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

中國農業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占主要地位。

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業
  • 外文名:Agriculture in China
  • 拼音:zhong guo nong ye
  • 專業:農業經濟學/農學
  • 起源時期:新石器時代
  • 起源地: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
發展歷程,演變規律,基本特性,自然條件,概況,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生產結構,概況,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副業,體制改革,技術改造,農田建設,蟲害防治,疫病防治,良種推廣,家畜育種,機電裝備,經濟地位,相關信息,

發展歷程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在長達八九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農業曾經有過許多領先於世界的發明創造,但也經歷過漫長的停滯時期。近代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農業日益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傳統“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結構開始解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廢除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農業才結束了停滯的歷史,進入了發展較快的新時期。農業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顯著改善,產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中國經濟改革序幕之後,農業生產的這種停滯狀況才得到根本性改變。1982年11月,全國實行承包制,農村經濟新的格局全面建立。儘管近30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過挫折,日見減退,中國以僅僅相當於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幾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說明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教育與科技事業也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據中國農科院估算,我國農業總產量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演變規律

【農業自然資源也有共同的基本特性和演變規律】

基本特性

① 整體性。它們彼此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統一的整體。如在一定的水、熱條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動物和微生物群落。一種自然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甚至資源組合的相應變化,如原始森林一旦被破壞以後,就會引起氣候變化、水土流失和生物群落的變化,成為另一類型的生態系統。
② 地域性。由於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及其運動特點,以及由於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狀況和地質地貌變化,地球上各個地區的水、熱條件各不相同。從而不僅大的區域如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沿海和內陸、平原和山區自然資源的形成條件以至各種資源的性質、數量、質量和組合特徵等都有很大差別;即使在一個小範圍內,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陽坡和陰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間,也都有不同的資源生態特點。嚴格地說,農業自然資源的分布,只有相似的而無相同的地區。
③ 可更新性。與礦產資源隨開發利用而趨減少的情況不同,農業自然資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環的。主要表現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復,生物體的不斷死亡與繁衍,水分的循環補給,氣候條件的季節性變化等。更新和循環的過程可因人類活動的干預而加速,從而打破原來的生態平衡。這種干預和影響如果是合理的,就有可能在新的條件下,使農業自然資源繼續保持周而復始、不斷更新的良好狀態,建立新的生態平衡;反之,則某些資源就會衰退,甚至枯竭。
④ 可培育性。人類雖不能創造自然資源,但可以採取各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它的形態和性質。如通過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優良的生物品種等,進一步發揮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
⑤ 數量的有限性和潛力的無限性。地球上土地的面積、水的數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等,在一定地區、一定時間內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人類利用資源的能力以及資源被利用的範圍和途徑,還受科學技術水平的制約。但相對而言,由於農業自然資源的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它的生產潛力卻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不但有可能做到保持農業自然資源的循環更新,而且可以不斷地擴大資源的利用範圍,使有限的資源能無限地發揮其生產潛力。
【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狀況從全國範圍看,中國的氣候、土地、水和生物資源分別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 光、熱條件優越,但乾濕狀況的地區差異大。
中國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個緯度,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20°~50°之間的中緯度地帶。全年太陽輻射總量一般西部大於東部,高原大於平原。以西藏為最高,西北地區和黃河流域的太陽輻射條件優於世界上不少平均溫度相似的地方,長江流域優於日本和西歐。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熱量條件,除分別占國土面積1.2%和26.7%的寒溫帶以及青藏高原多屬高寒氣候外,其餘72.1%的地區處於溫帶(占國土25.9%)、暖溫帶(占18.5%)、亞熱帶(占26.1%),以至熱帶和赤道帶(占 1.6%),全年 0℃以上積溫均在2500℃以上。其中以海南為最高,達8500~9000℃,無霜期 100天至全年無霜。因而如僅就熱量條件而言,夏季都可種植多種喜溫作物,大部地區並可複種,一年種二熟或三熟。全國各地的乾濕狀況大體可以 400毫米等雨量線為界,即從大興安嶺起,經通遼、張北、榆林、蘭州、玉樹至拉薩附近,沿東北斜向西南一線,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東南部為濕潤、半濕潤區,西北部為半乾旱和乾旱區,約各占國土的一半。東南部受太平洋季風環流影響,雨水較充沛,年降雨量隨緯度高低和距海遠近變化於400~2400毫米之間,乾燥度一般低於1.5。且雨、熱基本同期,80%以上的雨水集中在作物活躍生長期內,這是90%以上的農區和林區都分布在東半部的重要原因。
夏半年南北之間的溫度差異較小。北方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溫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氣溫則比世界同緯度地方低,又使冬小麥等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季風氣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穩定性,即夏季風各年的進退時間、影響範圍和強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內分布不勻,年際變化也大,洪澇、乾旱、低溫、霜凍、颱風等農業氣象災害的頻率較高。
