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 |
|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土地開發儲備局、廣東省土地調查規劃院、廣東友元國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 胡月明、寧曉鋒、王秋香、薛月菊、肖德琴、王衛星、戴文舉、林和明、鐘偉雄、戴軍 |
| |
| |
| |
項目摘要
國土資源部2011年部署了全國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試點工作,2012年提出了健全耕地質量等級更新評價制度,建立耕地質量等級監測機制,2015年以後將耕地質量監測評盼淚檔價納入到國土資源管理的常態化工作中,最終實現對耕地質量全面監測的要求。耕地質量監測評價是對引起耕地質量變化的地形坡度、田面坡度、地下水位、有效土層厚度、剖面構型、有機質含量、土壤表層質地、pH值、灌溉保證率、排水條件等10個評價因子和鹽漬化程度、距障礙層深度和岩石露頭度等3個限制性因子的變化進行監測與更新評價,除對因占、毀、調、退、補等造成的耕地質量突變區域進行更新評價外,還需要對漸變性區域進行抽樣監測評價。現有工作主要通過土地利用年度變更與動態監測來發現突變區域,人為設定監測點,收集整理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結合補充樣點實地調查與採樣分析來獲取監測指標數據,基本能實現每年一次的更新,但存在監殃妹廈糊測點布局科學性不強,指標數據獲取時間滯後、不能及時反映耕地質量變化情況,評價方法簡單、效率不高等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本項目通過研究耕地質量突變區域發現、監測區域劃分與監測樣點布局、指標數據快速獲取數位化技術,集成耕地質量監測評價信息系統,完成了廣東省縣耕地質量等級成果補充完善與2011年耕地質量等級年度變更、廣東省耕地質量等級成果補充完善與2011年耕地質量等級年度變更省級成果匯總、全國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試點(化州市,2009-2012)等工作,實現了快速、高效、信息化的耕地質量等燥鴉影級監測評價。 主要創新成果如下:1、集成創新了無線視頻、智慧型移動終端與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系統相結合的耕地質量突變區域快速發現技術、無線感測器網路與土壤快速檢測技術相結合的耕地質量變化信息快速獲取技術,原創性地提出了一套無線感測器網路傳輸控制協定、數據融合算法、結點部署策略,開發了無線感測器太陽能供電裝置、節點和網關,以及智慧型移動客戶端、無線視頻監測設備與遠程控制接口等耕地質量變化信息自動採集裝備,實現了多方式的耕地質量突變區域快速、高效發現與監測指標數據快速、實時採集。2、依託國土資源部耕地質量等級成果補充完善與年度變更試點(廣東、福建),構建了基於“一張圖”的耕地質量成果快速轉換與更新技術系統,通過坐標轉換、投影轉換、數據綜合、時序對比,結合數據模型和分析算法最佳化,實現了多尺度、不同坐標系統的農用地分等成果與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的快速銜接。3、提出了耕地質量變化多源異構海量數據管理分析與挖掘技術,開發了耕地質量變化監測評價信息系統,實現了一鍵式的耕地質量變化分析評價。同時,首次提出了模糊變權耕地質量變化評價方腿頁嬸寒法與模騙備型,改進了模糊關聯規則、人工免疫神經網路、模糊預測、灰色關聯度分析、聚類分析等土地評價訂幾戀模型,豐富了耕地質量變化評價方法與模型體系。 項目成果已在廣東、廣西、江西、湖南、青海、寧夏等省(區)農用地分等、葛整精產能核算、耕地質量等級成果補充完善與年度變更、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地整治規劃,以及化州市耕地質量等級監測試點等工作中套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