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學思想
“三才”理論
“三才”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見“三才”理論是講天、地、人的變化與關係的。它是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哲學觀點之一,被人們運用於經濟生活、政治活動和軍事作戰等各個方面。《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這段話闡明了農業生產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為首要地位。到漢代,天、地、人演變為“力”、“地”、“時”。
晁錯說:“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這裡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視人工勞動的含義,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濃厚些。中國歷代農學家都繼承了在農業生產中強調人力作用這一思想。農業生產中的“時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則是“三才”理論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內涵就是農業生產必須根據天時、地利的變化和農業生物生長發育的規律,採取相應的措施。“三宜”原則也開始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明代農學家馬一龍對之作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說明:“合天時、地脈、物性之宜,而無所差失,則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論運用在
中國農業生產中,為
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奠定了理論基礎,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經營思想
與中國古代國情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思想,有的直到今天還具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戰國初,
李悝在魏國為相時,作“
盡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約耕作思想的表現;“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就是加強
勞動強度,實行
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產量之意。漢代,通過推廣“
代田法”和“
區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細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勝之書》第一次記述了區田,以後歷代都有試種者,尤其到明、清盛極一時,先後有二十處以上。區田的技術要點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證作物能夠生長良好,獲得豐產。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較早。晉代
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即主張提高農業產量,不要靠擴大
耕地面積,而應重視在一定單位面積上多投入勞動。後魏農學家
賈思勰進一步提出“凡人家
營田,須量己力”。意思說,經營農業的規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與物力、勞力等相稱,既不要超過自己的力量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也不要縮小經營規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發揮。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也是中國農業經營的傳統思想之一。《
史記·貨殖列傳》中的“……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
江陵千樹桔;
淮北、
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就是漢代人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發展各項農業生產,揚長避短,發揮地區優勢的生動寫照。清代唐甄在《潛書·富民》中又根據他所處時代的情況,作了“
隴右牧羊,河北育豕,
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的真實描述。說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觀點一經形成後就世代相傳沿襲下來而成為農業經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趨利避害”是中國古代農業經營思想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淮南子·繆稱訓》:“人之情,於害之中爭取小焉,於利之中爭取大焉。”趨利避害思想套用到農業生產上就是“
種穀必雜五種,以備災害”的經驗總結。明代的馬一龍不僅明確總結出農業生產的趨利避害原則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勝天”的高度。
農田水利工程
灌溉渠系工程
開渠道滿足作物的水分需要,開水溝排除農田多餘的水,是農田水利的主要任務。所以溝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種型式。商、周時期農田中的溝洫分別起著向農田引水、輸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達到富國強兵目的,水利事業倍受重視,大型渠系建設迅速興起。魏國