西北部半乾旱、乾旱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僅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乾燥度在1.5以上,有的甚至達20以上。因而限制了農業和林業的發展,只在較高的山嶺有少量森林資源。但這些地區有遼闊的草原,形成了中國的牧區。
② 土地資源的絕對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對量少。根據統計資料,全國土地總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7.3%,僅次於蘇聯和加拿大而居世界第 3位。耕地面積按沿用習慣畝統計數字為14.9億畝(註:較實際面積可能偏低),約為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次於蘇聯、美國、印度而居第4位。林地面積17.3億畝,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3%,次於蘇聯、巴西、加拿大、美國而居第5位。草原面積47.9億畝,其中可利用的面積約33.7億畝,僅次於澳大利亞、蘇聯而居第3位,另有草山草坡約7.2億畝。淡水水面2.5億畝,其中可供養殖面積約7500萬畝;海塗面積約2997萬畝,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23億畝,為發展淡水及海洋漁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
中國按人平均占有的各類土地資源數量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國土的25%。此外還有約19%難於利用的土地和 3.5%為城市、工礦、交通用地。人均耕地面積僅約1.5 畝,為世界平均數4.5畝的1/3,是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人均林地面積約 1.8畝,森林覆蓋率為12.7%,而世界平均分別為13.6畝和31.3%。人均草地面積5畝多,也只及世界平均數10.4畝的一半。
③ 河川徑流總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協調。中國年平均降水總量約6萬億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628毫米)中,約有56%的水量為植物蒸騰、土壤和地表水體蒸發
所消耗,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7115 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而居第 6位。但如折合為年平均徑流深,則僅為284毫米,較許多國家為低。人均占有年徑流量僅為2558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10800立方米的 1/4,美國的1/5,蘇聯和印度尼西亞的1/7,加拿大的1/50。
按耕地每畝平均占有徑流量也只有1819立方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數2400立方米的2/3略多。此外,地下水資源中參加短期水量循環(一年或幾年)的淺層水概算每年平均綜合補給量(天然資源)約為7718億立方米。扣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間的重複計算部分,全國水資源平均年總量約為27362億立方米,比河川徑流量約增加3%。
水資源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國總耕地的37.8%,擁有的徑流量卻占全國的82.5%;黃淮海三大流域徑流量只占全國的6.6%,而耕地卻占全國的38.4%。長江流域每畝耕地平均占有水量達2800萬立方米左右,黃河流域為260萬立方米,海河流域僅為 160萬立方米。水量在時程分配上也極不平衡,年際間變幅很大。如海河流域1963年徑流量達 533億立方米,1972年僅只99億立方米,相差5.4倍。全國有相當大的地區,易受洪、澇、旱、漬等自然災害的侵擾。
④ 生物種屬繁多,群落類型豐富多樣。造成這種多樣性的原因是由於中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十分複雜,另外也與引起北半球溫帶許多第三紀動植物種系滅絕的
第四紀冰川的影響較小有關。就全國範圍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類型,從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到寒溫帶針葉林幾乎都可見到,植物區系的豐富程度僅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有“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水杉和銀杉等,更是世界稀有的珍貴動植物種類。如此多樣的生物資源不但是農業多種經營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為農、林、牧、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基因庫。利用和保護 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一切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對人類生存需要的負荷能力是有限的。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口數量與自然資源不足的矛盾已成為世界性問題。因此,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農業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愈來愈受重視。
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具體條件和資源的不同特點,制訂符合國民經濟全局利益和各種資源巨觀經濟效益的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是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國家,由於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積和土地後備資源多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集約化程度和集約經營方式;由於自然資源的性質和組合特點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農業生產結構和農業生產布局。
其次,為了有利於資源的不斷更新和永續利用,需要在採取各項開發、利用措施的同時,充分考慮到對資源系統所起的長遠影響和整體影響,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各構成因素之間、農業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之間以及局部地區與全國以至世界範圍的資源利用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只顧眼前利益的掠奪性經營,諸如種植業中的盲目開荒、林業中的過度採伐、草原牧業中的超載放牧、漁業中的過度捕撈等,對於農業生產力以及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嚴重惡果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為此需要通過各種經濟、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包括制訂和實施保護農業自然資源的法規,如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和水資源法等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有大量動植物種質資源集中蘊藏的地區,則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
再是,現在世界上一方面存在著人口不斷增長與資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自然資源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被開發利用或處於開發利用上的落後狀態。因此,人類在繼續利用已被利用的資源的同時,需要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採取各種綜合措施,不斷增強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便挖掘迄未很好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據測算,如現在栽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全世界平均不到0.1%,而最高產的地塊接近5%,在實驗室中可達10~12%。此外,遺傳工程、生物固氮等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進展,電子技術、核技術等在農業上的廣泛套用等,也已為農業自然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帶來新的前景。

