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測報

病蟲測報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簡稱病蟲測報,就是系統、準確監測農田病蟲草鼠發生動態,並運用生物學、生態學、數學、系統科學、邏輯學等知識和方法,結合實踐經驗和歷史資料,對病蟲草鼠未來發生危害趨勢作出預測,為農戶提供準確、及時的預報服務。病蟲測報被普遍認為是植物保護乃至農業生產的基礎性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病蟲測報
  • 全稱: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
  • 目的:監測農田病蟲草鼠發生動態
  • 套用:生物學、生態學、數學、
  • 作用:提供準確、及時的預報服務
  • 發展的方向:監測工具標準化等
發展的緊迫性,功能,發展的方向,發布制度化,信息現代化,測報科研,測報員的素質,基礎知識,

發展的緊迫性

我國農業要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轉變,就對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生產中重要一環的病蟲測報與防治,與高產、優質、高效均息息相關,而且,隨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農田管理的變革,田間生態環境變化較大,病蟲害成災頻率提高,病蟲草鼠的新情況不斷出現,需要加強監測和研究。同時,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技術、預測決策技術等高新科技的發展及套用,也勢必滲透到病蟲測報的調查、預測、服務等各個環節,甚至會動搖病蟲測報概念本身。

功能

農業部投資的區域測報站擔負著影響全局的重大病蟲草鼠的系統監測和匯報任務,這些站分布在重大監測對象的重點發生區,宜少而精,多則濫。大多數地(市)、縣測報站(植保站)擔負著當地主要病蟲草鼠的監測預報任務,主要為當地生產服務。農業部及各省測報總站是基層信息匯集地、信息處理中心、信息發布中心,主要做長期預報,也負責給基層站以技術支持和工作指導,以及考核和激勵。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業處在深刻變革之中,單純的測報業務不宜獨立,但應有逐年增加的財政經費支持。測報投入的回報,除了把“預報”作為產品出售給用戶(基層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農藥廠商)或開展以廣播、電視、電信為傳媒的預報甚至計算機聯網服務以外,更重要的是:與新產品、新技術推廣相結合,與承包防治相結合,為農戶開展植保綜合服務,逐步向植保產業化邁進。

發展的方向

病蟲測報要向規範化、標準化和引進新技術方向發展,概括起來有六條:監測工具標準化,調查統計規範化,預測方法科學化,預報內容數量化,發布預報制度化,信息服務現代化。
監測工具標準化
它們的標準化程度還比較低。除了上述少數工具外,基本上就靠眼觀手查了。這就大大限制了調查資料的準確性和可比性。測報工具的標準化是提高測報準確率最基本的條件。一方面,我們要抓好傳統工具的標準化,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引進高新技術,像昆蟲性信息素等生物、化學技術,衛星遙感、雷達監測等可用於自動採集病蟲信息的電子技術,都應儘快移植到病蟲監測上來,發明出新的測報工具,並在套用中使之標準化。
調查統計規範化
我國從1996年實施首批15種重要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調查規範的國家標準,這是全國測報及科研人員幾十年辛勤勞動的結晶,應該認真貫徹。病蟲害測報調查規範是支撐和服務農業的七個標準體系之一,它與監測工具一樣,都是奠基的工作,省級以上測報站應主持抓好本地區(或全國)重要病蟲害調查規範的地方標準(或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原始資料的統計是套用資料、積累資料的前提。許多測報術語的內涵不清楚、不科學,比如發生程度。即使常用的統計方法在某些地方套用中也有差錯。
預測方法科學化
病蟲害預測方法有三類:一類是完全根據病蟲與環境互作規律做預測,如期距法、物候法、流行速率法;一類是數學或系統科學方法,如多元統計分析、模糊數學、灰色系統理論;第三類是指在調查研究基礎上以邏輯判斷為主的預測方法,多用來做定性預測,主要有:集思廣議法、特爾斐法、主觀機率法、相互影響分析法、調查推斷法、相關分析法、相似類推法。
經典的多元統計方法、時間序列方法、馬爾柯夫方法在病蟲測報中有廣泛套用,效果比較理想。以專家經驗為基礎的定性預測方法主要用來做大區超長期預報,但有些地方在套用中操作不夠規範。不同機理預測方法的組合預測可以更好地擬合歷史預測未來,唐小我教授推導出的經濟預測領域不同方法組合預測的最優加權係數計算公式,在病蟲測報上也有較好效果。
總之,科學的預測方法能夠更好地發掘原始數據的內涵,更好地利用專家的經驗。我們要積極引進相關學科的預測方法,為提高測報準確率服務。
預報內容數量化
預報內容主要包括發生程度、發生量、分布範圍、發生面積、發生期,甚至還要根據當時危害情況和防治水平,作出危害損失預報和防治效益預報。預報內容合理的量化,是我們永遠的努力方向。

