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

脈學

脈學是利用切脈診治疾病,是中醫診斷學中的一項獨特方法。我國人民很早便發現了人體血液循環的道理,並且發現通過切脈可以觀察內臟器官的病變,有關情況在《周禮》、《內經》等古籍中得到記載。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著名醫學家扁鵲總結前人經驗,創立了脈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學
  • 利用切脈
  • 作用:診治疾病
  • 隸屬:中醫診斷學
起源,演變簡介,脈的種類,切脈法,在四診中的地位,辨別病因,辨別證候類型,辨明病勢轉歸,結語,

起源

我們從《戰國策》、《史記》等書中可以找到扁鵲的傳記和病案,其中起死回生是這方面的著名故事。有一個,扁鵲帶著弟子路過虢國,聽說太子死了,虢國正忙著辦喪事。一路上,人們都在談論太子的病,扁鵲留心聽著。根據大家談論的病情,他迅速進行判斷,認為太子可能害了屍厥(假死)病。於是,扁鵲急忙趕到王宮,要求給太子治病。經國王同意後,扁鵲被帶到靈堂。他仔細觀察太子的臉色,又摸了摸太子的脈搏。然後,又解開太子的衣帶,摸了摸太子的胸口。最後,他吩咐弟子取來針,在太子的頭頂和身上有關穴位進行針灸,並且給他熱敷。大約過了幾個時辰,太子終於完全清醒過來。扁鵲救活太子後,人人都誇他是起死回生的神醫。通過此事,也可以看到扁鵲在切脈方面造詣很深。正是由於他了解了太子的脈象,知道脈搏儘管跳得微弱緩慢,但還能救活,因此才採用了相關的治療措施。據《史記》記載,扁鵲最初診脈時無固定部位,凡有淺表動脈部位,都可診循,以後才改為以寸口切脈為主。他發明的寸口是人體經脈會合處,切診寸口可以了解人體氣血運行情況。他發明的寸口切脈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難怪司馬遷曾讚揚他說:“到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扁鵲之後,我國脈學知識經過多年經驗積累而越來越豐富,但也十分繁雜、零散,需要進行一次較全面的總結,並使之規範化,以便於學習、掌握和臨床運用。令人欣慰的是,距醫聖張仲景時代不遠的漢末晉初產生了一位醫學家,他擔負起了這一光榮的使命。此人就是在我國醫學史上首次總結脈學的王叔和。王叔和出身寒門,對醫學特別喜愛。他剛行醫的時候,因為家貧,穿得破破爛爛,人們都瞧不起他,也不相信他的醫術。有次他來到河南洛陽,想寄住在藥鋪里行醫,可是門面較大的藥店掌柜見他那副窮愁潦倒的樣子,都不肯收留。後來他到一家小藥鋪,說了許多好話,才得以寄住下來為四方過客治病。由於醫術精湛,他33歲被聘為太醫令。王叔和對脈象一直保持濃厚興趣,他治病非常重視切脈,每次看病總是仔細分辨不同病情的脈象,記下來後認真加以研究,久而久之便總結出許多經驗。做了太醫令後,他更是有條件閱讀到許多醫學典籍,潛心鑽研。在對醫學史上有關脈學的資料進行認真鑑別和整理的基礎上,他撰寫了我國現在最早的一部脈學專著《脈經》。它吸收扁鵲、華駝和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學家的理論,首次總結了兩晉以前的脈學經驗,對脈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它的問世,對我國和世界醫學都有很大影響,使中醫診脈、脈學成為一門系統科學,奠定了脈學診斷基礎。
脈學脈學

