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fat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脂膜
- 外文名:fat membrane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_感覺器_其他感覺器、皮膚及其衍生結構
- 公布時間:2014年
脂膜(fat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脂膜(fat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富含脂肪的皮下組織淺層。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 (第二版)。1...
panniculitis 皮下脂肪層由脂肪細胞所構成的小葉及小葉間的結締組織間隔所組成。按炎症的主要發生部位可將脂膜炎分為小葉性脂膜炎及間隔性脂膜炎兩大類。脂膜炎是一譜寬的綜合徵,隨臨床特點、關連的疾病、病理改變不同而可分為不同亞類。診斷除儘量發現引起的疾病和病原外,最早期新鮮的活儉,切除足夠量的標本...
新高脂膜粉劑是以高級脂肪酸與多種化合物科學復配,採用特色科研新工藝合成的一種可濕性粉劑。本品稀釋使用後自動擴散,形成一層超薄的保護膜緊貼植物體,不影響作物吸水透氣透光,保護作物不受外部病害的侵染,被美稱為“植物保健衣”。可用於各種作物拌種、土壤保墒、苗體保護、防病減災等。新高脂膜又是農藥生產...
脂膜在一定條件下的物相變化,也就是液晶相—凝膠相或液晶相—液相的相互轉變。膜脂包括極性基團、碳氫鏈長度和飽和度各異的各種磷脂和糖脂,具有相同成分及物理化學性質的脂分子(幾十個至幾百個)組成了大小不同的脂區,這些脂區在雙分子層的兩面不對稱排列,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在正常情況下,脂膜處於一...
系統型脂膜炎呈一種特發性的主要累及軀幹和大腿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膜炎。主要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皮下結節或為片狀斑塊,同時伴有發熱,部分病例可累及內臟。男女均可發病,成人發病者以女性為多,兒童發病多為男性。發病年齡自6 個月~64 歲,以20~40 歲女性最為多見。多數病例伴有頭痛、全身乏力、厭食、肌肉痛...
人為脂膜炎系人為因素造成的局限性脂膜炎。通常是由物理性因素所致的脂膜炎症。多對症處理。病因 通常由物理性(包括機械冷熱、壓力、鈍挫、創傷力擊打等),化學性(包括藥物、油類、酸、鹼或奶類等)因素所致的脂膜炎症。發病機制還不很清楚。通常由物理因素所致的脂膜炎症。臨床表現 於接觸局部皮膚輕度潮紅,...
《不對稱脂膜結構中分子運動規律及膜的穩定性研究》是依託陝西師範大學,由郝長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細胞膜不對稱性的異常與細胞老化、凋亡、癌變及免疫系統缺陷等疾病密切相關,探索不對稱脂膜結構中分子運動規律及膜的穩定性對弄清這些疾病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化學生物學意義。本項目圍繞不對稱...
腸系膜脂膜炎是累及腸系膜脂肪組織的一種少見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其特點是腸系膜脂肪組織的壞死、慢性炎症及纖維化。最主要侵及小腸系膜,占90%以上,偶可累及結腸系膜、後腹膜、網膜等。本病好發於年齡50歲以上的人群。患者多為男性,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2~3倍。 病因 腸系膜脂膜炎的確切病因不清楚,大部分...
壓力性脂膜炎1969年由Sarkany首先報導,局部受壓後出現皮下結節性脂膜炎,表麵皮膚潮紅。中國於1991年報導1例。病因病機 病因不明。由於損害在外傷或受到外界壓力後出現,故考慮外傷可能為誘因。患者γ球蛋白和IgG升高,脂肪小葉內有大量漿細胞浸潤,對激素治療反應好及發病時伴有肌肉和關節疼痛,因而推測該病可能是...
嗜酸性脂膜炎是嗜酸性粒細胞在皮下脂肪中大量浸潤而引起的一種炎症性病變。嗜酸性脂膜炎屬病理性診斷,臨床較少見,認為其不是一種獨立疾病,而是與全身狀況相關的一種反應過程。有文獻認為嗜酸性脂膜炎屬於皮膚局部一個遲發性過敏反應。病因 病因不明,本病可由結節性紅斑、血管炎、惡性腫瘤、昆蟲叮咬、寄生蟲...