西門豹在今河北臨漳一帶主持興建漳水
十二渠,為中國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漢以下數百年間,本地區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經濟區域。公元前三世紀,蜀守
李冰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歷時二千多年而不廢,效益有增無減。都江堰建於
岷江沖積扇地形上,為無壩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魚咀、
寶瓶口和
飛沙堰三部分組成。整個工程規劃布局合理,設計構思巧妙,管理運用科學,施工維修經濟,為中國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工程。建成後,
四川平原遂“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關中平原上的
鄭國渠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渠系工程,由水工鄭國主持修建。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乾渠全長三百餘里,計畫灌溉面積達四萬頃。司馬遷評價鄭國渠在秦統一事業中所起的作用說:“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
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於是關中為沃野,無
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西漢時,灌溉渠系工程繼續有發展,關中地區建成了
白渠、
六輔渠、
成國渠、蒙蘢渠、靈軹渠等;在今
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新疆古
輪台(今
輪台縣)、渠犁(今庫勒爾縣)、伊循(今
若羌縣一帶)、車師、樓蘭(今
羅布泊北岸一帶)和
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漢以後,灌溉渠系工程的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只是在少數地方略有興建而已。
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勢,經過人工整理的貯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
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獻中已有利用
陂池灌溉農田的記載:“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芍陂興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築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門,吐納川流”。直徑大約百里,周圍約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壽縣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間四萬頃田地。今天的
安豐塘就是其殘存部分。漢代,陂塘興築已很普遍,東漢以後,陂塘水利加速發展。陂塘水利適建於丘陵地區,起始於
淮河流域,
汝南、
漢中地區也頗發達。從雲南、四川出土的東漢陶陂池模型,可看出當時已在陂池中養魚,進行綜合利用。《
淮南子·說林訓》中有關於陂塘灌溉面積數量的計算:“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中小型陂塘適於
小農經濟的農戶修築,南方地區雨季蓄水以備乾旱時用,修築尤多。元代王楨《農書·農器圖譜·灌溉門》說:“惟南方熟於水利,官陂官塘處處有之。民間所自為溪堨、水盪,難以數計”。明代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數萬個。總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不可低估。
塘浦圩田系統
隋、唐、宋時期,水利建設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規模興修尤為突出。古代太湖地區勞動人民在淺水沼澤,或河湖灘地取土築堤圍墾闢田,築堤取土之處,必然出現溝洫。為了解決積水問題,又把這類堤岸、
溝洫加以擴展,於是逐漸變成了塘浦。當發展到橫塘縱浦緊密相接,設定閘門控制排灌時,就演變成為棋盤式的塘浦圩田系統。宋代范仲淹在《
答手詔條陳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閘門,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太湖地區的塘浦圩田形成於唐代中葉以後。五代時
吳越國利用軍隊和強征
役夫修浚河堤,加強管理護養制度,設立“都水
營田使”官職,把治水與治田結合起來。這些措施對塘浦圩田的發展和鞏固起到了良好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廢而不治,中期又著手修治。南宋時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浦和圍田置閘之類的工程。
海塘工程
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局部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五代
吳越國錢鏐在位時,曾在杭州
候潮門和通江門外築塘防潮,所用“石囤木樁法”以木柵為格,格內填進磚石,經漲沙充淤後,就成為遠比土塘堅固的土石塘。可以說這是從土塘到石塘的過渡。北宋時,石塘技術上的一次改革就是採用了“坡坨法”,即海塘為斜坡石級式,塘身穩定性優於壁立式海塘,坡階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時,海塘工程更受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術上的進步都超過其他歷史時期。