演變簡介

由遍診法演變為獨取寸口法
中醫脈學在戰國時代(公元前五世紀)即已在臨床上廣泛套用,當時的著名醫學家秦越人(即扁鵲)即是以切脈著名的。《史記》:“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後世根據這一記載,公認扁鵲為脈學之祖,並將討論脈學為主的《黃帝八十一難經》,偽托為扁鵲所著。根據《內經》三部九候論“有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兩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中部人,手少陰;下部天,足厥陰,下部地,足少陰,下部人,足太陰。下部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可見古代醫家切脈所採取的部位頗為廣泛,即所謂遍診法也。至《難經》出後,切脈才改以寸口(橈動脈)為主,《難經》開首即指出“十二經中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難經》並將古代廣泛的三部九候法,完全分配於寸口。又《史記·倉公傳》記倉公的脈位有“弦出左口”、“脈氣口至小緊”等,倉公名淳于意,乃秦、漢時人,所以我們大致可以肯定:由遍診法演變為獨取寸口法是自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的,後漢張仲景於其所著的《傷寒論·自序》中云:“觀今之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所謂管窺而已……”《傷寒論》為二世紀著作,它所指的遍診法為人迎(頸動脈)、寸口(橈動脈)、趺陽(脛前動脈),三部雖與《內經》有所不同,但觀其對當時醫生的批評,正反映了遍診法已演變為獨取寸口了。同時張仲景自己的著作對於寸口脈記載獨詳,趺陽、人迎則較少,對一般外感病的脈象,通篇概言寸口,若積聚、結胸等上下阻隔的疾病,則詳分寸關尺部候之,若病入於胃或久病雜病,則多分寸口趺陽並舉,說明了後漢時期,獨取寸口法已非常盛行,而遍診尚未全廢。至三國時吳太醫呂廣注《難經》云:“左手關前為人迎,右手關前為氣口。”竟把遍診法的人迎配入寸口脈的左前一分的地位,到了公元三世紀時,王叔和著《脈經》,更只專詳寸口脈而不涉及其他,這才使寸口在脈學上完全獨立,幾乎把遍診法全部廢除了。其所以演變的原因,當然與封建社會禮教束縛分不開,特別是六朝以後,婦女纏足之風盛行,婦人候足自然更不方便。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可能先在婦女診法上獨取寸口,以後並由女及男,對男子亦獨取寸口了。在封建社會中不獨一般男女的交際為禮教所不許,這種封建的倫理在醫學上也同時受到影響,只要從讀《國小》載:“一旗婦不肯醫持手診脈,寧病而死”,與襄陽縣誌載:“萬曆朝,太后病篤,崔真人孟傅應詔,詔自簾孔引線候脈”的兩種例子看來,雖然只是一種傳說,但封建社會束縛了脈學的進一步發展,則是毫無疑問的。
此外,在醫學本身上也有促使它演變的原因,那就是由於橈骨動脈具有便於診察的特有優點。橈骨動脈比較淺在易於觸知,波動低昂較易分別,《內經》上下兩部與人迎趺陽之脈,或隱而不顯,或脈管較粗,區別低昂非常困難,所以,由遍診法演變為獨取寸口法,也是很自然的現象。不過直至今天,中醫師日常使用的切脈法,雖然絕大多數是獨取寸口,但有時還結合遍診法,如利用額動脈以察發熱的情況,利用人迎看期門的搏動情況;病危的患者寸口脈微欲絕,或細弦而勁,生機索然,在此時往往兼診趺陽是否存在以判吉凶,某些痿痹患者能否恢復,或易否恢復,亦可利用趺陽決定。我們曾經治療一位特等殘廢的患者,兩足痿痹不能起床,診其趺陽脈左腳存在,右腳消失,推知其左腳或可恢復,治療後果能扶杖下床行動,左腳比右腳較能著力,可見遍診法還有它存在的價值。
寸口脈形詳略的演變
