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中藥)

荸薺(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荸薺
  • 別名: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莎草目
  • :莎草科
  • :荸薺屬
  • :荸薺
  •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 採收時間:秋末
  • 用量:球莖2~4個;地上全草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相關配伍,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球莖及地上部分。

性味

球莖:味甘,性平。
地上全草:味苦,性平。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球莖: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降血壓。
地上全草:清熱利尿。

主治

球莖:用於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
地上全草:用於呃逆,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球莖:2~4個;或適量搗汁服。
地上全草:15~30g。

禁忌

虛寒及血虛者慎服。

相關配伍

1、治太陰溫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滯不快者:荸薺汁、梨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溫病條辨》五汁飲)
2、治咽喉腫痛:荸薺絞汁冷服,每次四兩。(《泉州本草》)
3、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薺,洗淨拭乾,勿令損破,於瓶內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瑤經驗方》)
4、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荸薺打碎,煎湯代茶,每次120g。(《泉州本草》)
5、治腹滿脹大:烏芋去皮,填入雄豬肚內,線縫,砂器煮糜食之,勿入鹽。(《本草經疏》)
6、治痞積:荸薺於三伏時以火酒浸曬,每日空腹細嚼七枚,痞積漸消。(《本經逢原》)
7、治尋常疣:將荸薺掰開,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體,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龐體角質層軟化,脫掉,微有痛感並露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為止。連用七至十天。(《中華皮膚科雜誌》12(2):74,1966)
8、治小兒口瘡:荸薺燒存性,研末摻之。(《簡便單方》)
9、治肝經熱厥,少腹攻沖作痛:大荸薺四個,海宅(漂去石灰礬性)一兩。上二味,水二鐘,煎八分服。(《古方選注》雪羹)

採集加工

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曬乾;球莖可鮮用。

形態特徵

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俗葉荸薺。稈多數,叢生,直立,圓柱狀,高15-60厘米,直徑1.5-3毫米,有多數橫隔膜,乾後稈表面現有節,但不明顯,灰綠色,光滑無毛。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近膜質,綠黃色,紫紅色或褐色,高2-20厘米,鞘口斜,頂端急尖。小穗頂生,圓柱狀,長1.5-4厘米,直徑6-7毫米,很淡綠色,頂端鈍或近急尖,有多數花,在小穗基部有兩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餘鱗片全有花,鬆散地復瓦狀排列,寬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長3-5毫米,寬2.5-3.5(-4)毫米,背部灰綠色,近革質,邊緣為微黃色乾膜質,全面有淡棕色細點,具一條中脈;下位剛毛7條;較小堅果長一倍半,有倒刺;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雙凸狀,頂端不縊縮,長約2.4毫米,竟1.8毫米,成熟時棕色,光滑,稍黃微綠色,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急驟變狹變扁而呈三角形,不為海綿質,基部具領狀的環,環寬與小堅果質地相同,寬約為小堅果的1/2。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朝鮮、日本、越南、印度也見分布。

藥材性狀

球莖圓球形,略扁,大者直徑可達3厘米,厚約2.5厘米,大小不等,下端中央凹入,上部頂端有數個聚生嫩芽,由枯黃的鱗片包裹。球莖外皮紫褐色或黑褐色,上有明顯的環節,節上常有黃褐色膜質的鱗葉殘存,有時附有小側芽。質脆,內部白色,富含澱粉和水分,壓碎後流出白色乳汁。氣微,味甜。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按王氏《博濟方》治五積,冷氣攻心,變為五膈諸病,金鎖丸中用黑三棱,注云:即鳧茈乾者,則汪氏所謂消堅之說,蓋本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