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派

茅山派

茅山派,上清派的別稱,因為坐落在茅山,故被人稱為茅山派。也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為創始地,南派茅山為今天廣東羅浮山創始人為葛洪。上清派實際為南梁陶弘景茅山所創,故名。

該派除代表人物大宗師陶弘景外,先秦時有仙人展上公郭四朝等,秦漢時有高道李明左慈等,兩晉時有祖師魏華存楊羲許謐許翽與著名的南派道教大師葛洪等,南北朝時有科儀大師陸修靜孫游岳等,隋唐時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以及著名詩人李白等,高道輩出,為道教正宗與道門主流。

北宋時與龍虎山、閤皂山同為道教三大符籙派,號稱三山符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茅山派
  • 實際創始人:陶弘景、葛洪
  • 所屬宗教:道教
  • 開源地:茅山
  • 傳奇人物:三茅真君
  • 成為主流:南北朝時期
簡介,傳奇人物,道教八仙,派別來歷,歷史淵源,知名道士,茅山祖師,葛洪,重要經典,元符萬寧宮,道教音樂,茅山風景,茅山符咒,道場,

簡介

過去的學者大多將南朝以及唐代的道教主流誤解為上清派(茅山宗),其最大的原因在於將唐代的李渤“真系”(《雲笈七箋》卷5)所記上清經篆的傳授次序以及元代的劉大彬《茅山志》(HY304)中記載的茅山宗師脈譜,誤解為是講述上清派(茅山宗)的譜系。
由於將從東晉的楊羲到唐代的李含光等這些人物的脈譜,誤解成上清派(茅山宗)的譜系,因而陸修靜、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都被看作是上清派(茅山宗)的道士。
其結果,導致了東晉末以後,江南一帶的道教主流是上清派(茅山宗),到了唐代上清派(茅山宗)還是主流這一誤解的產生和流行。
將“真系”、《茅山志》的上清經篆的傳授譜系誤解為講述上清派譜系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對道教的三洞學說沒有充分理解。許多道教學者片面地相信上清經篆的傳授只在上清派(茅山宗)中進行,實際上,上清經篆的傳授也在提倡三洞學說的天師道中進行。
劉宋的天師道依據三洞學說,把過去的葛氏道、上清派所傳授的靈寶經、《三皇經》、上清經吸收到自己的教義之內,將三洞部的所有道書尊奉為天師道的道書,此事可以由劉宋天師道里存有“三歸依戒”這一事實得到明確證明。
天師道的三歸依戒要求信徒歸依三寶即道寶、經寶和師寶,三寶是指道寶的太上無極大道,經寶的三十六部尊經,師寶的太上老君。這裡所說的經寶三十六部尊經是指三洞十二部的道書,所以歸依三寶即是歸依道寶的無極大道,經寶的三洞十二部的所有道書,以及師寶的太上老君。
因此,劉宋天師道當然也崇尚上清經、靈寶經以及《三皇經》。而且天師道的法位制度一旦完備,便出現了於道士法位中修成上清經的道士洞真法師、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以及三洞法師(參照《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5·法次儀的“正一法位”)。而上清經策在這些法師那兒也得到了傳授和掌握。
如果天師道也實行上清經之傳授,那么“真系”、《茅山志》所記載的道士之中就可能有天師道道士的存在。因此,若對各個道士的思想和事跡進行調查確認,其多數則是天師道的道士。例如,劉宋的陸修靜,查閱《陸先生道門科略》(HYlll9),顯然是將東漢的張陵(張道陵)仰奉為祖師的天師道道士。
而且陸修靜倡導三洞學說一事可以明確地從“靈寶經目序”(《雲笈七箋》卷4)、《洞玄靈寶五感文》(HYl268)中獲知。就是說,陸修靜是天師道的道士,同時也是三洞學說的信徒。其他如“真系”記載的唐代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還有《茅山志》所記載的在此之後的黃宗元、孫知清等茅山宗師也都是天師道的道士。
劉宋天師道提倡三洞學說,意義極大。若天師道尊奉所有的三洞部的道書,那么,不論是《上清經》、《靈寶經》、還是《三皇經》,其所述教義,都將包攝於天師道之中。陸修靜的《洞玄靈寶五感文》基於三洞學說,對三洞部道書所說齋戒進行分類解說,其中包括《上清經》的上清齋、《靈寶經》的靈寶齋、《三皇經》的三皇齋以及天師道獨有的三元塗炭齋和指教齋,陸修靜將所有這些齋都看成是當時天師道所實踐的齋。
