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茜

蕃茜

蕃茜(Petro selinum crispum Nyn,Apium)為傘形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香芹菜、洋芫荽、荷蘭芹等。蕃茜原產歐洲和亞洲,我國有野生種。近年來在我國沿海廣東、上海、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種植,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蕃茜
  • 別稱:香芹菜、洋芫荽、荷蘭芹等
  • :植物界
  • :傘形科
  • 原產:歐洲和亞洲
  • 利用價值: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生長過程,

形態特徵

蕃茜株高50~60厘米。根入土深達45厘米,移栽後有的主根不明顯,大多數分布在20厘米的土層內。葉為複葉,小葉有深缺刻,葉緣呈鋸齒狀,並向正面彎曲呈雛縮簇狀,有的品種葉片平展不皺;葉柄長10厘米左右,粗0.5厘米。生長盛期葉腋間還可長出葉片。花序為傘形,花小色白,為兩性花。種子小,深褐色。

生長環境

蕃茜性喜溫暖而涼爽的環境,生長溫度為5~35℃,最適溫度為15~20℃,超過28℃生長緩慢,長期低於-2℃有凍害。生長階段喜濕潤,但不耐漬。蕃茜較耐陰,但光照充足,生長旺盛,長日照能促進花芽分化。對土壤的適應較廣,在pH值6~8範圍均能良好生長。生長期間以吸收氮肥為主,對鉀肥需要量較多。對硼較敏感,缺易造成葉柄基部分裂。

分布範圍

蕃茜原產歐洲和亞洲,我國有野生種。在我國沿海廣東、上海、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種植

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
在蘇南地區可春播和秋播。春播時要在大棚等保護地條件下進行,播種期以4月中旬為宜。秋播時期幅度寬,7~9月份均可播種,但以8月中旬為佳。播前準備好苗床,要求土壤疏鬆、灌溉方便。每畝施入1000公斤糞肥和適量的礱糠灰,然後翻土搗細做畦。每平方米苗床播2~2.5克(每畝大田用種量13~15克),做到稀播育壯秧。播後覆蓋薄膜。春播的要用地膜加小棚雙覆蓋,出苗後揭去地膜。早秋播的要用遮陽網或搭蔭棚降溫保濕。一般苗床不追肥,5~6葉後定植到生產田。
2.定植
定植的田塊避免重茬,土壤要肥沃疏鬆。定植前每畝施豬羊灰2000公斤,人畜糞1000公斤和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5公斤(或施三元進口複合肥70公斤。)翻土拌勻後做成1.2米寬的畦。露地栽培的鋪地膜,大棚栽培的延長採收期,即可確保周年生產和供應。定植密度為每畝18000株,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
3.管理技術
(1)大棚管理
大棚栽培冬季可防凍害,夏季可避高溫,這樣蕃茜生長快,產量高。從10月底到11月中旬起,氣溫明顯下降,大棚上應及時蓋上天膜,防止霜凍。到冬季還可在棚內搭小拱棚保濕。晴天中午棚內溫度升高時可適當通風降溫。夏季高溫不利於生長,應在大棚上覆蓋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
(2)肥水管理
定植後要澆活棵水,約3天成活,7天后萌發新葉。這時要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出現乾旱。出葉生長旺期,除了澆水外,還要施適量肥料。每次每畝施3公斤尿素,或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採收後仍要施肥,促進生長。
(3)中耕除草
由於澆水或施肥常會出現土壤板結,所以要注意中耕鬆土和除草。中耕要淺,不能傷及根系。一般宜在採收後進行,便於操作。

生長過程

蓖茜從種子萌芽到種子成熟可分為四個階段:
(1)幼苗期
種子播後吸足水分,溫度在25℃左右,7~10天可出苗。出苗後連續長出5~10張葉片,長成秧苗。
(2)發棵生長期
當蕃茜具有一定葉面積後,心葉繼續生長,形成出葉高峰,營養體迅速增加。基部短縮莖上的葉芽也陸續分化抽生葉片,植株呈葉叢狀。根頸增粗,吸收力增強。該階段可生長50多片葉子。
(3)抽薹開花期
蕃茜
蕃茜通過5℃以下低溫春化後就分化花芽,並在長日照下抽薹,抽薹期要求較高的溫度。
(4)開花結實期
蕃茜有頂花序和若干個由葉芽分化的側花序。隨著抽薹側花序由下而上依次伸出,並開花結實。開花到種子成熟約50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