生和學位的授予,具有生物安全碩士、博士授予權。
製藥工程
植物保護學院製藥工程專業創建於2003年,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農藥)製藥原理、製藥工藝、製藥設備與管理等(農藥)製藥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農藥、醫藥、獸藥、精細化工等部門從事藥物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工原理、生物工程原理、農藥化學、基礎生物化學、農藥學農藥製劑與加工、製藥工程與設備、農藥行銷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生物工程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和工程設計方法等的基本訓練,具有對農藥產品的生產、工程設計、新農藥的研製與開發、農藥的行銷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並在計算機、體育、外語及語言文字方面達到學校相關要求。
本專業擁有農藥學碩士、博士授予權,可在農藥環境毒理學、農藥劑型與加工使用技術、有害生物抗藥性和生物源及天然產物農藥四個方向上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科研平台

植物病理學科科研平台 依託於重慶市植物病害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擁有較完善的植物病理學實驗研究條件:有消毒室、超淨工作檯、培養室(系列光照培養箱、系列恆溫溫箱)、溫室、恆溫搖床、100升發酵罐數碼生物顯微鏡(Motic)、PCR擴增儀(Bio-Rad)、電泳儀(槽)、基因晶片掃瞄器(GenePix 4000B)、蛋白質純化系統(Bio-Rad Duo-flow system)、落地式高速冷凍離心機(Hatachi CR22G)、定量PCR儀(Bio-Rad Icycler)、真空凍乾機(CHRIST ALPHA1-2/LD-2)、凝膠成像系統(Gene Uvip)、核酸蛋白測定儀(SmartSpecplus Spectroophotometer)、測序儀(Beckman)等設備和田間試驗基地。

傑出校友

葉輝男,1956.10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4年就讀西南農業大學,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雲南大學“生態學與生物資源學重點學科實驗室”主任,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王中康男,四川雅安市人,1982年6月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現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菌物學會理事,重慶市微生物學會理事、重慶市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2001年,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微生物所所長; 1998.8--2001.7 西南農業大學植保系植物病理學教授;1993年9月--1997年4月在美國農部農研中心(USDA-ARS)外國病害研究所從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檢驗技術研究。
馮明光男,1957年6月生於四川江油,分別於1982年1月和1984年12月獲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士學位和昆蟲學專業碩士學位,1990年5月獲美國愛達荷大學昆蟲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1986~1993年間在美國愛荷大學、蒙他拿州立大學、康乃爾大學及加拿大薩斯卡川大學學習和工作。1993年在中國水稻研究所晉升為研究員,1996年3月起任原浙江農業大學教授,現任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教授。
陳萬權男,45歲,漢族,中共黨員,重慶市豐都縣人,研究員。1983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同年分配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至今。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農業部植物抗病蟲性與農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國際植物保護協會會員;亞洲巨災研究組專家;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中國農藥發展與套用協會副會長;全國植物檢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小麥鏽病研究協作組組長;農業部農藥登記藥效試驗殺菌劑項目技術負責人;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植物保護學報》副主編;《植物病理學報》、《植物保護》、《植物檢疫》雜誌編委等行政和學術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