這樣,劉宋天師道通過提倡三洞學說,迅速擴大了其教法範圍,使得天師道一家就足以與佛教相抗衡。因此,天師道將自己的教義稱作“道教”,來對抗佛教。於是,“道教”這一宗教才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成立了。“道教”本來是指以三洞學說為基礎的天師道的教義
從上述可知,對三洞學說的不同理解,就會導致對整個道教史的看法的不同。唐代道教的主流是上清派這一誤解,也正是由於對三洞學說及其倡導者的思想沒有正確理解所致。道教是由劉宋時期的天師道,於5世紀中葉創立提倡的宗教,劉宋以降至南宋末,道教的主流是天師道,金末元初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加入了道教之後,直到現代,天師道和全真道構成了道教的二大流派。
唐茅山宗
公元711年,親眼目睹兩公主入道的張萬福,似乎還是當時的太清觀主史崇玄的屬下,不過才過了兩三年,大概是隨著太平公主的倒台,史崇玄的敗亡罷,他漸漸開始嶄露頭角,終於作到太清觀新的主人,成了開元時期的道教重要人物。據都築晶子《唐代中期④道觀》的說法,在盛唐時代,張萬福和朱法滿(名君緒,?_720)在長安的太清觀和玉清觀,分別占據了重要的舞台,
他們編纂的《三洞眾戒文》、《洞玄靈寶道士受三洞經誡法篆擇日曆》和《要修科儀戒律鈔》等等,在規範道士行為和整理道教儀式上起了很大作用。其中,特別是張萬福,在後來很多道教文獻中都可以看到,他是道教史上清理道教儀范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他一方面批判各地的道教儀式的失范,一方面動手將各種道教流派的齋醮儀式重新進行了編排和清理。
張萬福的影響在道教中一直持續到晚唐五代,當晚唐時代的杜光庭再次批判道教混亂狀況的時候,他仍然要回憶到張萬福,他說,“近有庸流,不達古賢之情,先於玄師前補署六職,宣科授簡,然後升壇,仍雲簡寂先生(陸修靜)齋法謬誤,飾非謗說,詞理紛然,寡識無知,一至於此,
尚有其黨,相仿行之,不唯獲亂法之愆,實亦受謗賢之罪,達教君子,宜共斥之”,他強調說,“金篆古儀及黃篆舊法,宿啟之夜及言功之時,皆先作自然朝(即禮十方懺悔三禮是也),然後行事……所以云:須明旦晨曉,依法行道”,他指出,這一整齊化神聖化的道教儀范,是——此法自張天師、陸簡寂、寇天師、張清都(萬福——引者注)相傳至今,頗歷年代,皆以齋法出於自然朝,示不忘本也。
這裡關於道教儀范的正統譜系,是從張陵、陸修靜、寇謙之到張萬福。而宋代編輯的《無上黃篆大齋立成儀》卷一《儀范門》之《序齋第一》在追溯過去齋法的淵源和歷史時,也要說到張萬福,它說“今世醮法遍區宇,而齋法幾於影滅跡絕,問有舉行之士,又復不師古始,信末師而哂前哲,是流俗而悖經教。壇儀乖竦,科式舛謬,甲造乙習,遂成舊章,切切用力於徼影響譎詭幻怪之間,
以為舍是無以起信末俗”[21,所以必須重新清理齋儀,而它在回憶正確的齋儀的來歷時說,最早是正一真人,“自以齋法旨趣淵微,法禁森嚴,非愚淺始學所可明了,乃妙出五稱文、撰立正一齋法,目為‘旨教’,以遺祭酒篆生,靈寶之教,秘而不傳,仙人口口相授”,接下來到太極仙公,才將齋儀書寫下來,而陸天師“復加撰次,立為成儀,祝香、啟奏、出官、請事、禮謝、願念,罔不一本經文”,最後就說到唐代的張萬福:
痛庸師之不學,憫流俗之無識,非非相承,其失不悟,以簡便為適當,以古法為難行,則自張萬福天師以來,嘗病之矣。
這裡的歷史系譜仍然是從張陵、葛玄、陸修靜到張萬福
不過,可以順便提到的是,在後來的道教史冊中,身為天師道徒的張萬福,卻被越來越凸顯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陽台道士劉若拙述、荊南葆光子孫夷中集,成書於北宋鹹平六年(1003)的《三洞修道儀》,在記載道教科儀的歷史時就說,先是三天法師張君,受老君正一科法,整理二十四治,因為那裡“為六天魔鬼占據,號日鬼營”,後來,經歷寇天師、陸修靜以及“若隱趙先生、潘天師、澄源李先生、司馬天師、宗元先生吳天師、牛先生、葉孤雲、葉廣寒二天師、希和李先生,皆傳教之光明者,具載道門七葉圖”,並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階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這裡列出張陵、寇謙之、陸修靜等等,而在盛唐時期,有了司馬承禎、吳筠等等上清派的道士,卻沒有了張萬福的位置,天師道的系譜下面卻接了上清派的人物[1]。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道門七葉圖》這個書名,從中可以看到,就像佛教禪門南北兩宗在“七代”位置上互不相讓,爭奪正統一樣,道教可能也同樣有過這種後起新興的強勢門派改寫歷史的情況,而在改寫中,在上層士大夫中很有勢力的上清一系逐漸遮蔽了天師一系,而張萬福也漸漸在道教史上被邊緣化了。
