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土資源“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12年1月19日,國土資源部印發《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該《規劃》分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完善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技術體系,加快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為基礎的核心資料庫建設;加快國土資源管理全業務網上運行,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決策與綜合監管技術支撐體系;加強線上服務和信息共享,推動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服務型政府建設;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增強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保障措施7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
- 外文名:"12th Five-Year" planning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檔案發布,檔案內容,
檔案發布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
現將《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
二○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檔案內容
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
(國土資源部 2012年1月)
根據《國土資源“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結合科技信息技術發展方向,立足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現狀,編制《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本規劃闡明“十二五”時期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指導未來五年的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本規劃不包括海洋和測繪地理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一、面臨的形勢
(一)“十一五”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
“十一五”時期,在國土資源部黨組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共同努力,圓滿完成數字國土工程和金土工程一期,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等重大專項成果基礎上,建立全國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信息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政務管理、社會服務主流程中得到廣泛運用,實現由點到面的擴展,信息化已成為國土資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支撐了國土資源事業發展。
建立了數位化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與監測技術體系,積累了海量國土資源數據。3S技術和裝備全面套用於土地、基礎地質、礦產資源、地質環境、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監測,實現了信息採集和處理的全數位化,土地利用和礦產開發監測實現每年一次全國覆蓋。建立了全國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及年度土地利用快速變更維護新機制,建成了一批覆蓋全國的不同比例尺土地、區域地質、礦產資源、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等資料庫,全國四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積累了近6000TB的海量數據。基本建成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體系。
國土資源主要審批業務實現網上運行,綜合執法監管技術體系初步形成。國土資源部和所有省級、多數市級、部分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主要審批業務實現網上運行與遠程線上電子申報,形成了網路化審批管理流程,初步建立了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和線上土地督察系統,基本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國土資源管理、監管框架體系,審批時限縮短了50%以上,部分地方實現了“當場辦結”,促進了審批制度改革,增強了綜合執法監管能力。
建立了國土資源入口網站體系,社會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國土資源入口網站體系基本形成並成為政務公開的主渠道,國土資源部和所有省級、98%的市級、65%的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實現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全國所有土地、礦業權市場信息實現網上發布。網上辦事、網上交易、網上查詢業務不斷擴展。土地登記與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取得明顯進展,國土資源信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社會公眾中的基礎性、公益性作用得到發揮。
初步形成了國土資源信息網路體系,信息化基礎保障進一步夯實。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建立了內外網物理隔離的區域網路,國土資源主幹網和視頻會議系統運行穩定,省以下國土資源廣域網連線覆蓋到所有市級和84%的縣級。信息網路安全保障不斷加強。完成了80餘項信息化標準研製,初步建立信息化標準體系。開展了信息化頂層設計研究。全系統信息化從業人員達到3.4萬人,技術隊伍不斷壯大。
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一定差距。基層國土資源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還不高,部分地區進展滯後;數據分散管理和系統建設各自為戰的現象依然存在,信息化工作統籌還有待於加強;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信息化的認識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信息化在規範和創新管理,提升綜合執法監管質量中的巨大潛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套用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於加強;信息安全與信息充分共享和深化套用之間的複雜關係和矛盾亟待破解;既精通信息技術又熟悉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還比較缺乏。