《樹突狀細胞的脂膜對固態顆粒的感知》是依託清華大學,由石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受體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一般被認為是免疫激活的起點,然而,這一方式是否適用於免疫細胞對固體結構的感知是值得懷疑的。因為一般常見的免疫佐劑是晶體,如明礬和尿酸鈉,這個課題對免疫激活,特別是疫苗的發展有相關的...
蓓肌安脂膜修護滋養精華油 ,隸屬於上海中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款化妝品。產品簡介 蓓肌安脂膜修護滋養精華油是由上海中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護膚品,於2019年7月1日備案。備案信息 產品名稱:蓓肌安脂膜修護滋養精華油 備案編號:滬G妝網備字2019016929 備案日期:2019-07-01 備案人:上海中匡生物...
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病因不明。可能與脂肪代謝障礙或者影響脂肪代謝的酶異常,變態反應,藥物因素(如碘、溴等)有關。診斷 1.好發於青壯年女性。2.皮下結節為主症狀,成批發作,大小不等,直徑0.5~10cm以上,中等硬度,界限清楚。結節與皮膚粘連,活動性小,有明顯的觸痛與自發痛。3.好發於四肢(尤其是...
亞急性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subacute nodular migratory panniculitis)為一種少見的皮下脂膜炎,又名結節性遊走性脂膜炎,常發於小腿下部,皮損呈淡黃或淡紅皮下結節,互相融合,質硬如木板,中心消退,呈離心狀向四週遊走。病程遷延,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症狀體徵 皮損初為直徑約1...
回歸熱型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也稱Weber-Christian綜合徵,呈一種特發性的主要累及軀幹和大腿皮下脂肪組織的脂膜炎。主要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皮下結節或為片狀斑塊,同時伴有發熱,部分病例可累及內臟。具有多系統損害的回歸熱型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稱為系統型脂膜炎;僅有皮損而無內臟損害者,稱普通型脂膜炎。
類固醇後脂膜炎多系套用大劑量類固醇激素後而突然停止,或過快減量所致皮下結節性脂膜炎。又稱為類固醇激素後脂膜炎。病因 本症屬類固醇激素的併發症。由於停用類固醇激素,失去對脂肪沉積失控所致脂肪細胞內脂酶一過性障礙,引起脂肪細胞變性、損傷。臨床表現 通常停用類固醇激素後2周左右出現大小不等的皮下結節、質...
1980年Winklemann等首先提出組織細胞吞噬性脂膜炎的病名,為良性的組織細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徵是全身觸痛性多發性皮下結節、高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出血、血凝異常。本病是由具有吞噬活性的組織細胞浸潤皮下脂肪組織引起的脂膜炎,常有多器官受累,出現皮下結節、發熱、全血細胞減少、出血、肝腎功能衰竭等。病...
類固醇激素後脂膜炎多系套用大劑量類固醇激素後而突然停止或過快速減量所致皮下結節性脂膜炎。病因 本症屬類固醇激素的併發症。由於停用類固醇激素,失去對脂肪沉積失控所致脂肪細胞內脂酶一過性障礙,引起脂肪細胞變性、損傷。臨床表現 通常停用類固醇激素後2周左右,出現大小不等的皮下結節、質硬、境界清楚,有壓痛,...
脂膜肌 脂膜肌(panniculus carnosus musc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
本病也稱胰腺性皮下結節性脂肪壞死症。其臨床特徵為反覆成批出現發紅的疼痛性皮下結節,直徑0.5~5厘米。皮損最早發生於小腿,以後可波及全身皮膚。某些結節在軟化期後可含有無菌性黏稠物質,皮損出現時可伴有陣發性腹痛、多關節炎(或關節痛)、發熱及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皮損自發性內陷而無表皮萎縮。本病發病男性...
液化性脂膜炎 液化性脂膜炎(liquefying panniculitis)是2002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2002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七分冊》第一版。
急性脂肪皮膚硬化症又稱急性脂肪性硬皮病、硬化性脂膜炎,是指小腿下段因靜脈高壓或重力性綜合徵而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增厚或硬化。病因 小腿下段靜脈高壓或重力性大所致靜脈功能障礙是主要病因。硬化性脂膜炎好發於肥胖的中年女性。臨床表現 硬化性脂膜炎是一種慢性脂膜炎,其特徵為一側或雙側小腿的皮膚硬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