發布制度化

必須明白,病蟲預報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它的價值就在於能夠及時為農業管理部門、農產品和農藥生產經營部門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發布預報要有一個制度,不論預報結果輕重,都要按不同病蟲發生為害時間先後,定期發布長、中、短期預報。

信息現代化

預報的生命在於時效,所以,預報出來以後,必須儘快傳播出去。通過計算機網路、傳真、電話最為快捷,廣播、電視、電信信息服務台傳播面大,所有這些先進傳播手段都大大提高了病蟲預報服務的時效。在適當時候,應該創建省級或全國的植保推廣信息網,直接與internet相連,把它作為開展綜合植保服務(包括病蟲預報服務)的視窗,作為測報資料管理的樞紐,作為技術交流的園地。

測報科研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病蟲測報作為一個套用學科或領域,還有許多基礎性的問題沒解決,在諸如測報標準、預報準確性評價方法、危害損失、防治效益、病蟲害新特點等方面都迫切需要立項研究,但是,列入國家科研計畫的測報項目很少,測報站參與的更少。測報站既是問題的提出者,又是成果的套用者,應該廣泛參與到測報科研中,與科研部門深入協作,儘快科學地解決測報的基礎性問題。

測報員的素質

測報工作本身對測報員的素質要求很高,一個合格的預報員不僅要有紮實的植保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必須具備農學、土壤、生態、氣象、數學、系統科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我國測報站系統正經歷最嚴重的人員更新階段,基層測報骨幹多是農民測報員出身,他們實踐經驗豐富,但新知識缺乏;另有一大批新成員,雖然知識水平較高,但缺乏實踐經驗。測報站系統有必要長期開展深入實踐、學習新知的活動。農業部及各省測報總站應對基層測報員分批集中輪訓。通過培訓和實踐,培養一大批能力強、有活力的測報專家,為下世紀我國病蟲測報事業的發展打基礎。