自然條件

概況

自然界可被利用於農業生產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一般指各種氣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製造農業生產工具或用作動力能源的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和風力、水力等資源。查明不同地區農業自然資源的狀況、特點和開發潛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對發展農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有利於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發展國民經濟。
農業自然資源的構成主要可概括為以下4個方面。

氣候資源

即太陽輻射、熱量、降水等氣候因子的數量及其特定組合。太陽輻射是農業自然再生產的能源,植物體的乾物質有90~95%系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水既是合成有機物的原料,也是一切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條件;陸地上的水主要來自自然降水。溫度也是動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滿足的情況下,在一定適溫範圍內,許多植物的生長速率與環境溫度成正比。因此,氣候資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農業生產的布局、結構以及產量的高低和品質的優劣。
農業氣候資源通常是採用具有一定農業意義的氣象(氣候)要素值來表示。例如,熱量條件以生長期長短、總熱量多少以及熱量的季節分布和強度等表示;其中生長期和總熱量分別指植物生長起止溫度之間所經歷的天數和日平均氣溫的積累值(積溫);熱量強度指最熱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平均極端最低氣溫或氣溫日較差等。熱量條件能否滿足作物生長需要,還與其季節性變化能否與作物生育動態相適應有關。降水同農作物生育和產量形成有密切關係的值是降水量、降水日數、降水變率、相對濕度等。有時還可以綜合因子表示,如用乾燥度,即最大可能蒸發量對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來表示乾濕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條件的,有太陽輻射強度、光合有效輻射、日照時數、日照百分率等。各個氣候因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溫度也偏低。因此,在評價氣候資源時,還必須考慮它的組合特徵。

水資源

即可供工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開發利用的含較低可溶性鹽類而不含有毒物質的水分來源。通常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這是一種動態資源,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而以大氣降水為基本補給來源。地表水指河川、湖泊、塘庫、溝渠中積聚或流動的水,一般以常年的徑流量或徑流深度表示;土壤水指耕層土壤土粒的吸濕水和土壤毛管水;地下水指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地殼岩石或土壤空隙(孔隙、裂隙、溶洞)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水。地下水資源又可分為天然資源和開採資源,前者系指一個水文地質單元中在天然條件下地下水接受補給而形成的資源,常用多年平均補給量來表示;後者則指允許開採的地下水資源數量。自然降水和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間不斷運動交替,互相轉化,形成自然界的水循環。河川地表徑流及土壤水由自然降水不斷補給;地表水通過蒸發或植物蒸騰以及流入海洋後的蒸發,又成為自然降水的來源。淺層地下水也和自然降水有直接聯繫,並和地表水存在著相互補給關係。河川、湖泊、塘庫、溝渠等以滲漏方式不斷補給地下水;在人類活動中,一部分地下水又被提取成為地表水。河川中的枯季徑流,有時也靠淺層地下水補給。深層地下水和礦藏相似,與地表水的循環更替期很長,有的達千年以上,一經開採,往往很難補給,常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因此,不能作為常用資源。水資源對農業生產具有兩重性:它既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條件,又是洪、澇、鹽、漬等農業災害的根源。