在中醫脈學的演變過程中,除遍診法演變為獨取寸口法外,同時在寸口脈的種類詳略上也前後有著差別。《內經·素問》對脈的記載共二十餘種:即大、小、滑、澀、浮、沉、遲、數、緊、急、緩、弦、長、弱、細、虛、實、代、短等(其實還有描繪脈狀而無正式名稱者未計在內)。公元二世紀倉公傅和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記的脈名和數目與《素問》相近。至晉代王叔和著《脈經》時,脈的名稱與數目較多,總計二十四脈,即浮、沉、遲、數、微、細、散、緊、弱、滑、代、動、緩、澀、結、促、軟、洪、伏、虛、實、芤、革、弦等,而為後世各家所祖述,唐孫思邈《千金翼方》仍叔和之舊,但改革脈為牢脈,脈訣則去數、散二脈,另加長、短二脈,總數仍為二十四種。至通常所謂二十八脈,出明李士材《診家正眼》,本節所舉即取材於此。足見歷代醫家根據臨床體會,不斷增加,由簡而繁,可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在今日看來,脈的名稱未免有些重複,例如疾脈不過是比較更快,似可不必另立名稱。不過在古代無精密時計的狀況下,不能完全以計數方法來顯示它的區別程度,只好另立名稱以事補救。
寸口六部分配臟腑的演變
上面已經提到:古代脈法是遍診法,《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謂“三部”系指全身上中下三停,“九候”系指三停各分三處,共為九處。《難經·十八難》則謂“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臍之有疾也;尺為下部,……主臍下至足之有疾也”,是將三停九處完全置於兩手寸關尺之間,而寸、關、尺又各分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合為九候矣。《難經》雖獨取寸口,但對兩手六部的臟腑分配尚未全面指出,及王叔和著《脈經》,於《平三關陰陽二十四氣脈》,《平人迎神門氣口前後脈》,《平三關病候並治》等篇,對左右分配臟腑的說法才十分明顯;至六朝(或雲北宋)高陽生之徒綜合脈訣,就概括地定為“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後來更有膀胱從腎配左尺,三焦從命門配右尺等。這種說法受到了許多人的批判,尤其是大腸小腸分配寸部更是爭論不休,但大體說來,《內經》所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則是可信的。在一般情況下,膈以上至頭部的疾病,可以在寸脈上反映出來,臍以下至足部的疾病可以在尺脈上反映出來,(這些)是有臨床事實表現的,(而)在概念上臟腑所居的地位上下既有不同,自然也可以同時測知。
後唐肖淵《褚氏遺書》根據《難經·十九難》:“脈有順逆,男女有恆而相反……,男子之脈在關上,女子之脈在關下……”又說:“男子順陽,自下生上,故右尺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出,故右關為脾,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腎,腎生左關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陰逆,自上生下,故左寸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出,故左關為脾,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腎,腎生右關肝,肝生右寸心。”把男女的分配完全顛倒過來。宋儲《脈辨疑》亦有類似說法,經元載同文《脈訣刊誤》指出:“男女形氣精血雖異,而十二經脈所引止始終,五臟之定位則一也,安可以女子位為反耶!”才糾正了這種謬論,但男左女右,男子主氣,女子主血的說法,則至目前未有少變。

