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火求賢

簡析

本文選自李贄的《初潭集》。文章非常淺顯易懂,卻說明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它通過寫齊桓公不顧群臣反對舉火求賢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果斷、思維敏捷、有獨到的人才觀的齊桓公。它告誡今人:要用辯證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缺點就否定一個有大長處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舉火求賢
  • 作者李贄
  • 出處:《初潭集》
  • 主要內容:齊桓公不顧反對舉火求賢的故事
  • 寓意:生活中需要用辯證的眼光看人
  • 反義詞:嫉賢妒能、從柬如流等
原文,注釋,譯文,練習,知識連結,

原文

齊桓公①知寧戚②,將任之以政。群臣爭讒③之曰:“寧戚,衛人也,去④齊不遠。君可使人問之,問之而固賢,而未晚也。”公曰:“不然⑤。問之,患⑥其有小惡⑦。以⑧其小惡,忘其大美,此世所以⑨失天下之士⑩也。”乃夜舉火而爵⑪之為卿。
(選自李贄的《初潭集》)

注釋

①齊桓公:春秋齊國國君。
寧戚: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
③讒:說壞話;在別人面前說陷害某人的壞話。
④去:距離。
⑤然:這樣。
⑥患:擔心。
⑦惡:缺點。
⑧以:因為。
⑨所以:原因
⑩士:有才能的人。
⑪爵:大擺筵席。

譯文

齊桓公很了解寧戚這個人,想要任用他管理國事。大臣們競相說寧戚壞話:“寧戚,是衛國人,距離齊國不遠。大王可以派人了解一下,了解後確實賢明,再用他也並不晚啊。” 齊桓公說:“不能這樣!去了解情況,擔心(會得知)他有一些小缺點。因為這些小缺點,而忘掉他的大美德,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於是連夜拿著火把把他請來,並封他為官。

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群臣爭讒之曰
②去齊不遠
③患其有小惡
④不然
⑤乃夜舉火而爵之為卿
2、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
A將任之以政
B以其小惡
C能以徑寸之木
D以叢草為林
E我以日初出時去人近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然”字與“不然”中的“然”字用法相同的是( )。
A豁然開朗
B父利其然也
C若聽茶聲然
D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
4、翻譯下面句子。 以其小惡,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簡要評價齊恆公其人。 6、讀了本文,談談你的收穫。
答案:
1、①說壞話②距離③擔心④這樣⑤拜
2、AD
3、B
4、因為這些小缺點,而忘掉他的大美德,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
5、果斷、思維敏捷、有獨到的人才觀。
6、要用辯證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缺點就否定一個有大長處的人。

