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貴族出身,博學多識,匡佐蒙古,憂憤而卒,歷史功績,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個人作品,律歷,術數,詩歌,史地,書法,人物評價,總評,點評,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後世紀念,墓葬祠堂,古七弦琴,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貴族出身
耶律楚材在
金章宗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1190年7月24日)生於
燕京(今
北京),他出身
契丹貴族家庭,是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東丹王
耶律倍八世孫、
金朝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耶律楚材是在他的父親花甲之年出生的,其父曾經說過:“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父親用《
春秋左氏傳》中的“雖楚有材,晉實用之”的典故,給兒子起名為“楚材”,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滿面鬍鬚,成吉思汗稱呼他為:吾圖撒合里,意為“長髯人”。
博學多識
明昌二年(1191年)六月,耶律履去世,耶律楚材時年兩歲(另有明昌元年及明昌三年去世之說),隨母楊氏定居
義州弘政(今
錦州義縣),受到母親全面的教育,十二歲時入閭山顯州書院,十三歲時學習
詩書。
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們家世代仕於金朝,常居燕京。當時燕京有深厚的漢文化的基礎,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漢文化薰陶,形成了讀書知禮的家風。耶律楚材從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薰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學說來治理天下。耶律楚材秉承家族傳統,自幼學習漢籍,精通
漢文,年紀輕輕就已“博及群書,旁通
天文、
地理、
律歷、
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著”了。
泰和六年(1206年),根據金朝制度,宰相的兒子能夠被賜予
省掾之職,耶律楚材沒有到任。想要參與
科舉考試,
金章宗詢問參與考試之人關於審案的多件事。當時有十七人參與考試,而只有耶律楚材的回答為優等,於是被徵召授予掾職,後任
開州同知。
匡佐蒙古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軍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派人向他詢問治國大計。據格魯塞《草原帝國》記載:“占領北京後,在願意支持蒙古統治的俘虜中,成吉思汗選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長八尺,美髯宏聲’博得成吉思汗的喜愛,被任命為輔臣。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隨成吉思汗西征,常曉以
征伐、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備受器重。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又隨成吉思汗征
西夏,諫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徵發殺戮,使貪暴之風稍斂。
窩闊台汗即位後,耶律楚材倡立朝儀,勸