脈的種類

(1)平脈常人的脈象謂之平脈。脈象不緩不急,不澀不滑,不長不短,不低不昂,不縱不橫,來去從容,這是形象上的平脈;一息五至,這是至數上的平脈。平脈的範圍很廣,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這是季節上的平脈;北方人脈強實,南方人脈濡弱,這是地域上的平脈;男子較慢,女子較快,這是性別上的平脈;年老者較快而硬,成年慢而柔軟,小兒亦快,這是年齡上的平脈。此外,與體質強弱、生活(起居、飲食)情緒等都有關係,所以平脈的範圍頗大,必須先熟悉平脈,才能候測病脈。滑伯仁云:“三部之內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尺寸陰陽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內,獨大、獨小、偏疾、偏遲,左右弱強相反,四時男女之相背,皆病脈也”,“診脈須先識時脈、胃脈與腑臟平脈,然後及於病脈。時脈春三月六部中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胃脈中,按之得和緩,腑臟平脈,心脈浮大而散,肺脈澀而短,肝脈弦而長,脾脈緩而大,腎脈沉而軟滑,凡人腑臟脈既平,胃脈和,又應時脈,乃無病也,反此為病。”上面列舉的平脈都是用的病脈名稱,其實只是藉此形容它稍有偏兼,並不過分出入,我們只要知道平脈的現象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來去從容,一息五至,再參考上面的各種說法,就可得其大體。關於妊娠三月以後脈較滑疾,亦屬生理上的平脈。
(2)病脈一般與平脈相出入者為病脈(但其中亦包括了一切生理的怪脈,另在怪脈類加以討論),通常就其體象分作二十八脈,即浮、沉、伏、遲、數、疾、代、促、結、洪、細、長、短、弦、芤、實、虛、弱、微、散、緩、濡、緊、革、牢、滑、動、澀。另有曲脈與弦脈之直上下相對立,二十八脈內並無此名,而事實上卻有此脈,多現於風痰涌盛之病,名目雖多,歸納起來不外脈位、脈息、脈狀、脈勢四種。脈位包括高、低,脈息包括快、慢、歇止,脈狀包括大、小、長、短、曲直、中空,脈勢包括有力、無力、軟、硬、流利、不流利,各項各有它的代表脈,此外即屬於四種裡面兼具一或二種的次要脈,為了說明簡便,把它列了一個二十八脈體象大概表(表一)。至於二十八脈的主病說法種種不一,有時以病的原因分,如遲脈為寒,數脈為熱,甚且以寸關尺分主病類與症狀,如寸浮傷風等,更屬刻舟求劍,舉不勝舉,今從病因列二十八脈主病大概表似覺較為概括,但二十八脈中獨見者少,兼見者多,一病可見數脈,一脈亦可見於數病,必須結合臨床症狀才能確定。
(3)絕脈:絕脈指毫無生機,轉歸不佳之病脈而言。古人定生死吉凶,多從脈之有神無神,脈之有根無根等方面討論。《脈經》云:“諸浮脈無根者死”,所謂無根即浮取有脈,稍按即不應指之謂,所謂無神也包括無根在內,不過無根以浮沉言,無神則結合往來之似有似無而已。陳運公云:“看脈須看有神無神,無論浮沉遲數滑澀大小之各脈,按指之下若有條理,先後秩然不亂者,此有神之至也。其餘按指而微微鼓動者,亦謂有神。倘按之而散亂者,或有或無者,或來有力而去無力者,或輕按有而重按絕無者,或時而續時而斷者,或欲續而不能、或欲按而不得,或沉細之中倏有依稀之狀,或洪大之內,忽縹緲之形,皆是無神之脈,脈至無神即為可畏,因循其待,必變為死脈。”此外又有所謂真髒脈見必死的記載,真髒脈乃各髒之絕脈,在具體脈形上,包括無根無神之外,還包括至數與硬度的特殊變化。如古所謂釜沸、魚翔、彈石、解索、屋漏、水流、雀啄、偃刀,以及《內經》上的蝦游、轉豆、火薪、散葉等等,均為內臟機能混亂之證,故不免於死亡。
(4)怪脈主要指反乎生理常態而又不屬病理範圍的脈象而言。如“反關脈寸關尺三部均不見脈,而自列缺陽溪始見脈者,陶節菴云:“病人若平素原無正脈,須用復手取之,脈必見也,此屬反關脈,診法與正取法同。”張璐云:“脈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自寸而反關者,有自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正部原如絲而陽溪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亦有諸部皆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對於反關脈的解釋,高武及張璐均認為“經脈阻結”,而虞天民氏則認為地天交泰所生成,誠然是很正確的。又如六陽脈六陰脈,均屬無病之人的生理變態,六陽脈兩手寸關尺平均洪大,六陰脈為兩手寸關尺平均沉細。六陽脈生平很難遇見,六陰脈則雖不常見,但臨床不乏此例。凡遇就診者毫無病苦而現此脈,或雖有病苦而脈並不與病情同進退,並且六脈之中毫無區別,即當懷疑及之。其次也有屬於病理的,如上面絕脈所舉的釜沸、蝦游,古人都把它稱為怪脈。此外,更有乍大乍小之鬼脈,神鬼之說絕不可靠,但精神恍惚,或神經擾亂至極之患者,確亦偶現此種脈象,不可不知。
至於相傳已久之“太素脈”云為創始於隋之楊上善,明彭用光並託言為東海馮真人於宋太祖乾德乙丑年,出傳於世,其大要論貴賤切脈之清濁,論窮通切脈之滑澀,論壽夭以長短,論時運以生克,論吉凶以緩急,顯然為術士之說,這不只為脈中之怪而實為脈學中之怪了。
(5)小兒脈:五歲以下的兒童切脈無法分部,宜以觀察虎口指紋為主,指紋除部位分風、氣、命三關,體狀分粗細曲直開叉之外,還可從顏色的紅淡紫黯以及往來流利或滯澀等方面來判斷病情。因為它屬於中醫脈學的一個部分,故附此一提。

