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Guangdong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始建於1996年,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前身為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全日制職業本科院校,是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之一。2020年,學校被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廣東省博士工作站”。
截止2021年6月,學校擁有星湖和大旺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83畝,建築面積近50萬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多人。學校建有14個教學單位,開設17個本科專業、53個專科專業,擁有各類實驗實訓室180多個;圖書館館藏圖書127萬冊,電子圖書364500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 外文名:Guangdong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 簡稱:廣東工商職大
- 創辦時間:1996年
- 創辦人:謝建平、莫秀全
- 辦學性質:民辦高校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
- 主管部門:廣東省教育廳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葉崢嶸 、校長:和飛
- 高職專業:53個
- 本科專業:17個
- 院系設定:14個二級學院
- 校訓:重知識、更重能力、尤重品德
- 校歌:《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校歌》
-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七星岩旅遊區
- 院校代碼:13721
- 主要獎項: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
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名與校徽,辦學理念,校園活動,地理位置,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96年,學校創辦,時名東方人才學校。1997年,原東方人才學校更名為肇慶市工商職業學校,校址遷到市區和平路48號1999年,成立肇慶工商專修學院。
2009年,順利通過廣東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3年底,學校大旺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掛牌成立,占地280多畝。
201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學校由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2017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2017年列入專家考察的申報高等學校的公示》中,廣東工商職業學院申請升格更名為廣東工商學院。
2018年5月,教育部發布《關於2018年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新設本科學校名單中,廣東工商職業學院擬升格更名為廣東西江學院。12月,教育部發函正式批覆廣東工商職業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廣東工商職業學院更名為廣東工商職業學院(本科)。
2019年5月,教育部發函批覆廣東工商職業學院(本科)更名為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2020年7月,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中軟國際產業學院成立。
2021年4月,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消防救援學院已正式掛牌,由肇慶市消防救援支隊與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簽訂合作協定,首批計畫招生人數200人,設定了消防救援技術、應急救援技術專業2個專業。自2018年消防救援隊伍改制以後,在國內地方高等院校組建消防救援學院尚屬首例。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止2021年6月,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形成了以工、管雙輪驅動,工、管、經、文、藝、教育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建有計算機學院、智慧型製造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財經政法學院、健康與家政管理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開設17個本科專業、53個專科專業。建有計算機信息、建築工程等6個專業群和智慧型製造、電子信息、建築、財經商貿、藝術創意等五大實驗實訓中心,擁有各類實驗實訓室180多個,現有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財政資助專業7個、省級大學生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3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決策諮詢基地1個,國家級孵化器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
院系名稱 | 辦學層次 | 院系概況 |
---|---|---|
智慧型製造學院與汽車工程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商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財經政法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建築工程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學院 | 本科 | 大數據技術與套用、大數據技術與套用(產業工程師班) |
本科、專科 | ||
計算機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外語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藝術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文化與傳播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健康與家政管理學院 | 本科 | |
專科 | ||
體育學院 | 專科 | |
消防救援學院 (2021年3月起招生) | 專科 | 消防救援技術、應急救援技術 |
(表格資料來源為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2020年招生專業計畫,最新招生計畫請至學校官網查詢)
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的數據,有專任教師967人,具有正高職稱教師84人、副高職稱215人、中級職稱296人,碩士學位教師389人、博士學位教師21人,“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28.72%。同時還聘任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242人。引進了一批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博士,以及具有行業或企業經驗背景的高層次人才。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近年來,學院就業率一直持續保持在98%以上。2018年學校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教學建設
- 教學設施
學校建有實訓中心,擁有實訓基地64個,實驗室、實訓室用房總面積約18000平方米,儀器設備共3254台,設有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中心、維修服務中心、網路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教研室、計算機實驗教學教研室、金工實訓教學教研室、數控教學教研室,承擔全院學生各類型的實驗、實訓教學。
- 質量工程
截止2019年8現有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財政資助專業6個、校級重點專業7個、品牌專業2個、特色專業4個。
省級高職教育重點專業(2個):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
校級高職教育重點專業(3個):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
校級精品課程(5門):外貿英語函電(套用外語系)、市場行銷(經濟系)、計算機套用基礎(計算機套用技術系)、財務會計(工商管理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公共教學部)
- 教學成果
2012年-2016年,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共有學生233人次在國家、省、市的各類競賽中獲獎;學校創辦了學報、校報等最佳化校園文化氛圍;2013年就業率創新高。
截至2013年9月,學院與德國PGB教育集團、菲律賓聖保羅大學、德國F+U職業培訓、美國州立大學、台灣崑山科技大學、台灣建國科技大學、台灣嶺東科技大學、紐西蘭皇家商學院等開展了不同層次的深度合作與交流。
- 與澳大利亞hunter school of performing arts洽談國際合作教育項目
- 與澳大利亞桑瑞亞理工學院洽談國際合作教育項目
- 與菲律賓聖保羅大學締結友好學校關係
- 與愛爾蘭都柏林波特貝洛學院建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19年8月,學校建有智慧型製造、電子信息、建築、財經商貿、藝術創意等五大實驗實訓中心,專業建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個,專業建有省級公共實訓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決策諮詢基地1個。各類實驗實訓室157個,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擁有市級科研中心2個,市級公共服務平台2個,校級研究所4所。
- 市級研究中心(2個):、肇慶市工業機器人與機械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肇慶市電子商務研究所
- 市級公共服務平台(2個):廣東華南健康養老產業研究院、企業管理諮詢研究所、
- 校級研究所(4所):國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長春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肇慶分園、西江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1-2016年,學校主要科研成果有:公開出版的專著16部(科技1部、經管9部、國學4部、外語2部);市省級科研課題 41項(省級3項、市級32項、國家學會6項);國家專利 60項 (發明4項、實用新型49項、外觀7項);諮詢報告 105個(政府部門22個、企業70個、科研機構學校13個);公開發表的論文 700多篇 (EI3篇、SCI1篇、CSSCI5篇、核心期刊62篇)。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止2021年6月,圖書館分星湖與大旺兩個校區館,現有紙質藏書126萬冊,電子藏書46.4萬冊;按學科、主題計量,共有22個資料庫,數位化資源折合總量10700GB;紙質中外文期刊1020種,電子中外文期刊7000餘種。各類閱覽座位1090座,全年開放265天,每周開放90小時。建立了現代化的網路系統,做到了區域網路完善(千兆區域網路)、外網暢通,數字資源24小時開放,WIFI覆蓋,可以移動閱覽。近年來又相繼建立了參考資訊、文獻檢索、定題服務、文獻傳遞、學術導航、查詢指引、信息摘編等服務功能,實行了學科館員、首問負責制等項服務方式。
- 學術期刊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是由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包含教學改革與研究、思想政治研究、高職教育研究、學術研究4個分類內容。
文化傳統
校名與校徽
校名由學校副董事長莫秀全先生題寫。
辦學理念
校訓:重知識、更重能力、尤重品德
辦學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辦學
辦學精神:海納百川 堅韌執著
校園活動
2012年4月,“美在工商”學校首屆櫻花文化節在學校中山公園隆重開幕。
2018年3月,學生會科技部開展“雷鋒節義務維修”活動。
地理位置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校本部位於廣東省肇慶市七星岩旅遊區。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星湖校區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和飛 |
黨委書記、副校長 | 葉崢嶸 |
副校長 | 苗德華、丁孝鵬、劉志堅、陳伊娜、江雪珍、方澤強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盧景值 |
校長助理 | 林顯華、吳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