親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禮,以尊汗權。從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譽為“社稷之臣”。初執掌中原地區
賦稅事宜,建議頒行《便宜一十八事》,設立州郡長官,使軍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對改漢地為牧場;建立賦稅制度,設定燕京等處十路徵收課稅所。
窩闊台汗三年(1231年),任
中書令(宰相)。此後,他積極恢復文治,逐步實施“以儒治國”的方案和“定製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游惰、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
酷吏、崇孝悌、賑困窮”的政治主張。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
殫精竭慮,創舉頗多。主要有保護
農業,實行封建賦稅制度;改革政治體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對屠殺生命,保護百姓生命;禁止掠民為驅,實行
編戶制度;反對撲買課稅,禁止以權謀私;主張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經典。
憂憤而卒
乃馬真後三年(1244年)五月十四日(6月20日),耶律楚材悲憤而死,享年五十五歲。“砥柱中流斷,藏舟半夜移”,訊息傳出,傾國悲哀,許多蒙古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的親人。漢族的士大夫更是流著眼淚憑弔這位功勳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大蒙古國數日內不聞樂聲。正如其同時代人暮之謙在《中書耶律公輓詞》中所言:“忽報台星折,仍結薤露新,斯民感天極,灑淚叫蒼旻。”
耶律楚材死後,乃馬真後遵照其遺願,將他的遺體運回燕京故里,安葬在耶律楚材生前非常眷戀的玉泉山下的瓮山泊(今昆明湖)之濱,與先於他去世的夫人合葬。並為其建廟立像,儀式極為隆重。
歷史功績
政治
官制
蒙古建國之初,實行軍政合一制度,只有萬戶、千戶、百戶等統率軍隊的長官,沒有治理政事的長官。耶律楚材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出建議:“地方上應設定官吏統治老百姓,另設萬戶總管軍隊,使軍政互相遏制,防止獨斷獨行。”窩闊台採納了。窩闊台還根據他的建議,在中央設立了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任命耶律楚材為中書令(宰相)。此外,耶律楚材還主張用孔孟之道作為治國治民的準則,選用儒生來擔任各級官吏。
禮制
蒙古國雖然有貴賤尊卑之分,但是從來沒有像中原地區封建王朝那樣有嚴格的君臣之別。1229年秋天,蒙古國的宗王和大臣們在曲綠連河曲雕
阿蘭地方舉行忽鄰勒塔(大會)。窩闊台被選為大汗之後,耶律楚材對察合台說“你雖然是大汗的哥哥,但是從地位上講,你是臣子,應當對大汗行跪拜禮。你帶頭下跪了,就沒有人敢不拜。”於是,察合台就率領黃金家族和各級長官向大汗窩闊台下拜。從此,蒙古國有了尊汗的下拜禮。
法制
成吉思汗並沒有制定完整的法律,“札撒黑”只是一種適用於草原的習慣法。蒙古統制範圍擴大到中原以後,刑事案件大大增加了,情況也複雜得多了,耶律楚材便提出《便宜十八事》作為臨時法律,嚴禁地方官擅自濫殺老百姓,不準商人財主貪污公物,打擊地痞流氓殺人盜竊,禁止地主富豪奪取農民田地,這樣,社會秩序就漸漸安定下來。
經濟
賦稅
在經濟上,耶律楚材針對中原腹地遭受多年的戰爭破壞,生產凋敝,百姓困苦的情況,主張輕徭薄賦,愛惜民力,發展生產。在耶律楚材的建議下,窩闊台改變了過去“裂土分區”的
分封制,窩闊台登基後,有人建議把中原變為牧場。耶律楚材說,軍隊征服南宋需要供給;如果在中原平均徵收地稅、商稅、鹽稅和鐵冶稅,以及其他山澤之利,每年可以獲得白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就足夠軍需之用了。窩闊台聽了,就委派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賦稅。耶律楚材於是在中原設立了十路課稅使,全部委任儒士,使中原地方避免了一次歷史大倒退。