切脈法

(1)定關:掌後高骨(神門穴)對面的就是關部,朱奉謙云:“凡初下指,初以中指端按關位——掌後高骨為關,乃齊下前後二指,為三部脈,前指寸口,後指尺部也。”汪石山云:“揣得高骨,壓中指於高骨以定關位,然後下前後兩指以定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說也。”三指間的距離與病人的長短有關,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
(2)下指輕重:古人有三菽之重取其浮,九菽之重取其中,十五菽之重取其沉的記載,這是從實際中得來的經驗,值得進一步研究。楊仁齊云:“每部下指,初則浮按訊息之,次則中按訊息之,又次則沉按訊息之……於是舉指而上,復穩指而下,反覆拶(za)相進退而訊息之。”滑伯仁云:“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按、尋。輕手尋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委曲求之曰尋。”楊氏與滑氏的輕重次第是完全一樣,不過名詞微有不同,而下指輕重又必因病人肥瘦而略有差異。
(3)調息:切脈時應先調息,即以醫師自己(平人)的呼吸去調知病人脈搏的快慢,一呼一吸脈五至為平脈。滑伯仁云:“凡診脈之道,先須調平自己氣息,男左女右。”目前中醫師多以時鐘計算,調息似已不甚重要,但根據古人要求動數候脈,需候五十動才合標準。張仲景《傷寒論·自序》對當時醫生診脈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曾經提出批評,《醫貫》亦云:“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至乃知五臟缺失,今人指到腕骨即雲見了,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誠然是很中肯的。
(4)擇時:切脈以平旦(寅時)為準。陳無擇云:“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以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當停寧食頃,俟(si)定乃診,師亦如之,釋曰:停寧俟定,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待平旦,學者知之。”事實上每個病人都等到平旦診脈是不可能的。

在四診中的地位

脈在四診中所以被重視,在中醫說來主要是根據“有諸內,形諸外”,可以從外察內的理論。董四園云:“脈者,血之府也。血充脈中,緣氣流行,肢體百骸,無所不到,故為血氣之先機,憑此可以知氣血之盛衰,疾病未形,脈先昭著……凡邪正寒熱虛實,憑此可推而得焉。”人體構造及生理是具有整體性的,脈是整體的一部分,所以從脈的變化,大致可以察知內在變動的全貌,這是中醫脈學的整體觀點(之)最高原則。
關於中醫經常習用寸口診法,除了上面所說的原因外,在中醫學術上認為寸口是手太陰動脈,肺朝百脈,為脈的主導,故能“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張世賢注《難經·第一難》云:“手太陰之寸口以決夫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者,蓋由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引之於寸口,變見於脈,故可以決人吉生而凶死也。”《內經》曰:“脈會太淵”,太淵即寸口也。吳幼清云:“五臟六腑之經,分布於手足,凡十二脈……手三部皆肺臟,而分其部位以候他髒之氣……何也,脈者血之流派,氣使然也,肺居五臟之上,氣所出入之門戶也,脈行始肺終肝,而復會於肺,故其經穴名為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一身之氣,必於是占焉。”關於肺朝百脈的價值如何,當然還待研究,但卻充分說明古人對於寸口脈的重視。
綜合脈學在診察中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辨別病因