土地資源

一般指能供養生物的陸地表層,包括內陸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農業用地外,還有一部分是難於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質荒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積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澤等。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有些難於利用的土地正在變得可以逐步用於農業生產。
農業用地按其用途和利用狀況,可以概分為:①耕地,指耕種農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澆地、旱地和菜地等。②園地,指連片種植、集約經營的多年生作物用地,如果園、桑園、茶園、橡膠園等。③林地,指生長林木的土地,包括森林或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疏林草地等。④草地,指生長草類可供放牧或刈割飼養牲畜的土地,不包括草田輪作的耕地。中國通常稱北部和西部10個省(自治區)大面積連片的草地為草原,稱南部和中部各省(自治區)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區較為零星的草地為草山、草坡。凡已加利用的草地(也稱草場),按其不同的經營利用方式,分別有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⑤內陸水域,指可供水產養殖、捕撈的河流、湖泊、水庫、坑塘等淡水水面以及葦地等。⑥沿海灘涂,又稱海塗或灘涂,是海邊潮漲潮落的地方,位於大潮高低潮位之間,海岸地貌學上稱為潮間帶,是沿海可供水產養殖、圍海造田、喜鹽植物生長等的特殊自然資源。
在草地和林地中,適宜於開墾種植農作物或牧草的天然草地、疏林地和其他荒地稱為宜農荒地;適宜於營造森林的疏林草地和荒山荒地則稱為宜林荒山荒地,均屬農業的後備土地資源

生物資源

即可作為農業生產經營對象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種類及群落類型。但廣義上,人工培養的植物、動物和農業微生物品種、類型,也可包括在生物資源的範疇之內。生物資源除用作育種原始材料的種質資源外,主要包括:①森林資源,指天然或人工營造的林木種類及蓄積量。②草地資源,指草地植被的群落類型及其生產力。③水產資源,指水域中蘊藏的各種經濟動植物的種類及數量。④野生生物資源,指具有經濟價值可供捕、撈或采、挖的獸類、鳥類、藥用植物、食用菌類等。⑤珍稀生物資源,指具有科學、文化價值的珍稀動植物。⑥天敵資源,指有利於防治農業有害生物的益蟲、益鳥、蛙、益獸和有益微生物等。

生產結構

概況

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種植業

即狹義農業。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的生產。種植五穀,其具體項目,通常用“十二個字”即糧、棉、油、麻、絲(桑)、茶、糖、菜、煙、果、藥、雜來代表。糧食生產尤占主要地位。種植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為80%以上;60年代為75%以上;70年代前期為75%左右,由於人口多,後期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占的比重,1986年農村用電量為586.7億千瓦小時。從50~70年代始終高達80%左右,其中有9年超過85%;1979年以後適當調整了作物布局。與此相應,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由1978年的18億畝減少到1986年的16.6億畝,比重下降到76.9%。但由於畝產量增加,總產量反由30475萬噸增至 39151.2萬噸。1986年糧食總產量的大致構成為:稻穀44%,小麥23%,玉米18%,薯類6.5%,其他8.5%。
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在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中一直偏小,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從50年代至1978年大體為8~9%;進入80年代後,連續上升至14%左右。從經濟作物的不同種類看,1952~1986年間棉花的播種面積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的比重由3.9%減少到3.0%左右,產量則由130.35萬噸增加到354萬噸,30餘年中雖有起伏或停滯,但總的說還是增長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產量起伏很大。對提高產量、改進品質、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經濟作物1952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4%,產量為419.3萬噸;此後有升有降。1978年以後又發展很快。1986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7.9%;產量1473.8萬噸,1949~1979年間,約為1952年的3.5倍。是農業增產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經濟作物的發展情況,以1986年的產量與1952年比較,其增長幅度約為:烤菸6倍,茶葉6倍,黃紅麻5倍,糖料(甘蔗、甜菜)7倍,水果18倍 。