(二)“十二五”國土資源信息化面臨的形勢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潮流,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和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手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土資源管理面臨的新形勢迫切需要信息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服務,國土資源信息化將在新的起點上向縱深發展。
信息技術繼續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創新步伐仍未減緩,向高速大容量、網路化、綜合集成化方向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通信、光學、微機械、認知科學、感測技術等多學科相互交叉,湧現出雲計算、智慧地球、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理念,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並繼續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滲透。對地觀測系統向高解析度、智慧型化、網路化、綜合協作方向發展,正在邁向多層、立體、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對地觀測新時代,獲取地表信息的周期越來越短,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途徑越來越多。隨著深部探測技術的發展,將會獲取更加豐富的地球深部信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信息化發展的技術環境和條件。
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推進步伐明顯加快。黨的十七大提出“五化並舉”、“兩化融合”,把信息化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並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作為重要任務,著力加快建設寬頻、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開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示範,加強雲計算服務平台建設,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信息產業不斷壯大,網民數量已接近5億,信息化已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加強管理、服務社會的重要手段,“十二五”將力爭在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方面取得突破,藉助信息化增強市場監管和經濟調節能力,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
國土資源管理面臨的新形勢對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努力破解市場經濟、新技術革命、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土資源管理難題,以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繼續完善和套用好全國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為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新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服務。
打好國土資源管理改革創新攻堅戰,要求將信息技術深度融入到國土資源管理各環節,打通機構、層級、職能分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構築覆蓋全國、貫穿四級的協調聯動、高效運轉的網路化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為構建新機制,持續推動國土資源領域改革創新不斷注入活力;落實“節約優先”戰略,需要充分運用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核心資料庫,全面掌控資源數量、質量、空間分布、開發利用現狀和潛力,最佳化土地利用、礦產資源開發的空間格局和供應時序,促進資源高效合理配置;完善“全國覆蓋、全程監管、科技支撐、執法督察、社會監督”於一體的國土資源綜合監管體系,迫切需要藉助信息技術擴大監管視野,真正做到“天上看得清、地上查得實、網上管得住”;構築懲防體系,要求通過網上審批、網上監管、網上交易、網上公開,規範權力運行,構建不可逾越的信息技術“防火牆”,前移關口,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建設服務型政府,需要藉助網際網路的影響力,擴大線上服務領域,創新服務形式,回應資源熱點、焦點問題,增強輿論引導能力,提高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公信力和公眾滿意度。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十二五”時期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照溫家寶總理關於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繼續完善和套用好全國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依靠信息技術進步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圍繞以信息化規範和創新國土資源管理,以實施金土工程等重大專項為主要抓手,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為重點,構建和完善服務於國土資源管理改革創新的信息化支撐平台,深化套用,持續擴展,擴大服務,為破解“兩難”,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和保護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總體要求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統籌、套用、擴展”貫穿各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全過程,推動系統建設、數據管理、基礎設施向集群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採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信息化成果的深化套用,形成全國四級關聯的一體化網上管理新模式,突出信息化對轉變管理方式、監管方式、服務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的技術支撐作用,充分釋放信息化在規範和創新國土資源管理中的巨大潛能。在套用過程中不斷升級完善和擴展覆蓋範圍,逐步實現全國覆蓋、全程監管。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方向和軟硬體基礎設施更新換代,深化國土資源管理需求分析和研判,提高國土資源監管和服務的前瞻性。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信息化促進國土資源管理的規範和創新。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促進國土資源管理的規範和創新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全局視野和更高的站位認識信息化工作,工作重點要從滿足現有流程電子化轉變到流程重構和管理轉型,提高信息化對決策的支持能力,增強信息化服務國土資源管理創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推動信息化與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和互動。
