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青(steam tea)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蒸青
- 外文名:steam tea
- 所屬學科:農學
- 公布時間:1993年
蒸青(steam tea)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2.蒸青:採用特製蒸青灶蒸青。蒸青灶上架普通飯鍋,鍋上置木製蒸青箱,箱內裝可抽插活動的蒸青屜。蒸青時,待鍋內水充分沸騰,迅速將鮮葉均勻薄攤在屜中,以葉片互不重疊為宜,每平方米約攤鮮葉0.2千克至0.25千克。蒸青時間...
北苑茶中,以蒸青法製作的團茶,有六道工序:蒸青、研碾、壓片、去膏、上模、烘焙。蒸青前茶芽再三清洗,榨茶前清洗數過,烘焙中還要沸水浸三次,讓茶葉出膏,榨出汁液。然後研茶,置茶於瓦盆內兌水研細,再入龍風模壓餅後烘焙...
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氣破壞芽葉內的酶活性。蒸青鍋鍋徑為30厘米,蒸汽溫度95℃左右,每鍋投葉量300克,歷時2.5分鐘左右,蒸好下鍋攤涼2~3分鐘。揉捻:採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條率達90%以上為適,歷時10...
蒸青:是利用蒸汽高溫破壞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的氧化,以形成松針外形、茶湯、葉底特有綠色。要求:高溫、薄攤、短時、快速。扇乾水氣:驟降葉溫是造成松針茶特有香味的重要措施。剷頭毛火(又叫抖水氣):是將扇乾水氣的茶葉放在120...
1.1 蒸青 蒸青綠茶簡稱蒸青。這個類型茶,早在唐代前就出現了,一直延至今天。湖北恩施玉露茶就是這個類型的綠茶,今天日本玉露茶和煎茶也都屬這個類型,現以恩施玉露茶為代表簡介如下。【恩施玉露茶】恩施玉露,別稱“玉露茶”或“...
是中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從我國傳入茶種及制茶方法後,至今仍主要採用蒸青方法製作綠茶,其玉露茶製法與楚王玉露大同小異,品質各有特色。產品...
蒸青所需工具:鐵鍋1隻,直徑約66cm;加高的鍋蓋1隻,蓋高不低於50cm;木三角架1隻,高度約55cm,分成5格;竹篩10隻,直徑約 35cm,高5~6cm。 裝花蒸花:鍋內放入約5kg水,用大火燒開,每次蒸花5篩,每篩內裝入輕度萎凋的菊...
如果直接進行殺青,還要看殺青的方法是“蒸青”還是“炒青”。這裡的蒸青方法就叫蒸酶。經蒸氣殺青及特殊工藝精製而成,具有外形條索緊直,茶葉湯色碧綠,清澈明亮、滋味清香回甘,經久耐泡,內含物質豐富,消暑解渴、美容、益壽、助消化、防...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品名:綠茶蒸糕 配料:麥芽糖漿、糯米粉、麥芽糖醇、核桃、白砂糖、蒸青綠茶、植物油 綠茶蒸糕主要含有蒸青綠茶粉和適量雲南核桃。核桃是中藥的一種,外形像人體的大腦,香脆可口,吃適量的核桃對人體大腦有益。綠茶由於含有兒茶素、...
抹茶粉是抹茶的通俗形象叫法,是採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蒸青綠茶。因其具有超細粉末狀態,故方便在更多領域大量使用。歷史背景 中國抹茶發展的三個階段:1、朦朧起源階段,作為藥用材料。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曾經指出:“神農嘗百草...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
花蕾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實、色澤潔白,蒸青曬乾後呈玉色,花香濃郁,沖泡後滋味甜潤爽口,質地優異,但開花期較遲,從栽種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 (2)大白菊。株型直立,莖幹粗,分枝少,植株嫩莖帶紫色。花型大,花色潔白,...
公司經營蒸青茶、玄米茶、焙茶、茶粉等,產品主銷日本、韓國,遠銷西歐、北美、南亞和港澳地區,有自主管理的大茶園基地10000多畝,其中有機茶及有機轉換茶基地3000畝。基地生態環境優越,為三明茶葉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公司...
3、高綠 結合現代蒸青茶生產工藝和傳統茶生產工藝精工製造而成。栗香高郁,鮮爽甘醇,翠綠油潤,是純天然的健康飲品。(二)蒸青綠茶系列 採用日本進口全自動蒸青制茶生產線,精工製造而成。藻香馥郁,鮮爽甘醇,是純天然的健康飲品...
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玉露》。
玉泉仙人掌茶,湖北省當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玉泉仙人掌茶集綠茶蒸青、炒青、烘青三大加工工藝於一身,形成了獨特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沖泡後芽葉舒展,湯色嫩綠;飲之滋味鮮嫩爽口,清香淡雅持久。玉...
茶藝三法包括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是茶藝中重要的藝能。茶之三法 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是茶藝"三法",也是文化藝能,茶道寓於其中。制茶之法草創於唐代,千百年來,其工藝由蒸青發展到炒青;制茶法又左右了烹茶法的流變,由...
“末茶”製作技藝長期流傳於廣西賀州地區的客家聚居地,是輻射梧州市、玉林市、貴港市等客家聚居區中的一種古老制茶技藝。“末茶”以時令茶樹新梢為原料,經蒸青、烘焙、揉捻、乾燥、碾磨等工藝過程製成純淨的細末茶粉,配以米呈(以...
南路邊茶製作技藝在唐代已初見端倪。在唐代,蒸煮殺青之法得以發明,蒸青團茶的工藝已經形成。陸羽《茶經·三之造》載:從採摘鮮葉到製成茶葉有“晴采之,蒸之,檮之、拍之、穿之、焙之、封之”等七道工序。至宋代,蒸青團茶的...
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自唐...
井岡翠綠茶的製作技藝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幾個重要的階段。元代用蒸青法,生產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井岡翠綠茶製作技術日趨成熟,由蒸青法發展為炒青法,生產出“炒青散茶”。清代井岡翠綠茶生產得到長足發展。其時,井岡山...
自宋至元,歷經三百餘年,由蒸青團茶——蒸青散茶——炒青散茶。九華山相傳宋代始有“天台雲霧”和“九華龍芽”的製作。是由曬青(或蒸青團茶)發展到炒青散茶的階段。制茶工藝“究極而精巧”花色品種也隨之增多,宋時的“雲霧”和“...
綠茶粉製作的二要素:蒸青綠茶、超微粉研磨。要素一:蒸青綠茶 採摘下的新鮮茶葉當天殺青乾燥,採用的是蒸汽殺青法。研究表明,在蒸青過程中,茶葉中的順-3-已烯醇、順-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等氧化物大量增加,並產生大量的A-紫羅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