課稅
建立在遊牧經濟基礎上的蒙古國 家對中原地區的農耕經濟制度毫無所知,更談不上管理。起初,對中原是“春去秋來,惟事抄掠”。中原成為占領地以後,無從抄掠,這時主要通過中原的歸降將領和土豪管轄所占城池,並由這些官員自行征斂,向蒙古統治者交納貢賦。到窩闊台即位之前,中原地區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歷史記載:太祖時代,西征西域,沒有時間治理中原,官吏多聚斂私財、貨物數額巨大,而政府沒有儲備,倉凜府庫沒有一斗糧食和一尺帛。汗廷和官府無收人。耶律楚材適時提出設立十路徵收課稅所,任用懂得治理中原之道的儒士為官的主張。窩闊台同意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始置十路徵收課稅使。每路都任命正副課稅使,皆由儒士擔任。以陳時可、趙防使燕京,劉中、劉桓使宣德,周立和、王貞使西京,呂振、劉子振使太原,楊簡、高廷英使平陽,王晉、賈從使真定, 瑜、王銳使東平,王德亨、侯顯使北京,夾谷永、程泰使平州,田木西、李天翼使濟南。 十路徵收課稅使的人選是蒙古征服華北後,首次在蒙人和地方土豪外選拔官員,被稱為:凡是主、副官員全用士人、達到了天下之選。課稅所在為蒙古國擴大財政收人方面表現得為出色。在實行課稅所制度的第二年,即1231年,窩闊台到雲中,十路都上進糧食、書籍及金帛,陳放於宮廷中。一年就得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以至窩闊台驚異地問耶律楚材;不知道南國又有愛卿一樣的人嗎?,初次使蒙古統者嘗到了不用兵戈而獲得中原巨大財富的甜頭。
軍事
蒙古軍隊侵略亞歐各國和征服國內各民族的時候,曾有這樣的規定:凡是進攻敵人的城鎮,只要對方進行抵抗,一旦攻克,不問老幼、貧富、逆順,除工匠外,大部分殺戮,少數婦女和兒童成為奴隸。耶律楚材還堅決反對戰爭中的殘暴行為,建議:凡是很巧的工匠,擁有財富的大戶,都集中在汴京城裡,這些人一概不能殺。國家興兵打仗,就是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得地無民,又有何用!窩闊台猶豫不決。耶律楚材說,奇工巧匠、富厚之家皆薈萃於此城中,若悉數屠戮,我軍入城將一無所獲。窩闊台覺得有道理,採納了耶律楚材的建議。下令,除完顏氏一族外,余皆赦免,汴京147萬生靈始得保全性命。金朝覆亡後,秦(今甘肅天水)、鞏(今甘肅隴西)等20餘州軍民因害怕屠城,皆抗命不降,又是耶律楚材居中調停,窩闊台下詔不殺,於是秦、隴等處皆稽首歸附。其後蒙古軍攻取淮、漢諸城,也照此辦理,遂成定例。
文化
尊孔崇儒
文化上,耶律楚材大力倡導儒學,推崇
孔子。金滅亡後,他派遣人進入城中,尋訪孔子的後裔,得五十一代孫孔元惜,在耶律楚材的建議下,1233年孔元措襲封衍聖公稱號,並返回山東曲阜奉祀,使宋、金以來,衍聖公的稱號在新朝得以繼續。他徵得太宗的同意,修復了
孔廟,優待孔子後裔,建立了
國子學,用封建文化教育民眾。公元1237年,耶律楚材又提出恢復科舉取士。第二年,
元朝首次開科取士,一次錄取了4000多人。
保護人才
耶律楚材為了使蒙古上層接受漢文化,利用蒙古貴族的實用主義思想,名為因俗而治之,主要從保護和任用儒才、傳播儒家禮教的方面入手,但是基本未被採納。耶律楚材深知要統治中原非用中原的制度不可,而熟知漢法統治之道的是漢儒士。為窩闊台所倚重的耶律楚材作為金朝舊臣,很清楚汁梁城中聚集了絕大多數金朝的達官 世宦、國 學 生員和在野名士,他在年三月汁梁還未被蒙古軍占領時,就“書索翰林學士趙秉文、衍聖 公 孔元 措 二十七家”,又“召名儒梁險、王萬慶、趙著等”。還包括金戶部員外郎劉汝翼、著名琴師苗秀實及其子苗蘭等人。汁梁城下後,耶律楚材和窩闊台的侍醫鄭景賢等人進言,勸阻屠城。他還親自到城中,辦理各項善後事務,在救濟親族的同時,也很關心城中士大夫的命運。耶律楚材確實儘自己所能,儘量為士大夫們提供保護。當時在汴梁躲避兵禍者一百四十七萬”,耶律楚材建議選工匠、儒、釋、道、醫、卜之流,散居於河北,官為給贍養,給予一定的特殊照顧。亡金戰爭中招集儒士等專門人才,並給予一定特殊照顧,這一措施在以後蒙古對宋的戰爭中繼續得到實行,成為定例。於是他在得勢之時大力保護漢儒士並引薦他們進入