當然,那是後來的事。在當時即開元、天寶年間,張萬福很顯眼,道教也依然興盛。不過,在現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這種興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興盛[2]。毫無疑問,現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獻的制約,古代文獻提供了重新書寫歷史的中心和邊界,畢竟沒有文獻依據,研究者無法隨意編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獻又常常是懷有某種偏向和愛好的著作者所撰寫的,他們有意地凸顯和隱沒,對某些歷史的濃墨書寫和對某些歷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後來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隨著文獻留存的多寡和比重,來組織道教史的主要線索,於是層層積累下來的偏向仿佛物理學上的磁偏一樣,使道教史著作總是聚焦於一些歷史而模糊另一些歷史,不像沒有焦點的鳥瞰那樣能夠得到全景圖像。
應當說,上清一系在當時確實成為引人矚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來,以茅山上清一係為中心的道教徒,漸漸在上層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紀中葉,儘管事實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躍在長安和洛陽,但是,在上層士人中間最有影響的,還是從司馬承禎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1]。直到大曆年間顏真卿為李含光撰碑銘、貞元年間李渤《真系》為這一派追溯歷史時,也都是把這一系說成是道教的正脈,仿佛佛教的傳燈一樣,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陸修靜、陶弘景,而列數到隋唐的王遠知(580—667)[2]、潘師正(?一682)[3]、司馬承禎(647-735)[41、李含光(683—769)的[5],儘管這種光榮的系譜,從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事後的構擬和想像[6]。
而《真系》又被閱讀道教文獻的人通常入手閱讀的《雲笈七籤》收錄,而號稱“小道藏”的《雲笈七籤》在關於道教歷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僅以《真系》為主,所以,後世關於開元、天寶年問的道教史的回憶,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歷史為聚焦點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動可以模糊成為背景[1]。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去看道教,可以發現,盛唐時代的道教並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遠遠沒有到籠罩一切道門的地步[2]。畢竟歷史文獻沒有全部湮滅,不同內容的歷史文獻、不同視角的歷史紀錄、不同層次的歷史書寫,多多少少可以給我們重新建構那個時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機會,像並非有意識的歷史記載的小說,和未經改寫的碑刻資料,就在不經意中留下了開元時代的道教風景[3],其中在開元、天寶年間最引人矚目,而且不屬於上清系的道士相當多。