中醫對於病因的認識,認為有六氣、七情及有形之邪等。不同的病因即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脈象,如風脈多浮,寒脈多遲,或緊、細、微;濕脈多濡,痰飲脈多弦、緊、滑,瘀血脈多澀,憂脈多澀等(參考表二),這只是就常例中略舉各種原因的代表脈,其實參伍錯綜變例百出,例如浮為風之代表脈,但只是指的外風,如果肝風內動則脈又當弦,若或浮而兼微,更是陽氣虛浮,不但不能指為外風,並且屬於內傷中之比較嚴重者,似此就不是這裡所可罄述的了。

辨別證候類型

中醫在臨床診斷上除辨別病因外,還應辨別其陰陽寒熱表里虛實等八綱所屬。脈學對八綱的鑑別上作用非常顯著,一般而論,脈的浮沉,表示病屬表屬里,遲數區別寒熱,脈的有力無力表示虛實。至於陰陽除統指表里寒熱虛實之外,還可代表血氣。張景岳云:“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有諸中必形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引人之疾病,不過表里寒熱虛實,此六字業已盡之。然六者之中又以虛實為最要,蓋凡表里寒熱諸證,無不皆有虛實,既然知表里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八綱已經是中醫辨證的綱領,張氏更強調虛實二字,則為綱領中的綱領,所謂虛證指人體抵抗力不足,實證則指病邪毒素旺盛而言。八綱中的脈證還有真、假之分,更為辨證中的吃緊處。中醫治虛寒常用附子、乾薑,治實熱常用石膏、大黃,萬一真假誤認,必然死生反掌。例如身發高熱,面紅氣粗,從表面上看似屬熱證,盡可用石膏、大黃,但切脈沉細若絕,或雖浮大而按之豁然空虛,這種熱象中醫認為全是假的,它的本質實為真寒,正好與熱證相反,而必須用附子乾薑等劑。在這種情況下,脈學所起的作用是帶有決定性的,雖然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碰到,但也並非很個別的。張景岳云:“凡見脈證有不相合者,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矣,故有以陰證見陽脈者,有以陽證見陰脈者,有以虛證見實脈者,有以實證見虛脈者,此陰彼陽,此虛彼實,不有真見,最易殺人。”充分說明了脈證相應的重要和脈證相反的嚴重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脈象的參考,那末真假疑似之間,必然很難辨別。

辨明病勢轉歸

病勢轉歸包括病情進退、順逆與病邪傳經與否等,這在脈學上也有所反映。如痢疾脈大為病進,脈小為病退。《傷寒論》云:“下痢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蓋邪實病毒旺盛,表現為脈大有力,故為病進,若脈微弱數者,則邪勢已衰,故為病退而痢止。這只是屬於邪實方面的例子。如果屬於正虛卻與此恰巧相反,例如太陰病脈微浮者為欲愈,因原本正氣較衰脈沉而弱,現正氣來復脈沉弱漸有起色,故為欲愈。在順逆方面,一般陽證得陽脈(如浮、洪、滑、數等),陰證得陰脈(如沉、細、澀、遲)為順,反是則逆,這在上面脈證的真假問題上已有所說明,在陽證得陰脈,知邪雖盛而正已虛,說他是逆尚易了解,至於說陰證得陽脈似乎很好,為什麼也說它是逆象呢?例如“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又如脈大為勞,均屬此候,要知道這裡所謂“陰證見陽脈”,並不如上文所謂太陰病脈沉弱而漸見起色的微浮之類的陽脈,而是指的革脈牢脈之類,表象似實而本質已枯。至於根據脈象判斷病邪傳變與否。《傷寒論》有云:“傷寒二、三日,脈若靜者,為不傳也;脈數急者,為傳也。”是其一例;“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都不外從脈的變化上來判斷病的機轉的順逆,與預後的吉凶。象這樣的記載簡直舉不勝舉。說明了脈學在診斷上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重大。
不過脈在診斷方面雖然起著如此的重大作用,仍不能以切脈為測知一切疾病的唯一方法,更不能以切脈即可知萬病。中醫四診中必須全面配合,缺一不可,古訓“脈證合參”、“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正強調了全面診斷的重要。汪石山云:“《脈經》云:浮為風、為虛、為嘔、為痞、為厥、為脹、為滿、不食、為熱、為內結等……數十餘病。假使診得浮脈,苟不兼以望聞問切,而欲的指其何病,吾謂戛戛(jia)乎其難矣。古人一以脈參病,曷嘗以診脈知病為貴?夫脈經一書,開卷便言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決死生,可見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豈得而偏廢乎。”徐大椿對一般江湖醫生借脈為名的醜態,更作了刻骨的批判,是非常正確的。