仕途,在蒙古滅
金國、
吐蕃、
大理和征伐
南宋時,許多名士如
元好問、
趙復、
竇默、王磐等人都被保護並起用。這對於北方學風的興盛有很大的影響。
1237年,隨著金朝的滅亡,統治地域的擴大,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治國。耶律楚材上奏說:製造兵器的人必須用良工,守成就的人必須用儒臣。
窩闊台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命
宣德州宣課使
劉中隨郡考試,以經義、辭賦、論分為三科,儒人被俘為奴的,也命令考試,其主人藏匿不遣散的處死。得到士人達四千三十人,免為奴隸的達四分之一。
保護文化
1236年年六月,耶律楚材請求在燕京設立立編修所,在平陽設立經籍所,編集經史,召儒士梁陸充任長官,以王萬慶、趙著為副長官。燕京編修所和平陽經籍所是大蒙古國時期編輯、印刷圖書的重要機構。燕京編修所負責編撰、出版圖書,平陽經籍所主要負責刻印圖書。編修所與經籍所的設立一方面為士大夫提供了一個容身之所,使他們得以繼續研討學問,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中原傳統文化的保存和恢復。
戊戌選試
大蒙古國初次任用儒士治理中原取得一定成效後,耶律楚材適時向窩闊台指出:儒臣的事業,不積累幾十年,幾乎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因此應同僧、道一樣,保護和使用儒士。窩闊台同意了他的建議,可以任用儒士作為官員。並同意耶律楚材提出的“校試”中原儒士的辦法,丁酉年(1237年),窩闊台發布了試選儒士的詔書。考試主要在次年,即1238年(戊戌年)舉行,史稱戊戌選試。奏請在中原諸路舉行儒士考試,選取儒士4030人,這些中選儒士有不少人後來成為元世祖忽必烈朝名臣。於是我們不得不說,元朝的科舉制之不過是一種形式,並沒有在耶律楚材的基礎上走多遠。
個人作品
律歷
“里差”是指因兩地地理經度不同造成的時間差,用於校正天文現象發生的時間。“里差”最早由耶律楚材引入到他所制定的曆法《西征庚午元歷》中。耶律楚材把這部曆法進獻給成吉思汗,並在《進西征庚午元歷表》中說,1220年,他跟隨成吉思汗西征,駐紮在尋斯干城(即撒馬爾罕),當年的五月之望(公曆6月17日),發生了一次月食。按照當時金朝通行的《重修大明曆》推算,這次月食分當為二分,而“食甚”時刻當為夜裡子正。可是他在撒馬爾罕觀測時卻發現,初更未盡,月食就已經發生了。由此耶律楚材注意到,天上同一時刻發生的月食,在中國中原觀測到的時間,與在撒馬爾罕觀測到的時間存在一個差值,他將這個地理之差造成的時間改正稱為“里差”。
術數
他撰有《玉鑰匙》、《插泥劍》,後人在此基礎上撰《玉函地學全秘》(又名《
玉函通秘》),在風水術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是後世玄空飛星風水學的源流。
詩歌
他酷愛詩歌,寫過不少詩作,現存於世的有《
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
[24]他曾隨從
成吉思汗和
窩闊台遠征四方,寫下了大量詩歌,其《湛然居士文集》收錄了660餘首詩。他的詩應酬之作頗多,往往流於率易,缺少錘鍊。其律詩韻律流暢沉穩,風骨雄健豪放,境界開闊,情調蒼涼。王士禛在《
池北偶談》中稱其文集“中多禪悅之語。其詩亦質率,間有可采者”,並舉其《贈李郡王筆》、《寄平陽淨名院潤老》、《過武川贈仆散令人》等幾首作品,稱“已上數作,頗有風味,皆從軍西域之作也。”[25]
史地
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西征時,著《西遊錄》,記載了關於西域的所見所聞。
書法
《元史》本傳稱其:“善書,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健,如鑄鐵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耶律楚材的書法氣魄宏大,筆法蒼老,有如顏魯公,奇崛挺拔、潑辣豪放,又如黃山谷。他的書法繼承了唐宋顏真卿,黃庭堅書風,雄放剛健、硬拙挺拔,以端嚴剛勁著稱,有“河朔偉氣”,與後來趙孟頫提倡的晉人韻味迥異。明人宋濂說:“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畫尤勁健,如鑄鐵所成,剛毅之氣,至老不衰。”耶律楚材少年時受金代文化影響至深,在
