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泡菜

自貢泡菜是指自貢地區出產的泡菜,自貢市的特產。

自貢人喜愛泡菜,泡菜是自貢人生活的一部分。家家戶戶都有泡菜,天天都離不開泡菜。到自貢的餐館就餐,最後上的一道菜就是免費的泡菜。自貢富順縣的李橋山區,貢井的牛尾、蓮花,榮縣的古佳,自流井區農團鄉等地,現在都還有做“女兒菜”的習慣。

自貢人做泡菜非常講究。首先是選泡菜罈,泡菜罈要選壇壁厚薄均勻,沒有砂眼的土陶壇,壇口與壇蓋要吻合,有利於隔絕空氣,當然泡上菜後還要在壇沿里裝水,徹底隔絕空氣,有利乳酸菌的生長,泡出的菜才好吃,沒有“豁風味”(自貢人把密封不嚴,空氣跑進了菜罈而出現的泡菜味不正叫做“豁風”)。實際上就是因為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當泡菜罈進入大量空氣後,就會抑制它的生長,造成大量耗氧菌的繁殖,使泡菜生花,菜變質。其次是起鹽水,要用清水、自貢井鹽、辣椒、花椒、冰糖、白酒、老薑及香料等製作泡菜的鹽水。鹽水質量直接關係到泡菜的質量,鹽水的製作要求嚴格。製作鹽水的鹽必用自貢深井滷水熬制的粗顆粒鹽;水必須用泉水。為了引進一些乳酸菌和有益的菌群,要放一些從老泡菜罈中舀出的老鹽水,這有點像用成年老窖來勾兌酒一樣。第三是養護鹽水,要隨季節往壇里加進一些時令香菜,如蔥頭、茴香、紅辣椒、嫩薑、苦瓜等,起到調味、止花、香鹽水的作用。還要經常清洗壇沿壇蓋,常換壇沿水,以保證鹽水不壞。
自貢的泡菜在功能上也有區分,主要分為調料菜和下飯菜。調料菜是指在烹調時用作調料的泡菜,如泡酸菜、泡辣椒、泡姜、泡蒜等。這種泡菜往往泡的時間長,如著名的老梭邊就是自貢的老酸菜,自貢人用它做出了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的老梭邊魚。下飯菜是指在就餐吃飯時用於下飯的泡菜。也就是通常稱的跳水菜,就是將各種時令蔬菜往泡菜罈中一放,泡的時間很短,往往一夜即可,就像僅僅讓菜在鹽水裡洗了個澡一樣,故叫跳水菜。追求的是爽脆和泡菜特有的醇香,特別可口,送飯。如泡仔姜、泡蘿蔔等。
作為調料的泡菜,它對於自貢鹽幫菜的風味和技法都有很大的影響。自貢人做菜都離不開泡菜這種調料,家家戶戶都泡有調料菜,如果要開餐館則會需要幾個、十來個高大的泡菜罈,專門泡製酸菜、海椒、姜、蒜、蘿蔔等,場面十分壯觀。尤其是每年春季泡酸菜和夏季泡紅海椒,簡直成了全民活動。家家戶戶都要泡一百多斤泡酸菜,幾十斤紅海椒,一般的餐館則會泡上成百上千斤,因為他們在烹調中的作用太大了。如春天泡的酸菜,不僅可大量用於做魚(酸菜魚、老梭邊魚),還可用來煮湯(酸菜冬粉湯、酸菜豆瓣湯),也可用來炒飯(酸菜炒飯),並與泡海椒、泡姜等配合在自貢鹽幫菜的烹調中被廣泛使用,起到調味、解膩、去腥等作用。用泡上一年的蘿蔔與鴨同煮,熬出的“酸蘿蔔老鴨湯”便是一道名菜。
自貢泡菜
自貢泡菜
在所有調料泡菜中,泡酸菜可能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量的需求也非常大。自貢的泡酸菜與東北的酸菜是不同的。二者所用的原料和製作程式也都不同。東北的酸菜選用的是當地的大白菜,在秋末冬初,將曬好的大白菜放在鍋里用水煮一下,撈出沖涼水,空乾,碼缸裝菜,加水加鹽,菜頂壓一塊大石頭,在缸中醃製二三十天。自貢的酸菜則選用當地一種叫“青菜”的菜為原料。所謂的“青菜”,其學名是蓋菜,屬十字花科,醃製後有特殊的鮮味和香味。在每年春節剛過,“青菜”便陸續上市,不久菜市場上就被“青菜”所占領,市民也開始大量採購,少則百來斤,多則上千斤。買回後先進行晾曬,一定要曬乾。曬乾後清洗,裝壇,加鹽,加水,加辣椒、花椒、老薑等各種調料,這樣泡出的酸菜色澤金黃、酸香味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