基礎知識

1、農業害蟲成災的必需條件
農業害蟲構成危害,必須具備3個條件:
其一,必須有一定量的蟲源,蟲源基數越多,發生為害的可能性越大;其二,必須有適於害蟲生長發育、繁殖和種群密度增加的生態環境條件,生態條件適宜時,蟲口密度就大;其三,必須具備寄主作物的易受害生育期、抗蟲性和產量等,如果害蟲發生期與寄主植物易受害期吻合、抗蟲性弱,害蟲就能構成較大危害。
2、簡述經濟損失允許水平和經濟閾值的概念。
經濟損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簡稱EIL)是指引起經濟損害的害蟲最低密度。經濟損害允許水平是指由防治措施增加的產值與防治費用相等時的害蟲密度。
經濟閾值(economic threshold簡稱ET)又稱防治閾值(control threshold)是指害蟲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應採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蟲密度達到經濟危害水平。
國內將經濟閾值習慣稱謂防治指標。作為指導害蟲防治的經濟閾值,必須定在害蟲到達經濟損害允許水平之前,因而必須預先確定害蟲的經濟損害允許水平,然後根據害蟲的增長曲線(預測性的)求出需要提前進行控制的害蟲密度,這個害蟲密度便是經濟閾值(或防治指標)。
3、何謂害蟲。根據害蟲的成災特點,簡述害蟲的類別。
人們通常把害蟲定義為其活動對人類利益是有害的昆蟲(包括蟎)種類。籠統地說,害蟲正在與我們人類爭奪某些資源,它們會降低人類對資源的利用率、質量或價值。根據害蟲的成災特點,可分為:
關鍵性害蟲 又稱嚴重性害蟲或常發性害蟲,是指在不防治情況下,每年的種群數量經常達到經濟危害水平,對資源的產量造成相當損失者。如棉鈴蟲、菜青蟲等。
偶發性害蟲 是指在一般年份不會造成不可忍受的經濟損失,而在個別年份常因自然控制的力量受破壞,或氣候不正常(如雨水偏多等),或人們的治理不恰當,致使種群數量暴發引起經濟損害的害蟲。如棉小造橋蟲、大豆造橋蟲等。
潛在性害蟲 是指作為資源消費者和資源競爭者中的大多數種類,約占植食性昆蟲種類的80%~90%,在現行的防治措施下,它們的種群數量永遠在經濟閾值以下的種群平衡狀態,絕對不會造成經濟危害損失,因為它們有牢固的自然控制因素。但是由於它們在食物網中所處的位置,如果改變防治措施或改變耕作制度,從而改變生態系統的結構,則有可能變為重要害蟲。
遷移性害蟲 這類害蟲通常屬r-選擇類害蟲,活動性和繁殖力均強,成群遷移或遷飛,會周期性地或偶然地在一段時間內危害農作物,造成嚴重損失。如東亞飛蝗、褐飛虱、粘蟲、小地老虎、稻縱卷葉螟等。
非害蟲 包括無害的和有益的兩類昆蟲。在生態系統中,它們可能對於控制害蟲,對於營養物質的循環和能量流動,對於農作物受粉或傳播種籽,或為有益生物提供轉換營養或庇護場所等起重要作用。
4、蟲害形成的條件
造成農作物蟲害必須具備下列3個條件:
蟲源 蟲源是造成蟲害的基礎。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蟲源基數越大造成蟲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害蟲要有一定的種群密度 有較多蟲源不一定造成蟲害,還必須具備利於害蟲繁殖蔓延的生態環境條件(包括生物與非生物條件)。只有當害蟲的種群密度發展到足以造成危害農作物產量或質量的蟲口數量,才能造成蟲害。
適宜的寄生植物及其生育階段 適宜的寄生植物是害蟲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田間有充足的喜食植物及其感蟲品種,才能提供害蟲豐富的食物營養,蟲口數量才能得到快速增長。尤其是當作物受害的生育期與害蟲的危害期相吻合時,才能造成嚴重的蟲害。
5、害蟲田間分布的常見分布型既適宜取樣方法
隨機分布型 昆蟲在田間呈稀疏的、個體間距離不等的、比較均勻的分布狀態,調查取樣時每個個體出現的機率相等,故取樣點數可適當少些,樣點相應大些。一般多採用對角線式或棋盤式隨機取樣調查。如玉米螟卵塊、菜粉蝶卵的分布等。
核心分布型 昆蟲在田間分布呈不均勻的狀態。個體形成許多相同或不同大小的集團或核心,並向四周作放射狀擴散蔓延,核心之間是隨機分布的。而昆蟲個體間是不隨機分布,故取樣時取樣點數量可多一些而取樣點可小一些。一般採用棋盤式或隔行式隨機取樣調查。如玉米螟幼蟲和甘藍夜蛾幼蟲的田間分布等。