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套用促發展。必須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技術為管理服務的意識,始終緊密貼近國土資源管理需求,圍繞管理實際中的現實緊迫問題,主動跟進,在深化套用中捕捉和挖掘新的需求,在與國土資源管理提升良性互促中滾動發展。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技術選擇應以實用、成熟為原則,既要克服超越需求的技術主導型建設,也要避免滿足不了需求的技術滯後型建設。
堅持加強統籌、整合資源。加強信息化頂層設計,整合數據、套用系統、基礎設施等各類信息化資源,強化各級信息系統之間的銜接,突破互聯互通和四級聯動障礙,實現系統建設和套用平台化、數據管理集群化、基礎設施集約化,形成支撐國土資源管理決策和社會服務的信息化大平台。加強信息化建設項目安排的統籌和遙感影像等數據的統購共用,避免重複浪費和分散建設。
(三)主要目標
以依託四級網路互聯互通的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電子政務平台、綜合監管平台和共享服務平台為基礎,努力構建覆蓋全國的集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為一體的“智慧國土”,全面實現網上辦公、網上審批、網上監管、網上交易和網上服務,促進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增強全程監管能力,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主要目標是:
基本實現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常態化調查監測,促進國土資源信息的實時匯集和動態更新。不同解析度、不同平台遙感數據統籌和規模化、業務化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滿足每年全國覆蓋一次、每季度重點地區覆蓋一次和應急性的調查監測對數據源的需要。基本實現重點基本農田保護區、重要礦山、重點地質災害點的實時監測。形成貫穿四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覆蓋土地、礦產開發利用主體的暢通的網路化信息採集與監測渠道,逐步實現國土資源管理、開發利用、市場交易信息在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的實時匯集、動態更新,形成覆蓋國土資源行業的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專業齊全、功能完善、服務有效、更新及時的國土資源數據體系。
構建四級聯動的網上管理運行體系,促進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部和省、市、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所有業務,半數鄉鎮國土所主要業務實現網上運行和網路化電子數據交換。形成貫穿四級、責任明晰、過程可控、協調聯動的網上審批大流程,審批規則標準化,審批行為規範化,審批結果透明化,管理業務無分隔,為簡政放權、持續推進審批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形成覆蓋全國的網上監管運行體系,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貫穿四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土地督察機構的違法線索發現、反饋、處置機制,監管視野覆蓋全國,監管觸角延伸到國土資源管理全周期的末梢、資源開發利用和市場交易現場,監管指標涵蓋資源、資本、資產三屬性,監管方式向常態化轉變,前移關口,下移重心,動態跟蹤,促進執法監管形勢根本好轉。地質災害監測信息傳輸網路覆蓋重點地質災害區,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
實現信息資源的深度挖掘,促進國土資源決策的科學化。完成一批國土資源核心指標和數據綜合分析模型建設,實現數據綜合分析、異常報告的常態化、制度化,基於數據挖掘的知識全面融入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監管、預警和應急處置,提高國土資源形勢分析研判的及時性、科學性和績效評估的定量化水平,促進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合理配置、供需雙向調節和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
構建網上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政府公信力和公眾滿意度。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實現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全覆蓋。線上申報、網上辦理業務進一步擴展,初步實現全國土地、礦業權的網上交易。入口網站成為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社會服務的主要視窗。基本實現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服務保障“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能力顯著增強,形成國土資源權威信息產品,一批基礎性、公益性國土資源信息在國民經濟相關行業得到共享服務。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信息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國土資源業務網和視頻會議系統四級全覆蓋。初步建成支撐應急信息傳輸的無線網。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進一步加強。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運行環境的集成程度明顯提高。信息化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市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有專門的信息化機構,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有專門的信息化機構或工作人員,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信息化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信息化總體技術架構進一步完善。
三、完善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技術體系,加快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為基礎的核心資料庫建設
立足現有基礎,藉助對地觀測、物聯網等技術進步,升級國土資源調查評價監測技術體系及裝備,增強動態監測能力,通過調查監測成果與日常管理信息的對接,推動調查監測由階段性向常態化的根本轉變。完善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加快國土資源核心資料庫建設,建立健全數據動態更新機制。
(一)完善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技術體系
積極推進國產遙感衛星數據規模化套用。開展陸海觀測業務衛星數據處理和套用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在土地、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等領域的推廣套用,不斷提高國產遙感衛星數據在國土資源行業的規模化、業務化套用水平,逐步形成以國產遙感衛星數據源為主的數據保障體系。加強對航空攝影、無人機等不同解析度、不同感測平台、多種來源遙感數據的統籌管理,形成比較完整的國土資源遙感數據接收、處理、加工和套用體系,提高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的遙感數據源保障程度。