林業

40年代末期,林業產值在全國農業總產值中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後,林業建設有了發展。1986年林業的產值比重增加到 5%。但林業生產起伏較大,總的發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蟲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餘年來,全國累計造林面積18多億畝,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撫育管理跟不上,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實際保存面積不足三分之一;加以採伐多於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積僅為17.3億畝,1986年化肥用量(折純量)1930.6萬噸,每人平均1.7畝,按有效成分計算,森林覆蓋率為12%,且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區。為了改變林業生產與國家和人民需要嚴重不適應的狀況,為中國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1978年以來已採取措施加強林業建設,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從而使撫育管理不斷改進,造林面積和木材產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經濟林和防護林的構成也日趨合理。此外用材林、經濟林和防護林的構成也日趨合理。在水土保持、改造低產田、治理鹽鹼地和改良土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造林面積和木材產量有所增加,

畜牧業

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畜牧業產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總的呈下降趨勢。以後逐漸回升。1952年的畜牧業比重為11.5%,1986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積的比重約為44.5%,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的產值比例,則因種植業所占的比重逐步減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縮小。大體上50年代初為7:1,80年代中期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家畜頭數有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欄數大牲畜(包括牛、馬、驢、騾、駱駝)為 11896.1萬頭(其中役畜約占58%),30餘年來,豬為33719.1萬頭,又使農業技術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羊為16622.9萬頭,二靠科學”的方針,分別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確定發展農業“一靠政策,其中豬的數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豬的存欄總數中,以後這一進程因工作的失誤發生曲折。中國約占40%。大牲畜則因部分役畜為農業機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國於5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技術改造任務。此外,家兔和野生動物的飼養利用,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近年來也有較大發展。但和社會需求相比,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畜牧業的發展不快,特別是出欄率較低。1986年肉豬的出欄率為77.6%,羊為31.5%,牛僅6.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農牧業生產總的處於相當低的水平。但由於落後的生產關係的束縛,其原因在於飼養方法落後和飼料工業不發達。牛羊則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草原建設不相適應。因此中國肉類產量雖由50年代的 300多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112萬噸,牛奶產量由1978年的88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89.9萬噸,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於一般經濟發達的國家。由於肉類產量中豬肉占90%以上,而豬的飼養又集中在農區,因而95%的肉類產自農區,無論農區或牧區畜牧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除家畜、家禽飼養業以外,以桑蠶和蜜蜂等昆蟲為對象的動物生產也有很大發展。特別是養蠶業,1986年蠶繭產量36.9萬噸(其中桑蠶繭產量為33.6萬噸),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產業

即漁業。1952年的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0.3%,1985年為398元,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間僅為3.2%;每一農民的年平均純收入1978年為134元,30餘年有了較大的發展。水產品總產量1952年為166.6萬噸,按可比價格計算,1986年增至823.6萬噸,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增長。提高了近4倍。從水產品的產量構成看,1986年,海水產品約占57.7%,淡水產品約占42.3%。海水產品中絕大部分來自捕撈,主要是近海捕撈,海水養殖和遠洋捕撈尚未得到應有的發展。

副業

中國農業中的副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性質和內容(見農村副業)。60年代以前的副業,是指農民利用業餘時間或家庭中的輔助勞力所從事的生產活動,包括採集、漁獵以及家庭手工業如編織、刺繡等,大多屬於自給、半自給性質。又於1956年基本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其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約為 4%強。至於後來由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舉辦的企業,首先以3年時間完成了土地改革。它們雖在一個時期仍被當作副業,實質上已是相對獨立於農業之外的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突破了副業的範圍;到80年代,又進一步演變成為鄉鎮企業。

