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腸中風其實就是急性缺血性腸病的俗稱。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中發生,就是在腹腔內,動脈血管也在潛移默化地硬化著,尤其是腹腔內的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 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被血栓阻塞,導致腸道血液流灌不足,就會使某段腸道因缺血而發生潰爛、壞死、出血,這就是發生了“腸中風”。在臨床上表現為缺血性結腸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中風
- 俗稱:急性缺血性腸病
- 發生於:心臟及腦血管
- 持續時間:每次一兩個小時
症狀,預防,病例,典型病例1,典型病例2,典型病例3,醫學常識,
症狀
一般腸中風發作前都有一些徵兆,如飯後常有飽脹感,上腹不適或隱隱作痛,每次持續一兩個小時;攝入脂肪過多或飽餐後症狀加重,持續時間也較長。“腸中風”時腹痛的性質就好像肚子被什麼人的手緊緊抓住那樣,這種腹痛和便血現象有時可以自行緩解,但又會反覆發作,病情遷延數月甚至更長。除腹痛外還可能有噁心、嘔吐、腹瀉、便秘、日漸消瘦。偶因過度勞累、劇烈運動、飽食、情緒波動,則可誘發腹腔動脈急性痙攣,造成腸子嚴重缺血。此症用藥物不能根治,必要時只有考慮將缺血的那段腸子做手術切除。缺血性結腸炎大多發生在高齡老人中,約占91%,而且缺血的腸段大多數位於左半結腸,所以,病人會解出鮮紅色糞便。
造成腸中風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動脈粥狀硬化。硬化的動脈會變窄,由於某種原因,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使血壓變得不穩定時,血栓就可能突然形成。若出現在腸道,腸子血管就容易塞住,導致急性腸壞死,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也可由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纖顫、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等引發。
腸中風的典型症狀是急性劇烈性腹部絞痛和便血,與腹部體徵不相稱。腸中風發生時,病人腹部急性劇痛,就好像肚子被什麼人的手緊緊抓住一樣,並排出鮮紅色糞便。這種現象有時可以自行緩解,但又會反覆發作。特別是有明顯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由於突發腹腔動脈、尤其是腸系膜動脈痙攣,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腸、結腸的血液和氧供應嚴重不足或中斷,如不及時救治,可導致急性腸壞死,患者出現休克狀態。因此,出現上述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預防
三要經常檢查血脂成分、血液流變等項目,尤其是血小板的電泳。如果已發生心房顫動,就必須控制心室率,使平靜時心率在每分鐘60-70次;如果出現心動過速,立即配合心臟病藥物如地戈辛以減少血栓脫落的危險因素。反覆間歇腹痛的便血老年人,應做一次選擇性血管造影,了解缺血的部位、範圍,在身體狀況好的時候,請外科醫生有選擇地切除病變的腸段,以免一旦大量出血而發生意外。
病例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一般情況下,進入睡眠狀態後,血壓會逐漸降低,在凌晨3點左右達到最低值。因此,一般來說,醫生不主張高血壓病人在晚上10點以後服用降壓藥,這樣可能會由於低血壓狀態,引發腦梗塞。清晨以後,血壓會在8~9點和15~16點達到兩個小高峰,因此這兩個時間段不主張高血壓患者進行鍛鍊,以免引發腦出血。
典型病例3
該院腦血管病科宮洪濤博士說,秋末冬初(11~12月)和冬末春初(2~3月)中風發病率較高,此時進行預防性治療對防中風確實有一定效果。但是,現在很多患者進行預防性治療針對性不強,有的甚至是盲目“跟風”輸液,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醫學常識
有關“中風”的醫學知識,一般人都能講出幾條來,但不少人還不知道,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發生,就是在腹腔內,動脈血管也在潛移默化地硬化著,尤其是腹腔內的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被血栓阻塞,導致腸道血液流灌不足,就會使某段腸道因缺血而發生潰爛、壞死、出血。在臨床上表現為缺血性結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