升級基於3S的國土資源調查評價監測技術和裝備。利用新技術及關鍵技術集成創新成果,升級國土資源調查評價監測技術,最佳化技術流程,推廣和套用實用化自主技術裝備,實現全數位化、自動化和規模化套用,縮短全覆蓋的調查評價和監測周期,提高國土資源調查監測精細化程度。開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土資源監測中的套用研究。
積極推進物聯網在國土資源領域實時動態監測中的套用。開展物聯網技術在覆蓋基本農田保護區、重點地質災害區、油氣等重要礦山和關鍵地區動態監測中的套用示範,探索建立智慧型化實時動態監測網路系統。
(二)持續推進土地調查評價監測信息化
加強遙感監測與基於GPS的土地利用外業調查技術集成,進一步完善全覆蓋的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監測技術流程,提高作業效率,保障調查監測成果的客觀性和現勢性,滿足國土資源管理日常業務的綜合性需求。加強土地利用調查監測與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的對接,探索土地利用數據實時更新的技術措施,推動年度變更調查逐步走向實時監測監管。加強3S技術在城鎮地籍調查和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的套用,推進土地登記信息網路化實時上報和匯總。完善全國地價監測網路體系。
(三)持續推進地質調查評價監測信息化
完善推廣數字地質調查系統。逐步擴大區域地質、礦產資源、地下水資源、地質環境、地質災害調查等專業領域野外數據採集系統套用範圍,研製新一代地質調查野外數字採集工具包,加強地質調查數據一體化描述、組織、綜合、管理和處理的研發,初步形成涵蓋GIS主要功能、支持各地質專業領域套用的統一數字地質調查平台。
加快礦產資源綜合評價信息化建設。面向“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研發三維信息管理與可視化等現代信息採集和處理技術,加強對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等基礎數據的綜合分析處理,研究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分析評價模型,為重點成礦區帶、重要找礦遠景區和老礦業基地實現新的找礦突破提供服務與支撐。開發數字盆地,加強油氣資源評價信息系統建設。
加快地質環境評價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技術在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地下水污染、礦山地質環境、城市地質環境評價中的套用,推進典型城市三維地質信息系統建設。
(四)加快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為基礎的核心資料庫建設
完善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部進一步完善全國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並利用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監測與核查成果持續更新“一張圖”。省、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以數據中心為依託,統籌整合基礎地理、遙感影像等數據,建立覆蓋本轄區的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形成開放並可擴展的數據架構,建立數據共享共用和交換機制。
加快土地資料庫建設。加快土地利用現狀、城鎮地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本農田、農用地分等與耕地質量、土地整治規劃等土地基礎資料庫建設與維護。加強土地管理和開發利用全過程、貫穿四級土地管理業務信息的關聯和對接,整合建立建設用地審批、土地徵收、土地供應、土地整治項目和耕地占補平衡、土地開發利用、二級市場、地價監測等資料庫。加快推進全國四級互聯互通的土地登記資料庫建設。
加快地質和礦產資源資料庫建設。加快區域地質、礦產資源規劃、地質勘查規劃、整裝勘查區、礦業權設定方案、礦產資源潛力等地質和礦產資源基礎資料庫建設與維護。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全過程、貫穿四級礦產資源管理業務信息的關聯和對接,完善礦業權登記審批資料庫,建立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統計、礦產資源補償費征管、礦業權評估、地質勘查資質、地質資料匯交、礦產資源勘查年度檢查、礦產開發利用年度檢查、礦產督察、礦山儲量動態檢測、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礦山環境恢復和礦山土地復墾等資料庫。建立國家重要地質鑽孔資料庫。推進全球地質礦產資料庫建設。
加快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資料庫建設。加快地質環境調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等地質環境基礎資料庫建設。整合匯集中央和地方投資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地質遺蹟保護、地質公園、礦山公園、古生物化石保護區信息,建立全國地質環境管理資料庫。整合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調查、險情巡查、群測群防及“防災明白卡”、災情速報、應急預案等信息,建立全國地質災害資料庫。
建立健全數據動態更新機制。落實“誰生產、誰負責”的數據更新責任制度,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規劃、調查評價、監測工作,按照統一的資料庫標準和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數據架構,同步推進數據生產、資料庫建設和更新,資料庫一經設計和建立,要制定與日常工作相銜接的更新措施,形成規劃、調查評價、監測、管理與國土資源資料庫建設和更新同步的機制。
強化數據集群化管理。加強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日常管理工作所必須的核心資料庫向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匯交並集中管理。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覆蓋本地的國土資源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實行全省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按照統一標準,充分發揮各專業部門的數據更新與專業信息服務優勢,提供高效、現勢性強的專業基礎數據支撐與專題套用服務。保持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資料庫的同步和關聯。
四、加快國土資源管理全業務網上運行,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決策與綜合監管技術支撐體系
建立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加強套用系統統籌與整合,加快推進覆蓋四級國土資源行政辦公、行政審批、綜合事務等全業務的系統建設與套用,實現國土資源全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和四級協調聯動。建立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加強動態監測與網上運行系統之間的對接,增強綜合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