井灌
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工程型式。中國井的起源很早。據考古資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
龍山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了井。北方許多地方
地表水不足,故重視發展井灌。戰國以來,北方井灌相當流行,歷代政府也提倡鑿井。明、清時,在今陝西關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區形成了井灌區。方承觀《
棉花圖》中說:“植棉必鑿井,一井可
溉田四十畝。”
坎兒井,是新疆地區利用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上積雪融化的雪水經過山麓滲漏入礫石層的伏流或潛水而灌溉的一種獨特形式。坎兒井在西漢時就有了。人們根據當地雨量稀少,氣候炎熱,風沙大的特點,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帶開鑿成列的
豎井,其下有橫渠(暗渠),然後通過明渠(灌溉渠道)把水送到農田裡。這樣水行地下,可減少蒸發。清代,
林則徐曾在吐魯番一帶大力推廣,對炎熱乾旱的吐魯番農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農業生產工具
農業生產工具自春秋戰國以來稱之為“田器”、“
農器”和“農具”。製造農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時代出現了青銅農具,種類有錛、臿、斧、斨、鎛、鏟、耨、鐮、犁形器等。這是中國農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中國鐵的
冶鑄技術發明至遲始於春秋。春秋戰國之際,冶鐵技術先後出現了生鐵冶鑄、煉鋼和生鐵柔化三項技術,使鐵器成為更富有廣闊前途的銳利工具,加快了鐵農具代替木、石、青銅製農具的歷史進程。鐵農具的使用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個轉折點,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變為耕地、牧場,也使大面積的田野耕作成為可能;甚至使農業生產關係、土地
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術等也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中國古代的農具按功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取水設備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設法把低處的水引向高處。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有過不少靈巧的發明。人們熟悉的水車,也叫“翻車”、“龍骨車”、“水蜈蚣”。它出現於東漢、三國之際,最初只用來澆灌園地,後來被水田區的農民廣泛採用,將近二千年來,在生產上一直起著較大的作用。
筒車,今天在許多地方還可見到,大約有千年以上歷史。這是把一個大的轉輪,周圍繫上許多竹筒或木筒,安置在水邊,轉輪一部分沒在水中,水流激動轉輪,輪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楨《農書》里記載的
水轉翻車、
牛轉翻車、驢轉翻車、
高轉筒車,構造比較複雜,效率比較高,都是從翻車和筒車變化出來的。高轉筒車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為了把水引向遠處,則有連筒和架槽的發明。連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裡面的節,一根根連線起來,下面隨地勢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澗谷,把水引到很遠的地方。架槽的設計基本上同連筒一樣,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這類器具,正如王楨所說:“大可下潤於千頃,高可飛流於百尺,架之則遠達,穴之則
潛通,世間無不救之四,地上有可興之雨。”反映出中國古代這方面的創造發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實用。
耕翻平整農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類似現代還使用的鐵鏟、
鐵鍬,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牽引的耕犁,中國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區普及使用。甘肅磨咀子出土的西漢末年的木牛犁模型說明漢代
耕犁已基本定型。漢武帝時
趙過推廣“二牛三人耕”的
耦犁,有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
犁壁(又叫犁鏡或犁碗)在漢代已廣泛使用。漢代的犁是直轅長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經過不斷改進,到唐代創製了新的
曲轅犁,又叫作“
江東犁”。當時
陸龜蒙《
耒耜經》中詳細記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由鐵制的犁鑱、犁壁和木製的犁底、壓鑱、策?、犁箭、犁轅、犁梢、
犁評、犁建、
犁盤等十一個部件組成。整個耕犁相當完備、先進,是中國耕犁發展到比較成熟階段的典型。中國犁又被稱作框形犁,是因為犁體由床、柱、柄、轅等部分構成,呈框形的原故。比起
地中海勾轅犁、
日耳曼方形犁、俄羅斯對犁、印度犁、馬來犁等,它的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