趙孟頫扭轉金及南宋末午書法流風之前,他的書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人物評價
總評
耶律楚材是十三世紀中國的一位大政治家和大學者。就他的政治活動而言,在窩闊台時期,他主持大蒙古國對中原地區的治理,使蒙古遊牧貴族在適應中原封建文明的道路上大大前進了一步。他以自己積極的活動促使大蒙古國居庸關內外的地方很有特色的聯繫在一起了。他的事業在他的晚年遭到挫折,但後來又在忽必烈時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耶律楚材的活動是適應著當時的歷史趨勢的,因而他在歷史上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物。
他的許多舉措,使新興的蒙古貴族逐漸放棄了落後的遊牧生活方式,採用漢族以儒教為中心的傳統思想和制度來治理中原。使戰爭不斷的亂世轉為和平的盛世,使先進的中原封建農業文明得以保存和繼續發展,也為後來
忽必烈建立
元朝奠定了基礎。
科舉考試的恢復,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為國家發現招攬了大量的人才,如
楊奐、
張文謙、
趙良弼、
董文用等人,他們後來都是忽必烈時代的名臣,為完成蒙古國的漢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次考試使大批儒士得到身份的提高和課役上的優待,在文化、教育、政治、經濟各領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忽必烈時期
蒙古帝國的發展繁榮積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礎。
點評
萬松野老: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顯訣於萬松,盡棄宿學,冒寒暑,無晝夜者三年;以至扈從西征六萬餘里,歷艱險,困行役,而志不少沮;跨崑崙,瞰瀚海,而志不加大。客問其故。曰:“洋法海,涵養之力也。”片言隻字,皆出於萬化之原;而膚淺未臻其奧者,方索諸聲偶鍛鍊之餘;正如檢指蒙學對句之牧豎,望涯於少陵詩史者矣。
李微:世之作文者非不眾也,言語非不工也,及其建功定業,任大持重,不若昔之人者,其胸中所養者小也。今吾湛然居士其庶幾乎!公當聖朝開創之際,膺監梅鼎鼐之任,仰贊天子,茂弘德威,臣上古所不臣之國,籍禹貢所不籍之地,公之功業著見於天下炳如日星,雖月氏殊俗,蠻荊遠方,莫不仰戴其威名。觀其從事征討,軍務倥傯,宜其不暇留意於文字間,然雄篇傑句,散落人間復如彼其多。或吟詠其情性,或寄意於玄機,千匯萬狀,會歸於正,皆肆筆而成,若不用意為者。人雖服其精敏,意者何為而能然耶?殊不知公善養其浩然之氣,充於其中,形於言動,發於功業,見於文章,有不得不然者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其是之謂乎!
宋子貞:天姿英邁,回出人表。雖案牘滿前,左酬右答,鹹適其當。又能以忠勤自將,嘗會計天下九年之賦,毫釐有差,則通宵不寐。平居不妄言笑,疑若簡傲,及一被接納,則和氣溫溫,令人不能忘。平生不治生產,家財未嘗問其出入。……篤於好學,不捨晝夜。……其學務為該洽。凡星曆、醫卜、雜算、內算、音律、儒釋、異國之書,無不通究。
王鄰:中書湛然有天然之才,如寶鑑無塵,寒冰絕翳。
宋濂:①及長,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者。②楚材當國日久,得祿分其親族,未嘗私以官。③
惟楚有材,晉實用之。達人先知,曰
千里駒。堂堂中書,執政之樞。相我太宗,拓開鴻基。拱立龍庭,上陳帝謨。三靈協和,萬象昭蘇。舒吾陽和,脫被翦屠。人文褰開,民獻爭趍。於變時雍,上登黃虞。厥功何如,請視鼎彝。
倪謙:使無楚材,惡能立其國乎?觀其《贈劉陽門》一詩,藹然憂國恤民、褒賢嫉惡之語,豈非一代之賢相乎?