(一)建立和完善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
構建統一的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圍繞套用系統建設的統籌和整合,構建和完善本級統一的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統一的機關區域網路辦公門戶,為各類套用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提供統一的技術環境,避免重複建設,保證互聯互通、業務關聯和數據共享,支撐業務套用系統的可持續擴展。
加快四級國土資源行政審批業務的網上運行和互聯互通。加快適應於四級相互關聯的網路化審批管理制度設計和依法行政指南(手冊)的編制、完善。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各業務主管司局(處室、科室)應加強對統一電子政務平台上針對本部門業務的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的指導。部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持續擴展和完善現有審批系統,市、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快審批系統建設和套用。加強四級國土資源行政審批管理業務和系統的銜接,形成網路環境下四級國土資源行政審批相互關聯和印證的業務大流程。加強各級國土資源行政審批系統與當地電子監察系統的對接。
加快各級國土資源行政辦公、綜合事務的網上運行和協調聯動。加快四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行政辦公、黨建、紀檢監察、信訪、行政複議、科技、人事、財務、審計、巡視等各項業務的網上運行,強化督辦功能,嵌入監管功能,推進檔案檔案一體化,加強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之間,以及與相關部門之間的網路化電子公文傳輸與交換。推進國土資源人才信息化建設。加強國土資源經濟信息採集、建庫與綜合分析。
加強鄉鎮國土所信息化建設。總結完善和推廣鄉鎮國土所信息化建設經驗、模式,有條件的地方加快系統向鄉鎮國土所延伸,逐步實現鄉鎮國土所農村建設用地申報、國土資源巡查等業務的電子化、網路化管理,為加強基層國土資源業務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探索推進移動辦公。基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積極探索移動辦公模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藉助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通過手機智慧型客戶端等實現高效辦公。
加強各級系統的互聯互通。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統籌省以下三級套用系統建設和運行,部分業務可實行全省“大集中”。強化統一的系統接口規範等技術措施,實現各級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和信息無障礙交換。
(二)建立和完善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
構建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基本框架。市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規劃、調查評價與監測等資料庫為基礎,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全過程信息的動態監測與整合,強化數據綜合分析挖掘,建立集信息採集監測、分析預警、輔助決策、線上指揮功能於一體的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
不斷擴大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覆蓋面。堅持在套用中不斷完善和擴展國土資源綜合監管平台,逐步覆蓋農用地等級、基本農田管理、建設用地審批、土地供應、征地批後實施、二級市場、土地整治與耕地占補平衡、地籍管理、土地督察,以及礦業權審批登記、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統計、礦產資源勘查年度檢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度檢查、礦產資源補償費征管、礦業權價款評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礦產督察、礦山儲量動態檢測、資質管理、地質資料匯交、礦山環境、礦山土地復墾利用、地質災害監測、執法監察等國土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全過程信息。
強化決策支持功能建設。加強資源能源安全、資源民生保障、耕地糧食生產能力、城鄉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價格、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品價格、礦產資源國際競爭力、國土資源管理績效等定量評估的指標體系研究,探索構建面向特定目標的國土資源空間決策模型。面向巨觀調控、耕地保護、土地最佳化利用、土地市場監測監管、建設用地可供性、戰略性礦產資源可供性、礦產資源評價與勘查、礦產資源形勢分析與市場預測等需求,建立綜合性決策支持系統,實現對國土資源管理績效、耕地保護、土地最佳化利用、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的定量評估與科學決策。
完善執法監察信息系統。加快各級國土資源違法線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加強遙感監測、建設用地審批、礦業權審批等信息集成,完善衛片執法檢查系統,對建設用地實地變化情況、礦業權實地變化情況進行內業核查、外業調查、綜合判斷,實現基於衛片的違法線索快速發現。完善執法監察信息系統,加強立案、查處、結案信息的綜合管理。
完善線上土地督察系統。加強線上土地督察系統在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及9個派駐地方國家土地督察局套用,完成各督察局專員辦的網路節點建設,構建統一的網路化運行體系,實現土地督察主要業務的網路化運行。加強土地督察信息資源的資料庫建設,實現國家土地督察機構與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數據的實時共享和規範管理,促進數據深度開發利用。繼續做好國家土地督察機構信息化支撐保障工作。
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系統。依託覆蓋重點地區的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建立覆蓋重點地區、四級聯網的地質災害信息採集與動態監測系統,實現對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地質災害險情巡查、群測群防及“防災明白卡”、地質災害速報、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信息的動態採集和實時匯集,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綜合分析、評估和信息發布服務。建立部、省、市、縣和現場聯動的地質災害遠程會商系統,實現對地質災害信息的快速處理、會商決策。建立全國統一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平台,實現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快速回響、信息報送、調度指揮。
(三)不斷深化系統套用