知識連結

1、求賢若渴:像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 反義詞:嫉賢妒能。從柬如流。
2、漢高帝求賢詔: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慧型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國,相國酇侯下諸侯王,御史中執法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lóng)病,勿遣。
3、求賢令① :自古受命②及中興之君,曷嘗③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④,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⑥、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⑦!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⑧?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⑩,唯才是舉,變得而用之。
字詞注釋:①選自《曹操集》。②受命:即受於天命,指開國。③曷(hé)嘗:哪有。曷,何。④閭(lǘ)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里”,里門叫“閭”。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層的人去尋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孟公綽為趙:孟公綽,魯國大夫,廉士。做晉國世卿趙、魏的家臣才力有餘,但沒有能力去做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齊桓即齊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齊桓公怎么能稱霸當世。⑧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貧賤人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懷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懷有真才實學的人。釣於渭濱:相傳姜子牙80歲時在渭水邊釣魚被周文王訪得,拜為丞相,後又為武王起兵伐紂,完成了興國大業。⑨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盜嫂受金,指的是陳平魏無知推薦給漢高祖劉邦當謀臣,有人攻擊他,說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賄賂,但劉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è)陋:狹隘、卑賤,指身份貧賤而被埋沒的人才。
譯文: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里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倖碰到的嗎?不!只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當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特別要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孟公綽做趙、魏兩家的家臣才力有餘,卻不能勝任像滕、薛那樣小國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謂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齊桓公怎能稱霸當世!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幹像姜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污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
4、齊桓公:春秋齊國國君(?—前643年),前685年—前643年在位,姜姓,呂氏,名小白。在其兄齊襄公被殺後,由莒回國即位。任用管仲改革,選賢任能,加強武備,發展生產。號召“尊王攘夷”,助燕敗北戎,援救邢、衛,阻止狄族進攻中原,國力強盛。聯合中原各國攻楚之盟國蔡,與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東北)會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內亂,多次會盟諸侯,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5、寧戚: 生卒年不詳,春秋萊棠邑(今青島平度)人,一說是衛國(今河南境內)人,早年懷經世濟民之才而不得志。齊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為大夫。後長期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間,齊桓公推行招賢納士,銳意求治的建國方略,任用管仲為相,建立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賞識並重用寧戚,是齊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寧戚獲悉齊桓公重人才,有抱負,便決心投靠齊國,以便有一番作為。他不畏艱難,來到臨淄,自我推薦,擊牛角高歌,令齊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這是一個氣度不凡、抱負不凡的人物。齊桓公求賢若渴,慧眼識才,一經交談便認定寧戚是難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論資歷,不計較小節,注重大節,力排眾議,擢用寧戚。傑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寧戚,幫助齊桓公用好寧戚之長。他建議立寧戚為大司田主管農業的官員,他認為寧戚是有才能的農業專家,自己不如寧戚。寧戚由此負責齊國的農業生產,主持開墾農田,興修水利,並興漁鹽之利。獎勵墾荒,薄取租賦,齊國很快富裕強盛起來。寧戚仕齊期間,經常到齊國東部活動,組織民眾發展農耕,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辭世後他被人們安葬在膠水東岸(今平度馬戈莊鎮境內)。
6、劉邦說:“夫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7、李贄:(1527年十月廿六-1602年三月十六),明朝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回族,六世祖母係為波斯女子,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是明朝頗有影響力的儒學大師,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
李贄幼年喪母,隨父讀書,學業進步迅速。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拘泥於回教,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理念。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
李贄於嘉靖六年(1527年)農曆十月廿六出生於福建泉州市南門外。六世祖林駑是泉州巨商,從事遠洋貿易,乘船往來於泉州與忽魯模斯(今伊朗阿巴斯港)之間,並娶當地女子為妻,可能為此改信了伊斯蘭教。到他的祖父輩時其家庭已不再是穆斯林。元朝以後遷來福建。三世祖因反對封建禮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謀反”罪名,為避禍改姓李。他的父親李鐘秀以教書為業,李贄七歲時便隨父親讀書、學習禮儀。
李贄12歲開始作文,反對孔子把種田人看成“小人”。26歲中舉人 。30歲至45歲為官,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國子監博士、 北京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郎中,最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
萬曆九年(1581年),李贄從雲南辭職回加到湖北黃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寫一些讀史的文章,並教授耿家子弟。萬曆十二年耿定雲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龍芝佛院,致力於讀書、講學和著述,歷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書》等著作。收入《童心說》、《贊劉諧》、《何心隱論》及與道學耿定向反覆論辯而撰寫《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書答、雜述、讀史短文和詩共6卷。揭露道學家們的偽善面目,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為是非標準,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張載朱熹
李贄倡導絕假純真、真情實感的“童心說”。李贄在麻城還多次講學,抨擊時政,針砭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並受到熱烈的歡迎。萬曆十六年(1588年)夏天又剃頭以示和鄙俗斷絕。這對傳統思想造成了強烈的衝擊,被當地的保守勢力視為“異端”、“邪說”,群起圍攻,要把他驅逐出境。李贄旗幟鮮明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頭可斷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縮。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贄應巡撫梅國楨之請往山西大同,著《孫子參同》,修訂《藏書》。秋,到北京,住在西山極樂寺,撰成《淨土訣》,次年春天到南京,將自己的零星著作匯成《老人行》,並再度研究《易》,撰寫《易因》,最後編訂其巨著《藏書》。《藏書》共68卷,系紀傳體史論,論述戰國至元亡時歷史人物約800人,對歷史人物作出了不與傳統見解苟合的評價,旨在反對儒學。如他讚揚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則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斷”的“聖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在山東濟寧編成《陽明先生道學抄》、《陽明先生年譜》。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至二十八年(1600年),到山西、通州、濟寧、南京遊歷。在濟寧、南京曾兩次與利瑪竇見面,討論教義。二十八年回到麻城。同年冬天,湖廣僉事馮應京以“維護風化”為名,指使歹徒燒毀龍湖芝佛院,又毀壞他預為藏骨的墓塔。李贄被迫避寓麻城東北商城縣黃檗山中。二十九年,罷官御史馬經綸聞訊將李贄接到通州,住蓮花寺。
萬曆三十年(1602年),禮部給事中張問達秉承首輔沈一貫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訐李贄。最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贄,並焚毀他的著作。李贄入獄後,聽說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說:“我年七十有六,死以歸為?”於是憤而以剃刀自刎。死後,馬經綸把他收葬於北京通州北門外馬寺莊迎福寺側(現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園內),今墓地尚在,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李贄的學生汪可受,以及梅掌科、蘇侍御捐資為李樹碑。
李贄生有4子3女,除大女兒外,其他都不幸夭殤。
李贄的一生充滿著對傳統和歷史的重新考慮,這也是明朝後期社會思想變革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