孫承恩:用夏變夷,輔仁勝殺。彌縫化工,洗濯日月。創立帝制,底綏民生。仁者之功,孰能與京。
王世貞:吾嘗謂元有三仁(耶律楚材、
廉希憲、
伯顏)焉,楚材調乳虎而馴之,使不盡血牙中國,又能以死塞利孔,其仁蔽天地矣。
郭子章:耶律楚材,遼宗室子也,遼亡於金,而借元蹙金,其名曰報怨,
張良之徒也。
張燧:勝國初,欲盡殲華人,得耶律楚材諫而止。又欲除張、王、趙、劉、李五大姓,楚材又諫止之。
顧嗣立:按元裕之《中州集》載右相文獻公詩。又稱趙閒閒為吾道主盟,李屏山為中州豪傑。知晉卿學問淵源有自來矣。旁通詣極,而要以儒者為歸。故當經營創製之初,馳驅絕域,宜若無暇於文。而雄篇秀句,散落人間,為一代詞臣倡始,非偶然也。
汪由敦:楚材事太祖、太宗,歷三十餘年,時方草昧,一切定賦稅,分郡縣,籍戶口,別軍民,皆其所經理。嘗謂治弓尚須用弓匠,治天下安可不用天下匠?遇所不便於民,必力爭不少屈,至有厭其為百姓哭者。卒賴其規畫,法制粗立,民得寧息。故論有元一代名相,必以楚材為稱首。
蔡世遠:漢唐以來,人材輩出,後先相望,略綜其概。……身為開國功臣,而遂相之紀綱百度者,蕭、曹、房、杜、耶律楚材也。
愛新覺羅·弘曆:人君開國承家,創業垂統,必有通經明道、規模宏大之臣為之立法垂猷,使子孫有所鑒,成憲而持永久,斯立國之要也。元自太祖、太宗以及世祖並有天下,莫不率服,亦賴有一二名臣為之左右於其間,使敷政設教,有以成一代之紀綱,則耶律楚材、許衡其人也。二人立綱陳紀,為國成憲。才智兼全,經理庶務,衡讓於楚材;而明道通經,匡君定國,講明禮樂,立一國之規模,則楚材又讓于衡焉。
紀昀:史稱其旁通天文、地理、術數及二氏、醫卜之說,宜其多有發揮。而文止於斯,不敵詩之三四,意者尚有佚遺歟。……考僧行秀所作《集序》,稱楚材年二十七,受顯訣於萬松,盡棄宿學。其耽玩佛經,蓋亦出於素習。……今觀其詩,語皆本色。惟意所如,不以研煉為工。雖時時出入內典,而大旨必歸於風教。鄰之所云,殆為能得其真矣。
柯劭忞:蒙古初入中原,政無紀綱,遺民惵惵不保旦夕。耶律楚材以民愛物之心,為直尋枉尺之計,委贄仇邦,行其所學,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踐刈於戎狄,皆夫人之力也。傳所謂,自貶損以行權者,楚材其庶幾歟。
王國維:① 文正師事萬松老人,稱嗣法弟子從源。其於禪學所得最深,然其所用以佐蒙古安天下者,皆儒術也。公對儒者則唱以儒治國,以佛治心之說。而寄萬松老人書則又自謂此語為行權。然予謂致萬松一書亦未始非公之行權也。公雖洞達佛理,而其性格實與儒家近,其毅然以天下生民為己任,古之士大夫學佛者,絕未見有此種氣象。古所謂墨名而儒行者,公之謂歟!②文正以太宗辛卯領中書省,至薨凡十四年,其得君之專,行政之久,實古今所希見。太宗用公雖承太祖遺命,然十三年之間君臣無絲毫之隙。③蒙古之制,凡攻城而抗拒者屠之。故蒙古入中原所屠名城不可勝計。又金國南遷以後,威令不出國門,故山東、河北盜賊蠭起,其禍比蒙古尤烈。……加以蒙古入主中夏,武人專橫,其君臣又絕不知有治民之術,若此時無文正人之類,正有不知其何如者。
軼事典故
一語成讖
據
宋子貞所撰《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記載:耶律楚材的父親
耶律履通
數術,尤其精通
太玄,曾私下對人說:“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為異國所用。”於是根據《
春秋左氏傳》中的“雖楚有材,晉實用之”的典故,取名耶律楚材。
未卜先知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冬,成吉思汗不解為什麼冬天打雷,耶律楚材占卜後告訴他,
回鶻王梭里檀將死,不久梭里檀果然死了。
成吉思汗十七年(1222年)夏五月,長星見於西方,成吉思汗詢問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說:“
女真國當易主。”過了不到一年,
金宣宗便去世。
以德報怨
有個叫石抹鹹得卜的人托皇叔上書,說耶律楚材做了中書令,用的都是親戚和金朝故舊,一定是圖謀不軌,要把他殺了。窩闊台一眼看穿這是誣陷,根本不予理睬。後來,石抹鹹得卜犯了法,窩闊台讓耶律楚材去拘捕他。耶律楚材說,石抹鹹得卜桀驁不馴,容易被人攻擊;國家正在對南方用兵,就不要追究了。窩闊台聽了,對身邊的人說,耶律楚材不計較私仇,真是寬厚長者。
剛正不阿
一次耶律楚材秉公斷案,拘禁了窩闊台的寵臣楊惟忠,窩闊台大怒,把他綁了起來。事後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妥,忙傳旨釋放。耶律楚材卻不肯解縛,執拗地讓窩闊台就此事作出解釋:既然逮系,就該明示百官,某人罪在不赦;現在釋放,是因為無罪。如此輕易反覆,似耍弄嬰兒,國家大事,豈可如此!朝中群臣皆為他的出言無狀而大驚失色,但耶律楚材硬是逼著窩闊台承認了錯誤:“朕雖為帝,寧無過舉耶?”