傳奇人物

唐朝道教傳奇人物比較多,有名的有張果葉法善羅公遠呂洞賓。張果,居中條山,可能有長壽秘訣,會閉氣功。生活於武則天唐玄宗時期。葉法善,括州括蒼(今浙江仙居)人,精通道術。歷高宗、中宗、睿宗、玄宗四代,活了107歲,書法家李邕的《有道先生葉國重神道碑》傳說是葉法善迫使李邕在夢中寫的,又稱《追魂碑》。羅公遠,唐玄宗時期人物。呂洞賓(798—?),字岩,號純陽子,唐京兆(今西安)人。64歲時遇鐘離權得道,傳說較多,有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黃粱一夢等。
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陶弘景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陶弘景
道教傳奇人物呂洞賓道教傳奇人物呂洞賓

道教八仙

基本上形成於唐朝到五代,只有曹國舅傳為宋朝人;除了張果、呂洞賓確有原型可考外,其餘五位都是傳說。傳說和神話故事多,是道教風行的一種表現,也是老百姓嚮往道教神仙世界的一種表現。八仙懲惡揚善,又是老百姓嚮往美好社會生活的表現 。

派別來歷

道教教派。茅山在江蘇句容。 茅山是中國著名道教名山,上清派發祥地,道教稱之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中國南朝齊、梁道士陶弘景所創。因在茅山築館修道,尊三茅真君為祖師,故名。

歷史淵源

漢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陝西鹹陽茅氏三兄弟茅盈及其弟固、衷於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茅氏三兄弟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後有陶弘景創立了道教茅山派,《黃庭經》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也是後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經營數十年,從而使茅山成為上清派的中心,故後世也稱上清派為“茅山宗”。他編寫的 《真誥》一書記錄茅山道教的傳授歷史,人數在百人以上。

知名道士

在唐代,以傳授上清經法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和李含光等等。通過他們的活動,茅山宗逐漸成為在全國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遠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師,為茅山宗進入唐代以後的興盛,打下了重要基礎。王遠知出身於官宦之家,極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死後,在高宗調露二年(公元680年)被追贈為大中大夫,諡號升貞先生。四年後又獲贈紫金光祿大夫稱號。吳筠頗有才氣,文章詩賦在當時都有佳評 ,得到唐玄宗的欣賞。玄宗曾問他關於道法的事,他回答說:“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非紙札耳。”吳筠著有《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形神可固論》等,對道教煉養義理學說有很大貢獻。第13代宗師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中宗神龍元年(705)入道,開元年間從司馬承禎學道於王屋山,在嵩陽生活了20多年。玄宗對他極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壇宇敕》中稱他“道高紫府,學總黃庭”。天寶年間,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賜的玄靜先生稱號。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陽觀。
北宋中期以後,這一派漸漸衰落。上清派歷代宗師都得到過朝廷封號。在北宋中後期,它終於成為“經籙三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師朱自英曾為真宗祈神賜子,後來生了仁宗,被封為“國師”。第35代宗師任元阜,曾受南宋寧宗詔令,做大道場禳除水災。第44代宗師王道孟,為元帝祈雨驅蝗,得到“真人”封號。

茅山祖師

陶弘景
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陝西鹹陽茅氏三兄弟來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齊梁隱士陶弘景創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來,茅山被列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經過五胡亂華後,中原基本已經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詔合道事佛,就連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煉,也要在道館兩旁各修青壇和佛塔一座,以表兩教雙修,死後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殮,陪葬器物。齊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於天保六年(555 年) ,齊文宣帝高洋便滅道興佛,強迫道士 削髮為僧。據《資治通鑑》記載,高洋下令境內穿黃衣的道士要么歸俗為民,要么剃度為僧,並連殺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後,北齊境內再無道士蹤跡。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見《陶弘景叢考》齊魯書社 2003年出版)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的下場。
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陶弘景此舉,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後,假借悼念沈約之實,訴說自己痛苦之心境。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據宋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載,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現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誥》、《太玄真一本際經·道性品》、《真靈位業圖》、《登真隱訣》、《本草集注》、《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曆》、《華陽陶隱居集》等。如此看來,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林新榮文)

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東晉著名醫藥學家.漢族,晉丹陽郡(今江蘇句容)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
葛洪是中國東晉時期有名的醫生,是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著有《肘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其在煉丹方面也頗有心得,丹書《抱朴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例如“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即指加熱紅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黃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變為紅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就描述了鐵置換出銅的反應,等等。《葛稚川移居圖軸》元王蒙繪,故宮博物院藏。《人物圖·葛仙吐火圖》明郭詡繪,上海博物館藏。