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對深化管理改革的支撐作用。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藉助互聯互通、協調聯動的行政辦公和行政審批的網上運行,加快轉變管理理念、管理職能、管理方式,最佳化、調整、重塑行政管理和服務程式。全面實行各類公文的網上提交、網上流轉、網上處理、網上督辦、網上查詢,提高行政執行力和貫徹落實重要事項的質量、效率。推行財務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網上運行,提高資金支出的透明度。將適應於四級互聯互通的網路化審批管理的依法行政規則固化到流程各節點,簡化審批程式,規範審批行為,逐步推行“管理、辦理、監督”三分離的管理模式,促進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逐步實行常態化監管。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的基礎支撐作用,從思想上、組織上、工作上做好各項準備,實現“看得見、摸得著、管得住”的常態化監管。切實將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作為各類管理業務的共用信息平台,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落實情況考核、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檢查、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等專項工作和日常審批管理,要利用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進行比對核查,並將項目管理信息上圖入庫。加強遙感監測、12336、信訪、網上舉報等違法線索信息的集成,完善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為支撐的發現、反饋、處置機制,進一步擴大執法監管視野。建立綜合監管平台的日常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定期報告和異常報告制度。
推行基於數據挖掘的科學化管理決策方式。在國土資源管理全業務流程中逐步推行基於信息和知識的科學化、智慧型化管理決策方式,加強行政審批等管理系統的數據統計、查詢、分析、預警等決策支持功能建設和完善,部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加強建設用地和礦業權審批管理全流程中的輔助決策分析功能建設,拓展和完善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功能,提高土地供應、礦業權投放規模、布局、產能、結構的總體掌控能力和時序的把握能力。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加強土地供應、土地和礦業權市場交易與開發利用管理全流程中的輔助決策分析功能建設,提高計畫指標使用的合理性和市場配置效率。及時將數據挖掘和綜合分析成果轉化為國土資源形勢分析研判。加強土地、礦產資源需求側信息與國土資源數據的綜合分析,增強供需雙向調節能力。強化決策支持系統對國土資源軟科學研究的支撐。
五、加強線上服務和信息共享,推動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服務型政府建設
按照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總體要求,建立共享服務平台,實現信息服務的集成整合。持續推進政務信息網上公開,為社會公眾監督創造條件,引導資源民生問題輿論導向。加強線上服務,擴大服務領域,不斷提高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政府公信力和公眾滿意度。
(一)構建國土資源信息共享服務平台
構建統一的對外服務門戶。按照統一出口,加強各級國土資源入口網站整合,根據薄弱環節適時做好改版升級,以貼近大眾需求、提高親和力、增強服務功能為宗旨,最佳化欄目布局,強化對“一站式”服務的支撐。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統籌建立全省三級國土資源入口網站群。推進相關專業網站的整合。加強以文本、多媒體、結構化、空間數據為格式的政務公開、市場發布、公益性信息服務的集成,實現對外信息發布和查詢服務與後台的各類業務系統的對接。加強信息服務基礎支撐環境的整合,實現各類信息服務的統一目錄管理、內容管理、CA認證、電子簽章、人員和許可權管理等。推進基於分散式存儲的集群化服務平台建設。
創新和拓寬服務形式。藉助網路和現代傳媒技術的廣泛普及,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渠道,探索麵向網際網路手機終端用戶的服務。利用微博、電子閱覽室、手機簡訊、信息推送、語音查詢等多元化互動方式,採取富有親和力的服務表達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便捷化程度。
(二)持續推進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網上公開
健全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制度和機制。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建立和完善政務信息網上公開責任制,完善政務信息網上公開評估和考核指標體系。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都要在網站上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專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強化對本地區市、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工作的推進、督導和檢查。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逐步把國土資源政務信息全部納入網上公開範圍。加強網站信息采編和輿情信息監測。強化對網上擬公開信息的保密審查。
提高政務信息網上公開的時效性。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把入口網站作為政務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各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信息聯絡員,暢通信息渠道,形成政務信息第一時間在網站權威發布的長效機制。系統內和社會關注的財務預決算、人事任免、重要決定等重大事項都及時在網上發布。加強網站政務信息更新,豐富信息量和信息內容,增強可讀性。
(三)加強線上服務和政民互動
加快推進線上申報和網上辦事。圍繞高效、便捷、優質,持續推進線上申報和網上辦事。部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加強土地、礦產、資質審批的線上申報和網上辦理,市、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加強城鄉土地登記頒證、採礦權審批等業務的線上申報和網上辦理。
積極推進土地、礦業權網上交易和信息查詢。開展土地和礦業權網上交易試點,探索網上交易的技術標準和工作規範,逐步實現全國土地、礦業權出讓的網上交易,促進交易過程透明化、交易流程標準化。加強土地和礦業權市場信息集成,建立健全全國土地市場網、礦業權市場網,為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土地和礦業權市場信息網上查詢服務。
加強線上互動交流。發揮各級國土資源入口網站的宣傳重要陣地作用,廣泛傳播國土資源文化、資源管理理念。以線上訪談等形式,權威解讀國土資源管理重大政策,及時回應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國土資源熱點、焦點問題。開展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的網上直播。建立領導信箱,健全反饋機制,為社會公眾表達資源權益訴求和獻言獻策提供暢通的網路渠道。
(四)加快推進基礎性、公益性國土資源信息共享服務
加強國土資源品牌信息產品設計和開發。面向不同用戶,設計、開發和加工製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題信息產品,以網站、專報、快報等多種形式提供服務。重點開展全國地質災害監測、地質調查、礦產勘查開發、礦產品供應和價格、耕地保護、土地供應、土地開發利用和地價等信息產品加工和服務。