嵌紋分布型 也是一種不隨機分布。昆蟲在田間呈不規則的疏密相間、密集程度極不均勻的嵌紋狀態,通常由很多密度不同的隨機分布混合而成,或由核心分布的幾個核心聯合而成。多採用“Z”形式或棋盤式隨機取樣調查。如棉紅蜘蛛在由其它作物田向棉田轉移時,造成周邊分布較多,並不規則地向田內擴散蔓延而形成嵌紋分布。
6、按預測預報的內容,簡述害蟲預測預報的類別。
發生期預測 預測某種害蟲的某一蟲態或級別的出現期或危害期;對於具有遷飛、擴散習性的害蟲,預測其遷出或遷入本地的時期。並以此作為確定防治適期的依據。
發生量預測 預測害蟲的發生數量或田間蟲口密度,估計害蟲未來的蟲口數量是否有大發生的趨勢和是否會達到防治指標。但需堅持多年,積累有關資料,預測結果才可靠。
災害程度預測 在發生期、發生量等預測的基礎上,根據作物栽培和害蟲猖獗相結合的觀點,進一步研究預測某種作物對於蟲害最敏感的時期,是否完全與害蟲破壞力或侵入力最強而且蟲量愈來愈多的時期相遇,從而推斷蟲災程度的輕重或所造成損失的大小;配合發生量預測進一步劃分防治對象田,確定防治次數,並選擇合適的防治方法,以爭取治蟲的主動權。
7、按預測預報時間的長短,簡述害蟲預測預報的類別
短期預測 其期限大約在20天以內。常根據害蟲前二個蟲態的發生情況,推算後一、二個蟲態的發生時期和數量,以確定未來的防治適期、次數和防治方法。
中期預測 中期預測的期限一般為20天到一個季度。是根據上一個世代的蟲情,預測下一世代的發生情況,以確定防治對策和部署。
長期預測 其期限常在一個季度以上。長期趨勢預測需要根據多年系統資料的積累,才有求得預測值接近實際值的最大可能性。
8、簡述害蟲發生期預測的方法
歷期法 根據某代或某蟲態的發育歷期,結合下段時間的溫度等有關的環境條件,推算下一代或下一蟲態的發生期,以確定未來的防治適期、次數和防治方法。
期距法 根據害蟲某蟲態或蟲齡發生峰日相距防治適期的天數進行預測,稱為期距法。
物候法 利用其它生物現象作為害蟲發生期的預測指標,稱為物候法。如“毛白楊花絮落地,棉蚜卵變蜜;柳絮遍地揚花,棉蚜長翅搬家”;“小麥抽穗,吸漿蟲出土展翅”;對於粘蟲和小地老虎的預測是“桃花一片紅,發蛾到高峰”等。
有效積溫法 每種昆蟲完成某一發育階段均需積累一定量的有效溫度,即有效積溫(K)。當環境溫度(T)高於昆蟲的發育起點溫度(C)時,昆蟲開始發育,通常有效溫度(T-C)與完成某發育階段所需的時間(D)成反比,其關係式:K=DT-C)。
9、何謂誘殺防治法。簡述誘殺防治法包括的內容。
誘殺(trap-killing)主要是利用害蟲的某種趨性或其他特性如潛藏,產卵,越冬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適當的方法誘集,然後集中處理,也可結合化學藥劑誘殺。誘殺防治法主要包括:
(1)趨光性的利用 多數夜間活動的昆蟲有趨光性,可用燈光光源誘集。
(2)趨化性的利用 利用害蟲的趨化性也是常用的一種誘殺措施。例如利用螻蛄嗜好馬糞的趨性,小地老虎和粘蟲對糖醋酒的趨性,粟芒蠅對腐臭魚蝦的趨性,採用適當的誘殺方法。
(3)顏色的利用 有些顏色,如黃色對有翅蚜、白粉虱有一定引誘力,可用黃皿、黃板誘蚜,作為測報和防治措施。
10、簡述棉蚜在棉田的發生特點。
(1)苗蚜。在棉苗出土至現蕾階段發生的棉蚜,常稱苗蚜。苗蚜在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棉區發生最普遍而嚴重。苗蚜在棉田按其發生消長大體可分為最初為點片發生階段、普遍發生嚴重受害階段、衰亡或絕跡階段3個階段。
(2)伏蚜。 伏蚜是棉蚜種群在盛夏形成的生物型,體型小、色黃、耐高溫。在7~8月間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常發生,伏蚜暴發時,蚜群密度急劇增長,有些棉苗單株蟲口達萬頭以上。棉株上蚜蟲分泌的蜜露如同油膩展布,枝葉捲縮,蕾鈴脫落,損失十分嚴重。一般持續危害20~40天,常因蚜黴菌的流行而結束。
(3)秋蚜。有些地區氣候反常,加之施肥、噴藥不當,在9~10月間的吐絮期,棉田蚜蟲蟲口密度迅速增長,造成較嚴重的危害,這就加大性蚜的蟲量,增加了越冬基數。
10、如何區別昆蟲的休眠和滯育?