機動性,便於調整耕深、耕幅,且輕巧柔便,利於迴轉周旋,適於在小面積地塊上耕作。另外,使用曲面犁壁,不僅可以更好地碎土,還可起垡作壟,進行條播,利於田間操作和管理。宋代發明了踏犁和犁刀,明代又發明了幾種人力犁,但都套用範圍不廣。除犁以外的翻土工具還有钁和鐵搭等。農田耕翻後,須經過碎土和平整。平整的農具最早有耰(椎),以後有撻、勞(耱)、耙、碌碡等。甘肅嘉峪關市發現的魏晉墓室壁畫中有耙和耱的形象。廣東連縣西晉墓中出土的陶水田犁耙模型,犁和耙都用牛牽引。水田操作使用的耖,魏晉時南方也已較普遍地使用了。
播種農具
最重要的創造發明是
耬車,為漢武帝時
搜粟都尉趙過大力推廣的新農具之一。據東漢
崔寔《政論》說:“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三犁”即三個耬腳。山西平陸
棗園西漢晚期墓室壁畫上有一人在挽耬下種,其耬車正是三腳耬。用耬車播種,一牛牽引耬,一人扶耬,種子盛在耬斗中,耬斗與空心的耬腳相通,且行且搖,種乃自下。它能同時完成開溝、下種、復土三道工序。一次播種三行,行距一致,下種均勻,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和質量。
中耕除草農具
一類是錢、鏟和銚,構造大同小異,實質是同一種農具。古代文獻往往用來相互注釋,《說文解字》十四:“錢,銚也,古農器。”這類農具需運用手腕力量貼地平鏟以除草鬆土,也可用來翻土。另一類是耨、鎛和鋤,就構造說也大同小異,都是向後用力以間苗、除草和鬆土的農具,比錢、鏟、銚要進步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著。春秋戰國時已有了
鐵鋤;漢代以後的鐵鋤和近代使用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耘是水田用的除草、鬆土農具。
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錢鎛門》中有耘圖。宋、元之際的《種蒔直說》中第一次記載了耬鋤。這是一種用畜力牽引的
中耕除草和培土農具。
收穫農具
新石器時代已有石制或蚌殼制的割取穀物穗子及藁稈的銍與鐮。金屬出現後,則有青銅和鐵制的銍和鐮。幾千年來,銍和鐮的形制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宋以前,還出現了撥鐮、艾、翳鐮、推鐮、鉤鐮等收穫農具。王楨《農書·農器圖譜》中記載的由麥釤、麥綽等組成的芟麥器,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收穫小麥的農具。穀物收割脫粒後,利用比重和風力把秕殼與籽粒分開的辦法很早就使用了。從《詩經》中可以找到證明:“維南有箕(箕斗,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不可以簸揚。”1973年河南
濟源縣泗澗溝漢墓出土的陶
風車模型,說明至遲西漢晚期已經發明了清理籽粒,分出糠秕的有效工具。風車把葉片轉動生風和籽粒重則沉、糠秕輕則颺的經驗巧妙地結合在同一機械中,確是一種新穎的創造。
選種育種成就
育種成就
中國為世界栽培植物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於中國的農作物有粟、稷(
黍子)、水稻、
蕎麥;豆類有大豆、毛
黃豆;蔬菜有白菜、蘿蔔;果樹有桃、杏、李、梨、柑桔、
荔枝等。
當遠古人們把野生植物加以馴化栽培時,需有所選擇,這就是農作物出現的開始。所以選種的歷史和農業發生的歷史同樣悠久。中國的農作物種類很多,品種更多,現今水稻品種有四萬多個,粟有一萬五千多個。這都是經過無數世代的農民廣泛採用存優汰劣的留種和選種技術創造出來的。
家畜家禽
中國各地的優良家畜家禽種類之多,品種資源之豐富,過去以及今天都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視。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中國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全部飼養了。中國是最早飼養豬、雞、鴨、馬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用雜交方法培育騾的國家。
蠶桑方面
中國是世界上養蠶、種桑、繅絲最早的國家。當二千多年前中國絲綢傳入歐洲時,歐洲人對那美麗、輕盈的絲綢是如何織造的,竟一無所知。
均田制是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土地制度,產生於北魏,繼之後的北齊、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襲了這一制度。隨著地主經濟的發展壯大,
土地兼併也隨之日益嚴重。均田制形同虛設;到了唐代中葉,均田制終於退出歷史舞台。
均田制實行的先決條件:均田制是授田給百姓,戶籍正確為實行的先決條件,因此,實行之初先清查戶籍,以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以便於授田與徵稅 2.意義: (1)均田制鼓勵耕者有田,部曲.
佃客自國家領得土地,向國家納稅,轉為國家編戶,
政府收入增加,以
自耕農為主的農業社會逐漸建立起來 (2)均田是授田給人民,有為民置產的精神,授田的原則是依勞動力多寡,所以男女授田數量不同,而奴婢.牛也可授田(丁牛一頭授田30畝),每戶牛限4頭,北魏時期奴婢授田人數不限制北齊才加以限制 (3)由於奴婢也授田,豪強之家可藉畜養奴婢獲得更多的田地,他們的利益並未被完全剷除,或許因此使
均田制的實行並未遭遇強大的阻力 (4)政府授
露田與桑田,可說是土地公有與私有的折衷措施 (5)勞動力與土地結合,獎勵人民到人口稀少的地方開墾,
耕地面積增加,有助於中原農業的恢復 3.沿用:北齊.北周.隋.唐繼續實行均田制,
隋代所受露田加倍(丁男80畝.婦女40畝),唐代改稱口分田與
永業田,數量與隋相同,但婦女不授田.
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演變
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基本特點
小農經濟是長期以來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在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