重要經典

道教茅山派的重要經典《黃庭經》分內外兩篇,全名《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和《太上黃庭外景玉經》。《黃庭經》是茅山派的重要經典,也是後代全真道派的功課經。《黃庭經》是前代修煉養生經驗的總結,又為後世的內修提供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被稱為“壽世長生之妙典”。

元符萬寧宮

元符宮掩映於茅山積金峰南腰的綠林翠浪之間。初名“潛神庵”,後曰“元符觀”,今稱“元符宮”,全稱“元符萬寧宮”,簡稱“印宮”。茅山是道教第一福地,元符宮所在的茅山積金峰南腰處,幽洞密集,怪石林立,山水秀美,風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

道教音樂

茅山道教音樂以及齋醮活動,經隋唐之興盛,在宋、元二朝又受宮廷的寵幸,文史資料頗豐。在以明正統年間版《道藏》的《茅山志》以及嘉靖中《茅山志合編》中,茅山受皇命所舉行的醮事和醮事的節日次序、唱曲等,甚至醮事所用的法器、樂器、演唱和演奏人員配備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記錄。

茅山風景

茅山在句容金壇兩縣交界處,茅山古名句曲山。西漢時陝西茅氏三兄弟來山採藥煉丹,救民濟世。因而後人改名為三茅山,簡稱茅山。它被列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風光秀麗,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著名的大茅峰海拔372.5米,險峻雄偉。從茅山鎮東行不遠即抵山麓,仰望雄踞山巔的九霄萬福宮(俗稱頂宮)。

茅山符咒

集神咒元始大真,五雷高尊。太華皓映,洞郎八門。五老告命,無幽不聞。上御九天,中制酆山。下鎮河海,十二永源。八威神咉,靈策玉文。召龍致雨,收氣聚煙。日月五星,北斗七元。合明天帝,敕下太玄。宣威三界,不得稽延。諸天諸地,諸水諸山。玉真所部,溟令大神。仙王游宴,大帥仗旛。天丁前袪,金虎後奔。玃天勐獸..

道場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鎮江市西南六十多公里處的句容縣境內,總面積三十二平方公里,主峰為大茅山,海拔三百七十多米。這裡峰巒疊翠,林木蔥蘢,清泉潺潺,濃蔭蔽天,自然景色十分秀麗。據史載,四千一百年前,大禹就曾登山以朝群臣;殷周太王太子泰伯在此採過藥草;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也來此築造過梧園宮。
茅山道教醫學貢獻
10月6日,自宣布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憑藉青蒿素獲諾貝爾獎這個訊息後,不僅刷爆社交媒體朋友圈,在國慶假期倒計時之際,博羅縣羅浮山景區內紀念葛洪的青蒿園更是即刻成為參觀留影的熱門景點。到羅浮山景區遊玩的遊客紛紛駐足青蒿園,了解羅浮山的青蒿歷史,與“青蒿治瘧之源”紀念碑留影,紀念葛洪仙人給後世留下的寶貴財富
葛洪《肘後備急方》助屠呦呦攻克難題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藥抗瘧研究的任務,開始蒐集相關的歷代醫學資料並進行實驗研究,可是屢經失敗。一次偶然的機會,東晉醫藥學家葛洪編著《肘後備急方》中的幾句話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絞取汁”而不是傳統的水煎熬煮中藥之法,消除了沒有抗瘧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瘧活性強、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幫助屠呦呦成功發現了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
葛洪,是我國東晉著名的醫藥學家、煉丹術家、道教理論家,在醫藥學上的成就和貢獻巨大。他在嶺南第一山——博羅縣羅浮山修道煉丹期間,編著了中國古代最早的醫療“急救手冊”——《肘後備急方》,也是在民間普及中醫中藥知識的最早教科書。
為紀念葛洪的突出貢獻,羅浮山在葛洪當年採藥的地方築碑為證,種植青蒿,建立青蒿園,供遊客參觀、學習、了解;同時,在景區洗藥池景點(據說是葛洪夫婦當時洗滌中草藥的地方),用木牌子掛起了葛洪《肘後備急方》裡面記載的部分藥方,向遊客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