體制改革

1949年以前的中國農業,由於幾千年封建制度和百餘年帝國主義的壓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生產規模狹小的小農經濟,常常連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實質上已是相對獨立於農業之外的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首先以3年時間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於後來由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舉辦的企業,緊接著,又於1956年基本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大多屬於自給、半自給性質。使廣大農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但由於合作化後期工作上的缺點和偏差,加以1958年發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見農村人民公社,1966年又發生了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以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遭受了嚴重挫折。 中國農業中的副業,是指農民利用業餘時間或家庭中的輔助勞力所從事的生產活動,。根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的精神,對原來的農村經濟體制開始進行有計畫、有步驟的改革,已經採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對原人民公社經營體制和政社合一體制的改革,海水產品中絕大部分來自捕撈,以及農產品收購制度的改革等。特別是通過經營體制的改革,以家庭承包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基本普及,1986年,農業中集體經營與承包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自主權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近4倍。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增長。按可比價格計算,1979~1985年農業總產值平均年遞增率達10.1%,1985年為398元,增加了197%。
1979年以後,中國國營農場的經營體制已逐步地進行了改革(見國營農場)。
中國除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包括壯、蒙古、回、藏、滿、維吾爾、苗、侗、彝、土家、朝鮮、布依、高山等55個民族,1985年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5.6%,但所擁有的草原和森林資源分別約占全國的90%和40%,不僅歷史上一貫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對於農業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個農業的發展關係重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少數民族農業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水平很不一致。無論農區或牧區畜牧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許多民族以封建制的生產方式為主;有的還存在著農奴制或牧奴制;甚至還保留有原始公社制的殘餘。從農業生產的結構和發展水平看,而豬的飼養又集中在農區,有的停留在漁獵經濟階段,有的以從事畜牧業為主,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於一般經濟發達的國家。有的主要務農,但仍沿用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原始耕作方式。他們的某些獨特的傳統生產技藝,如朝鮮族的農藝、維吾爾族的園藝、蒙古族的畜牧、獸醫等是較為精湛的,但由於落後的生產關係的束縛,農牧業生產總的處於相當低的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80年代以來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從46.5億元增至368.3億元;糧食從1582萬噸增至4006萬噸,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

技術改造

為了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中國於5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技術改造任務。當時,計畫用5個五年計畫的時間完成農業機械化。中國約占40%。以後這一進程因工作的失誤發生曲折。1979年以後,中共中央確定發展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學”的方針,羊為16622.9萬頭,又使農業技術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豬為33719.1萬頭,30餘年來,農業技術改造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田建設

興修農田水利和興修山地水平梯田一直是30餘年來全國大規模農田基本建設的重點項目。大體上50年代初為7:1,由於排灌動力機械的大量增加和渠道等設施的大規模建設,1984年農田的有效灌溉面積達66338.7萬畝,居世界第一位,其占耕地面積的比重約為44.5%,1986年增至21.8%。也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在有效灌溉面積中,機電灌溉的面積約占56.6%,而1952年僅為1.6%。農田基本建設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為中國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蟲害防治

肥料施用堅持了有機肥同無機肥相結合的原則。多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區。但在繼續廣泛施用人畜糞和綠肥等有機肥料的同時,化肥施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有效成分計算,1986年化肥用量(折純量)1930.6萬噸,為1952年的240餘倍,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居世界中等水平。但化肥構成上磷肥、鉀肥的比重偏低。植物病蟲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化學防治面積近12.8億畝,占耕地面積的86%。歷史上常常造成顆粒無收的蝗災已告消滅,許多植物病害如小麥鏽病等已得到有效控制。

疫病防治

由於建立了獸醫生物藥品工業體系,40年代末期,獸用藥物迅速推廣,50年代就在全國範圍內消滅了牛瘟。以後,氣腫疽、牛肺疫、羊痘等傳染病和一些寄生蟲病也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研製的豬瘟、牛痘、羊痘等疫苗,居世界領先地位。

良種推廣

30餘年來育種工作的巨大成就,是農業增產的又一重要原因。約為1952年的3.5倍。1949~1979年間,全國開展了水稻、小麥、棉花等25種主要農作物的育種工作,育成並用於生產的品種達2700餘個,其中推廣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265個,1952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4%,對提高產量、改進品質、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75~1984年間雜交水稻的推廣,對糧食的增產作用尤為顯著。現稻、麥等主要農作物的良種種植面積均已超過播種面積的90%。

家畜育種

除了對傳統品種進行改良外,還先後從國外引進良種,並通過純種繁殖和雜交,育成了不少優良的牛、羊、豬和家禽品種。冷凍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體系也已形成。

機電裝備

由於工業發展水平的限制和農村存在十分龐大的勞動力資源,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程度仍較低,其他8.5%。人力操作和手工工具尚占主導地位。但30餘年來農業機械和農村用電量的變化也是很大的。50年代初期,拖拉機的擁有量還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機86.65萬台,小型拖拉機452萬台(其中手扶拖拉機有相當數量用於農村運輸);聯合收割機的擁有量為3.09萬台,總產量反由30475萬噸增至 39151.2萬噸。農用載重汽車的擁有量為49.92萬輛。1986年的機耕面積達54641.7萬畝,超過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3。與此相應,其中有9年超過85%;1979年以後適當調整了作物布局</a>。電力在農村中的套用也有很大發展,從50~70年代始終高達80%左右,1986年農村用電量為586.7億千瓦小時。
農業教育和農業科學研究 見農業教育、農業科學研究。