集藥治疫
當蒙古人攻城掠地的時候,耶律楚材卻在收集各種書籍,尋找藥物來防治因戰爭而可能產生的流行疾病。1226年蒙古大軍攻打西夏,耶律楚材只取了幾部書和兩駝馬的西夏藥材。不久,軍中瘟疫蔓延,耶律楚材的藥材救活了幾萬人。
親屬成員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
家世 | 八世祖 | | |
七世祖 | | 遼燕京留守政事令。 |
六世祖 | 耶律國隱 | 遼將軍。 |
五世祖 | | |
高祖 | 耶律胡篤 | 遼太師。 |
曾祖 | 耶律內刺 | |
祖父 | 耶律德元 | |
父親 | | |
母親 | 楊氏 | |
同輩 | 長兄 | | 官至奉國上將軍、武廟署令。 |
次兄 | 耶律善才 | |
—— | 妻子 | 梁氏 | 與耶律楚材因戰亂分離。 |
蘇氏 | |
子輩 | 長子 | 耶律鉉 | 官至監開平倉。 |
次子 | | |
表格參考資料:
後世紀念
墓葬祠堂
耶律楚材去世後,安葬於北京
頤和園萬壽山北側、
昆明湖東畔。皇后乃馬真遵照耶律楚材遺願,將遺體運回燕京故里,安葬在他生前非常眷戀的玉泉山下的瓮山泊(今昆明湖)之濱,與其同年先已去世的夫人合葬。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出於敬仰之情,詔令重修耶律楚材墓冢並建祠堂三間並親題御詩、樹起墓碑,碑文中對於耶律楚材協助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窩闊台安邦治國的功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古七弦琴
四川博物院所藏七弦琴即“石澗敲冰”,曾為元代中書令耶律楚材所擁有,在琴身背面,上刻“石澗敲冰”4字,鳳召下方則是一枚“玉泉”的方印。故宮博物院古琴研究專家鄭珉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曾專門赴川博看琴。經過十多年的研究,通過這枚“玉泉”印章,與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耶律楚材大字詩卷中的印章對比,得出了“石澗敲冰”古琴曾為耶律楚材收藏的結論。耶律楚材特別愛好是古琴,不僅善彈《廣陵散》,自稱有“琴癖”,還愛收藏名琴,家中遺產“唯名琴數張,金石遺文數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經居於北京西郊別墅玉泉山莊,因此在他珍藏的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澗敲冰”,則喻其可發金石之聲。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歷史小說、人物傳記:《世界帝國的往事:大元王朝與耶律楚材》、《耶律楚材評傳》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類型 | 劇名 / 片名 | 飾演者 |
---|
1995年 | 電視劇 | | |
2006年 | 電視劇 | | |
2013年 | 電視劇 | | |
2013年 | 電影 | | |
2013年 | 電視劇 | | 張岩 |
2014年 | 電視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