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切實將信息服務作為延伸國土資源工作鏈條的重要措施和抓手,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在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共享,探索信息雙向共享機制。加強土地、基礎地質、礦產資源、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信息在相關行業規劃、重大工程規劃和建設中的共享服務。以電子政務區域網路為平台,向相關行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國土資源空間信息線上查詢、瀏覽服務。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結合“數字城市”建設,加強統籌,推進統一的資源與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框架,為相關行業和部門提供開放的服務接口,推行互利共建共享的服務方式。
加強土地登記信息共享和社會服務。完成土地登記信息動態監管查詢系統建設,為調控土地市場、規範土地登記行為提供技術支撐,為商業銀行的土地抵押貸款業務提供土地登記信息查詢服務。加強城鎮地籍信息在相關部門的共享和套用。
加快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完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政策和機制,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加快館藏成果和實物地質資料數位化,建立全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網路體系,完善地質調查信息共享服務體系。部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開展地質調查、區域礦產資源評價、重點城市(區域)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重點加強城市地下地質信息整合,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提供三維地質信息服務。加快全球地質礦產信息採集與系統建設,為我國企業開展境外礦產勘查、開發提供信息服務。
加強國土資源科技成果信息服務。完成登記的具備歷史價值和現實使用價值的科技成果資料數位化,實現成果報告的全文上網服務。開展科技成果登記、科學技術獎勵申報評審、外事資料匯交的網上直報。加強國土資源軟科學項目成果集成和共享服務。
六、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增強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
進一步完善各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基礎環境,加快四級國土資源網路系統互聯互通,強化安全保障措施,加強信息化標準貫徹執行。
(一)完善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基礎支撐環境
進一步完善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基礎環境,加強存儲備份、伺服器、基礎軟體等資源整合和設施集群,提高數據中心基礎環境的集約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強數據同城備份和異地備份場地與環境建設,形成“兩地三中心”的國土資源數據安全存儲與災備模式。完善土地、地質基礎資料、油氣等專業數據分中心基礎環境。
(二)建立國土資源監測指揮中心
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強場地和環境設施建設,建立國土資源監測指揮中心,聚焦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等數據、套用系統運行成果,通過大螢幕顯示系統、三維仿真等技術,綜合集成、分析、處理、評估各種信息,進行國土資源監管與應急管理,滿足重大地質災害等信息接收、處理、預測預警、應急決策、視頻會商、現場和異地救援協調指揮,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監測指揮平台。
(三)加快推進國土資源業務網建設
加快推進國土資源業務網互聯互通。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省以下三級國土資源網路系統連線,結合國家電子政務網路系統建設進度安排,儘快形成延伸到四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辦公桌面、與網際網路物理隔離的國土資源業務網系統,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向鄉鎮國土所延伸,完成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建立連線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與駐各省(區、市)專員辦的業務網和視頻會議系統。加快推進覆蓋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無線網和信息傳輸系統建設。完善中國地質調查業務網等專業網路系統。
加強網路系統套用和升級。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堅持推行遠程電子化報件和公文交換、視頻會議等,提高國土資源網路利用效率。根據業務需求增長適時擴展網路頻寬和接入範圍,升級視頻會議等套用系統。
(四)加強信息網路安全保障
建設綜合網路及安全監控平台,實現對網路和安全系統的聯動與統一管理。完善和擴展涉密信息傳輸系統,保障部與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相關直屬單位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涉密信息傳輸。強化網路、套用系統和數據的安全管理和技術保障措施,確保全天候穩定運行。進一步增強信息網路安全保密意識和管理措施,查找安全隱患和漏洞。開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建設整改和應急演練,強化信息網路安全保密專項檢查。加強重要數據的異地備份。
(五)加強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與推廣
加快急需標準的制訂、修訂。繼續研製數據生產、匯交、整合、管理、更新、開發、共享服務與套用等數據標準、規範,加強適應於信息化管理的國土資源管理業務模型編制和完善,強化保障各級國土資源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服務、調用的接口規範制訂。
強化標準的培訓、宣貫和監督檢查。推廣國土資源基礎資料庫標準、建設指南、數據質量規範、系統建設指南等技術標準,建立一體化的信息化標準技術服務和監督體系,規範各級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生產。
(六)加強國土資源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
積極跟蹤國內外新技術進展,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的中心工作,藉助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等基礎條件平台,積極開展信息實時獲取技術、智慧型分析技術、雲計算、智慧地球、物聯網、海量信息存儲、數據交換等關鍵技術在國土資源信息化中的套用研究。深化信息化頂層設計,並通過關鍵技術的深度集成,為構建“智慧國土”提供技術支持。
七、保障措施