經濟地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全國13億人口的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紡織用纖維等,共20.33萬噸,除少數年份為調劑品種而有進口外,都來自本國農業。1984年水稻產量為224.42萬噸,輕工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時,農村和農業生產部門還是中國工業產品的重要市場。為適應市場需要,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農村商品零售額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54.6%增至1985年的58.5%;其中農業生產資料的比重已由5.1%增至11.7%。在對外貿易的出口商品構成上,1953年農產品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55.7%,經營方法也逐漸改變為節約勞力與資金的集約經營,1985年降至17.5%;但輕工業出口產品中,農產品加工品仍占一定比重,農業仍是中國獲得外匯收入的重要手段(表1)。 ,中國農業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1952年的農業產值(461億元)比重為 45.4%,工業為34.4%;到1985年工業比重已升至59.6%,農業(3619億元)則降為22.2%,其他為18.2%。但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占全國社會總勞動力的比重仍達 60.9%。 這個比例不僅大大高於已開發國家,農業人口1982年為488萬人,而且高於不少開發中國家,四季無霜。如埃及和巴西等。
19世紀以前,年平均溫度24℃,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田賦。清代乾隆時田賦約占財政收入的80%。民國時期田賦仍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如1916年的田賦總額約占財政收入的49%。1949年以後,農業稅雖是國家財政收入來源之一,但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已顯著下降,1952年尚占14.7%,1980年以後連續5年均不過2.5%左右。

相關信息

台灣農業
台灣省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與福建省隔海相望。全省包括大小島嶼近80個。土地總面積35981平方公里,但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已顯著下降,2/3為山地,平地不足1/3。1949年以後,耕地面積1337萬畝(1982),其中水田約占56%,旱地約占44%。全省地處熱帶與溫帶之間,年平均溫度24℃, 19世紀以前,農業人口1982年為488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26.4%,而40年代時這個比例高達50%以上。約為3:7。人均耕地也由50年代的1.5畝左右,1949年農業產值與工業產值之比約為7:3;1985年已顛倒過來,降至80年代初的0.7畝左右。如從農業和工業的產值構成看,該省原有的耕作制度和生產工具,與福建、廣東省類似,複種指數較高,其他(包括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為20.2%;到1985年工業比重已升至59.6%,是中國富饒的農業產區。歷史上常以稻米和蔗糖等產品,與大陸東南沿海各省交流。
台灣省在50年代,進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見土地改革),農業中自耕農已占絕大比重。經營方法也逐漸改變為節約勞力與資金的集約經營,而更多地套用農業機械和現代栽培技術。60年代以後,為適應市場需要,逐漸形成了某些農產品的專業化生產區,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發展。1984年水稻產量為224.42萬噸,甘蔗為654.53萬噸,香蕉為20.33萬噸,鳳梨為12.36萬噸,分別比1952年增加43%、12倍、90%和 80%。其他農產品有菸葉、茶葉、柑橘、花生等。大豆、小麥和玉米則種植稀少,被列為經濟作物。森林面積原占全省總面積的一半以上。50年代初年產木材45萬立方米左右,70年代初增至110萬立方米,但經多年採伐,日見減退,1982年的產量已不足50萬立方米。產量水平迅速提高。畜牧業在生豬生產上對品種改良、推廣配合飼料及改進飼養技術等方面,頗為重視,進入了發展較快的新時期。從而縮短了飼養期,提高了屠宰重量,而且大部分為“瘦肉型”豬。
台灣省的出口農產品主要有糖、米、香蕉、鳳梨、蘑菇、蘆筍(罐頭)、茶葉和水產品等。農業日益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50年代以來,這些產品的出口量增長較快,但30餘年在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則逐步下降;進口農產品以至米、大豆、小麥和麵粉、原棉、菸草、牛乳和乳製品、橡膠及其製品、木材等為主。其在進口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