結語

以上簡單的就中醫脈學中的一般問題粗略地介紹了一下。從中醫脈學的成就來看,說明我們祖先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創造性的。其中如對於脈象的體會描寫,對於持脈輕重的準則,以及根據脈象判斷病因、病理、機轉、預後等,基本上是正確的,有相當的物質基礎,有充分的客觀事實,所以肯定它具有科學的內容。但在歷史的條件限制下,還未能提高到完全系統地來作出科學說明,因為中醫缺乏發揮與研究,這門學問是停滯不前,或帶有神秘色彩,增加了對於這門科學正確研究的困難,甚至使人懷疑到脈不可靠,其中原因除上述者外,還有學術本身存在的問題。如:
(1)舍脈從證說的阻礙:脈證雖均有常、變、真、假,但各有一定可資鑑別之點。人們不注意從這方面去鑽研,貿然作出有時應該舍證從脈,有時應該舍脈從證之說,以致造成脈象雖可以幫助診斷,但又並不可靠(的觀念),這隻要進一步加以追究(可參考姚國美診斷治療學),它的錯誤就可明白。
(2)六脈分配臟腑的可疑:脈管只是一條,在短短寸許之地,要以寸關尺來區別表里臟腑的病變,未免是很難解釋的問題,何況分配方法——主要是大小腸分配寸尺的爭論——言人人殊,執行的人虛應故事,本身基礎已先動搖,進一步鑽研似徒多事,其實只要稍稍虛心與認真就可在日常臨床上體會到寸關尺三部體象確有 或 的事實,三部表現既各不同,必然有其不同的原因存在,怎可因為一時不易解釋,就認為無足鑽研?
(3)認為脈不可靠,而不想作研究的,固然不對。另一種雖然認為可靠,但覺得不必再加研究,也還是思想上的障礙。如有的人以為中醫脈學既然有理論有系統有事實,可以說得完全科學,只要按著老一套去學習體會就成,為什麼還要加工研究?至於個人直覺體會有時出入,體象描繪是否具體,理論根據是否確實,換一句話說要不要利用近代科學武器來說明問題本質,克服抽象摸索的困難,均一概置之不問,這當然不是隨著時代前進的正確態度。另外也有以為脈學在中西醫學裡面都有記載,而且已經有了適當的科學說明,脈象的形成,無非是血量與張力、節律的關係。我們對科學知識未免太幼稚,但我們總覺得脈的問題並不會過分簡單,究竟怎么樣能夠分部候知體內活動,能否從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求取解答,即使脈形的改變,其物理及化學基礎如何,凡此種種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之,自從黨和人民政府大力號召發揚祖國醫學遺產,我們已大大的恢復了民族自尊心,回憶一九五二年我們參觀某次衛生展覽會時,曾提出利用脈搏描繪器來研究中國脈學,當時曾遭受說明者斥為唯心,而現在許多研究等單位卻先後提出此議,邀請我們中醫實驗院合作,充分地利用所有的科學成果,共同把祖國醫學遺產蒐集整理之後並作進一步研究。我們相信,中國脈學是會有更大成就,對於世界醫學是會有更大貢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