休眠是昆蟲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一種適應性生理反應。具體表現為,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作用下,昆蟲進入不活動狀態,即通常所說的“蟄伏”(越冬或越夏)。蟄伏的昆蟲,一般表現為生長發育停止,其主要特點是新陳代謝速度顯著下降,並潛伏在一定的保護環境下,藉以度過不良的條件。滯育是昆蟲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一種內在的比較穩定的遺傳性反應。滯育的具體表現和休眠基本相同。但二者的蟄伏在本質上卻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因為休眠是由於環境因素不適宜而引起的生理反應,如溫度或濕度超出昆蟲正常活動所要求的範圍,昆蟲就表現為蟄伏,若溫度、濕度恢復到昆蟲正常活動所要求的範圍,昆蟲就復甦,並繼續生長發育和繁殖。而滯育則是由於受某些環境因素的刺激或誘導,致使昆蟲表現出穩定的遺傳性反應,開始蟄伏,滯育的昆蟲在一定時間內,無論環境條件怎樣改變,也不會停止蟄伏。
11何謂預測預報站、點?中心測報點與一般測報點,專職測報員與兼職測報員的區別是什麼?
測報站、點是指各級病蟲害防治管理機構在病蟲鼠害發生區設定的專門從事一定區域病蟲鼠情調查、測報工作的工作機構。其中,將從事測報對象系統調查、觀測,或兼管若干個一般測報站點的,稱之為中心測報站點。而把那些只對測報對象的主要發生蟲態或發生階段進行調查,直接為生產防治服務的測報站點,稱之為一般測報站點。在基層專職從事病蟲鼠害的發生情況調查與測報工作的人員,統稱為專職測報員。而把以從事其他工作為主,兼職從事病蟲鼠害調查和測報工作的人員稱做兼職測報員。
12、在具體分析蟲情時,溫度和濕度對害蟲的發生有何影響?
氣候因素與昆蟲的發生髮展有密切的關係,溫度和濕度可以直接影響昆蟲的生長發育、生存及繁殖,從而造成害蟲不同的發生期、發生量和危害程度。亦可通過對寄主植物或者其他生物(如天敵等)的作用,而影響蟲害的發生。因此在分析蟲情時,溫度和濕度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而溫濕度的綜合作用對昆蟲種群數量變動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講,季節性的溫濕度對昆蟲的綜合影響作用可以歸納為下面幾點:
(1)秋冬季昆蟲準備越冬或剛進入越冬階段時,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昆蟲體內含水量較高,過冷卻點也高,導致昆蟲耐寒性減弱,越冬死亡較多。但進入越冬後,高濕常有利於保持水分平衡,也有利於春季的出蟄。
(2)秋冬季低溫乾旱,則蟲體內含水量較低,過冷卻點也低,耐寒性強,越冬死亡率較少。
(3)春季蟲體已解除休眠或滯育,如氣溫回暖後,又遇春雨多的情況,則蟲體內代謝增快,蟲體含水量增加,如遇寒流由於其抗寒性減弱,導致昆蟲死亡增多。
(4)夏季一般高溫下,如遇高濕則昆蟲幼蟲體內水分蒸發慢,體溫較高,代謝快,發育歷期較短,而成蟲壽命一般較長,總繁殖量較大。但若不是好濕性種類昆蟲,也易熱死。
(5)夏季高溫乾旱,特別是溫度過高或高溫持續時間較長時,則幼蟲體內水分蒸發快,代謝較慢或受抑制,發育延遲,容易熱死,並且成蟲壽命比較短,總繁殖量較少。
13、病害預測的概念和主要依據是什麼?
根據病害流行的規律和即將出現的有關條件來推測某種病害在今後一定時間內流行的可能性。這就是病害預測。
病害預測的依據因不同病害的流行規律而異。通常主要是依據病原物的生物學特性。侵染過程和侵染循環的特點。病害流行前寄主的感病狀況與病原物的數量。病害發生與環境條件的關係。當地的氣象預報等因素。對這些情況掌握得越準確,病害的預測也越可靠。
一、病害流行的預測預報
防治病害,必須早作準備,及時防治。否則,一旦大面積流行,就將陷於被動。然而防治又要有的放矢,若不管流行與否,盲目進行防治,又會造成浪費。特別是對流行性強的病害,其年份波動大,流行速度快,更需要事先取得預見性,估計出病害是否流行、將達到什麼程度、需不需要防治、何時防治為宜,並及時發出預報或警報,指導防治。這就是病害的預測預報。