“十二五”時期實現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再上新台階,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服務國土資源管理改革發展,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聯動,建立信息化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確保資金投入,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規劃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
加強統一領導和統籌規劃。部信息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部署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部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協調。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各單位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直接管,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信息化作為轉變管理職能、創新監管方式的重要抓手,調整不適應於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組織機構、崗位設定和職能劃分。在抓好信息化統籌規劃的同時,做好信息化項目計畫的統籌和統一安排,避免項目分散安排和重複建設。
強化協調配合和聯動。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堅持行政管理部門提出需求、信息辦統一組織協調、技術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的運轉模式和制度。行政管理部門既是信息化成果的用戶,更是信息化建設的主導者,根據自身業務管理改革和發展需要,加快制度設計和創新,制定和完善管理規則與標準,主動提出信息化需求。技術部門負責統籌各業務行政管理部門的需求,構建和完善可擴展的信息化支撐平台,統一組織實施信息化建設項目,把行政管理部門的需求落實到信息系統或功能中,全力做好維護,確保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各項管理業務正常運轉。信息辦在行政管理部門和技術部門之間起橋樑作用,加強統籌協調。
(二)建立有利於信息化深化套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推行信息化建設與套用的考核制度。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省以下信息化建設推進的督導和考核,表彰先進,鞭策後進。把信息化建設與套用納入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公務員考核指標體系中,人事部門牽頭組織將各單位信息化套用情況作為年終考核內容,信息辦協助做好指標設計和動態評估。逐步完善考核指標,定性和定量結合,按照年度信息化工作要點突出考核重點,強化年度工作完成情況、系統套用、政務信息發布等方面內容。
形成信息化與國土資源管理良性互促機制。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深化信息化成果套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化成效,更好地服務於管理方式轉變,使信息化成果從可用可不用變成必須用,從被動用變成主動用,將信息化深度融入到管理業務中,逐步形成管理部門和技術部門自覺共同推進、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
健全數據匯交和系統運行制度。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土資源數據管理暫行辦法》(國土資發〔2010〕142號),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數據匯交的實施細則和具體措施,推進各類數據向本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匯交。加強信息系統日常運行制度建設,建立適應於網路化管理的操作人員值守、業務管理崗位責任制,通過健全的系統運行制度保障信息化成果的深化套用,以及與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
(三)確保穩定的資金投入
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的支持,將信息化建設和運行維護的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和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在土地、地質礦產等相關專項資金中安排基礎數據採集與集成、系統開發和信息產品製作等相關信息化資金和項目,保障穩定的信息化資金投入。對於各種來源的資金,要圍繞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結合項目具體任務,統籌安排使用,避免重複建設和彼此分割。
(四)健全人才隊伍
建設複合型信息化人才隊伍。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著力建設一批國土資源信息技術套用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培養一批信息技術創新團隊,造就一批信息化高級管理人才、信息系統架構師和設計師、信息安全專家,適應信息化與國土資源管理業務深度融合的要求。建立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自主開發與運行維護能力,建立人才培養制度,最佳化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加強信息技術交流。
全面提高幹部隊伍的信息化水平。將信息化培訓納入各級幹部培訓的內容,加強公務員隊伍信息技術知識和套用技能培訓,通過設立網上課堂、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套用技能講座或演示等措施,不斷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套用水平,適應現代化管理需要。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招錄公務員和幹部提拔任用中,結合崗位特點適當增加信息技術套用方面的考試或考察內容。大力提倡信息化人員與機關工作人員相互交叉掛職鍛鍊。
整合各方技術力量。以學術團體為載體,充分吸納高校信息技術人才參與國土資源信息化技術方案設計和論證,提高信息化項目規劃和設計的前瞻性。採用市場機制吸納有實力、有專長的企業,整合不同企業的先進、實用技術或解決方案,使各類企業在參與信息化項目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提高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整體水平和實用性。
(五)加強規劃的實施
部根據本規劃的總體部署制定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年度工作要點,分解任務,對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台等重點任務專門作出安排,細化工作目標、內容和進度安排。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按照全國國土資源信息化年度工作要點制定本地年度工作計畫,每年年底前對本年度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總結並報部備案。採取有效措施,落實評估考核制度,加強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督促和檢查,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和圓滿完成。2013年底和2015年底分別對本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