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及套用

《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及套用》以經典激勵困境為導向,選擇經濟主體表現的公平偏好心理偏差為對象,通過計量、實驗及模型化方法,構建融入公平偏好的行為委託代理分析框架,拓展經典委託代理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探究業績報酬契約、團隊激勵契約及集體行動契約的行為博弈均衡,為委託代理衝突問題提供行為分析框架,確保決策的科學化。

《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及套用》可供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政府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員參考。本書由鐘美瑞著。

基本介紹

  • 書名: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及套用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16
  • 作者:鐘美瑞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130950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及套用》對行為激勵契約理論分析範式做出了如下貢獻:在系統梳理公平偏好模型的特徵、對博弈實驗數據的解釋力及在激勵契約中套用的基礎上,把傳統委託代理分析框架的自私自利假設拓展到參與者具有公平和互惠偏好的非自私自利假設上,並提出了行為激勵契約分析範式;構建了反映非公平規避因子,並獲得公平偏好模型參數特徵的社會效用函式形式;以此為基礎分析業績報酬契約治理、團隊契約治理及集體行動治理,並解釋了業績報酬低敏感性、團隊激勵“搭便車”及集體行動困境等經典委託代理分析框架不能解釋的現象。本書由鐘美瑞著

作者簡介

鐘美瑞,男(漢)1978年3月出生,管理學博士,博士後,碩士生導師,目前任教於中南大學商學院,主要承擔本科、研究生經濟學(微觀、總量經濟學)、財務管理、公司治理及資本運營、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等核心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湖南省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委員,學會‘湘江人力資源評論)編輯,饒育蕾教授領銜的中南大學《行為金融學》精晶課程團隊主要成員,論文《相對業績思想與投資組合在期權激勵契約設計中的套用)獲湖南省第七屆”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竟賽三等獎,2011年獲中南大學人文社科傑出青年人才項目資助(首批)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博弈實驗對子博弈均衡預言的背離
1.1.2 具備社會偏好融入激勵契約的基礎
1.2 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2.1 選題的理論價值
1.2.2 選題的實踐價值
1.3 相關概念
1.3.1 偏好理解的演進
1.3.2 博弈實驗對社會偏好的解釋
1.3.3 “搭便車”現象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書框架和主要創新
1.5.1 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
1.5.2 所做的工作及創新
第2章 對傳統激勵契約的超越:證據與假設
2.1 信息經濟學下的代理問題:傳統框架
2.1.1 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假設
2.1.2 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形成
2.1.3 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結論
2.2 直觀推斷與表征推斷:實驗證據
2.2.1 博弈實驗與公平偏好
2.2.2 腦神經經濟學與非自利基因
2.3 對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超越
2.3.1 非理性對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超越
2.3.2 非自性對傳統委託代理框架的超越
第3章 傳統激勵契約超越關鍵:效用函式的再造
3.1 傳統激勵契約:風險態度下的效用函式
3.1.1 風險規避的度量
3.1.2 CRRA效用函式與CARA效用函式
3.2 社會效用函式的再生
3.3 公平偏好:社會效用函式構造及生命力
3.3.1 基於結果公平偏好的社會效用函式及解釋力
3.3.2 基於公平意圖的社會效用函式及解釋力
3.4 社會偏好:社會效用函式構造及生命力
3.4.1 準最大最小化和互惠動機偏好相結合的社會效用函式
3.4.2 其他融入公平偏好的社會效用函式
3.4.3 社會效用函式整體生命力
3.5 社會效用函式作用:實驗再檢驗
3.5.1 利他主義、公平、互惠關注相對作用實驗檢驗
3.5.2 公平關注、互惠關注及其模型解釋力實驗檢驗
3.5.3 公平關注與效率關注相對重要性實驗檢驗
第4章 行為激勵契約:激勵問題行為分析範式重構
4.1 經濟分析範式演變和行為分析範式崛起
4.1.1 經濟分析範式演變
4.1.2 代理問題行為分析範式崛起
4.2 代理人假設再生:異質性判斷
4.2.1 非自利假設:代理人具有公平偏好性
4.2.2 代理人公平偏好異質性實驗探究
4.3 行為激勵契約分析框架構建關鍵:社會效用函式
4.3.1 影響社會效用函式的偏好與偏差因素
4.3.2 基於期望理論的社會效用函式構建
4.4 行為激勵契約:一般框架及博弈均衡
4.4.1 公平偏好下行為激勵契約分析框架
4.4.2 公平動機偏好下行為僱傭分析框架
4.5 行為激勵契約對激勵困惑的解釋
4.5.1 委託代理分析框架下激勵困惑
4.5.2 激勵困惑的行為分析範式解釋
第5章 績效報酬敏感性行為激勵契約分析範式
5.1 自利代理人績效報酬激勵契約的產生
5.1.1 兩權分離是績效報酬激勵契約產生的根源
5.1.2 佃農理論對績效報酬契約選擇的解釋
5.1.3 企業家理論對績效報酬契約選擇的解釋
5.2 績效報酬低敏感性產生及在中國的實證檢驗
5.2.1 績效報酬關係實證研究及低敏感性困惑產生
5.2.2 績效報酬低敏感性在中國的實證檢驗
5.3 公平偏好條件下績效報酬激勵契約設計及效率分析
5.3.1 代理人標準假設下績效報酬激勵契約結構
5.3.2 公平偏好下代理人績效報酬激勵契約結構
5.4 社會偏好對績效報酬低敏感性的解釋
第6章 搭便車問題行為激勵契約分析範式
6.1 團隊生產中的“搭便車”問題
6.2 自利假設下“搭便車”問題的解決思路與模型
6.2.1 治理“搭便車”問題的縱向監督模型
6.2.2 治理“搭便車”問題的打破預算平衡模型
6.2.3 治理“搭便車”問題的橫向監督模型
6.2.4 “搭便車”問題解決模型的評價
6.3 社會偏好對“搭便車”問題的解釋
6.3.1 社會偏好對團隊成員收入博弈結構的影響
6.3.2 公平偏好對預算平衡激勵契約設計的影響
6.3.3 公平偏好對橫向監督激勵契約的影響
第7章 社會困境行為激勵契約分析範式
7.1 傳統假設下社會困境及非合作博弈均衡
7.1.1 社會困境問題
7.1.2 自利假設下社會困境問題的定義
7.1.3 非合作博弈下社會困境的均衡解
7.2 社會困境博弈中社會偏好的導人
7.2.1 社會偏好的揭示及偏好類型
7.2.2 社會困境問題的行為分析框架
7.2.3 社會偏好對社會困境均衡解的影響
7.3 社會困境行為分析框架的套用
7.3.1 融入異質性心理偏好的社會效用函式
7.3.2 基於行為分析框架的討價還價博弈均衡
第8章 行為激勵契約分析範式進一步拓展
8.1 效用函式拓展
8.1.1 關注代理人收入比較心理特徵
8.1.2 關注風險態度與公平偏好相關性
8.2 理論模型及均衡分析方法開發
8.2.1 理論模型開發
8.2.2 均衡分析方法開發
8.3 實驗方法拓展
8.4 套用範圍拓展
8.4.1 社會偏好理論模型的本體化
8.4.2 收入分配製度行為範式設計
8.4.3 公司治理問題的行為分析框架
8.5 非自利與非理性融合下的行為激勵契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