病害預測預報不僅用於指導藥劑防治,而且對品種安排、栽培管理措施的擬定都能提供有益的情報。預測預報在現代化大農業中,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病害預測的理論基礎是病害流行規律的研究,預測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多樣,因病害種類、地區條件而異,但總起來說,要從流行三要素全面分析入手,找出當時當地的主導因素,再求出主導因素及其它有關因素影響病害流行程度的定量關係,據此進行預測,例如華北北部小麥條鏽病流行程度主要決定於品種抗病性、越冬菌量和春季雨量,在感病品種麥田中,如越冬菌量較大,四月份雨量偏多,病害即將流行。
二、病害預測的依據
(一)病害流行規律包括病害的流行形式、流行過程的特點、病害三要素在病害流行中的相互關係、影響病害流行的諸因素特別是主導因素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是決定病害預測途徑和方法的主要依據。
(二)病害流行的歷史資料包括當地逐年積累的病情消長資料,與病害流行有關的氣象資料以及品種和耕作栽培資料。
(三)當前實況監測和氣象預報資料包括病原方面的初菌量,即病原越冬或越夏以後的存活數量、傳播時期等,或當前病害發生的數量。寄主方面主要是品種的感病性、感病品種的種植面積、布局情況、種植方式。環境條件方面主要是當地氣象台站的氣象預報資料,特別是溫濕度和雨量的預報資料,以及耕作和栽培管理計畫,特別是肥水管理計畫等。
寄主抗病性是病害預測的重要依據,首先要掌握品種抗病性的基本資料,其次要了解寄主品種抗病性隨其生長發育發生變化的規律。
田間病情調查是病害預測的基礎資料,病情調查包括定點觀察、大田普查和設立病害預測圃進行定期調查。預測圃可以用當地較感病的品種,設定於較適於發病的地塊以及採取有利於誘發病害的栽培措施,以保證預測圃先於大田發病。預測圃發病後便可指導大田的病情普查。
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後的存活數量決定初侵染髮生的程度。例如,通過檢查小麥種子腥黑穗病菌冬孢子的負荷量和谷種粒黑穗病菌冬孢子的負荷量,基本上可以預測本季黑穗病的發生程度。根據田間病菌數量的動態變化,進行空中孢子捕捉。如在小麥稈鏽病流行的重點地區進行空中孢子捕捉,以掌握鏽病在田間尚未發生或未普遍發生之前,空中孢子的流行情況,結合田間病情動態觀察,對病害的流行作出預測。
對傳毒昆蟲帶毒率的測定,亦可作為某些病毒病預測的依據。如測定黑尾葉蟬帶毒率,可預測水稻普通矮縮病,測定灰飛虱的帶毒率,可預測小麥叢矮病。
大多數流行性強的病害,在病原和寄主的抗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其流行與否及流行程度主要決定於氣象條件,尤其是其中的溫濕度、雨量等因素,如小麥赤霉病除越冬菌量作為預測指標之一外,還可以根據小麥抽穗開花期的溫度、雨日的比例預測當年的發病程度。其它如稻瘟病、稻白葉枯病、小麥鏽病、玉米小斑病、馬鈴薯晚疫病等,都以氣象條件作為病害流行預測的主要依據。
(四)經驗是預測人員和當地民眾在病害預測方面通過實踐所積累的經驗,包括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對一個植病工作者來說,這方面經驗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多年病害預測的實踐以及向有經驗的民眾調查和學習,對當地一些主要病害的流行情況,特別是發生始期、發生程度與當地氣象及栽培管理因素的相關性等方面,可以逐步積累有益的經驗以作為病害預測的參考。例如,華北地區水育秧的秧田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綿腐病爛秧的流行時期,這與常年在4月上、中旬有晚霜和寒流襲擊有關;長江流域,9月上、中旬為稻穗頸瘟的流行時期,這與水稻孕穗抽穗期常受颱風和降溫的影響有關;在華北北部沒有保護地栽培的地區如種植感病品種,春季黃瓜霜霉病的發病始期多在6月中旬的前半旬,而6月中、下旬為流行盛期,這是因受外地菌源影響,發生和流行時期略有推遲,而具有本地越冬菌源的京、津郊區,一般發病始期在5月下旬,流行時期為6月上、中旬。
綜合上述各點,對病害流行規律的認識愈清楚,掌握的歷史資料和當前的有關資料愈完備,氣象預報愈準確,實踐經驗愈豐富,預測的準確度便愈高,對生產的指導作用就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